江苏大学
  1. 对某量进行15次测量,测得数据为28.53,28.52,28.50,28.82,28.53,28.53,28.50,28.49,28.49,28.51,28.53,28.52,28.49,28.47,28.50,若这些测得值已消除系统误差,利用狄克逊准则判别该测量列中是否含有粗大误差的测量值(选取显著度α=0.05)。附: r0(15,0.05)=0.525 r0(14,0.05)=0.546 r0(13,0.05)=0.521


  2. 答案:要使用狄克逊准则来判断是否存在粗大误差的测量值,我们首先需要将给出的数据排序。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如下: 28.47, 28.49, 28.49, 28.49, 28.50, 28.50, 28.51, 28.52, 28.52, 28.53, 28.53, 28.53, 28.53, 28.82 接下来,我们计算最大值与次大值之差与最大值的比值(R),以及最小值与次小值之差与最小值的比值(r)。对于这个数据集,最大值是28.82,最小值是28.47。 计算 R: \[ R = \frac{28.82 - 28.53}{28.82} = \frac{0.29}{28.82} \approx 0.01009 \] 计算 r: \[ r = \frac{28.53 - 28.47}{28.47} = \frac{0.06}{28.47} \approx 0.00210 \] 然后,我们需要找到与我们数据集大小对应的临界值 \(r_0\)。由于我们的数据集有15个数据点,我们查找 \(r_0(15,0.05)\) 的值,根据题目给出的临界值表,\(r_0(15,0.05) = 0.525\)。 比较 R 和 r 与 \(r_0\) 的值: - 对于 R: \(0.01009 < 0.525\) - 对于 r: \(0.00210 < 0.525\) 因为 R 和 r 都小于对应的 \(r_0\) 值,所以根据狄克逊准则,我们可以认为在这组测量值中没有粗大误差的测量值存在。
  3. 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以圆孔的直径,测得数据如下(cm):15.272,15.276,15.268,15.274,15.270,15.272,15.274,15.268,15.272,15.274。查该游标卡尺的校准证书得,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1cm,包含因子k=2。试正确评定待测圆孔直径的测量不确定度,并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报告。


  4. 答案:要评定待测圆孔直径的测量不确定度并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报告,我们需要考虑两部分的不确定性: 1. **仪器的系统性不确定度**:根据游标卡尺的校准证书,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1cm,包含因子k=2,这意味着仪器的总不确定度为0.01cm / 2 = 0.005cm。 2. **测量过程的随机性不确定度**:从给定的测量数据中计算出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可以用来估计随机性不确定度。首先,计算平均值(\(\bar{x}\)): \[ \bar{x} = \frac{15.272 + 15.276 + 15.268 + 15.274 + 15.270 + 15.272 + 15.274 + 15.268 + 15.272 + 15.274}{10} \] \[ \bar{x} = \frac{152.714}{10} = 15.2714 \text{ cm} \] 接着,计算标准偏差(\(s\)),用于评估随机性不确定度: \[ s = \sqrt{\frac{\sum (x_i - \bar{x})^2}{N-1}} \] 计算得到的标准偏差 \(s\) 会提供随机性不确定度的一个估计值。然后,将此标准偏差转换为标准不确定度 \(u\)(通常取标准偏差的一半作为标准不确定度): \[ u = \frac{s}{\sqrt{N}} \] 其中 \(N\) 是测量次数,这里是10次。 最后,综合这两部分不确定性,得到总不确定度 \(U\),即使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 和仪器的总不确定度 \(U_{inst}\)(0.005cm)来表示: \[ U = \sqrt{u^2 + U_{inst}^2} \] 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报告时,通常会写成: \[ \text{测量结果} \pm U \] 具体数值需要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得出。 请注意,这里提供了计算方法的概述和框架,具体的数值计算需要根据实际计算结果填写到报告中。
  5. 已知某高精度标准电池检定仪的主要不确定度分量有:(1)仪器示值误差不超过±0.15μV,按均匀分布,其相对标准差为 25%; (2)电流测量的重复性,经 9 次测量,其平均值的标准差为 0.05μV;(3)仪器分辨率为 0.10μV,按均匀分布,其相对标准差为 15% 。 求该检定仪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6. 答案:解析:(1)不确定度分量及其自由度①仪器示值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1 ,②电流测量的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2 ,③仪器分辨率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3,(2)不确定度合成
  7. https://image.zhihuishu.com/zhs/doctrans/docx2html/202102/0a4e969dd67849908933a69987477533.png


  8. 答案:
  9. 正规方程指误差方程按最小二乘法原理转化得到的有确定解的代数方程组。( )

  10. A:对 B:错
    答案:对
  11. 在测量中,一般要求标准器件的误差占总误差的1/3~1/10。(    )

  12. A:对 B:错
    答案:对
  13. 两误差之间的相关系数很小甚至等于0时,两误差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

  14. A:错 B:对
    答案:错
  15. 用算术平均值作为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是为了减少系统误差的影响。( )

  16. A:对 B:错
    答案:B: 错
  17. 修正值与误差数值大小相同而符号相反。( )

  18. A:对 B:错
    答案:A: 对
  19. 在用残余误差代数和校核算术平均值及其残余误差时,当时,当求得的为凑整的非准确数时,为正,其大小为求的亏数。( )

  20. A:错 B:对
  21. 当未知数的个数小于测量的次数,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求解参数。( )

  22. A:错 B:对
  23. 当测量的次数小于10次时,最大误差法仍旧具有一定的精度。( )

  24. A:错 B:对
  25. 回归分析是一种处理变量间函数关系的数理统计方法。( )

  26. A:错 B:对
  27. 在判断数据有无粗大误差时,使用格拉布斯准则时需要测量数据满足三角分布。( )

  28. A:对 B:错
  29. 极差法计算标准差的公式为σ= ωn/dn ,对一组等精度测量数据为x1,x2,…,xn,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其中 ωn表示( )。

  30. A:最大值xmax -最小值xmin
    B:最大值xmax
    C:标准差
    D:极差
  31. 在误差分配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2. A:在按等影响原则分配误差时,将各单个误差δi对总误差的影响视为相等
    B:按可能性调整误差后,就完成了误差分配
    C:按等影响原则分配误差是不合理的
    D:按等影响原则分配后的误差,还应按照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误差
  33. 随机误差的基本特性( )。

  34. A:有界性
    B:抵偿性
    C:单峰性
    D:对称性
  35. 随机误差的特点有(   )。

  36. A:单峰性  B:抵偿性 C:对称性  D:有界性 
  37. 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的表示中,可用的修约方法有( )。

  38. A:三分之一原则
    B:四舍五入
    C:四舍六入、逢五取偶
    D:直接取整
  3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0. A:选择高一级精度的标准器具时,其误差一般应为被检器具允许总误差的1/10~3/10
    B:微小误差舍去准则是被舍去的误差必须小于或等于测量结果总标准差的3/10~1/3
    C:微小误差舍去准则是被舍去的误差必须小于或等于测量结果总标准差的1/10~1/3
    D:选择高一级精度的标准器具时,其误差一般应为被检器具允许总误差的1/10~1/3
  41. 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扩展中,选取包含因子的常用方法有( )

  42. A:根据情况直接设为3
    B:根据有效自由度和包含概率查t分布表得到
    C:根据情况直接设为2
    D:根据包含概率查正态分布表得到
  43. 正规方程的特征有(   )。

  44. A:以主对角线为轴对称分布的项的系数相等    B:沿方程组对角线上分布的系数为正数   C:沿方程组对角线上分布的系数为负数 D:以主对角线为轴对称分布的项的系数相反   
  45. 关于未定系统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6. A:未定系统误差在重复测量中具有抵偿性
    B:未定系统误差是系统误差的一类,其误差大小和方向未能确切掌握
    C:当测量条件改变时,未定系统误差具体随机性
    D:未定系统误差在测量条件不变是为一恒定值
  47. 用于发现测量列组内的系统乌哈的方法( )。

  48. A:残余误差观察法
    B:不同公式计算标准差比较法
    C:残余误差校核法
    D:实验对比法
  49. 用某一量具测得某一长度为10.012mm,用更高精度的量具测得其长度为10.003mm,则其真值可以约定为( )。

  50. A:10.012mm
    B:10.003mm
    C:10mm
    D:10.000mm

  51. A:

    B:

    C:

    D:

  52. 测得一组数据分别为:10.001mm. 10.002mm. 9.999mm. 10.004mm. 10.004mm,若用残余误差校核法校核算术平均值,以A为实际求得的算术平均值的末位数的一个单位,则A为( )。

  53. A:0.01mm
    B:0.001mm
    C:-0.01mm
    D:0.001m
  54. 在标准不确定度评定中,当估计值落在某个区间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且在该区间内任意值处的可能性相同时,可假设为( )。

  55. A:均匀分布
    B:正态分布
    C:三角分布
    D:反正弦分布
  56. 标准仪器的测得值或用来作为测量标准用的标准器的值,称为(     )。

  57. A:相对真值 B:理论真值 C:约定真值 D:最佳估计值
  58. 下列关系属于负相关的是( )。

  59. A:父母身高与子女身高的关系
    B:农作物产量与施肥量的关系
    C: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的关系
    D:吸烟与健康的关系
  60. 若,z=x+y,y=3x,则z的方差为(      )。

  61. A:   B:      C: D:   
  62. 等精度测量最小二乘条件为( )。

  63. A:加权残余误差的平方和最小
    B:残余误差最小
    C:加权残余误差最小
    D:残余误差平方和最小
  64. 用来表示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是测量仪器的(     )。

  65. A:随机性 B:复现性 C:重复性 D:稳定性
  66. 对某量进行两组测量,测得数据如下: xi 10.2, 10.6, 10.3, 10.9, 11.0, 11.1, 10.8yi 9.8, 10.0, 11.4, 10.8, 11.2, 10.4用秩和检验法判断两组测量值之间是否有系统误差时,求得其秩和T等于( )。

  67. A:39.5
    B:40
    C:41
    D:40.5
  68. 当测量次数较大时,可采用( )准则快速判别测量数据中是否含有粗大误差。

  69. A:3σ
    B:格罗布斯
    C:狄克松准则
    D:罗曼诺夫斯基准则
  70. https://image.zhihuishu.com/zhs/doctrans/docx2html/202102/a05d0457629b4d60b12bd03f0e151876.png

  71. A:
    B:
    C:
    D:
  72. 在标准不确定度评定中,当估计值落在某个区间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且在该区间中心的可能性最小,而落在该区间上限和下限的可能性最大,可假设为( )。

  73. A:三角分布
    B:反正弦分布
    C:均匀分布
    D:正态分布
  74. 620533用3位有效数字表示是(       )。

  75. A:621×10³ B:6.20×10 C:

    6.21×10

    D:621000
  76. https://image.zhihuishu.com/zhs/doctrans/docx2html/202102/2ab58d8a4e04419ca184e50905b940fb.png

  77. A:
    B:
    C:
    D:
  78. https://image.zhihuishu.com/zhs/teacherExam_h5/COMMONUEDITOR/202102/744fd1c9ea834f95b85d3cec3d927b48.png

  79. A:

    B:

    C:

    D:

  80. 测量标称值为10.2mm的物体长度,已知在测试系统中含有已定的系统误差分别为0.2mm,0.3mm,0.8mm,则对于实际物体的长度可表示为( )。

  81. A:+11.5mm
    B:10.0mm
    C:+8.9mm
    D:+11.1mm
  82. 在一组样本数据(x1, y1),(x2, y2),…(xn, yn)中,若所有样本点都在直线y=2x+1上,则这组样本数据所表示的两个变量x和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

  83. A:0
    B:2
    C:1
    D:-1
  84. 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用( )来说明不确定度评定的质量。

  85. A:自由度
    B: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C:扩展不确定度
    D:标准不确定度
  86. 对某量进行两组测量,测得数据如下: xi 10.2, 10.8, 10.3, 10.9, 11.0, 11.1, 10.8yi 9.8, 10.2, 11.4, 10.8, 11.2, 10.4用秩和检验法判断两组测量值之间是否有系统误差时,求得其秩和T等于( )。

  87. A:40.5
    B:41
    C:40
    D:39.5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1)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