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
  1. 试述王安道对温病学的主要贡献。


  2. 答案:王安道对温病学的主要贡献包括: 1. 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明确区分了温病与伤寒的界限。 2. 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发展了温病的病机理论。 3. 首先明确提出温病有不同于冬季伤寒的新感温病类型。 4. 认为存在非风、非寒、非暑、非湿的另一种异气(瘟疫)致病理论,丰富了温病病因学。 5. 对温病的临床治疗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方法,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燥热病邪致病特点有:( )

  4. A:变快而变证多 B:初起邪袭肺卫 C:病发生于秋季 D:病位以肺为主 E:易致津液干燥
    答案:病发生于秋季###初起邪袭肺卫###病位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
  5. 初起病在中焦脾胃的温病有:( )

  6. A:风温 B:冒暑 C:秋燥 D:暑秽 E:湿温
    答案:E: 湿温
  7. 《内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 )

  8. A:正气存内 B:及时治疗 C:以天地所生之物防备之 D:避其毒气 E:以药物熏烧辟温气
    答案:正气存内###避其毒气
  9. 下列哪些温病属于温热性质的温病?( )

  10. A:暑温 B:秋燥 C:风温 D:春温 E:伏暑
    答案:秋燥###暑温###春温###风温
  11. 叶天士的主要著作有:( )

  12. A:《三时伏气外感篇》 B:《温疫论》 C:《尚论篇》 D:《温热论》 E:《临证指南医案》
    答案:《临证指南医案》###《三时伏气外感篇》###《温热论》
  13. 湿温后期,湿热悉减,余邪留恋的常见表现为:( )

  14. A:知饥不食 B:形寒肢冷 C:脘中微闷 D:身不发热 E:苔薄腻
    答案:CDE
  15. 中医中药在预防温病方面的主要有:( )

  16. A:隔离患者,控制传播 B:预施药物,防止染病 C:广泛宣传,普及知识 D:培固正气,强壮机体 E:发现病者,立即上报
    答案:隔离患者,控制传播###预施药物,防止染病###培固正气,强壮机体
  17. 温病出现大汗,其病理是:( )

  18. A:气分热炽,津液外泄 B:亡阴脱变 C:湿热相蒸 D:亡阳气脱 E:阳明腑实
    答案:A、B、D
  19. 温病的发病类型可概括为:( )

  20. A:湿热类 B:新感类 C:温热类 D:新感引动伏邪类 E:伏邪类
  21. 疹的治疗宜:( )

  22. A:辛散解表 B:清热解毒 C:凉血散血 D:宣肺达邪 E:清营透疹
  23. 湿温病湿邪化燥.症见灼热烦躁.便下鲜血.舌质红绛.脉数细.治疗选方为( )

  24. A:黄土汤 B:犀角地黄汤 C:独参汤 D:归脾汤
  25. 下列除哪项外,都与温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

  26. A:误治失治 B:人体体质强弱 C:外感温病 D:自然因素
  27. 斑色紫赤,类鸡冠花色者为:( )

  28. A:热毒炽盛 B:火郁内伏 C:热毒极盛,最为险要 D:热毒深重,但气血尚充
  29. 前人提出新感伏邪说,实际是根据:( )

  30. A:时令主气 B:发病季节 C:不同的病因 D:初起的不同证候特点
  31. 在斑疹的治疗上,下列哪项提法是错误的?( )

  32. A:斑疹并见者,治宜透疹为主,兼以化斑 B:不可妄用滋补之品 C:斑疹初透,忌用凉泻 D:斑宜清胃解毒,凉血化斑;疹宜宣肺达邪,清营透疹
  33. 在清气法的运用上,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

  34. A:热初传气,表犹未净者,可在清气泄热中合以透表之品 B:气热亢盛,津液受损者,可在清气泄热中合以生津养液之品 C:清气法用于表邪入里的里热证 D:热入气分,壅阻于肺者,可在清气泄热中加入宣肺气之品
  35. 湿热致病可:( )

  36. A:直中心包、肝经 B:初起即耗伤津气 C:首犯肺卫 D:困遏清阳
  37. “湿热证.初起壮热口渴.脘痞懊憹.眼欲闭.时谵语”为( )

  38. A:浊邪蒙蔽上焦 B:浊邪郁阻肺气 C:其他选项都不对 D:浊邪蒙蔽心包 E:浊邪郁阻胸膈
  39. 下列除哪项外均可视为气分证范围的治法?( )

  40. A:豁痰开窍 B:透热转气 C:清热泻火 D:通腑泄热
  41. 温病脉浮而促,表示:( )

  42. A:温邪在卫,兼寒邪外束 B:温邪从肺卫转入气分 C:热盛津气已虚 D:热郁于里,有外达之机
  43. 风温,邪热壅肺之咳嗽,表现为:( )

  44. A:干咳不已 B:咳嗽,痰涎壅盛,喘促不宁 C:咳喘 D:咳嗽,胸闷
  45. 吴又可所谓“传染”是指( )

  46. A:天气变化而致病 B:通过与病人接触感染疫邪 C:疫邪通过空气传播 D:能使他人致病
  4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 )

  48. 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 B:病程中易耗伤阴津 C: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糜烂 D: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E:易出现险恶证候
  49. 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 )

  50. A:《伤寒温疫条辨》 B:《疫疹一得》 C:《广温疫论》 D:《温疫论》
  51. 下列哪一项提法不属于温病基本概念里的内容( )

  52. A:热象偏重 B:易化燥伤阴 C:具有传染性 D:以发热为主症 E:由温邪引起的
  53. 暑温后期阶段,因包络痰热未净,窍机不利而致的证候是:( )

  54. A:神识昏蒙,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时或谵语 B:神情呆钝,甚或痴呆,失语、失明、耳聋 C:神迷不清,沉昏不语,喉中痰鸣,牙关紧急 D:热退之后,手足拘挛,肢体强直或抽搐
  55. 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湿热性质的温病?( )

  56. A:春温 B:伏暑 C:风温 D:暑温
  57. 新感与伏邪鉴别的依据是:( )

  58. A:发病初起表证的性质属寒属热 B:发病初起是否见有表证 C:发病初起症状表现与时令主气致病特点是否一致 D:发病初起是否见有里证
  59. 卫分证可见:( )

  60. A:壮热口大渴 B:发热微恶寒,脉浮数 C:肌肤发斑,舌质深绛 D:身热夜甚,斑疹隐隐
  61. 根据临床证候而命名温病是( )

  62. A:春温 B:温疫 C:秋燥 D:伏暑 E:大头瘟
  63. 下列哪一项不是春温的特点:( )

  64. A:一般发病急骤 B:变化较多 C:变化较重 D:初起以肺卫证侯为主要表现
  65. 寸部脉象洪大,所主的病候是:( )

  66. A:阳明气分热邪亢盛 B:热盛而津气已虚 C:热伤肺气 D:邪在肺卫
  67. 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奠基作的专著是:( )

  68. A:《温病条辨》 B:《温热论》 C:《温疫论》 D:《温热经纬》
  69. 病变过程中见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便溏等以脾胃为中心的温病,常属何邪所致:( )

  70. A:风热病邪 B:燥热病邪 C:湿热病邪 D:暑热病邪
  71. 下述内容除去哪一项,即可构成温病的基本概念?( )

  72. A:热象偏重 B:易化燥伤阴 C:以发热为主症 D:都具有传染性
  7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

  74. A:发病的缓急 B:伤阴的程度 C:流行的大小 D:传染的强弱
  75. 白疒咅 多见于:( )

  76. A:颈项及胸腹 B:头面 C:上肢 D:下肢
  77. 温病治法中的“分消走泄”属于:( )

  78. A:和解法 B:解表法 C:通下法 D:清气法
  79. 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

  80. A:朱肱 B:郭雍 C:王安道 D:刘河间
  81. 在温病学发展的成长阶段,“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的医家是:( )

  82. A:王安道 B:吴又可 C:朱肱 D:刘河间
  83. 暑热病邪致病( )

  84. A:易伤肺胃之阴 B: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C:易使津气耗伤 D:易先犯肺卫
  85. 发病较缓,病程较长,易于困阻清阳为:( )

  86. A: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B: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C: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D:温热毒邪的致病特点
  87. 新加香薷饮的作用是:( )

  88. A:透解表热,清暑化湿 B:清暑泄热,理气化湿 C:透表散寒,化湿清暑 D:透表散寒,化湿和中
  89. 温病证见发热口渴,胸痞腹胀,肢酸倦怠,咽肿溺赤,苔黄而腻,最适合的方剂是:( )

  90. A:三仁汤 B:甘露消毒丹 C:三仁汤 D:王氏连朴饮
  91. 风温,邪袭肺卫而兼热伤津液,小便短少,下列治法中,哪一项最适合?( )

  92. A:银翘散加麦冬、生地、知母、黄芩、栀子 B:银翘散加栀子、瞿麦、扁蓄 C:银翘散加杏仁、滑石、通草 D:银翘散加木通、淡竹叶、甘草梢
  93. 身热、汗出、烦渴、咳喘、胸闷、咳甚痰多,舌红苔黄,脉数。治宜:( )

  94. A:麻杏石甘汤加芦根、苡仁、冬瓜 B:麻杏石甘汤加浙贝、瓜蒌、郁金 C:麻杏石甘汤加银花、连翘、川贝 D:麻杏石甘汤加半夏、苏子、橘红
  95. “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与不传染耳”,语出:( )

  96. A:吴又可 B:王孟英 C:雷少逸 D:陆九芝
  97. 温病热郁于里的典型脉象是:( )

  98. A:数而濡滑 B:数而躁急,不浮不沉 C:数而弦劲 D:数而洪大有力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1)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