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内容已经过期谨慎付费,点击上方查看最新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河北师范大学)

  1. 两种商品相互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 )。

  2.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价格 D:交换价值
    答案:价值
  3. 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是( )。

  4. A:反映论 B:先验论 C:不可知论 D:经验论
    答案:可知论;能动的反映论AI参考:正确答案是A:反映论。一切唯物主义都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就是唯物主义认识论,也就是反映论。因此,选项A“反映论”是正确答案。选项B“先验论”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选项C“不可知论”是休谟和康德的观点,与唯物主义无关,选项D“经验论”是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也是唯心主义观点。'
  5. “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歌谣揭示的哲理是( )。

  6. A: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 B:事物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事物是偶然性的堆积
    答案:发展论
  7.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

  8. A:是否承认人有认识能力 B:是否承认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答案: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反映
  9.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10. A:有限和无限的观点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答案:联系与发展AI参考:正确答案是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的核心和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这两者在教材中有明确的论述,比较容易选择。而有限无限的观点、共性与个性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不是唯物辩证法的特征,没有正确选项。本题是考查课本的基本知识,较容易选择,没有难度。故选B。'
  1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

  12. A:思维 B:实践 C:客观世界 D:感觉
    AI参考:正确答案是B: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大脑中产生的反映形式,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思维活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等)对事物产生更进一步的认识,从具体认识上升到抽象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的条件,但它们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实践可以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使主观符合客观,从而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提供了可能。因此,正确选项为B:实践。'
  13. 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

  14. A: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B: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 C: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 D: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

  15.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于它揭示了( )。

  16.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发展的结构和层次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17.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

  18. A: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B:实践的有条件性和相对性决定的 C:实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决定的 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决定的

  19.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通过实践)创造客观世界,这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

  20. A:能动性 B:预见性 C:对象性 D:决定性

  21.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 )。

  22. A: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相一致 B:是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或同意 C: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D:是否能够激励人和影响人

  23. 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

  24. A: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B: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C: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D: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25. “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

  26. A: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27. 任何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说明( )。

  28. A:真理具有相对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29. “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30. A: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D: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31. 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

  32. A: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B: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C:消灭利益差别 D: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33.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

  34. A: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B: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C: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D: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AI参考:正确选项为B: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这是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已经摆脱了剥削和压迫,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和自由。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得相应的报酬和福利。在这种分配方式下,资源的分配不再是基于个人身份和地位,而是基于个人的能力和贡献,实现了真正的按需分配。'
  35.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36.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C: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 D: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37. 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 )。

  38. A: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B: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D: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39.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

  40.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 C:生产过多超过劳动人民需要的矛盾 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41. 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

  42. A:固定资本价值的增值程度 B:不变资本价值的增值程度 C:资本家的赚钱程度 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AI参考:正确答案是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选项A、B、C都与剩余价值率无关。'
  43.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指( )。

  44.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45. 假定资本家投入100万元的资本,其中不变资本80万元,可变资本20万元,雇用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120万元,那么,剩余价值率为( )。

  46. A:200% B:150% C:50% D:100%

  47. 商品经济是( )。

  48. A: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B: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C: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 D: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AI参考:正确答案是B: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存在于一切社会中。因此,B选项是正确答案。A选项是错误的,因为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并不是商品经济的特征。C选项过于宽泛,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答案。D选项则是一种误解,因为商品经济中的生产并不一定是为他人而生产,也可能是为自己或其他个体或组织生产。'
  49.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 )。

  50. A:可持续发展的资本主义 B:寄生的资本主义 C:腐朽的资本主义 D:过渡的资本主义
    AI参考:正确答案是D:过渡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过渡的资本主义,它是一种过渡性的社会形态,是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过渡的必经阶段。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它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需要进行变革和调整。因此,资本主义是一种过渡性的社会形态,是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过渡的必经阶段。其他选项都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不符。'
  51. 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52. A: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B: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C:变是世界的本质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53. 少数资本家大企业联合起来,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行为是( )。

  54. A:联合 B:收购 C:兼并 D:垄断

  55. 人们由于利益的驱动,疯狂挖掘草原上的植物——“发菜”,严重地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局部土地沙漠化,这个案例说明( )。

  56. A:只看到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B:过分强调事物的绝对运动,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C:只追求人的活动与经济利益直接联系,没有看到眼前活动与生态平衡的长远的间接联系 D: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规律

  57. 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58. A: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59. 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

  60. A:人脑的进化 B:劳动 C:动物心理的形成 D:语言的产生

  61.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

  62.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63. 真理是( )。

  64. A:人们有用的观点或理论 B: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 C: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D: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AI参考:正确答案是D: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真理是关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选项A人们有用的观点或理论、B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属于主观认识,C是正确答案,但不符合题意。因此,答案为D。'
  6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是( )。

  66. A:建立国有企业,为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服务 B:建立骨干企业,为其他企业发展提供条件 C:实行计划经济,迅速发展生产 D: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为其利益服务的手段

  67. 社会形态是( )。

  68. A: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B: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组织设施和制度,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
    AI参考:正确答案是【D】社会形态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社会组织构成的。A是关于经济基础的表述,C项讲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属于一个层次的内涵。因此选择D项,此答案也体现了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内容。'
  69. 价值评价是( )。

  70. A:没有正确与错误区分的评价 B: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的评价 C:一种纯主观的认识活动 D: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
    AI参考:正确答案是B: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的评价。价值评价是在一定价值观基础上,以主体的需求为尺度,对客体的属性与功能所作的判断,具有主观性,同时也包含着正确与错误之分。因此,选项B“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的评价”是正确的。选项A“没有正确与错误区分的评价”过于绝对;选项D“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是错误的。选项C“一种纯主观的认识活动”虽表述正确,但不足以概括题干全部内容。'
  71. 黑格尔哲学体系中所包含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被称为( )。

  72.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核心 D:精髓

  7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其中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 )。

  74. A:基础 B:动力 C:升华 D:本质

  75. 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里的“一定点”是指( )。

  76. A:必要劳动时间的终点 B: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C:剩余劳动时间的起点 D: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起点

  77. 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

  78. A: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B: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 C: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 D: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79.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

  80. A: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B:仍然是自发的 C:是完全自觉的 D:仍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81. 意识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是( )。

  82. A: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B:从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C: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 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E:从无条件反射到条件反射

  83. 宏观调节的基本目标是( )。

  84. A:国际收支平衡 B:物价稳定 C:促进竞争 D:充分就业 E:经济增长
    AI参考:正确答案是:ABDE。宏观调节的基本目标包括: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因此,选项ABDE是正确的。而选项C促进竞争不是宏观调节的基本目标,而是微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
  85. 在意识问题上,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86.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劳动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D: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E: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87. 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

  88.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认识的问题 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D:运动是不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问题 E: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

  89. 实践具有( )。

  90. A:客观物质性 B:社会性 C:直接现实性 D:历史性 E:自觉能动性
    AI参考:正确答案是:ABCDE。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等特点。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客观物质性、B.社会性、C.直接现实性、D.历史性、E.自觉能动性。这些特点都体现了实践的本质和属性。'
  9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 )。

  92. A:主从关系 B:实践关系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D:认识关系 E: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93. 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句话表明( )。

  94. A:人类面对规律时是无能为力的 B: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C: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D: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E: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95. 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96. A: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D:心外无物 E:物是感觉的集合

  97. 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的关系是( )。

  98. A:对科技的使用不当是造成“全球问题”的重要原因 B:要把科技发展同变革、调整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管理、更新观念结合起来,综合解决“全球问题” C:由于科学发展造成的“全球问题”还需依靠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去解决 D:科技发展为解决“全球问题”创造了条件 E:科技越发展,“全球问题”越严重

  99. 下列格言和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

  100.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C: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E: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01.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在于它的( )。

  102. A:革命性 B:实践性 C:科学性 D:发展性 E:人民性

  103. 上层建筑包括( )。

  104.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军队、法庭、监狱 C: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和相应的设施 D:经济基础和自然科学 E: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AI参考:正确选项为E: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政治组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思想上层建筑包括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因此,选项E是正确的。选项A、B、D不是上层建筑的范畴。'
  105. 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 )。

  106. A: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制度并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 C: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 D: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E: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

  107.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内容是( )。

  108. A:一切依靠群众 B:满足群众的一切要求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E:一切为了群众

  109. 下列命题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110. A: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B: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C: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D:万物皆在我心中 E:理在事先

  111. 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哲学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

  112. A: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B: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E: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113.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

  114. A: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B:人的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充分满足 C: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D: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E:人的各种欲望都能得到满足
    AI参考:正确选项为:A: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C: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这是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全面发展还包括人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但并不是所有需要都能得到满足,因此选项B不是正确答案。选项D和E则过于绝对化,因此也不是正确答案。因此,正确选项为A、C。'
  115.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 )。

  116. A: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B: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其他生活来源 C:劳动者没有人身自由 D:劳动力具有价值 E: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

  117.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展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 )。

  118. A: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B:无论哪一种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充分发展 C: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 D:生产关系的产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E: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119.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是( )。

  120. A: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 B: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相互独立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 D: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E: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

  121. 上层建筑只要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就能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122. A:错 B:对

  123. 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

  124. A:对 B:错

  12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出现了变化。

  126. A:对 B:错

  127. 共产主义理想是无法实现的社会理想。

  128. A:对 B:错
    AI参考:B:错。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崇高的社会理想,它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虽然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需要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无法实现。事实上,共产主义理想已经成为了许多国家和人民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
  129.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130. A:对 B:错

  131. 人的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

  132. A:错 B:对

  133. 垄断价格表明垄断者可以脱离价值规律的制约。

  134. A:对 B:错

  135. 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136. A:错 B:对

  137. 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但可以避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138. A:对 B:错

  139.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完全、彻底地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贯彻下去,不允许一丝一毫的修改。

  140. A:错 B:对

  141. 现实中,商品的市场价格常常与价值不符,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142. A:错 B:对

  143. 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144. A:错 B:对

  145. 人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

  146. A:对 B:错

  147. 斗争性是绝对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条件。

  148. A:错 B:对

  149.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150. A:错 B:对
    AI参考:答案是B:对。这句话表达了革命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革命通常意味着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可以推动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因此,革命可以被视为历史的火车头。'
  151. 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152. A:错 B:对

  153. 人的自觉活动意味着可以不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154. A:错 B:对

  15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156. A:对 B:错

  157.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所以,人为制造矛盾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

  158. A:对 B:错

  159.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160. A:对 B:错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1)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