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922年苏联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苏联由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1936年苏联新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是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尝试,具有试验性和不成熟性等特征。重点讲授苏联经济政策的变化,尤其是新经济政策。分析苏联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及其中所犯错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借鉴意义,反思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5.1新经济政策及其意义: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实行了以“余粮征集制”为代表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广大农民不满。列宁同志经过充分考虑,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经济政策。本节不仅介绍了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主要内容,还分析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最后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与终结进行了简要评析。
5.2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了50多年的一种经济体制。它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宪法。本节不仅介绍了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内容,形成过程和主要特征,还分析了斯大林模式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影响,对斯大林模式实施的原因、后果进行了评析。
5.3肃反扩大化的原因、后果与教训:从1934年底到1939年初,苏联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肃反运动,肃清了敌特和反动分子,但由于扩大化,错杀了大量无辜的人,造成了大批冤假错案,给苏联共产党和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带来严重后果。本节不仅分析了肃反扩大化的原因,而且剖析了肃反扩大化的后果,总结了肃反扩大化的教训。
[单选题]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新经济政策的出台?

选项:[1921年7月,苏俄政府公布《租借条例》。, 1922年5月,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 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第十次代表大会,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1921年3月,苏俄粮食人民委员部颁布《关于在地方范围内以及国家与公民之间商品交换条例》。]
[单选题]“斯大林模式”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选项:[1932年底,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1936年11月苏联宪法的颁布。, 1927年底,俄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确定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成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1925年4月,俄共(布)第十四次全国代表会议,斯大林提出苏联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
[多选题]“斯大林模式”在政治领域的弊端有哪些?

选项:[苏维埃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长期被忽视和践踏。, 权力高度集中,民主集中制形同虚设。, 加盟共和国权力过大,助长了民族分离主义势头。]
[多选题]下列哪些党政高级领导人在“肃反扩大化”运动中遭到清洗

选项:[布哈林, 加米涅夫, 季诺维也夫, 贝利亚]
[单选题]“斯大林模式”使得苏联在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化,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然而从长远看,它所固有的弊端,严重阻碍了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是苏联走向衰落和最终解体的诱因之一。

选项:[错, 对]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0)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