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道生一”的“一”是(  )。
A:生成 B:产生 C:创造 D:展现为
答案:展现为
2.庄子认为,全身保命,不如(  )。
A:有法 B:有才 C:无用 D:有用
答案:无用
3.子在齐闻(  ),三月不知肉味。
A:《颂》 B:《韶》 C:《武》 D:《雅》
答案:《韶》
4.被孟子称为“德之贼”的是(  )。
A:中道者 B:乡愿 C:狷者 D:狂者
答案:乡愿
5.孔子认为选用人才应该选择(  )。
A:不学习只做官的人 B:先学习后做官的人 C:边学习边做官的人 D:先做官后学习的人 
答案:先学习后做官的人
6.庄子所说的养生是指让生命运行到自然结束,这种养生的要领就叫做(  )。
A:养生法 B:养生诀 C:养生令 D:养生主
答案:养生主
7.“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中的“一”是指(  )。
A:整体 B:德 C:道 D:一个
答案:道
8.庄子所说的“天”是指(  )。
A:天意 B:天气 C:天空 D:自然
答案:自然
9.孔子所说的“道”包含很多意义,但不包括(  )。
A:方法 B:道德 C:真理 D:道义
答案:道德
10.在下列各项中,孟子更强调哪一项(  )。
A:仁 B:义 C:礼 D:智
答案:义
11.子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隐”的正确意思是(  )。
A:隐藏 B:隐蔽 C:校正 D:隐瞒

12.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中的“无亲”是指(  )。
A:没有父母 B:没有亲戚 C:有没亲人 D:没有偏私 13.孟子认为,面对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却不能获胜。这是因为(  )。
A:占据天时 B: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C:占据地利 D:占据人和 14.庄子笔下蝉与小鸟代表的是(  )。
A:圣人 B:至人 C:凡人 D:神人 15.“知其不可而为之”说的是哪一个学派(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16.孔子认为“政治”的“政”就是()。
A:正当的正 B:证明的证 C:挣钱的挣 D:郑重的郑 17.孔子认为在他的弟子中能够做到“其心三月不违仁”的人是(  )。
A:子路 B:子贡 C:曾参 D:颜回 18.孟子认为,赡养父母是有层次的,最高境界就是(  )。
A:养心 B:养体 C:养生 D:养志 19.“孽子”,就是说的是(  )。
A:平凡之子 B:嫡出之子 C:庶出之子 D:不孝之子 20.“孟子道性善”是指(  )。
A:人性向善 B:人性有善 C:有人性善 D:人性本善 21.孔子认为学习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
A:学文化 B:学做人 C:学歌唱 D:学做事 22.孟子认为应该如何顺应民心、凝聚力量(  )。
A:以民心所向凝聚力量 B:以满足需要顺应民心 C:以满足愿望顺应民心 D:以发放财物凝聚力量 23.孟子认为人性有几个特点(  )。
A:人性是人之天性 B:人性是人之德性 C:人性是人之特性 D:人性是人的习性 24.制定礼仪让百姓遵照执行,这是国君治理天下的通常做法。庄子认为,这种做法很不可取,因为()。
A:不必要 B:不好用 C:不可能 D:不好玩 25.老子认为,统治者是有层次的,由高到你分别是(  )。
A: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 B: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 C:人民畏惧他 D:人民轻侮他 26.孔子认为人能弘道,包括下列几个步骤。(  )。
A:信道而笃 B:志于道 C:坚定不移 D:超越现实 E:明于道 27.孔子认为应该与那些人交朋友(  )。
A:友多闻 B:友直 C:友谅 D:有便佞 28.在孔子的语境里,“德”字的含义有(  )。
A:功德 B:品德 C:德性 D:德行 29.孔子有一套相当成熟的治国理念,包括(  )。
A:人才兴邦 B:使民有方 C:为政以德 D:各司其职 E:名正言顺 30.老子认为,做事符合自然的法则,下列哪些事例符合这一标准(  )。
A: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发怒 B: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态度谦下 C:善于为帅的人,不彰显勇武 D:善于克敌的人,不正面交锋 31.庄子所说的“才全”的内容包括(  )。
A:与万物一体 B:完全无我 C:完全自我 D:保全天性 32.孟子认为应该如何成就王业(  )。
A:仁者无敌 B:效法先王 C:仁法并重 D:得道多助 33.庄子《德充符》中提到的王骀,具有哪些特点(  )。
A:能与物自化 B:能洞彻万物 C:能守住本性 D:能忘记生死 E:能无所凭借 34.老子对道的描述主要是哪几方面(  )。
A:是既大且小的存在 B:是似无若有的存在 C:是无名而朴的存在 D:虚空而弱的存在 35.孟子将朋友分为哪些类型(  )。
A:狂者 B:乡愿 C:狷者 D:中道者 36.老子认为人民难以治理,是因为统治者(  )。
A:奉养丰厚 B:有意作为 C:吞食赋税 D:无知无欲 37.孔子认为“君子道者三”主要包括(  )。
A:善者无怨 B:勇者不惧 C:信者无敌 D:仁者不忧 E:知者不惑 38.孟子认为,圣王的仁爱包括哪些内容(  )。
A:圣王端正,天下安定 B:圣王之仁,为民选贤 C:圣王之仁,为民除害 D: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E:圣王之仁,兼而学之 39.庄子所说的“人间世”,就是人世间。人世间的生活形形色色,其中包括(  )。
A:出使应对 B:行忠尽孝 C:干谒国君 D:全身养生 E:教授太子 40.庄子把遗弃身体和四肢,排除听力和视力,脱离形体去掉智慧,与大道融通为一,叫“心斋”。
A:错 B:对 41.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与西方文化中所谓的“自然法”是相同的。
A:错 B:对 42.“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意思是,镜子明亮,则尘垢不会堆积;尘垢堆积,则镜子不会明亮。
A:对 B:错 43.孔子认为,为父母守丧三年,是因为一个孩子生下来,三年以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
A:错 B:对 44.圣人虽然是“无是非”的人,但是他们却是“有分别”的人。
A:错 B:对 45.孟子认为,要得到天下,就先得到百姓;要得到百姓,就先得到民心;要得到民心,就满足百姓的需要。
A:对 B:错 46.庄子之所以把《逍遥游》安排在《庄子》一书的第一篇,就是要开宗明义,表明他的理论宗旨。
A:对 B:错 47.庄子所谓的无情,是说人不要让好恶之情伤害到自己的天性,就是要经常顺应自己如此的状态。
A:错 B:对 48.庄子笔下的“浑沌”代表浑然的整体,就是“一”;“儵忽”,代表时间的推移,就是“化”。
A:对 B:错 49.君子有三种快乐,但称王天下是其中之一。
A:对 B:错 50.老子说,智巧聪明出现,才有严重的虚伪。
A:错 B:对 51.活着时无法看到死后的状态,又不能用活人的视角去揣测死后的情形;死后的人无法活过来向活人讲述死后的生活,所以死亡后的生活就成了活人认知的一个死角。这种既矛盾又怪异的困境就是“吊诡”。
A:错 B:对 52.老子说,如果以爱惜身体的态度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给他了。
A:对 B:错 53.庄子所说的养生与现代意义的养生完全相同。
A:错 B:对 54.孔子平时教学,主张从四个方面入手:文,行,忠,信。
A:对 B:错 55.庄子认为,桂树皮可以吃,所以被砍伐;漆树枝可以用,所以被切割。
A:对 B:错 56.孟子认为,国君有错误,非王室宗族的公卿就要劝谏;反复劝谏不听,就自己辞职离开。
A:对 B:错 57.孔子认为君子是不需要那么多琐碎的技艺的。
A:错 B:对 58.孟子认为,古代的圣人与后代的圣人,他们所遵循的原则是相同的。
A:对 B:错 59.孟子所说的“善”是指内心的道德情感。
A:错 B:对 60.阅读下列文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孔子发现人人心中皆有“仁”,仁是人的道德情感。在这种道德情感的驱动下,必然会产生与人为善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是“义”;义,一旦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可并形成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就是“礼”。也就是说,仁的发现为礼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使礼具有了合理性。问题是,人心之仁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生成的呢? 五十岁时,孔子终于给出答案:仁,与生俱来,是天之所命。这就是所谓“五十而知天命。”1、天的意义《论语》一书多次提到天,粗略统计大约有十九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天的含义各有不同,而且差异很大。第一,天是大自然有一天,孔子说:“予欲无言。”(《论语·阳货》)我不想说话了。子贡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论语·阳货》)“老师如果不说话,那么弟子们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有人认为这是在说天是能言而不言,原因是如果天本来就不会说话,孔子就没有必要说“天何言哉”。其实,此句强调的是天虽然不会说话,却无所不能。这里所说的天就是大自然。第二,天是客观命定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是孔子心目中的文化传承人,遗憾的是他在四十岁时不幸去世,孔子非常悲伤,感叹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唉!天要我的命呀!天要我的命呀!”在今天看来,颜回的死属于自然现象,虽然他英年早逝,没有活到孔子所希望的年龄,但也有许多主观原因,比如营养不良、思虑过度等等,但是作为孔子心目中的文化继承人,孔子很希望颜回将周代的礼乐文化传承下去。不料他先于孔子而去,这在孔子看来,是天在要自己的命。“天”是不可抗拒的规定性。 孔子的弟子子夏也说过类似的话:“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生和死要靠命来决定,富与贵要靠天来决定。这里的“天”,就是决定命运的力量,是客观命定。第三,天是意志导向宋国的军事统帅桓魋,也叫向魋,不爱惜民力而为自己敛财,孔子曾经批评过他。他知道以后,一直记恨在心。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前往陈国时路过宋国。桓魋听说后,就带兵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礼乐,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安慰他的弟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最后,孔子在学生的保护下,安全地离开了宋国。孔子的这段话中隐含着一个三段论:上天所命是无法违背的,我的德性是上天所命,所以桓魋不能把我怎么样。这里所说的“天”就是有意志的。综上所述,“天”在孔子的语意环境里有三个基本意义:自然之天,命定之天,意志之天。2、天人贯通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先生关于文献与修养的学问,可以听得到;先生关于人性与天道的言论,我们听不到。”人性与天道是形而上学,看不见也摸不着,是一种超验的存在,所以孔子平时教学或者与人打交道时很少说到。《论语》中的记载也十分有限,“天道”一词,仅在此出现一次,而且不是孔子亲口所说,而是子贡所说。因为在孔子看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中等智力以上的人,可以跟他谈论形而上的道,中等智力以下以的人不可以跟它谈论形而上的道。不过,孔子也不是绝对不谈“人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人的本性是相近的,所习得的结果却相差较远。”这也是孔子在《论语》中唯一谈到人性问题。我们很想了解他对人性的看法,尤其希望他能给人性一个定性。遗憾的是他没有说,所以我们不知道他所说的人性,到底是善的、是恶的、是有善有恶的、还是非善非恶的。孔子为什么不给人性一个定论呢也许是拿不定主意,也许是为了避免误导。试想,如果说人性善,就意味着人只要顺着人性成长就可以成为好人,那么坏人的存在就无法解释;另外,如果人都能成长为好人,那么礼的存在就将失去意义;事实上,社会上并不都是好人;没有礼的规范,社会关系就无法协调。如果说人性恶,就意味着人只有在礼的约束下才能成为好人,那么道德自觉就将失去依据;事实上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做一个好人的。如果说人性中有善有恶,那么就无法解释善与恶何以能够共存。如果说人性非善非恶,那么对人性的讨论将会失去意义。如果说有人性善,有人性恶,那么最终将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敌对与仇视,这与孔子的初衷又背道而驰。所以孔子没有给人性定性,是一个聪明的选择,也符合基本事实。孔子只说“性相近”,因为人和人之间确实没有太大的差别,之所以有人变好而有人变坏,是因为人们在成长过程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所受到的各种影响有所不同而已。“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给人的发展指明了共同的方向,给人格平等预留了空间;另一方面也为礼的存在提供了理由,可谓一举两得。那么,人性与天道又是如何统一的呢我们再来看看孔子对“天道”的态度。有一天孔子感叹道:“没有人了解我呀!”子贡说:“为什么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向下学习做人,向上传达给天。了解我的,恐怕只有天吧!”孔子所说的“下学而上达”,其实质就是以“人道”贯通“天道”。那么,人道与天道是如何贯通的呢?《周易·系辞上》说:“生生之谓易。”所谓“生生”,就是阴阳相生,生生不息。在儒家看来,天生万物、哺育万物不仅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情怀。《易经·系辞下》称:“天地之大德曰生。”意思是,天地的大德是“化生”。这就等于说,生长万物、哺育万物是出于上天之“仁”。万物从天那里继承了“生”的能力成为“性”;人乃万物中之一物,当然也有此“性”。所不同的是,除了“生”以外,人还从天那里继承了“仁”的禀赋,成为区别于万物的“德”(人性)。也就是说,“仁”在天为“道”,在人为“德”,在万物为“性”。仁、道、德、性是同一概念在不同对象上的表达。天施行“仁”就是“天道”,人履行“仁”就是“人道”。人道与天道是彼此贯通的。孔子还说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立志实行天道,根据个人德性,依靠内在仁心,游弋六艺之内。”如果我们把这句话从后向前翻译,就变成这样一句话:我们每天在六艺之中游弋,依靠的是仁心,凭借的是德性,追求的是天道。其实,这句话只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内在的仁心与外在的技艺。内在的仁心为外在的技艺提供道德基础,外在的技艺为内在的仁心提供展示途径。二者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德才兼备”、“德艺双馨”。如果再把“艺”扩大一点理解,包括《诗》《书》《礼》《乐》等文化内容,就更加完备了。一个人既有道德修养,又有生存本领,还有文化涵养,就可以上达于天了。
61.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恰当意思是()。
62.

阅读下列文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们习惯地把孔子和孟子的学说合在一起称为“孔孟之道”,而把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合在一起称为“老庄哲学”。老子和庄子的学说之所以被称为哲学,是因为他们所探索的问题更接近现代哲学意义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等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尤其是他们所提出的“道”是上古时期形而上学本体论最具概括力的哲学范畴。

     1、众人说道

用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来阐释老子所说的“道”,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道是本体。康德认为,本体是指与现象相对立的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按照这种说法,老子所说的道,就是与现象相对立的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客观地讲,这种说法确有道理。首先,道是物。老子在描述道的时候说:“有物混成。”(《老子》第二十五章)这充分证明老子确认“道”是一物。其次,道是“自在之物”。所谓“自在”,就是自己本来就存在。庄子论述“道”时说:“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庄子· 大宗师》)老子自己也说:“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第四章)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似乎是在天帝出现之前就存在了。最后,道“与现象相对立”。老子说:“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第十四章)道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实物的形象,这就叫做若有若无。迎着它看不到它的前头,跟着它看不到它的后头。综合以上三点考察,道确实是本体。不过在老子的表述体系中肯定没有“本体”一词,否则,他一定会说“道者,本体也”。当然,作为解释学词汇,完全可以用“本体”一词去解释“道”,但是解释之后,仍然令人难以明白“道”究竟为何物,这种解释就变得意义不大了。

第二种说法——道是本原。本原是一切事实的最初根源或构成世界最根本的实体。用这种说法来解释老子所说的道,只有前半句成立,而后半句似乎不能成立。首先,道是一切事实的最初根源,这句话成立。老子明确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至于道如何生一,一如何生二,二如何生三,我们下文还要详细论述,在此不展开讨论,但就这句话而言,不难看出“道”确实是一切事实的最初根源。“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第四章)”道是不可见的虚体,然而他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道是那样的渊深,它好像是万物的本源。其次,道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实体,这句话似乎不能成立。泰勒斯认为,“水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实体”,是因为在泰勒斯看来水是世界的基本元素;而在老子看来,道不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而是创造世界并内置于世界的力量。“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老子》第三十四章)”大道广泛流行,遍布于左右。“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老子》第三十四章)”它寄寓万物之中而不主宰万物,可以说它渺小;万物靠他而存在而它却不主宰万物,可以说它伟大。值得注意的是,“道”与万物的关系,一方面“道”寄寓于万物之中,通过万物体现它的存在;另一方面,万物因为“道”的力量而得以存在。这就告诉我们,“道”在创造万物的同时,也寄寓在万物之中,但它却不是构成万物的实体,而是主导万物的虚体。

第三种说法——道是规律。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规律是有迹可循的,它决定事物必然沿着某种趋势发展。用规律来解释“道”也成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这无疑是说,人、地、天、道、自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是有迹可寻的。这种联系决定了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的必然趋势,由于“自然”是自己本来的样子,因此,人最终效法的还是道本身。

列举至此,问题出现了:既然“道”是本体,也是本原,还是规律,那么,用这三个概念中的任何一个概念来概括“道”的本质,都会挂一漏二。我们只有用另外一个概念来涵盖这三个概念,才可以全面地揭示“道”的本质。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首先突破一对概念:“有”和“无”。

2、有无之辨

研读老子,首先要解决一对概念,就是“有”和“无”。如果理不清“有”与“无”的内涵与外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无法理解老子所说的“道”和“德”,进而影响到对老子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解与把握。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shān)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

三十根辐条汇集在一个车轮的轴套上,有了轴套的中空部位,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的中空部位,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成房屋,有了室内的中空部位,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以便利,“无”发挥它的作用。

这里提到三件东西:毂、器、室。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中空,而恰恰是因为中空才有作用。这里所说的中空就是老子所说的“无”,可见“无”不是不存在,而是一种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存在。“无”虽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但是它可以发挥作用,这个作用就是老子所说的“有”,可见“有”,不是指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实物,而是指“有作用”。再换一个角度看,毂、器、室这三样东西都无意作为,但它们恰恰分别发挥了毂的作用、器的作用和室的作用,是有所作为的。这就充分证明了,老子所说的“无”,是指“无形体”与“无意为”;老子的说的“有”,是指“有作用”与“有所为”。二者都是存在。无形体而有作用、无意为而有所为正是“道”的一体两面,所以“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体。从无形体与无意上看,道就是“无”,从有作用与有所为上看,道就是“有”。

让我们再看一个关于有无之辨的例子。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

这句话如果直译,应该翻译成:万物从有中产生,有从无中产生。人们不禁要问:万物本身就是一种“有”,为何还要强调万物生于“有”呢?可见“万物生于有”的“有”,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存在,而是指道的“有作用与有所为”。也就是说,道一旦发挥作用、有所作为就会创造万物,即万物是在道的作用下产生的。“有生于无”,更是令人费解:如果有从无中产生,就等于说无中可以生有,而无中生有是不可能的,因为从无到有的过程缺少必要逻辑环节。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无”是指道的“无形体与无意为”,而“有”是指道的“有作用与有所为”。这样,“有生于无”的意思就是,道的“有作用与有所为”产生于道的“无形体与无意为”,换句话说就是,“无形体与无意为”的道,是“有作用与有所为”的。因此,“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正确解释是:万物产生于道的“有作用与有所为”,道的“有作用与有所为”产生于道的“无形体与无意为”。

    如果这样理解“有”与“无”,那么,历来被认为不好理解的《老子》第一章,就会迎刃而解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

道,如果能用语言来描述,就不是那个永恒的道。道,如果能用语言来命名,就不是那个永恒的名。无,所命名的是天地开始之前道的状态(即道的无形体与无意为时的状态);有,所命名的是万物开始产生时道的状态(即道的有作用与有所为时的状态)。所以永恒的无形体与无意为,要用它来观察道的奇妙;永恒的有作用与有所为,要用它观察道的界限。无形体与无意为,有作用与有所为,同出于道而名称不同,都叫玄妙,这个玄妙而又玄妙的道,就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



63.

阅读下列文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孔子发现人人心中皆有“仁”,仁是人的道德情感。在这种道德情感的驱动下,必然会产生与人为善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是“义”;义,一旦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可并形成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就是“礼”。也就是说,仁的发现为礼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使礼具有了合理性。问题是,人心之仁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生成的呢? 五十岁时,孔子终于给出答案:仁,与生俱来,是天之所命。这就是所谓“五十而知天命。”

    1、天的意义

《论语》一书多次提到天,粗略统计大约有十九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天的含义各有不同,而且差异很大。

第一,天是大自然

有一天,孔子说:“予欲无言。”(《论语·阳货》)我不想说话了。子贡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论语·阳货》)“老师如果不说话,那么弟子们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有人认为这是在说天是能言而不言,原因是如果天本来就不会说话,孔子就没有必要说“天何言哉”。其实,此句强调的是天虽然不会说话,却无所不能。这里所说的天就是大自然。  

    第二,天是客观命定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是孔子心目中的文化传承人,遗憾的是他在四十岁时不幸去世,孔子非常悲伤,感叹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唉!天要我的命呀!天要我的命呀!”在今天看来,颜回的死属于自然现象,虽然他英年早逝,没有活到孔子所希望的年龄,但也有许多主观原因,比如营养不良、思虑过度等等,但是作为孔子心目中的文化继承人,孔子很希望颜回将周代的礼乐文化传承下去。不料他先于孔子而去,这在孔子看来,是天在要自己的命。“天”是不可抗拒的规定性。 孔子的弟子子夏也说过类似的话:“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生和死要靠命来决定,富与贵要靠天来决定。这里的“天”,就是决定命运的力量,是客观命定。

第三,天是意志导向

宋国的军事统帅桓魋,也叫向魋,不爱惜民力而为自己敛财,孔子曾经批评过他。他知道以后,一直记恨在心。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前往陈国时路过宋国。桓魋听说后,就带兵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礼乐,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安慰他的弟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最后,孔子在学生的保护下,安全地离开了宋国。孔子的这段话中隐含着一个三段论:上天所命是无法违背的,我的德性是上天所命,所以桓魋不能把我怎么样。这里所说的“天”就是有意志的。

综上所述,“天”在孔子的语意环境里有三个基本意义:自然之天,命定之天,意志之天。

     2、天人贯通

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先生关于文献与修养的学问,可以听得到;先生关于人性与天道的言论,我们听不到。”人性与天道是形而上学,看不见也摸不着,是一种超验的存在,所以孔子平时教学或者与人打交道时很少说到。《论语》中的记载也十分有限,“天道”一词,仅在此出现一次,而且不是孔子亲口所说,而是子贡所说。因为在孔子看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中等智力以上的人,可以跟他谈论形而上的道,中等智力以下以的人不可以跟它谈论形而上的道。

不过,孔子也不是绝对不谈“人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人的本性是相近的,所习得的结果却相差较远。”这也是孔子在《论语》中唯一谈到人性问题。我们很想了解他对人性的看法,尤其希望他能给人性一个定性。遗憾的是他没有说,所以我们不知道他所说的人性,到底是善的、是恶的、是有善有恶的、还是非善非恶的。孔子为什么不给人性一个定论呢?也许是拿不定主意,也许是为了避免误导。试想,如果说人性善,就意味着人只要顺着人性成长就可以成为好人,那么坏人的存在就无法解释;另外,如果人都能成长为好人,那么礼的存在就将失去意义;事实上,社会上并不都是好人;没有礼的规范,社会关系就无法协调。如果说人性恶,就意味着人只有在礼的约束下才能成为好人,那么道德自觉就将失去依据;事实上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做一个好人的。如果说人性中有善有恶,那么就无法解释善与恶何以能够共存。如果说人性非善非恶,那么对人性的讨论将会失去意义。如果说有人性善,有人性恶,那么最终将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敌对与仇视,这与孔子的初衷又背道而驰。所以孔子没有给人性定性,是一个聪明的选择,也符合基本事实。孔子只说“性相近”,因为人和人之间确实没有太大的差别,之所以有人变好而有人变坏,是因为人们在成长过程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所受到的各种影响有所不同而已。“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给人的发展指明了共同的方向,给人格平等预留了空间;另一方面也为礼的存在提供了理由,可谓一举两得。

那么,人性与天道又是如何统一的呢?我们再来看看孔子对“天道”的态度。

有一天 孔子感叹道:“没有人了解我呀!”子贡说:“为什么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向下学习做人,向上传达给天。了解我的,恐怕只有天吧!”孔子所说的“下学而上达”,其实质就是以“人道”贯通“天道”。

那么,人道与天道是如何贯通的呢?

《周易·系辞上》说:“生生之谓易。”所谓“生生”,就是阴阳相生,生生不息。在儒家看来,天生万物、哺育万物不仅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情怀。《易经·系辞下》称:“天地之大德曰生。”意思是,天地的大德是“化生”。这就等于说,生长万物、哺育万物是出于上天之“仁”。万物从天那里继承了“生”的能力成为“性”;人乃万物中之一物,当然也有此“性”。所不同的是,除了“生”以外,人还从天那里继承了“仁”的禀赋,成为区别于万物的“德”(人性)。也就是说,“仁”在天为“道”,在人为“德”,在万物为“性”。仁、道、德、性是同一概念在不同对象上的表达。天施行“仁”就是“天道”,人履行“仁”就是“人道”。人道与天道是彼此贯通的。

孔子还说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立志实行天道,根据个人德性,依靠内在仁心,游弋六艺之内。”如果我们把这句话从后向前翻译,就变成这样一句话:我们每天在六艺之中游弋,依靠的是仁心,凭借的是德性,追求的是天道。其实,这句话只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内在的仁心与外在的技艺。内在的仁心为外在的技艺提供道德基础,外在的技艺为内在的仁心提供展示途径。二者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德才兼备”、“德艺双馨”。如果再把“艺”扩大一点理解,包括《诗》《书》《礼》《乐》等文化内容,就更加完备了。一个人既有道德修养,又有生存本领,还有文化涵养,就可以上达于天了。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7)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