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材含水率有绝对含水率与相对含水率之分,前者用于木材干燥理论研究,后者用于木材干燥生产。( )
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2.木材含水率称重法检测的特点是,准确可靠,不受含水率范围限制;但破坏试材,测定时间较长,制取和称重过程中易与周围空气进行湿交换,造成失准。( )
A:对 B:错
答案:对
3.周期式干燥室可以分为顶风机型、端风机型和侧风机型三种类型,其中干燥量最好的是侧风机型木材干燥室。( )
A:错 B:对
答案:错
4.在木材干燥过程中,要不断检查木材含水率及干燥质量情况,一般每天检查一次,如果被干树种是易干材可多次检查。( )
A:错 B:对
答案:对
5.一般情况下,在木材横纹理方向上,径向电导率略大于弦向。( )
A:正确 B:错误
答案:正确
6.湿空气的热含量即焓,代表它所能携带的能量;温度越高,焓值越大,能量越高。( )
A:对 B:错
答案:对
7.侧风机干燥室中干燥介质通过风机一次,都可以使其流过材堆两次,材堆高度上的通气断面等于减小一半。干燥介质的循环量可以减少一半。干燥介质流过上下材堆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在材堆高度上的某个平面,流过的干燥介质速度可能为零。( )
A:对 B:错
答案:对
8.木材导热系数的定义为,在物体两个平行等温面之间,单位温度梯度所引起的热流量。( )
A:错 B:对
答案:错
9.过热蒸汽温度与同压力下饱和蒸汽温度之差值称为过热度。过热度越大,容纳水蒸气的能力越差。( )
A:对 B:错
答案:错
10.木材含水率称重法检测的注意事项有,天平使用前注意量程和调水平;试片制取后去毛刺,制取和称重过程中尽量不与周围空气进行湿交换;在烘箱内烘至绝干时及时取出立即称重,避免加热时间长而热分解;为防止热分解,温度不能超过100℃。( )
A:错 B:对
答案:错
11.若被干锯材的厚度小于30mm,宽度小于100mm,可利用锯材自身作垫条,不另用垫条。但锯材尺寸超过上述数值,必须要使用垫条,否则会影响锯材干燥的均匀度。( )
A:对 B:错

12.木材的吸湿与解吸过程,无论含水率高于还是低于纤维饱和点都会发生。( )
A:正确 B:错误 13.空气动力计算时,得出的进汽、排汽道的面积是单个进排气道应具有的面积,而不是干燥室需要的总面积。( )
A:错 B:对 14.为了使疏水器在检修期间不停止加热器的工作,要在疏水器的管路上设置旁通管。( )
A:错误 B:正确 15.材堆装好后要在它的顶部加压重物或压紧装置,荷重分布均匀且由隔条承力,防止材堆上边几层的锯材翘曲变形。( )
A:错 B:对 16.通常情况下,木材密度越大,干缩系数和导热系数越大,前者使木材容易产生缺陷,后者使木材水分排出容易。( )
A:错 B:对 17.木材导热系数λ、导温系数a、比热容c、密度ρ间的关系为。( )
A:错误 B:正确 18.锯材在前期干燥阶段进行的是否合理,会影响到锯材的后期干燥质量。干燥后期出现的内裂,都是前期干燥阶段产生的表层拉伸塑性变形所导致的。( )
A:正确 B:错误 19.介电系数是表征木材在交流电场作用下介质的极化强度和介电体存储电荷能力的物理参数;其值越大,表明木材电绝缘性越好,储存电能能力越小。( )
A:对 B:错 20.干缩率与湿涨率的计算公式为,不同水分下的尺寸变化量与绝干尺寸之比。( )
A:对 B:错 21.喷蒸管是一端或两端封闭的镀锌水煤气管制作而成。管径一般为32~50mm。结构简单:在管上钻直径( )毫米的圆孔,要求圆孔在同一直线上;孔间距150毫米。
A:3      B:6             C:2 D:5           22.采用一些有机溶剂溶解或侵蚀阻碍渗透性的成分或要素(如树脂)的木材渗透性改善方法,如用苯-乙醇对长白鱼鳞云杉木材进行浸提处理以改善其渗透性的方法,属于( )。
A:生物法   B:物理法    C:化学法     D:机械法 23.初含水率试片锯制方法:以3米长板材为例,每块板材的两端分别锯掉250~500mm的端头弃之不用,再从剩下的每块板材的两个端头分别截取厚度为( )mm的木片,该两个木片称谓初含水率试片。
A:25~30 B:10~12       C:18~22      D:8~10       24.初期处理结束以后,要转入正常干燥阶段,干燥介质的状态要调整到干燥基准( )规定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
A:第四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一阶段    25.( )是指含有1kg干空气的湿空气中水蒸气的质量,多以g为水蒸汽的质量单位。又称为含湿量、比湿度。
A:湿含量    B:绝对湿度 C:相对湿度  D:湿容量 26.薄小木料在一定空气状态下最后达到的吸湿稳定含水率或解析稳定含水率,称为( )。
A:气干含水率  B:纤维饱和点    C:平衡含水率    D:吸湿稳定含水率 27.根据被干锯材的干燥特性,最好采用( )即可调速电机,这样既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又能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实践证明,采用该种电机可以节电30%左右。特别是对于较难干燥的硬阔叶材,采用低速干燥是十分必要的。
A:三相电机         B:室内电机      C:变频电机 D:异步单机           28.如果锯材的含水率降低速度很慢有时甚至不下降。一般可以( ),让干燥速度适当加快。
A:适当降低干球温度,保持湿球温度 B:提高干球温度,适当降低湿球温度   C:保持干球温度,适当降低湿球温度 D:保持湿球温度,适当降低干球温度                29.当木材受到外力作用,而所处的条件使其不能产生惯性移动时,其在单位长度上的尺寸或形状的变化称为( )。
A:应变   B:干缩应变  C:应力   D:残余应变 30.( )的物理意义是,木材在加热或冷却时,其内部均衡温度的能力。即内部各点温度趋于一致的能力。
A:比热容(比热) B:导热系数 C:对流换热系数 D:导温系数 31.干空气和水蒸汽的混合物,或是含有水蒸气的空气,称谓( )。
A:饱和水蒸汽  B:过热蒸汽 C:湿空气 D:未饱和水蒸汽   32.侧风机木材干燥室的种类很多,该类型木材干燥室的特征是:一台或数台轴流风机沿干燥室的长度方向上间距均匀地布置在材堆的( )。
A:上部         B:端头             C:中部 D:侧面         33.在一定温度下每单位体积湿空气中可能含有的干饱和蒸汽质量,描述的是湿空气的( )。
A:绝对湿度 B:湿含量    C:相对湿度   D:湿容量 34.干燥介质的热量首先主要以( )方式传给木材表面,进而以导热方式向内部传递。
A:对流换热 B:导热 C:热对流 D:热辐射 35.木材进入干燥室后,不能马上对木材进行干燥,而是要对木材进行低温预热,低温预热的干球温度:一般在( )℃;干湿球温度差一般为1~1.5℃。
A:35~50 B:45~55 C:30~35     D:35~40    36.通常我们把配有( )设备,用来干燥木材的建筑物或金属容器,叫做木材干燥室。
A:进排气道      B:木材运转和装卸 C:检测      D:通风和加热      37.木材密度可分为气干密度、绝干密度及基本密度,用于不同树种材性比较的是( )。
A:基本密度及绝干密度 B:气干密度 C:绝干密度 D:基本密度 38.后期干燥阶段,由于锯材中蒸发出来的水分相对减少,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低,湿球温度一般偏低,控制好相对湿度的最优先方式( )。
A:关闭进排气道        B:降低干球温度      C:降低湿球温度 D:喷入蒸汽    39.木材密度可分为气干密度、绝干密度及基本密度,主要用于生产的是( )。
A:基本密度及绝干密度 B:绝干密度 C:基本密度 D:气干密度 40.金属壳体木材干燥室的优点是( );缺点:初期投资较高。
A:维护保养费用较少 B:安装方便 C:施工不受季节限制 D:不需要经常维修 41.砖砌体结构木材干燥室的内壁,一般为水泥砂浆结构,需要进行防腐处理。采用的办法:涂刷耐高温防腐涂料:( )。
A:耐高温沥青   B:白色涂料    C:防腐油漆     D:环氧树脂涂料 42.含水率检验板选取的原则是:所选取的检验板应该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能够代表被干木材的( )等状态。
A:初含水率   B:树种 C:缺陷       D:规格        43.大气干燥时,对于尺寸较小的针叶材、软阔叶材和不易开裂的硬阔叶材,在数量不大的情况下,可采用以下堆积法( )。
A:叉形堆法  B:短规格材堆积法     C:枕木堆积法 D:三角形堆法 E:井字形堆积法 44.木材干燥控制系统包括( )。
A:全自动控制系统    B:单片机控制系统 C:半自动控制系统 D:手动控制系统       45.调湿设备主要由( )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干燥介质相对湿度,满足干燥工艺要求。
A:进排气系统 B:喷蒸系统 C:加热器 D:疏水器 46.检验板选取的原则是:要选取( )。
A:选取材质密实,树木根部的锯材 B:选取含水率较高的边材  C:材质好,无缺陷,纹理通直,节子尽量少的木板作为检验板 D:一般选取的数量为3-5块 E:要选取弦切板 47.木材干燥室的大门,是木材干燥室最薄弱的部分,主要表现在( )性较差。
A:保温  B:耐老化 C:密闭 D:坚固      48.木材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有(   )。
A:温度     B:含水率 C:纹理方向 D:密度 49.内裂产生主要原因是( )。
A:被干燥锯材是难干树种 B:木材后期的干燥基准偏硬;一般是干球温度偏高 C:木材在干燥过程中没有进行中期处理或中期处理的温湿度条件不适当 D:木材干燥前期的干燥基准偏硬,使木材容易向表面硬化的趋势发展 50.木材常规干燥过程中期处理的目的是( )。
A:能减缓含水率梯度,以提高干燥速度 B:通过高温高湿处理,使锯材表层充分吸湿并加剧塑性变形 C:防止继续干燥时,锯材产生内裂 D:为了消除锯材在干燥过程中出现的表层张应力和表面硬化 51.根据木材加热方式不同,木材干燥可分为( )。
A:热板接触加热干燥 B:介电加热干燥 C:辐射加热干燥 D:对流加热干燥 52.采用时间干燥基准( )可以简化操作过程。不足之处是:由于没有干燥过程的信息反馈,往往会出现盲目操作的现象。
A:不需要控制温度 B:不用测量含水率   C:不需要人工操作 D:不需要含水率检验板    53.换热系数取决于下列哪些参数( )。
A:流体界层表面介质流动的性质 B:木材表面粗糙度 C:水分扩散系数 D:流体界层厚度及其导热系数 54.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木材热处理时,在适当的时间段内可发生非结晶纤维素中部分结晶化的效应,可以导致木材( )。
A:吸湿性降低,弹性模量提高 B:释放内部应力、降低吸湿性、固定木材变形 C:吸湿性增加,弹性模量提高 D:释放内部应力、提高吸湿性、固定木材变形 55.被干锯材的堆积也叫装堆。堆积的正确,可以防止被干锯材( ),也有利于提高锯材干燥的均匀性;堆积的不正确,就会使锯材干燥后产生严重降等,甚至报废。
A:降等 B:翘曲 C:开裂 D:变形 56.常规木材干燥过程中追加中期处理次数的判断依据是( )。
A:在干燥过程中发现锯材表面有塌陷的趋势,说明有的锯材已产生了皱缩,或要发生皱缩。 B:在干燥过程中,板材的端头有比较严重的开裂。 C:在干燥过程中,如果对锯材干燥状况没有掌握好,不太清楚是否要进行中期处理,在应力片制取以后,发现应力过大。 D:排除锯材装堆的因素,在干燥过程中锯材产生了变形,而且我们很容易看到锯材变形的现象,处理的时间应比规定的时间略有延长,一般延长1~2h。 E:在干燥还没有到转为下一个干燥阶段的某个干燥阶段,锯材含水率的下降速度,突然缓慢或几乎不下降。 57.预刨处理,适用于硬阔叶材,在干燥前将锯材进行粗刨加工,使其厚度均匀再进入干燥室干燥。可以( )和增加干燥室容量。
A:减少工人劳动强度  B:降低能耗    C:减少翘曲变形 D:缩短干燥周期      58.干燥基准可以分为( )干燥基准。
A:含水率 B:干燥梯度 C:时间 D:波动 59.木材干燥室设计计算主要包括( )等几个部分。
A:工艺计算     B:热力计算   C:空气动力计算 D:装载量计算     60.

确定木材毛细管中弯液面处水蒸汽压力的开尔文定律图片1.png图片5.png指的是( )。


A:自由水与水蒸汽间的润湿角 B:自由水与结合水间的角度 C:自由水与细胞壁的润湿角 D:水蒸汽与细胞壁的接触角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2)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