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惯性力可向任一点简化,只是对特殊简化中心简化,使得计算简便些。当速度瞬心到质心的距离对时间导数为0时,向速度瞬心简化,惯性力矩大小等于对速度瞬心的转动惯量质量乘以角加速度,转向与角加速度相反。惯性力一定要通过速度瞬心。

  2. 答案:对
  3. 对于N个自由度的静定的系统,一定有N个未知的主动力。其中有1个不待求的未知主动力偶矩,可假设其作用的物体的虚角速度为0,来避免将其引入。

  4. 答案:对
  5. 在单刚体上连接物体,但不增加外部约束和自由度而形成的多刚体系统,求解某瞬时力与加速度关系问题时,对整体由功率方程得到的方程,有整体采用动静法一定可以得到同样的方程。采用来自动静法的方程替换功率方程计算更简单。

  6. 答案:对
  7. 当刚体的速度瞬心到质心的距离对时间的导数等于0,则其对速度瞬心P的转动惯量与角加速度之积等于外力对P的力矩

  8. 答案:对
  9. 质点系的内力在动能定理中不会出现。

  10. 答案:错
  11. 质点系的内力在动量定理中不会出现。

  12. 答案:对
  13. 惯性力可向任一点简化,只是对特殊简化中心简化,使得计算简便些。

  14. 答案:对
  15. 求解某瞬时力与加速度关系问题时,对于单个刚体,若由功率方程得到一个动力学微分方程,采用动静法一定可以得到。由动静法所得到的3个独立方程必然与功率方程相关。

  16. 答案:对
  17. 二力构件的约束反力其作用线的方位沿二受力点的连线

  18. 答案:对
  19. 对于常见的限制位移的约束,自由度等于广义坐标的数目

  20. 答案:对
  21. 在单刚体上连接物体,但不增加外部约束和自由度而形成的多刚体系统,求解某瞬时力与加速度关系问题时,对整体由动静法所列的方程与功率方程的相关性,与单刚体相同,4个方程间是相关的。

  22. 答案:对
  23. 力的平移定理只适用于同一刚体
  24. 物体的质心就是形心
  25.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沿着其作用线在该变形体上滑动到其他点,不影响其作用效果,属于滑动矢量。
  26. 在地面做纯滚动的物体,在接触处P公法线上的点D的切向加速度垂直于PD,其大小等于PD乘以角加速度。
  27. 在粗糙的地面上作纯滚动,不考虑滚动摩擦,地面对物体所有作用力做功之和不为0。
  28. 在地面以角速度为1rad/s做纯滚动的椭圆,当其顶点为速度瞬心时,顶点的加速度通过中心。
  29. 数学上叉乘计算方法与动能定理的产生有重要的关系。
  30.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作用于变形体上的力是定位矢量。
  31. 对于静定问题,求一个力,应用虚速度法一定可以不引入任何不待求未知力。
  32. 惯性力可向任一点简化,只是对特殊简化中心简化,使得计算简便些。只要是速度瞬心,就是特殊简化中心。
  33. 定轴转动刚体规定从转轴的正方向向里看, 顺时针为正,这是基于数学上转角正方向的规定。
  34. 求解某瞬时力与加速度关系问题时,对于多自由度系统,在功率方程与动静法间,一般优选动静法。
  35. 存在稳定接触点问题,一般选取稳定的接触点为 动点 ,稳定接触点所在的物体为动系。
  36. 在单刚体上连接物体,但不增加外部约束和自由度而形成的多刚体系统,求解某瞬时力与加速度关系问题时,对整体由功率方程得到的方程,有整体采用动静法一定可以得到同样的方程。
  37. 定义两个相对运动的刚体的转动惯量是无意义的。
  38. 研究质点动力学是通过牛顿第2定理建立运动微分方程
  39. 对于n个自由度完整系统,若已知s个切向加速度(或角加速度),若不求任何真实未知力,则至少需要k=n-s个来自动力学理论的方程。若还需要求m个待求真实力,则还至少需补充m个。
  40. 圆盘在粗糙地面达到相对滑动时,摩擦力达到最大,若其摩擦角为30度,则其滑动摩擦系数为0.5
  41. 对于平面任意力系,若列3矩式,3矩心连线一定不能共线。
  42. 物体所受柔性绳索的约束力沿着绳索指向物体。
  43. 不存在稳定接触点问题,一般选取 接触点处曲率圆的圆心为动点,另一个物体为动系。
  44. 定轴转动刚体上点A的速度可以表示为角速度叉乘矢径r,其中r为转轴上任一点O至刚体上A点的矢径。
  45. 对于N个自由度的静定的系统,一定有N个未知的主动力。求其中任意一个主动力,由虚速度法一定可以避免引入未知力。
  46. 套筒滑杆问题,短的套筒也可视为滑块。对于该类问题,一般选取已知信息或待求点为动点,做定轴转动或平动的物体 为动系。
  47. 几何法的本意是通过画图获知几何关系和尺寸。
  48. 质点系的内力在动量矩定理中不会出现。
  49. 对于N个自由度的静定的系统,一定有N个未知的主动力。其中有1个不待求的未知主动力,可假设其作用的物体的虚角速度为0,来避免将其引入。错
  50. 对于N个自由度的静定的系统,一定有N个未知的主动力。求其中任意一个主动力,由解析法一定可以避免引入未知力。
  51. 求某一时刻力与加速度问题,采用动静法,不一定能实现不引入任何不待求的未知力。
  52. 分析绕平行轴转动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合成时,取的是动线而不是动点,所以,取转动的AB为动系,也不会出现科氏加速度项。
  53. 在求点的运动轨迹的曲率半径时,采用数学公式比较复杂,一般采用直角坐标与 弧坐标的转化法。
  54. 求解某瞬时力与加速度关系问题时,对于单刚体单自由度系统,能用功率方程求解的,用动静法更简单,因为其不需要消去速度自变量的步骤。
  55. 当处于平衡的整体仅仅在3处受力,有2处的力平行,则第3处的力的方向必然可以确定。
  56. 转动转量概念的引入通过将无限转化为有限,解决了由无数个质点构成的刚体动量的计算问题。
  57. 虚速度法是几何法中的一种
  58. 平面力偶系可以列3个独立方程。
  59. 处于静平衡的系统, 取1次研究对象,若是平面任意力系,且只有不同时汇交于一点的3个未知力,一定可以不联立求解其中任何1个未知力。
  60. 截面法,取一次研究对象,若是平面任意力系,只有3个未知量,若仅求其中一个量,则一定不需联立求解。
  61. 惯性力可向任一点简化,只是对特殊简化中心简化,使得计算简便些。向特殊简化中心简化后,惯性力矩大小等于对特殊简化中心的转动惯量质量乘以角速度,转向与角速度相反。
  62. 平动刚体其上各点的轨迹 一定是直线。
  63. 对一个刚体,动力学普遍定理的3个定理分别有导数形式和积分形式。对于同一种形式,3个定理只有2个是独立的。
  64. 采用弧坐标来描述,任何空间运动的点加速度一定可用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共2个分量来表示。一般点的速度大小和曲率半径已知,故该方法减少了未知量个数,便于分析理论力学运动学问题。
  65. 5.空间汇交力系不可能简化为合力偶。
  66. 对于n个自由度完整系统,若已知待求时刻s个速度量,则至少需要k=n-s个来自动力学理论的1重积分方程。所所有做功力已知,优选选用动量积分方程。
  67. 质心概念的引入通过将无限转化为有限,解决了由无数个质点构成的刚体动量矩的计算问题。
  68. 对于受平面汇交力系的刚体,当力多边形自行封闭,该物体就会与力多边形相同的方向旋转。
  69. 求刚体上2点的速度关系有基点法、速度投影法和速度瞬心法。其中速度投影法是刚体上2点的 速度在2点连线方向投影大小相等,当速度鱼连线不垂直时,指向相同指向可不相同。
  70. 科氏加速度 不一定与相对速度垂直,
  71. 完整系统的广义坐标数等于其自由度。
  72. 求刚体2点间加速度有3种方法,但一般情形优选基点法
  73. 平面力偶系能只能列2个独立方程。
  74. 定轴转动刚体上一点总的的加速度可能沿着切向方向。
  75. 对于多刚体题单自由度理想约束系统,已知1个与切向加速度角加速度有关的加速度量,仅仅求做功的力,一般优选功率方程。或已知做功的力,仅求与切向加速度角加速度有关的加速度量,一般优选功率方程。选用功率方程时,若所有速度关系与速度自变量的关系全部是比例关系或直角三角形关系,采用如下方法一般最简单:将所有速度因变量用速度自变量表示,先代入动能表达式,是动能中只包含速度自变量和若干速度关系系数。然后再对动能求导。
  76. 处于平衡的平面汇交力系,只有2个未知力,则一定可以不联立求解求得其中1个力。
  77. 刚体平面运动仅仅动系的原点固结在刚体上的已知信息的基点,而坐标轴与刚体无关,动系作平动,如此的方法使得动点到动系原点的连线相对动系的角速度和角加速与刚体的绝对角速度和绝对角加速度相同,一定不会出现出现科氏加速度,牵连点的速度加速度与基点也相同,这样一些优点使分析同一刚体上两点间的运动关系。
  78. 虚位移就是无限小的可能位移。
  79. 一个刚体的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的各自的微分形式得到的方程是独立的。
  80. 当每个物体都是平面汇交力的多物体平衡系统一般采用解析法。当只有1个大小和方向未知的力时,一般选用力多边形的几何方法。
  81. 系统独立方程的数目大于未知力的数目,是超静定结构
  82. N个自由度系统的完整系统,采用动力学普遍方程一定可以实现不引入任何不待求未知力。
  83. 动量矩就是大学物理中的角动量 。动量矩是从事物因果关系的因来命名,角动量是从事物因果关系的果来命名的。
  84. 惯性力可向任一点简化,只是对特殊简化中心简化,使得计算简便些。向特殊简化中心简化后,惯性力矩大小等于对质心的转动惯量质量乘以角加速度,转向与角加速度相反。
  85. 已知质量为m 刚体的动量大小为p,C点为刚体的质心,则其动能为T=mp/2。
  86. 科氏加速度 不一定与角速度矢量垂直
  87. 切向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平行。
  88. 动力学普遍定理指的是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
  89. 若刚体上有2点的速度方向平行,且与2点的连线不垂直,该物体一定做平动。
  90. 一点两杆无外力,则2根杆件都是为零力杆。
  91. 研究质点动力学的一个过程的位置及速度问题,是通过牛顿第2定理建立切向的运动微分方程,再用数学上的积分方法,得到通式,再代入初始条件。
  92. 动力学普遍方程就是动力学普遍定理。
  93. 活动圆柱铰链与固定圆柱铰链的约束力特点不同。
  94. 解析法的本意是通过建立坐标系,在坐标系下列方程,求解。这是其中的解的意思,对于求得结果进行相关分析,这是析的意思。一些题目一般只完成解的步骤,主要是基于学习主要知识的目的,工程所得实际问题,一般都要对所得的解进行相关分析。
  95. 动能定理积分形式与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微分形式是独立的。
  96. 虚位移就是无限小的实位移。
  97. 求解某瞬时力与加速度关系问题时,对具有理想约束的单自由度多刚体系统,在一些情形优选功率方程时,若所有运动关系都总是比例或直角三角形关系,才选功率方程方法1以外的功率方程方法,否则,一般选用功率方程方法1。
  98. 若一个物体共有3个点受到平面力,其其中2个力汇交与一点,则画受力图时将第3个约束反力必然通过该交点。
  99. 应用动点动系求速度和加速度时 ,若选取同样的动点动系,2者的分析格式将很类似。分析完速度后,分析加速度时,只要将速度合成定理中的速度量换成切向加速度,方向也是切向方法, 再补充上法向加速度和科氏加速度(动系转动时),未知量对应的位置也是相同的。因此,能分析速度,必然就可以分析加速度问题。
  100. 动能定理积分形式相对于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积分形式的优点是能避免引入不做功未知力。
  101. 滚动摩擦系数和滑动摩擦系数都没有单位。
  102. 对于多刚体题单自由度理想约束系统,已知1个与切向加速度角加速度有关的加速度量,仅仅求做功的力,一般优选功率方程。或已知做功的力,仅求与切向加速度角加速度有关的加速度量,一般优选功率方程。选用功率方程时,若所有速度关系与速度自变量的关系不满足全部是比例关系或直角三角形关系,采用如下方法一般最简单:将动能定理中的个速度量分别对时间求导,所有速度因变量用速度自变量表示,所有加速度因变量用加速度速度自变量表示,代入动能求导以后的表达式。
  103. 合采用机械能守恒微分法求加速度的问题,也可以应用功率方程求解。若求所有速度自变量与速度自变量的的关系都是比例或直角三角形关系时,采用机械能守恒微分法相对功率方程法的方法1才简单。
  104. 平面汇交力系能只能列2个独立方程。
  105. 严格来说,只要通过所画的受力图采用以后的理论能得到正确的结果,所画的受力图就是正确的,只是有的会引入过多未知力,导致后续计算需要多列方程。
  106. 求解某瞬时力与加速度关系问题时,除了在单刚体上连接物体,但不增加外部约束和自由度而形成的多刚体系统,其他多刚体系统,对整体由动静法列3个独立方程,该3个方程必然与功率方程独立。
  107. 光滑的平面约束约束力的方向必然沿着公法线方向。
  108. 采用节点法分析桁架问题,一般不需求其它不待求节点的受力。
  109. 一般滚动摩擦可忽略不计,指的是仅仅不考虑滚动摩擦力矩,仍需考虑滚动现象中的滑动摩擦。
  110. 对于多刚体题单自由度理想约束系统,仅仅求与切向加速度角加速度有关的加速度量,一般优选功率方程。
  111. 构成力偶的2个力,大小 一定相同,方向相反,且两个力间的距离不等于0。
  112. 虚位移之比等于虚速度之比。
  113. N个自由度系统的具有理想约束的动力学系统,采用动力学普遍方程一定可以实现不引入任何不待求未知力。
  114. 虚位移原理是分析静力学的内容。但将其与动静法结合就可以来分析动力学问题,该方法就是动力学普遍方程。
  115. 对于静平衡系统,求一个力,应用虚速度法一定可以不引入任何不待求未知力。
  116. 若与广义坐标的位置关系不都是比例或直角三角形关系,此时采用虚位移原理的解析法一般比虚速度法计算量要小些。
  117. 若与广义坐标的位置关系都是比例或直角三角形关系,且不引入不待求未知力,此时采用虚位移原理的解析法一般比虚速度法计算量要小些。
  118. 当采用动静法需要引入任何不待求未知力时,可采用动力学普遍方程来替换动静法。
  119. 当采用动静法也可以实现不引入任何不待求未知力时,采用动静法建立方程一般比采用动力学普遍方程简单。
  120. 对于n个自由度完整系统,若已知待求时刻s个速度量,则至少需要k=n-s个来自动力学理论的1重积分方程。所所有做功力已知,优选选用动量矩积分方程。
  121. 对于n个自由度完整系统,若已知待求时刻s个速度量,则至少需要k=n-s个来自动力学理论的1重积分方程。所所有做功力已知,优选选用动能积分方程。
  122. 对于n个自由度完整系统,若已知待求时刻s个速度量,则至少需要k=n-s个来自动力学理论的1重积分方程。要补充的是速度关系。
  123. 对于n个自由度完整系统,若已知待求时刻s个位置量,则至少需要k=n-s个来自动力学理论的2重积分方程。
  124. 求解某瞬时力与加速度关系问题时,对单自由度多刚体系统,涉及求不做功的力的一类问题,若动静法会引入过多不待求未知力,或虽然动静法不引入不待求力,但联立求解得到加速度比较复杂,可尝试功率方程与动静法的混合法。
  125. 求解某瞬时力与加速度关系问题时,对具有理想约束的单自由度多刚体系统,下述情形优选功率方程:(1)已知所有做功之力,仅求与切向加速度或角加速度有关的量,或(2)已知任意1个与切向加速度或角加速度有关的量,求做功之力(力偶矩)。
  126. 对于n个自由度完整系统,若已知待求时刻s个位置量,则至少需要k=n-s个来自动力学理论的2重积分方程。要补充的是几何关系
  127. 对于n个自由度完整系统,若已知待求时刻s个速度量,则至少需要k=n-s个来自动力学理论的1重积分方程。
  128. 功率方程分析多自由度系统不太合适。
  129. 对于多刚体题单自由度理想约束系统,已知1个与切向加速度角加速度有关的加速度量,仅仅求做功的力,一般优选功率方程。
  130. 对于多自由度系统,仅仅求与切向加速度角加速度有关的加速度量,一般优选功率方程。
  131. 对于多刚体题单自由度理想约束系统,已知1个与切向加速度角加速度有关的加速度量,仅仅求做功的力,一般优选功率方程。或已知做功的力,仅求与切向加速度角加速度有关的加速度量,一般优选功率方程。
  132. 对于N个自由度系统,未知任何角加速度或切向加速度,应用动力学普遍定理求加速度问题,一定可以实现不引入任何不待求未知力,列N个动力学方程。
  133. 当刚体由静止释放时,其对速度瞬心P(刚体有角速度时的速度瞬心点)的转动惯量与角加速度之积等于外力对P的力矩。
  134. 质点的动能定理实际上就是牛顿第2定律的切向分量形式。
  135. 一个刚体若同时满足动量定理守恒、动量矩守恒和机械能守恒,这3个守恒需全部用来列积分方程求一个过程的速度问题。
  136. 3种描述牛顿第2定律的方法各有所长。矢量法一般用于推导动力学原理(比如动量定理、动能定理);自然坐标形式中的法向加速度为已知量,使得在动力学问题中要进一步补充运动学加速度关系的方程中未知量变少。
  137. 动量矩是矢量。
  138. 力学相关定理是由数学演绎得到的。数学上点积计算方法与动量矩定理的产生有重要的关系。
  139. 做平面运动的机构的铰链的约束反力可以分解3个独立的分量。
  140. 求刚体2点间速度有3种方法。一般可按如下方法选取:只求速度,当各个速度矢量与投影线的夹角容易计算时,一般优选 速度投影法;当可找到速度瞬心时,求速度和角速度问题或仅仅求角速度,一般优选 速度瞬心法。
  141. 半径r=1m的均质圆盘在粗糙水平地面作纯滚动,其质心加速度为1m/s2,则其角加速度为1rad/s2。
  142. 任意形状的刚体在地面做纯滚动,与地面接触点一定是其速度瞬心。
  143. 速度瞬心P是至少有一点速度不为0的刚体上,在该瞬时 该刚体及其所拓展的无限大物体上速度为0的点。
  144. 一端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靠在垂直于水平面的墙面的AB杆,当其角速度不为0时,速度瞬心的加速度通过杆件中点。
  145. 选择动点动系的原则是,一般应使相对运动轨迹能够成为已知,一般为直线或圆或已知曲率半径的曲线,目的是使得相对法向加速度变成已知。此外,还要兼顾牵连点的牵连加速度法向分量也已知。否则,难以应用加速度合成定理来分析问题。
  146. 科氏加速度都是由牵连点的相对运动和动系的牵连运动形成的。
  147. 科氏加速度表达式中的角速度是 动系的角速度。
  148. 与动点位置重合的点相对 静系速度和加速度就是牵连速度和加速度。
  149. 牵连点与 牵连运动有关。 牵连运动指的是 动系相对于静系的运动。动系往往固结在有尺寸的物体上,但本质上不是该物体,动系是坐标系,应理解为无限大的刚体,故动系上有很多点,其中与动点位置重合的点就是牵连点。
  150. 角速度和相对速度都不等于0,动点的科氏加速度在该瞬时一定等于零。
  151. 求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可以采用建立坐标与时间的函数然后求导的方法,但该法对于在运动过程中,所有位置关系式都能比例关系或直角三角形关系得到,相对于合成定理法才可能简单。
  152. 平动构件上各点速度、加速度矢量相等
  153. 矢量法的优点是求导时可同时考虑大小与方向变化,在涉及矢量的问题中,一般在推导矢量的一些定理更方便.但具体分析问题,往往只需要矢量式中的部分投影方程,或直接用由矢量法推导得到的结论解题。
  154. 定轴转动刚体上与转动轴平行的直线,其上各点的速度不 一定相等。
  155. 速度的方向 一定沿着轨迹的切向方向。
  156. 采用直角坐标系描述,任何空间运动的点加速度必须用 3个独立分量表示。
  157. 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方向垂直。
  158. 速度大小对时间的导数就是切向加速度。
  159. 空间力对某一点之矩在任意轴上的投影等于力对该轴的矩。
  160. 空间平衡力系不能对 4根以上的平行轴取矩的平衡方程可能独立。
  161. 做纯滚动的轮,静滑动摩擦力等于支持力乘以静滑动摩擦系数。
  162. 5.空间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可表示为两投影方程和一矩方程。
  163. 空间平行力系不可能简化为力螺旋。
  164. 静滑动摩擦系数可能大于1。
  165. 车轮之所以做成圆形,是因为其滚阻系数与轮半径之比远小于滑动摩擦系数。
  166. 固定空间物体,至少需要 6根2力杆。
  167. 点三杆无外力,则其中至少有1根零力杆。
  168. 平面平行力系可以列3个独立的力投影方程。
  169. 需要多次取不同研究对象列方程时,从结构上,若【局部1】+【局部2】=【局部3】,若其中一部分列出全部3个独立方程,则另2个部分有时可以向同一方向列力投影方程。
  170. 当需要多次取不同研究对象列方程时,从结构上,若【局部1】+【局部2】=【局部3】,当需要对3个部分都列方程时,每部分一定不能 对同一点列力矩平衡方程.
  171. 平面平行力系可以列2矩式,要求2个矩心连线不能与力平行。
  172. 取平面桁架中节点为研究对象,一次能且只能列 2个独立方程。有列2个力投影方程的0矩式,也有一矩式和2矩式的平衡方程。
  173. 理想的桁架结构中,每个杆件都是二力直杆。
  174. 力对任何矩心的力矩大小 一定相等,转向一定相同。
  175. 车辆的方向盘是基于力的概念而设计为圆盘形。
  176. 力偶在力投影方程中 一定不会出现.
  177. 力偶的矩与矩心选取有关
  178. 计算平面汇交力系的力的方法一般有几何法和解析法
  179. 作用与反作用力公理适用于
  180. 画受力图时,根据约束特点,都是平行力,图中所有未知平行力的指向可以都假设与已知主动力的指向相同。
  181.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任何两个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P,则其余的一个力的作用线必定
  182. 应用二力平衡公理和3力汇交定理目的是在解题的第一步就尽量减少未知量的数目,便于计算。
  183. 二力平衡公理适用于
  184. 在画局部某个构件的受力图时,约束和力可以同时出现。
  185. 作用于变形体上的平衡力系如果作用到刚体上,则刚体
  186. 作用于刚体上的平衡力系,如果作用到变形体上,则变形体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8)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