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绍派伤寒:随着临证经验的不断积累,学术思想不断丰富,其形成擅治热病,诊断重目诊、脉诊、腹诊,辨证重湿,施治主化,用药轻清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诊断组方用药体系。该学派与吴门之温病学派虽同治热病,但其辨证纲领和论治内容迥然有别,而又与仲景学派相异,自成一体,故曰:“绍派伤寒”。 以俞根初、何廉臣为代表医家的绍派伤寒以六经统摄三焦,提出寒温一统新论,为平息伤寒、温病派之争做出贡献。 望诊尤重望目,首创腹诊,用药轻清,为医林重视。9.1绍派伤寒简介:绍派伤寒的历史渊源可以上溯明清,下逮民国。在绍派伤寒学术体系的形成过程中,造就了一大批临床经验丰富,又有创新精神的医家。他们以俞根初、何廉臣、胡宝书等为代表,提高了浙派医家的声誉,丰富了浙派中医的内涵。 本节分绍派伤寒之起源、绍派伤寒之形成、绍派伤寒之深化三个方面,其中俞根初是绍派伤寒学术思想形成的巨大贡献者
9.2绍派伤寒学术主张:绍派伤寒有着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以六经统摄三焦、气血辨证,从表里寒热论治外感病,提出“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以三焦赅疫证,为变通之捷径”,认为伤寒派与温病派并不是冰火不容,只是由于两派各执一端罢了,提出寒温一统新论。还提出调养专法:专设瘥后调理诸法,示人治养并重之规范。本节分别从《景岳全书·伤寒典》、《通俗伤寒论》以及《通俗伤寒论·何按·廉勘》的学术主张来介绍绍派伤寒的特有学术主张。
9.3绍派伤寒诊疗特色:诊疗特色方面,绍派医家在传统望、闻、问、切四诊基础上,结合温病学家察舌、验齿的经验,望诊尤重望目,六经辨苔,首创腹诊,丰富了诊断方法。其又根据越地卑湿、越人喜饮酒水的习俗,选用质地轻清的芳香药、鲜品及药汁,用药特色为医林重视。
9.4绍派伤寒制方用药特色:绍派医家在制方用药方面紧扣绍兴地域多湿的特点,提出治湿之药宜:①芳香宣透,开达上焦②以辛凉或辛温之药发其汗,通调水道③淡渗利湿,运中渗下。此外,还提出用药轻灵,用量宜少的用药特色。并且创制了一系列的柴胡剂、承气剂,以及青蒿清胆汤、羚角钩藤汤等有名方剂。
[单选题]以下被称为“时郎中”的是( )
胡宝书
何秀山
俞根初
张景岳
答案:胡宝书
[单选题]在“三按”中轻手循抚胸上而脐下,以辨(  )
寒热
有无邪气
虚实
有无压痛[单选题]苏羌达表汤的适用于是( )
风寒夹湿感冒
阴虚感冒
风热夹惊感冒
气虚感冒[多选题]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最突出的学术主张是( )
六经辨时病,寒温成一统
疾病重调护,饮食讲宜忌
汇集体智慧,载临证经验
俗论伤寒病,六经融三焦[多选题]柴芩双解汤与大柴胡汤共有的药物(  )
柴胡
大黄
黄芩
白芍[判断题]胀舌主湿热上壅。(  )

[判断题]何氏主张寒温分论,以六经辨时病。( )

温馨提示支付 ¥1.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0)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