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是:( )
A:笛 B:翻 C:柯 D:吟
答案:柯
2.对联最根本的特征是(     )。
A:实用性 B:对称性 C:开放性 D:民族性
答案:对称性
3.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
A:绕口 B:夸张 C:摹状 D:比喻
答案:绕口
4.“柳暗花明春正半;珠联璧合影成双。”这是一副切合(   )时令的婚联。
A:秋季 B:夏季 C:春季 D:冬季
答案:春季
5.“何须蛋白寻营养;只此盘中有文章” 在楹联构思中属于(    )。
A:示时法 B:虚字法 C:历举法 D:点题法
答案:虚字法
6.哪一个词语与“献歌”对偶最工整?
A:颂扬 B:力夸 C:点赞
答案:点赞
7.春联“顺雨调风龙气象,锦山绣水凤文章”,其横批可以是(   )。
A:家运亨通 B:致富光荣 C:春满人间 D:五谷丰登
答案:春满人间
8.孙髯翁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共计(   )个字。
A:80 B:160 C:180 D:120
答案:180
9.“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是:( )
A:花 B:风 C:节 D:南
答案:风
10.“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题写(   )的对联。
A:岳阳楼 B:太白楼 C:滕王阁 D:黄鹤楼
答案:滕王阁
11.哪一个是与“羚羊挂角”对偶最工整的成语?
A:天马行空 B:画龙点睛 C:与虎谋皮

12.在《中麓山人续对·后序》中指出对联在形式上是“拘声律”和“分门类(指对仗)”的人是谁?
A:常江 B:吴恭亨 C:李开先 D:汪陞 13.“天著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联中的“著”读(  )。
A:zhe B:zhuó C:zhū D: zhù 14.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
A:异音 B:拟人 C:对比 D:用典 15.“炒豆捻开,抛下一双金龟甲,甜瓜切破,分成两片玉玻璃” 这副对联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A:通感 B:比拟 C:夸张 D:比喻 16.雨中曲,飞燕曲,草原晨曲;苦菜花,石榴花,天山红花。( )
A:双关 B:串组 C:借代 D:夸张 17.由“ 迢迢绿树江天晓 ,霭霭红霞海日晴”改为“晴日海霞红霭霭, 晓天江树绿迢迢”属于(   )。
A:拆词 B:用典 C:回文 D:转性 18.下列哪副对联是婚联(    )?
A:云间树色千花满;竹里泉声百道飞。 B:凤凰枝上花如锦;松菊堂中人比年。 C:梅竹平安春意满;椿萱昌茂寿源长。 D:恋爱自由无三角;人生幸福有几何。 19.下列不属于行业联的是(    )。
A:甲子重新新甲子;春秋几度度春秋。 B:前程远大脚跟须站稳;工作浩繁轻重要分清。 C: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 D: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 20.“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是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一联,在结构上自然成对,因为(    )。
A:用词和句式结构相统一 B:结构一致 C:合乎规律或习惯 D:当句自对 21.“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这副对联运用的是文字修辞中的(    )。
A:析字 B:串组 C:叠字 D:同旁 22.楹联书法作品字体用到最少的是(   )。
A:草书 B:隶书 C:行书 D:篆书 23.对联格律最初主要是在(    )的(    )影响下,约定俗成了“字数相同、词性相同、结构相同、节奏相同、平仄相谐、意义相关”。
A:陆伟廉的《对联学知识导读》 B:常江的《中国对联谭概》 C:王力的《诗词格律》 D:宋彩霞、孙英的《楹联文化概论》 24.“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联中可以确定为古入声字的是(  )。
A:疾 B:来 C:千 D:声 25.“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联语都是出自(   )。
A:《庄子》 B:《论语》 C:《大学》 D:《老子》 26.“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自题联,其格调如文。
A:错 B:对 27.目前所知园林对联最早出现在五代。
A:对 B:错 28.“佛门常会龙门客;禅林时集翰林人”联中 “佛门”与“龙门”、“禅林”与“翰林”构成当句对。
A:错 B:对 29.主谓句和无主句可以在联中上下对仗出现。
A:错 B:对 3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副对联运用的是串组的修辞手法。
A:对 B:错 31.“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那是元代的事。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A:错 B:对 32.“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这是康熙皇帝为齐云山题写的对联。
A:对 B:错 33.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A:错 B:对 34.2006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错 B:对 35.故事联按照“故事”的内容,可以分为本事联和谐语联两种。
A:错 B:对 36.所有的古入声字都是元音收尾的。
A:错 B:对 37.2010年,中国楹联学会的出版了《联律通则导读》,提出”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基本规则。
A:对 B:错 38.中国楹联学会1994年11月把书春问题提高到对联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确定每年腊月十四为“全国春联活动日”。
A:对 B:错 39.按楹联创作要求判断对句的对错:声声爆竹声声喜 阵阵春风阵阵歌 ( )
A:错 B:对 40.所有的对联都要写在宣纸上。
A:对 B:错 41.祠庙对联,与祠庙一样,与祭祀、纪念、歌功颂德有关。这类对联兴起较晚,按所供祀的对象来讲,可以分为祭祀神的、纪念人的和供奉被神化了的古人的。
A:错 B:对 42.“东流不尽秦时水,西望长陪太守祠”属于同类词对仗。
A:对 B:错 43.“鸿儒白丁同陋室,狗屠朱亥共悲歌”一联使用了无情对的技巧。
A:对 B:错 44.《2016年佳联300副》书中记题公安局春联:“征尘欲洗,鼓点又催,且伴鸡鸣接春晓;肩有担当,胸怀胆略,永维社稳与民安。”此联前两分句主要采取了“当句自对”的作法满足了对仗要求。
A:对 B:错 45.“石上清泉,松间明月;山光鸟性,潭影人心”一联使用了自对的技巧。
A:对 B:错 46.“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中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是“一”。
A:对 B:错 47.谐语联是一些诙谐风趣、滑稽可笑的对联,可以说是联林中的一片“笑林”。凡谐语联必有两个特点,一是巧妙;一是有趣。二者常常是统一的,词意用得精巧,方有横生趣味。
A:错 B:对 48.入派三声是指入声派入到平声、上声、去声中。
A:错 B:对 49.“甲第云连,竹苞松茂;午窗日暖,鸟语花香。”这副联的创作属于镶嵌法。
A:对 B:错 50.对联是任何民族都有的一种文学形式。
A:错 B:对 51.正对指出句与对句在内容、主题上同义并列,从不同角度表现主题,互相补充。
A:错 B:对 52.中国最早的对联是西周时期孟昶写的。
A:错 B:对 53.渴墨亦为“燥笔”。
A:对 B:错 54.上海电视台主办的“绝对中国元宵夜”节目决出的“2015年对联王”是金锐。
A:错 B:对 55.“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这副联是刹寺联。
A:对 B:错 56.自对可以是各自成对,又两两相对。也可以只有自对,上下可以不相对。
A:错 B:对 57.“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一副集句联。
A:对 B:错 58.“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被认为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对联。
A:对 B:错 59.“心口十思,思子思妻思父母;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这副对联运用的是析字法。
A:对 B:错 60.春联创作结合时事法结合的应是吉祥喜庆大小时事。就是采用上一年发生的或预料本年度将要发生的喜庆的事作内容,大至国际国内,近至家庭个人,都可以写。要显示出向前看和前程大好的洋洋喜气来。
A:错 B:对 61.名胜联都包括哪些对联(   )?
A:古迹对联 B:祠庙对联 C:山水对联 D:园林对联 E:刹寺对联 62.解衣衣我,推食食我;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此联为集句,四组重字:衣、食、风、雨,其前后字的词性发生了变化,上下联成对属于什么?
A:词性对从宽 B:符合传统属对 C:词性相同而成对 D:转品成对 63.以下联中,属于串对的是(    )。
A:不但铺垫美;而且坐卧安。 B:宁以义死;不苟幸生。 C:由此登堂入室;任君步月凌云。 D:退后一步想;能有几回来。 64.今人刘太品把对联定位为融合了诗词曲赋以及古文的“边缘文体”,主要体现在(    )。
A:流畅简洁并常带语助词者源于古文,或以古今口语入联成俚语联和白话联。 B:典雅的四、六句式源自骈文。 C:铺叙者源于赋;雅丽者源于词。 D:庄重的五、七言源自律诗。 65.平仄对立是是指上下联语句节奏点平仄声调相反,主要把握(    ) .
A:多句联的各分句之句脚要平仄交错,通常按马蹄络或朱氏规则。 B: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 C:确定节奏点,或按声律节奏,或按语意节奏; D: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不得三平尾;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8)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