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台师范学院
  1. 某小学四(3)班语文老师要求学生用“如果…就…只能…”的句式来谈谈自己的理想。学生甲:“妈妈常对我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只能去当清洁工’”。学生乙:“我爸爸经常教育我,‘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只能像我一样去打工’”。学生丙:“老师经常告诉我们…”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的理想都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像电脑里设置的固定答案一样。问题:(1)你如何看待“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成为绝大多数学生唯一理想的现象?(2)针对这一现象,应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 答案:(1)该现象反映了当前教育环境中学生理想较为单一,缺乏多元价值观引导的问题。 (2)应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应鼓励他们探索个人兴趣与多样化的成长路径,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理解成功不仅仅局限于学业成绩和上大学,还应包括个人品德、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等方面。同时,家长和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通过分享各行各业的成功故事,帮助孩子认识到每种职业都有其价值和社会贡献,从而培养他们的全面发展理念。
  3. 陈老师正在上地理课,却发现课代表王超这几天心不在焉,还不耐烦地把书翻得哗啦作响。这次陈老师忍不住了,便用提问法来“警告”他一下,没想到一连十来个问题没有难住他,陈老师增加了难度,涉及到他们未学的内容和课外知识,可王超还是能流畅地答出来,怎么办?陈老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让他不随堂上课,节约出时间自己去查阅资料,研究问题,学习更多的知识呢?一个学期下来,王超的小论文“植被保护与资源开发”一文获得全国中学生小论文评比优胜奖。问题:(1)该案例体现了哪种教学原则?(2)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4. 答案:(1)该案例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 ①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 ③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要求; ④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5. 在某小学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围绕“什么样的老师是真正的好老师?”这一问题,大家展开热议。有的说:“好老师是热爱学生的老师”;有的说:“好老师应该为人师表”;还有的说:“教学好才是好老师”……这时,培训教师跟大家分享了一位作家的故事:“小时候,我非常胆小害羞,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也从不叫我回答问题,一次,我写了一篇题为《每一片 叶子都有一个灵魂》的作文,上课时,老师轻轻的走道我的面前,问我是否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作文。她的文化是那么的柔和,那么的亲切,让我无法拒绝。我用颤 抖的声音读完了作文,她感谢了我。下课了,当我走到教室门口时,她建议我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将来也可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些我都做到了。”这个故事引起了大家对于“好老师”更深层次的思考。结合材料,试分析“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6. 答案:正确答案:第一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好老师应该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和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首先,教师应该坚持教育公正,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材料中,正因为教师能主动关注内向.表现不积极的学生,所以才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其次,教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应尊重.赞赏学生.材料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地要求学生分享作文,而是轻言细语温柔地征询学生的同意,使学生感觉到不应拒绝教师,从而使学生分享了自己的作文,也正因如此,该教师获得了学生的信任,引导学生获得了积极的发展.此外,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识到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人”.第二空:为儿童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小学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教师有效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水平设计相应的教育方案,尊重和保护每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第二,有效挖掘教育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教育者应该充分发掘各种资源,精心选择和不断优化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为每位学生提供最大可能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个人,都应该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第三,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主体性教育.教育者应该强化主体性教育的理念,把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作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在构建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要以学生潜力的发展和个性的成长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
  7. 简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8. 答案: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包括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利的分配、教育目的及培养目标的设定,体现为政治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同时,教育通过培养公民、传播意识形态、促进社会政治稳定等途径服务于政治需求,实现社会政治目标,展现出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
  9.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10. 答案: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11. 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12. 答案:(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2)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3)发展受教育者身体,增强体质,使其健康发展;(4)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
  13. 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直接依据。( )

  14. A:错 B:对
    答案:对
  15. 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 )

  16. A:对 B:错
    答案:错
  17. 德育是阶级社会才有的教育。( )

  18. A:错 B:对
    答案:错
  19. 教育是制造社会舆论的有力阵地。( )

  20. A:对 B:错
  21. 十九世纪的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

  22. A:错 B:对
  23. 教育能够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因此教育影响都是正面的。( )

  24. A:对 B:错
  25. 从狭义上讲,教学是指教育者指导学习者所进行的一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 )

  26. A:对 B:错
  27. 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教的方法。( )

  28. A:对 B:错
  29. 只要有教育,就有教育学。( )

  30. A:错 B:对
  31. 学生的个别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在行为方面相对的不相似性,它主要表现在认知方式和智力方面的差异。( )

  32. A:对 B:错
  33. 杜威在批判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

  34. A:对 B:错
  35. 教学是智育。( )

  36. A:对 B:错
  37. 在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班级授课的形式。( )

  38. A:对 B:错
  39. 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知识方面的素养要求就是指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精通。( )

  40. A:对 B:错
  41. 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说明部分教师的职责像科学家一样肩负发明创造的任务。( )

  42. A:错 B:对
  43. 班级授课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

  44. A:错 B:对
  45. 德育就是品德教育。( )

  46. A:错 B:对
  47.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学习主导的地位,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主导能动作用。( )

  48. A:对 B:错
  49. 心理健康教育不属于德育的内容。( )

  50. A:错 B:对
  5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 )

  52. A:对 B:错
  53. 从教学的存在形态上看,教学是以交往为一般形态存在的,所以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般交往形式。( )

  54. A:错 B:对
  55. 现代教育与文化是本质与属性关系。( )

  56. A:错 B:对
  57.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直接依据。( )

  58. A:对 B:错
  59. 杜威反对赫尔巴特教育理论,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

  60. A:错 B:对
  61. 所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师者,人之模范”,体现的是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

  62. A:错 B:对
  63. 论语是世界上最早专门用于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 )

  64. A:对 B:错
  65. 教育教学工作之所以要循序渐进,其原因在于学生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

  66. A:对 B:错
  67. 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奴隶社会的教育和生产劳动是相分离的。( )

  68. A:错 B:对
  69. 智育就是知理前提或物质前提。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识教育。( )

  70. A:对 B:错
  71. 小磊脸上有一块较大的胎记,小新经常嘲笑他,还给他起不雅的绰号,小磊很伤心。对此,教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72. A:要求小新向小磊道歉 B:教育小新要尊重同学 C:帮助小磊学会悦纳自己 D:告诉小磊要尽量远离小新
  73. 对童年期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

  74. A:不平衡性 B:个别差异性 C:稳定性 D:阶段性
  75. 期末考试要到了,数学老师请综合实践课的赵老师把课时让给他上数学课,赵老师同意了,二位老师的做法( )

  76. A:不合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B:合理。体现了双方老师的意愿 C: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 D:不合理。违背了团结协作的要求
  77. 如果让六个月的婴儿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儿童学习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这说明( )

  78. 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B:遗传组织决定人发展的最终结果 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79. 海南省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开设了海洋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

  80.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生本课程 D:国家课程
  81.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是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82. A:《论语》 B:《学记》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理想国》
  83. 高一(2)班班主任王老师在班主任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来不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因为他深刻的认识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84. A:差异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连续性
  85. 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86. A: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教育 B:素质教育包括社会实践 C:素质教育就是学校教育 D:素质教育不包括社会教育
  87. 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 )。

  88. A:永恒性 B:延续性 C:模仿性 D:社会性
  89. 为了改变学生从课本中找“标准答案”的习惯,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探索答案。同事马老师对刘老师说:“你这样会使学生思维太发散,也浪费时间,将来考试肯定会吃亏的,我从不这样做!”下列选择中正确的是( )。

  90. A:马老师的说法欠妥,不利于维持课堂教学秩序 B:刘老师的做法欠妥,不利于保证正常教学进度 C:马老师的说法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D:刘老师的做法得当,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91. 美术课上,曾老师指导学生把天然的竹根须做成卷曲的头发,还演示如何借助竹节的弧度制成黄包车的顶棚。这表明老师具有( )

  92. A:自我反思的意识与能力 B: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C: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D: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与能力
  93. 班主任杨老师经常与学生协调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对话互动交流,要敢于质疑,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 )

  94. A:放任型 B:专制型 C:对抗型 D:民主型
  95. 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在校内或校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是( )

  96. A:实验法 B:读书指导法 C:实习作业法 D:演示法
  97. 在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

  98. A:环境因素 B: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C:教育因素 D:遗传因素
  99. 从课程形态上看,当前我国中学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属于( )。

  100. 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辅助性学科课 D:拓展性学科课程
  101. 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102. A:体育竞赛 B:体育课 C:运动队训练 D:课外体育锻炼
  103. 我国明代教育家王阳明指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这句话涉及的教育原则是( )。

  104. A:疏导原则 B:尊重学生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105. 语文课上老师正朗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名同学大声问道:“老师,窗前怎么能看到月光呢?”对此,下列做法中恰当的是( )

  106. A:装作没听见继续上课 B:批评这名同学不经许可就发言 C:告诉学生不要钻牛角尖 D:组织学生就此开展讨论
  107. 学校管理应该以( )为中心。

  108. A:管理 B:服务 C:创新 D:育人
  109. “人的发展并不总是匀速直线前进的,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这句话体现了人的发展规律的 ( )

  110.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111. “助人为乐”指的是( )

  112. A:道德行为 B:道德认识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113. 王老师在指导新教师时说,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心理等,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极为重要。王老师的体会表明,教师不可忽视( )

  114. A:学科专业知识 B:政治理论知识 C:教育科学知识 D:文化基础知识
  115.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

  116. A:社会本位论 B:个别差异性 C:个人本位论 D:集体本位论
  117. 我们常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那种因素的教育意义?( )

  118. A:主观能动性 B:环境 C:教育 D:遗传
  119. 李老师经常在班级里开展“成语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营造运用语文知识的情境,李老师的做法有利于( )

  120. A:减轻教师工作压力 B: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C:发展学生的互补性 D: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2)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