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
  1. 下列有关时间、地点、方法与犯罪构成的关系的说正确的是( )

  2. A:时间、地点、方法因素是所有犯罪的构成要件
    B:在法律把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明文规定为某些犯罪构成必备的要件时,这些因素就对某些行为是否构成该种犯罪具有决定性作用,即具有犯罪构成必备要件的意义
    C:对大多数犯罪来说,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等因素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
    D:时间、地点、方法往往影响到犯罪行为本身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因而考察它们对正确量刑也有重要意义

    答案:BCD
  3. 李某与丁某有仇。某日李某故意开车将丁某撞倒。李某以为丁某已经死亡,然后将丁某搬到车上,运到河边时,将丁某的尸体抛到河中。后经法医鉴定,丁某实际是因为溺水而死。本案处理正确的是( )

  4. A:李某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B:李某构成交通事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C:李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D:李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答案:李某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李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5. 犯罪客体的种类有( )

  6.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间接客体
    D:直接客体

    答案:同类客体###一般客体###直接客体
  7. 紧急避险的对象是( )

  8. A:人的违法行为
    B:动物的侵害
    C:自然灾害
    D:人的犯罪行为

    答案:AD
  9. 甲某因为琐事与乙某发生争执,甲某拿起菜刀朝乙某连击数下,致乙某死亡。甲某作案后自杀未遂。经鉴定,甲某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对本案处理正确的是( )

  10. A:对甲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甲某构成故意杀人
    C:甲某不负刑事责任
    D:甲某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答案:B, D
  11. 赵某的儿子赵乙在其所在的村子里作恶多端,村子里的人谈起赵乙无不咬牙切齿。赵某杀死了赵乙,认为自己是大义灭亲。其行为( )

  12. A:是对法律的认识错误
    B:不构成犯罪
    C:构成犯罪
    D:构成故意杀人罪

    答案:D:构成故意杀人罪
  13. 在下列犯罪中,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是( )

  14. A: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
    B:伪造货币罪
    C:走私假币罪
    D:生产、销售假药罪

    答案:A, C, D
  15. 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预备的有( )

  16. A:强奸时却发现对方是男人
    B:筹集犯罪资金
    C:到被害人必经之处守候
    D:调查被害人的行踪

    答案:B, C, D
  17. 下列关于因果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8. A:行为人的行为介入第三者或者被害人的行为才发生结果的,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当然不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B:具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就应当对该结果负刑事责任
    C:一个危害结果不可能由数个危害行为造成
    D:因果联系是一种客观联系,其存在与否与行为人主观上能否预见无关

    答案:行为人的行为介入第三者或者被害人的行为才发生结果的,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当然不可能存在因果关系###因果联系是一种客观联系,其存在与否与行为人主观上能否预见无关
  19. 实质的一罪有( )

  20. A:继续犯
    B:结果加重犯
    C:连续犯
    D:想象竞合犯
  21. 李某因赌博而输掉了很多钱,想捞钱,便打算到某厂财务室撬保险柜偷钱。他把这一想法告诉了杨某,但并没有要求杨某做什么。杨某遂到派出所告发了李某,李某行为属于( )

  22. A:犯罪未遂
    B:犯罪预备
    C:犯意表示
    D:不构成犯罪
  23. 甲酒后结账时,要求女服务员打折遭到拒绝,觉得当着许多朋友的面遭到拒绝很没有面子,恼羞成怒,一把掀翻餐桌,还给女服务员一耳光。甲打碎碗筷价值80余元,女服务员被打耳光,面部红肿,休息三天后上班。甲的行为( )

  24. A:构成滋事罪
    B: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C:构成侵权行为
    D:构成治安违法行为
  25. 下列哪些属于犯罪未遂中的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

  26. A:自然力障碍
    B:被害人不在现场
    C:对犯罪对象、犯罪工具的错误认识
    D:对于被害人的怜悯同情
  27. 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

  28. A:共同犯罪行为有一部分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B:犯罪预备地在我国,但犯行为实施地及结果地均不在我国
    C:行为地和结果地都在我国
    D:在我国船舶或航空器内犯罪
  29. 危害结果在刑法中的意义包括( )

  30. A: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B:区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C:区分重罪与轻罪的界限
    D:区分既遂与未遂的界限
  31.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在哪种情况下,新刑法具有追溯力?( )

  32. A: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新刑法认为是犯罪
    B:当时的法律和新刑法都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新刑法重
    C:当时的法律和新刑法都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新刑法轻
    D: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新刑法不认为是犯罪
  33. 下列哪些行为不是犯罪?( )

  34. A:丁狩猎时,误击了突然从树丛中跑出的一个人
    B:甲酒后驾车将人撞死
    C:丙持刀抢得他人50元钱
    D:乙驾车时,刹车突然失灵,致行人被撞死
  35. 我国公民甲在A国犯下列哪种罪,无论犯罪地的法律是否处罚,都可以不予追究?( )

  36. A:过失损毁珍贵文物罪
    B:绑架罪
    C:重婚罪
    D:受贿罪
  37. 在以下犯罪形态中,行为人实施了数个行为的有( )

  38. A:连续犯
    B:结果加重犯
    C:继续犯
    D:吸收犯
  39. 我国《刑法》第6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里的“特别规定”包括( )

  40. A:刑法实施后,新制定的特别刑法、附属刑法所作的特别规定
    B:我国港澳特别行政区法律作出的特别规定
    C:自治州人大针对刑法所作的补充规定
    D:自治区人大针对刑法所作的变通规定
  41. 下列哪些犯罪既可由作为方式构成,也可由不作为方式构成 ( )

  42. A:诈骗罪
    B:遗弃罪
    C:强奸罪
    D:故意杀人罪
  43. 我国刑法规定,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是( )

  44. 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
    B:又聋又哑的人
    C:聋人、哑人或者盲人
    D: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
  45. 中国某国有企业在甲国设有办事处,甲国人员赵某为该办事处雇员。赵某利用职务之便,将办事处公款1000万美元为己有。此间,赵某在乙国又参与了一起伪钞案。赵某从未到过中国,目前其在甲国。中国与甲国之间没有任何司法协助方面的协定,但中国与乙国间有引渡协定。根据国际法及中国的有关法律,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 )

  46. A:乙国向甲国就赵某伪钞案请求引渡,如获成功,赵某被引渡到乙国后,乙国可以不经甲国同意,径直将赵某转引渡给中国
    B:中国法院可以对赵首先作出缺席判决,然后申请甲国对该判决予以执行
    C:中国对赵某的上述侵占公款案拥有管糖权,可以自行派公务人员赴甲国拿赵归案
    D:中国对赵某的上述侵占公款案没有管糖权
  47. 李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死缓考验期期满的当日,在劳动中偷开一辆汽车逃跑。警察丁某发现后驾车紧追,并依法朝李某开枪射击。李某中弹受伤,致汽车失控而撞死某丙。关于本案,处理正确的是( )

  48. A:李某对某丙的死亡结果不负刑事任
    B:对于李某应当核准执行死刑
    C:丁某对某丙的死亡结果不负刑事责任
    D:李某对某丙的死亡结果应当负刑事责任
  49. 关于罪过,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50. A:甲翻墙入院欲毒乙的名犬以泄愤,不料该犬对甲扔出的含毒肉块不予理会,直扑甲身,情急之下甲刀刺杀该犬。甲不构成故意坏财物罪,而属于意外事件
    B:甲故意举枪射击仇人乙,但因为没有瞄准,将乙的名车毁坏。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C:甲的玩忽职守行为虽然造成了公共财产损失,但在甲未认识到自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时,就不存在罪过
    D:甲因疏忽大意致人死亡,甲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的危害结果,既可能是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也可能只是发生他人重伤的危害结果
  51. 未遂犯的刑事责任是( )

  52. A: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3. 某甲因犯罪情节轻微,被免除处罚。一年后,某甲又犯煽动分裂国家罪,应被判五年有期刑徒。某甲( )

  54. A:于刑满释放后又犯罪
    B: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罪累犯
    C:普通累犯
    D:不构成累犯
  55. 聚众犯罪( )

  56. A:都不属于共同犯罪
    B:都属于共同犯罪
    C:部分属于共同犯罪
    D:是单独的犯罪概念,与共同犯罪无关
  57. 甲与乙共谋盗窃汽车,甲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乙。但甲后来向乙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乙还回钥匙。乙对甲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钥匙后再还给你”,甲要回了目己原来提供的钥匙。后乙利用自已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5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58. A: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B:甲与乙构成盗窃(既遂)的共犯
    C:甲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
    D:甲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
  59. 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60. A:成立贩卖淫物品牟利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物品的淫秽性
    B:成立故意犯罪,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
    C: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没有认识到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不成立任何犯罪
    D:成立嫖宿幼女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卖淫的是幼女
  61. 危害社会的结果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是( )

  62. A:某些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B: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C:可以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D:任意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
  63. 避险过当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 )

  64. A:应当从轻处罚
    B: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处罚
  65. 至2021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几个单行刑法和几个刑法修正案?( )

  66. A:两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
    B:一个单行刑法和十一个修正案
    C:两个单行刑法和八个修正案
    D:一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
  67. 李某某一日晚上在路灯下走时,看见一名穿着时尚的女土独自一人走着,顿时便起了奸淫之心。当他从背后打昏该女士并欲施奸淫时,此时正好远处传来警笛声,李某慌忙逃跑。李某的行为属于( )

  68.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69. 甲想杀害身材高大的乙,打算先用安眠药使乙昏迷,然后勒乙的脖子,致其窒息死亡。由于甲投放的安眠药较多,乙吞服安眠药后死亡。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70. A:甲的预备行为导致了乙死亡,仅成立故意杀人预备
    B: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预备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罪论处
    C:甲虽已着手实行杀人行为,但所预定的实行行为(勒乙的脖子)并未实施完毕,故只能认定为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D:甲乙着手实行杀人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
  71. 李某与苏某自由恋爱,苏某的父亲丙坚决反对,对苏某多次辱骂殴打,并对其进行看管,不许苏某与李某见面,致苏某自杀。在这里作为刑法因果关系的原因是( )

  72. A:都不是
    B:苏某的自杀行为
    C:丙的暴力干涉婚烟自由行为和苏某的自杀行为
    D:丙的暴力干涉婚烟自由行为
  73. 苏某周末在黄某家赌钱,黄某将身上携带的30000元现金全部输给了苏某,黄某十分气恼,便向苏某要回30000元现金,苏某不同意。于是,黄某就动手将苏某打倒在地,用刀逼苏某拿钱,苏某为了不受伤害,将黄某打伤。苏某的行为是( )

  74. A:紧急避险
    B:不属于正当防卫
    C:正当防卫
    D:事后防卫
  75. 我国现行刑法所采用的大部分法定刑是( )

  76. A:绝对确定法定刑
    B:相对确定法定刑
    C: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D:不定期刑
  77. 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 )

  78. A: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
    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
    C: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79. 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80. A:甲(女,43岁)吸毒后强制猥亵、每辱孙某(智障女,19岁),因强制猥、侮辱妇女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故甲无罪
    B:乙(15岁)携带自制火药枪取妇女张某的挎包,因乙未使用该火药枪,故应当构成抢夺罪
    C:丙(15岁)在帮助李某扣留被害人王某索取债务时致王某死亡,丙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D:丁是司法工作人员,也可构成放纵走私罪
  81. 某单位的工作人员甲乘被调收款之机在一周内三次盗窃现金数千元,甲的行为属于( )

  82. A:吸收犯
    B:牵连犯
    C:继续犯
    D:连续犯
  83. 下列犯罪中,只能由不作为方式构成的犯罪是( )

  84.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破坏交通工具罪
    C:强制猥亵妇女罪
    D:逃税罪
  85.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86. A:甲将被害人衣服点燃,被害人跳河灭火而亡。甲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B:丙在高速路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车辆轧死。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C:乙在被害人住宅放火,被害人为救婴儿冲入宅内被烧死。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D:丁毁坏被害人面容,被害人感觉无法见人而自杀。丁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87. 刑法理论上把犯罪故意区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区分标准是( )

  88. A: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不同
    B: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不同
    C: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
    D:犯罪故意的罪过形式
  89. 我国刑法中的附加刑( )

  90. A:只能附加于主刑适用
    B: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C:只能独立适用
    D:只有主刑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才可以附加适用
  91. 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乙开车继续追杀,甲为逃命飞身跳下疾驶的摩托车奔入树林,丙一万元的摩托车被毁。关于甲行为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92. A:属于紧急避险
    B:构成抢夺罪
    C: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
    D:属于正当防卫
  93. 李某带邻居家的4岁的小孩苏某去河里游泳,因没有看管好孩子,最后苏某在河里溺水死亡李某应负不作为犯的刑事责任。李某不作为犯的义务来源是( )

  94. A:职务上或业务上的要求
    B:法律的直接规定
    C: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D: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95. 李某与杨某有仇,意图报复杨某。李某从朋友那里了解到:做一个“小人”,并在其背后写上意图加害的人的生展八字,天天用针扎三遍,就可以致人于死地。于是,李某就如法炮制,意图用此方法杀死杨某。李某的行为属于( )

  96. A:对象不能的未遂犯
    B:预备犯罪
    C:迷信犯
    D:手段不能的未遂犯
  97. 我国刑法规定死刑只适应于( )

  98. A: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分子
    B:屡教不改的犯罪分子
    C:罪大恶极的犯分子
    D: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99. 关于被害人承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100. A:孙某为戒掉网隐,让其妻子丙将其反锁在没有电脑的房间一星期。孙某对放弃自己人身自由的承诺是无效的,丙的行为依然成立非法拘禁罪
    B:李某同意丁砍掉自的一个小手指,而丁却砍掉了李某的大拇指。丁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
    C:在钱某家发生火灾之际,乙独自入钱某的住宅搬出贵重物品。由于乙的行为事后并未得到钱某的认可,故应当成立非法侵入住宅罪
    D:儿童赵某生活在贫困家庭,甲征得赵某父母的同意,将赵某卖至富贵人家。甲的行为得到了赵某父母的有效承诺,并有利于儿童的成长,故不构成拐卖儿童罪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2)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