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刑法对故意杀人罪规定了比过失致人死亡罪更重的法定刑,这体现了以下哪种原则?( )
A:罪刑相适应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D:罪责自负,反对株连的原则
答案:罪刑相适应原则
2.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朱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朱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李某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油饼。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 B: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 C:朱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 D: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
答案: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
3.关于持有的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持有要求现实握有 B:持有要求直接持有 C:持有是一种持续状态 D:持有要求所有
答案:持有是一种持续状态
4.孙某纠集5人组成“天龙会”,该会宗旨为“盗富济贫”,并自封“大天龙”。在屡次作案中,“天龙会”盗窃总数额为20万元,孙某亲自参与盗窃5次,窃得财物价值6万元,销赃得款2万元。王某系该组织成员也多次参加盗窃;在一次盗窃过程中,成员胡某单独将事主某女强奸。则张某不应当对哪些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
A:“天龙会”所犯的全部罪行 B:“天龙会”成员胡某的强奸犯罪 C:王某的盗窃罪 D:20万元
答案:“天龙会”成员胡某的强奸犯罪
5.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该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种主观罪过?( )
A:直接故意 B:过于自信的过失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间接故意
答案:过于自信的过失
6.某孤儿院为谋取单位福利,分两次将38名孤儿交给国外从事孤儿收养的中介组织,共收取30余万美元的“中介费”、“劳务费”。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 )
A: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核准后,本案可作为单位拐卖儿童犯罪处理,以利于进一步发挥法律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B:本案可追究孤儿院及其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C:可追究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D:因《刑法》未将此行为规定为犯罪,便不能由于本案社会影响重大,就以刑事案件查处
答案:可追究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7.农民甲醉酒在道路上驾驶拖拉机,其认为拖拉机不属于《刑法》第133条之一规定的机动车。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对危险驾驶事实有认识,具有危险驾驶的故意。 B:甲受认识水平所限,不能要求其对自身行为负责。 C:甲未能正确评价自身的行为,存在事实认识错误。 D:甲欠缺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答案:甲对危险驾驶事实有认识,具有危险驾驶的故意
8.关于追诉时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在共同犯罪中,对主犯与从犯适用不同的法定刑时,应分别计算各自的追诉时效,不得按照主犯适用的法定刑计算从犯的追诉期限 B:刘某故意杀人后逃往国外18年,在国外因伪造私人印章(在我国不构成犯罪)被通缉时潜回国内。4年后,其杀人案件被公安机关发现。因追诉时效中断,应追诉刘某故意杀人的罪行 C:追诉时效实际上属于刑事诉讼的内容,刑事诉讼采取从新原则,故对刑法所规定的追诉时效,不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D:《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不再追诉。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为拘役,不能适用该规定计算危险驾驶罪的追诉时效
答案:在共同犯罪中,对主犯与从犯适用不同的法定刑时,应分别计算各自的追诉时效,不得按照主犯适用的法定刑计算从犯的追诉期限
9.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B: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 C: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所以,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
答案: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10.出于追求感官刺激而杀人的行为,其人身危险的程度要比基于大义灭亲而杀人的要高,这其中体现了哪一主观要件的作用?( )
A:犯罪目的 B:犯罪过失 C:犯罪故意 D:犯罪动机
答案:犯罪动机
11.关于追诉时效的说法,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玩忽职守行为造成的重大损失当时没有发生,而是在玩忽职守行为后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应从玩忽职守行为时起计算追诉期限 B:张某涉嫌犯聚众斗殴罪,在2010年8月9日被抓捕时逃跑。2014年6月5日,张某抢夺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张某所犯聚众斗殴罪的追诉期限从2014年6月5日起计算 C: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案的,超过20年即不再追诉 D:李某于1990年12月1日犯一般的抢劫罪,于1995年12月1日又犯故意伤害罪(轻伤),抢劫罪的追诉期限从1995年12月1日起重新计算

12.1997年3月刑法修订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几个单行刑法和几个刑法修正案?( )
A:一个单行刑法和四个修正案 B:两个单行刑法和十一个修正案 C:一个单行刑法和十一个修正案 D:两个单行刑法和四个修正案 13.甲欲前往张某家中盗窃。乙送甲一把擅自配制的张家房门钥匙,并告甲说,张家装有防盗设备,若钥匙打不开就必须放弃盗窃,不可入室。甲用钥匙开张家房门,无法打开,本欲依乙告诫离去,但又不甘心,思量后破窗进入张家窃走数额巨大的财物。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乙提供的钥匙虽未起作用,但对甲实施了心理上的帮助,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帮助犯 B:乙的帮助行为的影响仅延续至甲着手开门盗窃时,故乙成立盗窃罪未遂的帮助犯 C:乙提供钥匙的行为对甲成功实施盗窃起到了促进作用,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帮助犯 D:乙欲帮助甲实施盗窃行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构成盗窃罪的帮助犯未遂 14.甲想去一富商家里“弄点钱”,踩点时已经知道富商有防备,不可能悄悄地把钱弄出来,所以只能抢劫。但甲故意跟乙和丙说去盗窃,结果乙答应了去网上购买工具,到时候一起进屋盗窃,丙答应了去望风。乙提前把工具给了甲,但当天晚上却反悔并没有去。丙在望风10分钟后还是害怕,偷偷溜走了。甲最终抢劫了100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和丙构成盗窃罪的帮助犯,均既遂 B:乙不构成犯罪,丙构成抢劫罪的帮助犯,中止 C:乙和丙构成盗窃罪的帮助犯,乙预备,丙中止 D:乙和丙构成抢劫罪的帮助犯,乙预备,丙中止 15.消防队员甲在执行灭火任务中,担心被大火毁容,逃离火灾现场。甲的行为( )
A:属于紧急避险 B:属于紧急避险过当 C:属于假想避险 D:不能成立紧急避险 16.甲、乙、丙共同故意伤害丁,丁死亡。经查明,甲、乙都使用铁棒,丙未使用任何凶器;尸体上除一处致命伤外,再无其他伤害;可以肯定致命伤不是丙造成的,但不能确定是甲造成还是乙造成的。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认定甲、乙、丙均成立故意伤害(致死)罪,与存疑时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并不矛盾 B:甲、乙成立故意伤害(致死)罪,丙成立故意伤害罪但不属于伤害致死 C:对甲与乙虽能认定为故意伤害罪,但不能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罪 D:因致命伤不是丙造成的, 尸体上也没有其他伤害,故丙不成立故意伤害罪 17.关于实行犯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在对简单共同犯罪中的各实行犯进行处罚时,要遵循"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 B:在共同犯罪中,实行犯就是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C:间接正犯是共同犯罪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实行犯 D:按照我国《刑法》总则的规定,有的教唆犯也是实行犯 18.甲与乙共谋盗窃汽车,甲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乙。但甲后来向乙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乙还回钥匙。乙对甲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钥匙后再还给你”,甲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后乙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5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 B:甲与乙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C:甲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 D: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19.甲携带子弹上膛的手枪,乙从甲的口袋取出枪玩耍,甲未加制止,结果乙因为手枪走火击中头部死亡,甲构成不作为犯罪,甲的不作为义务来源为 ( )
A: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作为义务 B: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 C: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D: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20.紧急避险成立合法性条件之一是( )。
A:危险即将来临 B:避险行为必须经过慎重的考虑而后实施 C:只要避免侵害可不惜造成任何损害 D:必须是合法利益受到危险的威胁 21.关于过失犯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这里的“法律”不限于刑事法律 B:认识到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意志的,成立过失犯 C:过失犯的刑事责任一般轻于与之对应的故意犯的刑事责任 D:只有实际发生危害结果时,才成立过失犯 22.下列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
A:甲在发表恐怖主义的演讲时,被国家安全部门带走。 B:丙为了报复社会而放火,由于发现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C:乙为了使列车倾覆,在轨道上安装了脱轨装置,该装置被巡道工及时拆除。 D:丁趁邻居家没人跑去盗窃,到了卧室之后忽然听到门外的响声,以为是邻居回来,遂从窗口空手而逃。 23.下列属于犯罪预备的是( )
A:甲买回剧毒农药企图杀害妻子,后念及妻子多年情分,悄悄将农药处理掉 B:丙尾随从银行取款出来的刘某意图抢劫,在小区入口处被保安阻拦 C:乙以出卖为目的,买到一婴儿后,但尚未出手即被抓获 D:丁乘某女不备,将其扑倒,意图强奸,却被该女制服 24.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集资诈骗案中,如出资人有明显的贪利动机,就不能认定非法集资行为与资金被骗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B:司法解释规定,虽交通肇事重伤3人以上但负事故次要责任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这说明即使有条件关系,也不一定能将结果归责于行为。 C:张三驾车将李四撞死后逃逸,路人王五拿走李四包中贵重财物。张三的肇事行为与李四的财产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D:张三跳楼自杀,砸死行人李四。这属于低概率事件,张三的行为与李四的死亡之间无因果关系。 25.下列属于犯罪中止的是( )
A:客观上可以将犯罪进行到底,而行为人误以为不能进行而中断的 B:盗窃他人电脑后因为害怕日后坐牢,又返还电脑的 C:深夜持刀准备抢劫路人,发现对方是熟人而放弃的 D:正在望风的人,因为害怕坐牢,偷偷溜走了。 26.甲与乙有仇,蓄意对乙及其家人进行报复,甲去乙家伤害了乙,然后在回家的路上又伤害了乙的妻子丙,此时甲的行为构成( )。
A:结合犯 B:吸收犯 C:牵连犯 D:连续犯 27.甲给机场打电话谎称“3架飞机上有炸弹”,机场立即紧急疏散乘客,对飞机进行地毯式安检,3小时后才恢复正常航班秩序。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对于散布虚假信息,危及航空安全,造成国内国际重大影响的案件,可突破司法程序规定,以高效办案取信社会 B:为防范危害航空安全行为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相关犯罪判处甲死刑 C:从事实和法律出发,甲的行为符合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构成,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D:为维护社会稳定,无论甲的行为是否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都应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28.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等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刑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有下列情形的不认为是犯罪( )
A:情节显著轻微或危害不大的 B:危害不大 C: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D:情节轻微 29.英美刑法上的“合法辩护”内容包括( )。
A:醉态 B:未成年 C:安乐死 D:精神病 30.刑法适用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是( )
A:刑法立法人人平等 B:任何人在法律上没有特权 C:在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D:刑事司法人人平等 31.单位犯罪的“单位”指( )
A:机关 B:企事业单位 C:团体 D:公司 32.下列哪些选项中的甲属于犯罪未遂?( )
A:甲、乙共谋傍晚杀丙,甲向乙讲解了杀害丙的具体方法。傍晚乙如约到达现场,但甲却未去。乙按照甲的方法杀死丙 B:甲、乙共同杀害丙,以为丙已死,甲随即离开现场。一个小时后,乙在清理现场时发现丙未死,持刀杀死丙 C:甲让行贿人乙以乙的名义办理银行卡,存入50万元,乙将银行卡及密码交给甲。甲用该卡时,忘记密码,不好意思再问乙。后乙得知甲被免职,将该卡挂失取回50万元 D:乙欲盗窃汽车,让甲将用于盗窃汽车的钥匙放在乙的信箱。甲同意,但错将钥匙放入丙的信箱,后乙用其他方法将车盗走 33.下列情形中,可以成立单位犯罪的有?( )
A:乙与公司股东商议后,以公司名义走私香烟,所得收益归公司所有 B:甲设立公司,主要从事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活动以牟利 C:丁以公司名义吸收公众存款,并将违法所得用来购买豪华别墅 D:丙为使其公司承建工程,向国有投资公司主管人员支付巨额回扣 34.我国的亲告罪包括( )
A:侵占罪 B:侮辱、诽谤罪 C: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D:虐待罪 35.关于过失犯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只有实际发生危害结果时,才成立过失犯 B: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这里的“法律”不限于刑事法律 C:过失犯的刑事责任一般轻于与之对应的故意犯的刑事责任 D:认识到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意志的,成立过失犯 36.下列关于犯罪地点在刑法中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犯罪地点是某些犯罪的酌定量刑情节 B:犯罪地点是某些犯罪的法定量刑情节 C:犯罪地点是犯罪的共同构成要件 D:犯罪地点是犯罪的选择构成要件 37.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取决于( )
A:犯罪主体 B:犯罪客观方面 C:犯罪主观方面 D:犯罪客体 38.关于《刑法》第78条规定的减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罪犯可以向监狱提请减刑,由监狱转交法院裁定 B: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都有可能获得减刑 C: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得减刑 D:如果没有悔改表现,但是有立功表现,也可以减刑 39.关于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人以上 B:共同行为 C:故意 D:相互利用 40.张三要杀害李四。某天张三看见李四在熬中药,就偷偷在药中投毒,但实际上李四是在给家里的小狗熬药,后来小狗中毒而死。甲的行为如何评价?( )
A:张三属于对象不能犯 B:张三不负刑事责任,因为李四未发生死亡结果。 C:张三应当负刑事责任 D:张三属于犯罪未遂 41.下列关于刑法第20条第3款所规定的无限防卫权(特殊防卫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于某流氓成性,一天深夜越墙闯入年轻妇女赵某家,要求与赵发生关系遭受拒绝,于是拔刀威胁,遇赵不从即用刀刺杀.这时赵某计上心来,口头表示同意并往床上退,于以为得逞,积极逼近赵.赵从身后的床上操起一把大剪刀朝于腹部猛捅数次,致其死亡。赵某的行为没有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B:丙绑架丁(8岁),偶然从现场经过的张三为救丁,从砖头砸死了丙,救出丁,张三不是不法侵害的受害人,不能行使无过当防卫权 C:妇女乙为饿死自己刚出生的婴儿,而故意连续两天不给自己的孩子喂奶,该婴儿啼哭不止,邻居李某见此情景,将乙打翻在地,致其死亡,李某的行为不属于行使无限防卫权,应当负刑事责任 D:在列车上同座的李四发现王五特别有钱,就在其喝的茶水中投放安眠药,王五5分钟后沉沉睡去,李四伸手去翻王五的手提包,目睹整个过程的周某终于忍无可忍,将李四推倒地,致其脑溢血死亡,周某的行为并未超过正当防卫的限度 42.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下列( )原因之一引起的,不是犯罪。
A:不能预见 B:过于自信 C:不能抗拒 D:疏忽大意 43.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相同之处包括 ( )。
A:目的相同 B:危害来源相同 C:行为的对象相同 D:前提相同 44.因乙移情别恋,甲将硫酸倒入水杯带到学校欲报复乙。课间,甲、乙激烈争吵,甲欲以硫酸泼乙,但情急之下未能拧开杯盖,后甲因追乙离开教室。丙到教室,误将甲的水杯当作自己的杯子,拧开杯盖时硫酸淋洒一身,灼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甲的行为和丙的重伤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B:甲未能拧开杯盖,其行为属于不可罚的不能犯 C:对丙的重伤,甲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D:甲对丙的重伤没有故意、过失,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45.对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应当( )处罚。
A:不处罚 B:从轻 C:减轻 D:免除 46.甲为杀乙,对乙下毒。甲见乙中毒后极度痛苦,顿生怜意,开车带乙前往医院。但因车速过快,车右侧撞上电线杆,坐在副驾驶位的乙被撞死。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只要行为人真挚地防止结果发生,即使未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也应认定为中止犯,故甲成立中止犯 B:如认为乙的死亡结果应归责于驾车行为,则甲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中止 C:如认为乙的死亡结果应归责于投毒行为,则甲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D:只要发生了构成要件的结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成立中止犯,故甲不成立中止犯 47.以下情形不能适用死刑的是( )。
A:审判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B: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C: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D: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48.成立不作为犯罪,在客观方面需要具备的条件为( )。
A: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可能性而未履行 B:不作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 D:不作为行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客体和对象 49.哪些情况构成不作为犯罪?( )
A:赵某看到自己12岁的孩子盗窃别人的手机而不制止,赵某构成盗窃罪 B:李某在岳母家看到妻子拿刀伤害岳母而不制止,李某构成故意伤害罪 C:孙某亲眼看到成年的弟弟杀死自己的父亲而不阻止,孙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D:钱某看到女儿遗弃自己的孩子而不管不问的,钱某构成遗弃罪 50.在下列情况中,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有( )
A:医生甲疏忽大意弄错处方,司药乙没有注意检查,误照错处方发药,致婴儿服药后死亡 B:甲(15周岁)教唆乙(16周岁)盗窃,但乙实施了抢劫行为 C:甲在一隐蔽处向丙开枪,而同时乙也向丙开了枪,但据查,甲乙并无通谋 D:甲乙共谋盗窃,但乙因为害怕,没有参加实际犯罪行为 51.危害行为是在人的意志或者意识支配之下的行为,无意识的举动和非意识支配下的行为不能作为犯罪行为。( )
A:对 B:错 52.被采取司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刑,也属于特别自首。( )
A:对 B:错 53.犯罪人犯罪后毁灭证据、伪造证据的行为,不具有期待可能性,无需作犯罪处理。( )
A:对 B:错 54.司法解释的效力低于立法解释的效力,所以,立法解释可以进行扩大解释,司法解释不得进行扩大解释。( )
A:对 B:错 55.我国刑法界通说认为,故意的认识内容除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外,还包括对行为是否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认识。( )
A:对 B:错 56.根据限制故意说,只要行为人有可能认识到自己行为违反法律,就能够成立故意。( )
A:对 B:错 57.刑法适用平等原则是我国刑法基本原则之一。( )
A:错 B:对 58.我国规定罪刑法定原则的同时,并保留了类推制度。( )
A:错 B:对 59.单位犯罪也是共同犯罪。( )
A:错误 B:正确 60.老年人犯罪,不适用累犯及从重处罚的规定。( )
A:错 B:对 61.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属于犯罪的实质概念。( )
A:对 B:错 62.消防队员乙在家休假时,附近发生火灾,但乙发现后没有及时救火,造成部分房屋被烧。甲构成不作为犯罪。 ( )
A:对 B:错 6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是行政犯。( )
A:错 B:对 64.如果没收犯罪分子的全部财产,应当为犯罪分子本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 )
A:对 B:错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5)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