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内容已经过期谨慎付费,点击上方查看最新答案

计量地理学

  1. 当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时,则意味着我们可能发现了某种现象之间的内在机制。因此,相关分析是一种很基础的分析方法。

  2. A:错 B:对
    答案:对
  3. 定序尺度数据和定类尺度数据都属于()标志数据。

  4. A:属性 B:数量 C:品质
    答案:品质
  5. 极大值标准化就是把变量(xij)与其最大值求比。

  6. A:错 B:对
    答案:对
  7. 线状地物(线)可抽象表达

  8. A:如河流、不同等级的道路、航线等。 B:按一定的方向延展,具有长度,但无宽度和高度的地物; C:也可表达点状地物和地物之间的联系。
    答案:按一定的方向延展,具有长度,但无宽度和高度的地物;;也可表达点状地物和地物之间的联系.;如河流.不同等级的道路.航线等.
  9. 判断矩阵元素aij的值为1/2,则说明:

  10. A: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B:要素C_j的重要性比C_i稍弱。 C:要素C_j的重要性比C_i稍强。
    答案:要素C_j的重要性比C_i稍强.
  11. 要判断自回归模型的阶数p,常根据自相关系数的拖尾性和偏自相关系数的截尾性来判断P的取值。

  12. A:错 B:对

  13. ( )表示在空间上连续分布的地理景观或区域。

  14. A:线 B:网络 C:点 D:面
    AI参考:正确选项是【D:面】。题目中提到的是表示空间上连续分布的地理景观或区域,而面是三维空间中表示一个区域或表面的概念,符合题意。线、网络、点都不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为D。'
  15. 回归分析主要是研究要素(变量)之间联系的( )。

  16. A:语言表达形式 B:数字表达式 C:数学表达形式
    AI参考:回归分析主要是研究要素(变量)之间联系的数学表达形式。因此,正确答案是C:数学表达形式。回归分析是通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这种关系通常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如线性回归中的回归系数等。'
  17. 如间隔距离h()变程a以后,区域化变量Z(x)空间相关性消失,此时,该点数据不能用于内插或外推。

  18.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19. 空间分析样本数据的第一步是根据抽样调查时的原始记录确定样本中每一个数据的空间位置,得到()。

  20. A:散点图 B:分布图 C:空间展点图

  21. 相关分析虽然不同于函数关系,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当现象间的内在规律被挖掘出来后,原来的相关关系也可能转化为函数关系。

  22. A:对 B:错

  23. 在系统聚类时,用矩阵的形式来表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用地区的编号来代替行号和列号,则元素dij表示地区i到地区j的距离,则有()。

  24. A:d_ij=1/d_ji B:dij=1 C:d_ij=d_ji

  25. 关于随机过程说话正确的是:

  26. A:随机过程是随时间推进的随机现象的数学抽象。 B:从数学的角度看,在自然界中的变化过程可以广义地分为两类:一类为确定性过程,另一类为不确定性过程或者随机过程。 C:确定性过程中存在必然确定的因果关系。 D:随机过程没有必然的变化规律。
    AI参考:正确选项为:A:随机过程是随时间推进的随机现象的数学抽象。解释:A选项正确地说明了随机过程的本质,即它是数学上对随时间推进的随机现象的一种抽象。B选项阐述了确定性过程和随机过程在自然界中的分类,虽然正确但不完全准确,因为自然现象并不完全可被归类为两类中的任意一类。C选项和D选项虽然部分正确,但是并没有全面涵盖随机过程的特征,如有些随机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B和C两个选项并不完全符合题目要求,正确答案为A。'
  27. 区域学派的主要观点是,

  28. A: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研究目标是描述和解释地球表面区域的差异性; B:在地理学中不存在法则,地理学只能以区域为单元进行类型研究; C:区域地理的样板包括区域内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温、动植物与人类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D:专论地理学是地理学研究的起点,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研究的终点;

  29. ()可划分为数量标志数据和品质标志数据。

  30. A:地理数据 B:属性数据 C:空间数据

  31. 张相文近代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中做出重要的贡献,他的贡献包括:

  32. A:新增生物界一章,把无机自然与有机自然联系起来,这在世界地学史上也是一个创举 B: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 C:编著出版了《地文学》一书,这是中国第一本普通自然地理著作。全书分星界、陆界、水界、气界、生物界五编 D:积极学习外国地理学知识并亲自编写地理教材

  33. 球状模型属于:

  34. A:有基台值模型 B:孔穴效应模型 C:无基台值模型

  35. 在进行普通克里格插值法时,权重系数的和为1,是为了使得估计得到的值的平均值等于n个已知样本点的观测值的平均值。

  36. A:对 B:错

  37. 对于完全相同的区域相同的点数,点的不同分布模式和对应的R值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当R=1时,则点状分布呈现:

  38. A:均匀分布 B:聚集分布 C:完全的随机分布

  39. ()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反映的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其几何意义是一组数据的重心位置,或者说中心位置。它包括了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40. A:众数 B:中位数 C:数值平均数

  41. 在系统聚类法中的相似性的度量是指:

  42. A:样本形成的类和类之间的相似性的度量 B:样本和样本的相似性的度量 C:距离

  43. 常用的统计图有:

  44. A:饼图和环形图 B:条形图、直方图 C:箱式图和茎叶图等。 D:折线图和散点图
    AI参考:选项D:折线图和散点图是正确的。常用的统计图包括:1. 折线图(Line Chart):用于显示数据的趋势。2. 柱状图(Bar Chart):用于显示分类数据(如产品或服务)之间的比较。3. 饼图(Pie Chart):用于显示数据在总体中的比例。4. 散点图(Scatter Chart):用于显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选项A的环形图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表示数据的比较,但不是常用的统计图;选项B的条形图和直方图主要用于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选项C的箱式图和茎叶图主要用于数据展示和分析,但不是常用的统计图。因此,选项D的折线图和散点图是常用的统计图,是正确答案。'
  45. 聚类分析事先无需知道分类对象的分类结构,最后能自然地客观地得出一张完整的分类系统图。

  46. A:错 B:对

  47. 关于时间序列的说法正确的有:

  48. A:假设引起时间序列的变化四种因素相互独立,则其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加法模型。 B:假设引起时间序列的变化的各因素之间存在交错互动影响,则其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乘法模型 C:通常认为时间序列的变化由三种因素均起作用。 D:事实上,很难把固定周期的循环波动和季节性变化严格分解开,因此通常将循环因素和季节因素综合为周期性因素。
    AI参考:正确选项为:D原因解析如下:D 选项的描述符合时间序列的分析实际,现实中确实很难把固定周期的循环波动和季节性变化严格区分开来,所以通常将它们综合起来进行分析。而其他选项则主要涉及到时间序列模型的理论假设和建模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分析目的和数据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模型,并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是“正确选项”,但实际上在具体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数据质量、模型适用性、分析目的等。因此,在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49. 无论总体是什么样的分布,是正态的、偏态的,还是均匀的,根据上述多次抽样,样本统计量始终是呈(),尤其当样本容量较大的时候。

  50. A:均匀分布 B:正态分布 C:无法判断,需要根据自由度判断
    AI参考:样本统计量在多次抽样中,无论总体是什么样的分布,样本统计量都呈现出正态分布,尤其当样本容量较大的时候。因此,正确选项为B: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是一种常见的概率分布,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中广泛应用。'
  51. 结点的直通性是指从一个结点可以不经过中转直接到达另一个结点的网络便捷性测度。

  52. A:对 B:错
    AI参考:答案:B:错。结点的直通性是指从一个结点可以不经过中转直接到达另一个结点的网络便捷性测度,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因为直通性通常指的是网络连接的物理连接,而网络便捷性测度则涉及到网络性能、延迟、带宽等多个方面。因此,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53. 用()来表示统计资料中的变异量,是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来刻画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以及反映变量分布的变异范围和离散幅度。()

  54. A:离差 B:极差 C:方差

  55. 近代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中,为近代地理学体系在中国的确立做出重要贡献的先驱人物,首推张相文。

  56. A:错 B:对

  57. ( )也称中央值,它是地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居中间的那个数值。

  58. A:中间值 B:平均数 C:中位数
    AI参考:正确选项是【C:中位数】。中位数也称中央值,它是地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居中间的那个数值。'
  59. 在构造判断矩阵时,对于n个要素之间的两两对比需要比较n乘以n减1乘以2次成对比较,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量。

  60. A:对 B:错
    AI参考:答案:B。在构造判断矩阵时,对于n个要素之间的两两对比需要比较n乘以n减1乘以2次成对比较,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提供较多的信息量,但是增加了计算的工作量,而且需要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因此选项B“错”是正确的。'
  61. 在()中,同一层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对上层因素有影响,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或受到下层因素的作用,而同一层的各因素基本上相对独立。

  62. A:层次分析法模型 B:B聚类分析法 C:判别分析

  63. 被称为地理学之父的古希腊学者是()

  64. A:辛尼加 B:斯特拉波 C:埃拉托色尼 D:希罗多德

  65. ( )表示在空间上不可再分,没有宽度和长度的地理实体或者地理现象。

  66. A:网络 B:点 C:线 D:面

  67. 标准正态分布的峰度系数为0,偏态系数为零。

  68. A:对 B:错

  69. 用邻近指数R表征空间点的分布特征时,表述正确的是:

  70. A:如果R值大于1,是分散分布,R值越大,点越分散。 B:如果R值等于1,是随机分布; C:如果算出的R值小于1,则地理事物的点分布是聚集分布,R值越小,点越聚集; D:邻近指数R表征空间点的分布类型,其取值范围为0-2.149;

  71. 下列哪个数据不是属性数据

  72. A:人口数量 B:国内生产总值 C:村庄河流的分布 D:土地面积

  73. 用()描述的现象称之为区域化现象。

  74. A:区域化变量 B:随机变量 C:随机过程
    AI参考:正确选项是【C:随机过程】。随机过程是一种用来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它可以用时间、空间或其他参数的变化来描述,表现出不确定性和随机的特性。在这个问题中,描述的现象是区域化现象,而随机过程可以用来描述许多随机现象,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选项A和B都不符合题意。'
  75. 有甲、乙两条河流,甲河的平均流量Q甲=32500立方米/秒,乙河的平均流量Q乙=32500立方米/秒,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计算,甲河的标准差S甲=5205立方米/秒,乙河的标准差S乙=697立方米/秒,问哪条河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

  76. A:两条河流流量一样大。 B: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C:乙河 D:甲河

  77. 计量运动是地理学从近代向现代转变的里程碑的事件。

  78. A:错 B:对

  79. ()不仅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还可以用于多组数据平均水平和变异程度的直观分析比较。

  80. A:箱式图 B:箱须图 C:箱图

  81. 数据的预处理在聚类分析中格外重要,如果不进行标准化处理,可能突出某些数量级特别大的变量对分类的作用,而压低甚至排除了某些数量级很小的变量对分类的作用。

  82. A:对 B:错

  83. 关于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有:

  84. A:分类是逻辑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就是根据对象的某一属性特征把它们不重不漏的划分为若干类型。 B:分类的依据也即对象的属性称为分类的标准,不同的分类标准导致不同的分类结果或种类。 C:地理分区与分类是地理学定量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D: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是两种基础的多元统计分类方法,是研究多要素事物分类问题的数量方法,可以避免传统的,依靠经验的分类方法的主观性和任意性。

  85. 组限是指组的界限,即每组区间两端的数值。每组有两个组限,数值小的为起点数值,称为()。

  86. A:下限 B:上限 C:组中值

  87. 下列哪一位学者将地理学降为地图编制的观点也深刻的影响后来地理学的发展,使古代西方地理的描述内容愈来愈不被重视,直接影响了西方地理学的正常进步,但是对于推动地图制作方面却起着积极的作用。

  88. A:托勒密 B:墨卡托

  89. 根据取得这个中心值的方法不同,我们把测度集中趋势的指标分为两类:

  90. A:数值平均数 B:方差平均数 C:位置平均数

  91. 用()来反映选配的回归曲线效果的好坏,这个值越大,曲线的回归效果越好。

  92. A:回归平方和占总的平方和的比例 B:相关指数 C:误差平方和

  93. 关于时间序列预测的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94. A:季节分析法就是利用时间平均提取季节变动指数,从而比较科学地对序列的发展做出预测。 B:如果时间序列在一段时间内取值比较稳定,序列值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随机波动造成的,我们就可以用平滑法进行预测,消除偶然因素(随机因素)的影响,来修匀序列,并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作为下一期的估计值。 C:如果时间序列xt长期趋势呈现出显著的线性特征,那么就可以首先尝试用线性模型来拟合,然后再来检验模型的适应性。 D:自回归模型反映了地理要素在时间上的变化,具有当前变化受其前期状况影响的特殊性质,用自变量x前期的数据预测变量 x当期的值。

  95. 近代地理学形成的标志是:

  96. A:德国洪堡的《宇宙.物质世界概要》的问世 B:李希霍芬指出,V地理学的最高目标,在于发掘人类和物质的地球以及与自然现象也有联系的生物现象之间的关系 C:李特尔的《地学通论》的问世

  97. 区域化随机变量两个显著的、也是最重要的两个特性是:

  98. A:离散性 B:结构性 C:随机性

  99. 第一位给近代地理学比较明确定义的学者则是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100. A:错 B:对

  101. 下述的哪个指标是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概率分布离散程度的一个归一化量度,其定义为标准差与平均值之比

  102. A:离散系数 B:标准差系数 C:变异系数

  103. 当一个变量X由小到大,另一个变量亦相应地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两变量的散点图呈直线趋势,那么这两个变量之间有()。

  104. A:不相关 B:正相关关系 C:负相关关系

  105. ()是不确定性关系,指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但与函数关系不同,它们不存在严格的确定和依存关系。

  106. A:函数关系 B:相关关系 C:回归关系

  107. 第p百分位数是一系列指标值,表示:数据中有p%位于该指标值的左边,有(1-p%)位于该指标值右边。

  108. A:对 B:错

  109. 一般认为,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50年代,是近代地理学。

  110. A:错 B:对

  111. 当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被表示为点时,它的位置可用平面坐标表示,点状分布就表现为平面上的一些点,或者说点簇。

  112. A:错 B:对

  113. 变异函数当自变量h趋近于无穷时的极限值称为“()”,它实际上等于区域化变量的先验方差。

  114. A:基台值 B:偏基台值 C:块金值

  115. ()是将待分类的样本看成多维指标空间的点,将这些点分组,也就是分成一个个集合。

  116. A:聚类分析 B:点群分析 C:群分析
    AI参考:正确选项是【A: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将待分类的样本看成多维指标空间的点,将这些点分组,也就是分成一个个集合。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的分类方法,它不需要已知的类标签来指导分类过程。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中,聚类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用于数据的探索、描述和预测。选项B和C中的“点群分析”和“群分析”没有直接涉及到分类的原理和方法,因此不是正确选项。'
  117. 各个地物的属性特征通过各个个体的统计标志的表现来表达。

  118. A:对 B:错

  119. ()是处理变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寻找变量之间的数学表达式得到。

  120. A:判别分析 B:回归分析 C:A相关分析

  121. 在1812年提出了有名的人地相关的“有机整体”观点的学者是()。

  122. A:斯特拉波 B:瓦伦纽斯 C:布黑

  123. 从数学的角度看,地理系统的演化过程一般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确定性成分,另一种是随机性成分。

  124. A:对 B:错

  125. 进行一元非线性回归时应该:

  126. A:根据散点图的特征大致判断曲线的形态; B:根据曲线的形态所反映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因变量y与自变量X之间的回归函数的类型。 C: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做散点图;
    AI参考:正确选项为【ABC】。在进行一元非线性回归时,应该根据以下步骤进行:1. 根据散点图的特征大致判断曲线的形态,这有助于确定回归函数的类型。2. 根据曲线的形态所反映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因变量y与自变量X之间的回归函数的类型。3.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做散点图,以进一步验证和确认回归函数的类型和拟合程度。因此,选项A、B、C都是正确的。'
  127. ()是空间上不可再分的几何实体,可以表示精确的地理位置点,也可以是一些地理实体的抽象。

  128. A:线 B:面 C:点

  129. 地理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 ),它表示地理数据整个样本的变化程度。

  130. A:中间值 B:全距 C:极差

  131. 森林土壤中有效氮的含量即使在两个非常靠近的样点上,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表现出不连续性,这种现象称为“块金效应”。这种块金效应的大小可用()来衡量。

  132. A:偏基台值 B:块金值 C:基台值

  133. 实际上区域化随机变量Z(x)的变化是相当复杂的,往往包含各种尺度及各种层次的变化。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理论模型去描述。

  134. A:对 B:错

  135. 关于随机变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136. A:随机变量的取值随试验结果而改变。 B:随机变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受随机因素的影响而在试验结果中能取不同数值的量。 C:采用随机变量可以用统一的形式表示不同性质试验中的事件,特别是连续性 D:随机变量在一个范围内取值,表示一个随机事件。

  137. 中心点模型的选址原则是最远服务距离最小化,就是在待选择的这些顶点中寻找他们的最大服务距离最小的那个顶点就是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点。

  138. A:错 B:对

  139. 系统聚类分析方法是根据地理变量(或指标或样品)的属性或特征的(),用数学的方法把它们进行定量分类。

  140. A:相似性 B:均一性 C:亲疏程度 D:离散程度

  141. 关于Pearson相关系数说法正确的是:

  142. A:r=0时,无线性关系,但不能排除变量之间有别的关系。 B:r=-1或r=1时,表明变量间存在完全线性相关,此时相关关系成为一种函数关系。 C:它的取值在-1和+1之间。 D:在大多数情况下,r值介于 1之间,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143. ()是描述两要素之间相关程度的一种统计指标,此时样本值是表示数据的大小顺序,也就是排列位次,以各要素样本值的位次代替实际数据而求得的一种统计量。

  144. A:等级相关系数 B:spearman相关系数表示 C:顺序相关系数 D:秩相关系数

  145. 统计资料整理的结果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其中最常用的统计资料的表现形式是:()。

  146. A:统计图 B:柱状图 C:统计表

  147. 对于幂函数乘积模型的建立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148. A:幂函数乘积模型的拟合效果的好坏可通过拟合值和观测值做散点图来观测,如果这些点沿对角线分布,则说明拟合效果良好,则表明我们建立的幂函数乘积模型是有效的。 B:各变量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加和关系,而是相互的耦合关系时,就需要用幂函数乘积模式进行拟合。 C:幂函数乘积模型的求解思路是两边取对数,将其转化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形式,然后利用求解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方法来求解。 D:建立幂函数乘积模型的过程,也就是确定幂指数的过程。

  149. 关于相关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有:

  150. A: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 B:当现象间的内在规律被挖掘出来后,原来的相关关系也可能转化为函数关系。 C:相关分析不同于回归分析,没有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分。 D:有时由于认识的偏差或计算误差的影响可能使函数关系通过相关关系表现出来。

  151. 对于随机变量,将z(t)作为横坐标,z(t+h)作为纵坐标做散点图,这个图称h-展点图。

  152. A:对 B:错

  153. 对于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后可表示同一层次各因素对于上一层次的准则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排序。

  154. A:错 B:对

  155. 对于一个随机过程用xt这个变量的一系列取值来表示,这个t可以从零开始取,也可以从1开始取。

  156. A:对 B:错

  157. 如果两个要素(或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某种非线性关系,可以通过适当的变量代换,将其转换为线性关系,从而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运算。

  158. A:错 B:对

  159. 地统计学中将()定义为以空间点x的三个直角坐标为自变量的随机场。()

  160. A:区域化变量 B:随机变量 C:离散型变量

  161. ()就是把变换后的数据(Xij)减去其均值,再除以其标准差。这样变换后的数据,均值为0,方差为1,且与指标的量纲无关。

  162. A:平均值标准化 B:标准差标准化 C:极差标准化

  163. 对于回归模型,说法正确的是:

  164. A:回归平方和占总的离差平方和的比值就等于相关系数的平方。 B:回归平方和与总的离差平方和的比值与误差平方和与总的离差平方和的比值的和是1。 C:对于一组观测数据,总的离差平方和是一个定值,希望误差平方和越小越好,也就是希望回归平方和越大越好。 D:相关系数r的平方一般写成大写的R的平方,表征了x与y的因果关系程度和随机扰动程度的总和中,因果关系程度所占的比例。
    AI参考:选项【C:对于一组观测数据,总的离差平方和是一个定值,希望误差平方和越小越好,也就是希望回归平方和越大越好。】是正确的。对于回归模型,误差平方和是残差平方和与回归平方和的比值的和。残差平方和代表模型无法完全解释的部分,也就是预测的误差,误差越小越好。而回归平方和代表模型拟合度的好坏,回归平方和越大,拟合度越好。因此,在设定回归模型时,我们希望误差平方和越小越好,也就是希望回归平方和越大越好。其他选项不正确的原因:A选项:回归平方和占总的离差平方和的比值并不等于相关系数的平方,而是相关系数本身。B选项:回归平方和与总的离差平方和的比值并不等于误差平方和与总的离差平方和的比值的和,这两者并不能相加。D选项:相关系数r的平方一般写成小写的r²,用来表征线性相关程度的显著性,并不是因果关系程度。因果关系程度是通过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推断的,两者不同。'
  165. 邮局、物流公司等一类服务设施具有以下特征,所以适宜采用中位点模型进行选址。

  166. A:从服务设施的运行效率来看,要求总的运输量和载荷量的乘积最小。 B:要求得到快速的服务。服务设施要求布局在顶点上。 C:服务设施作为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对该区域的所有顶点都服务; D:单次服务针对多个服务对象;

  167. ()是指仅由一些点以及点之间的连线所组成的图形,来表达确定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具备或不具备某种特定关系的数学系统。

  168. A:平面图 B:矩阵 C:网络图

  169. 关于空间自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有:

  170. A:空间自相关的变量的取值主要与分割距离h有关,每一个h间隔都能得到一个h-展点图,也同时能得到一个z(t)和z(t+h)之间的相关系数r。 B:和时间序列的时间间隔相似,空间数据按空间间隔进行取样。 C:这种空间间隔形成相关关系和时间间隔形成的相关关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D:对于空间上相隔h的同一变量z(t)和z(t+h)的相关关系称为空间自相关。

  171. 根据对研究对象计量的不同精确程度,将计量尺度从低到高、由粗略到精确分为几个不同层次的尺度,分别为:

  172. A:定距尺度 B:定比尺度 C:定类尺度 D:定序尺度

  173. 关于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174. A:正态分布曲线呈钟型,两头低,中间高,左右对称因其曲线呈钟形,因此人们又经常称之为钟形曲线。 B: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大量现象服从或者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 C:具有特殊的数学性质,许多分布可以用正态分布近似计算,平均数服从或者渐近服从正态分布,由正态分布可以导出许多有用的分布(如x^2分布、t分布和F分布)。 D:正态分布是一个在数学、物理及工程等领域都非常重要的概率分布,在统计学的许多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175. 计量地理学的出现,反映了地理学向着定量化发展的新趋势,这种新趋势包括了以下哪些内容?

  176. A:在地理学研究中试图以定量的精确判断来补充定性文字描述的不足 B:以地理过程的预测和模拟来代替对现状的分析和说明 C:以抽象的且能反映本质的数学模型去反映具体的庞杂的各种地理现象 D:以合理的趋势推导与类推法去代替简单的因果关系分析,并以最新的技术手段去革新传统的地理学研究方法

  177. 局部平均数和局部变异有以下哪几种类型?

  178. A:局部平均数是一个常数,而局部变异却很大。 B:局部平均数增大或减小时,局部变异也随着增大或减小; C:局部平均数和局部变异均是一个相对常数。 D:局部平均数增大或减小时对局部变异影响不大,局部变异仍然保持一个相对常数。

  179. ()是统计所要研究的事物或现象的全体,即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180. A:统计总体 B:总体 C:估计总体

  181. 最早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撰,并采用经纬度、投影等近代科学方法配制地图的世界地理著作是()。

  182. A:林则徐的《四洲志》 B:周昌寿《译刊科学书籍考备》 C:魏源的《海国图志》

  183. ()是所有的离差之和的平均值。

  184. A:平均差 B:平均离差 C:平均偏差

  185. 对时间序列的如果Q 统计量大于特定的临界值,则一个或多个滞后的自相关可能显著不同于零,说明在这个时段内各个值并不是独立和随机的。

  186. A:对 B:错
    AI参考:正确答案是B:错。根据问题描述,如果Q统计量大于特定的临界值,则说明一个或多个滞后的自相关可能显著不同于零,即表明时间序列中各个值存在相关性,并不是独立和随机的。但是这个判断并不是绝对的,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数据和分析方法来确定。因此,答案为B。'
  187. 回归分析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一个数学表达式以反映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其目的在于根据已知变量估计和预测未知变量的平均值。

  188. A:对 B:错

  189. 通过()可以将多个变量缩减为少数几个新的变量,而信息并没有损失,或者说信息损失很少。

  190. A:主成分分析 B:聚类分析 C:因子分析

  191. ( )是将两要素的样本值按数据的大小顺序排列位次,以各要素样本值的位次代替实际数据而求得的一种统计量,是位次分析方法的数量化。

  192. A:矩阵分析 B:秩相关系数 C:自然数排序

  193. 基于邻点数的方法的前提是认为从统计学上讲,在随机分布的情况下,每个点的一个平均随机距离re的平均内平均有一个邻点,因此,如果每个点的平均邻点数小于1则为均匀分布,如果每个点的平均邻点数大于1则为聚集分布。

  194. A:对 B:错

  195. 以表示排列位次的变量作为原始数据,计算的pearson相关系数即为spearman相关系数

  196. A:对 B:错

  197. 用最近邻距离法对于一个区域内的点状分布的模式的量化的主要工作是计算出最临近距离,最临近距离的计算方法有:

  198. A:顺序法 B:测序法 C:区域法
    AI参考:正确选项是【A:顺序法】。顺序法是一种常用的最临近距离计算方法,它按照点的顺序依次计算最临近距离,通常适用于点状分布模式较为均匀的情况。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能够快速地计算出最临近距离,适用于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的情况。而测序法和区域法则不是最临近距离计算的主要方法。测序法通常用于序列数据的分析,而区域法则需要对数据进行更复杂的处理和分析。'
  199. 除了定类尺度外,下列哪一个尺度的标志也属于品质标志:()

  200. A:定比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AI参考:答案是B:定序尺度。定序尺度是仅用类别或顺序来表示事物品质的统计尺度,它只能把观察值分成某种等级或类别,而不能精确地确定各单位之间的数值距离。除了定类尺度外,定序尺度属于品质标志。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选项A、C属于数量标志,不属于品质标志。'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1)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