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单元测试
  1. 隐士们多数有孤高特立、独来独往、不食人间烟火的性格,不过他们并不寂寞,因为隐士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在他们的周围也有着志同道合者围绕相随。以下哪些是诸葛亮周围的知己?

  2. A:崔州平 B:周续之 C:石广元 D:孟公威
    答案: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
  3. 文人隐逸倾向的支持条件有哪些条件?

  4. A:历代主流舆论对文人归隐的推崇 B:古代中国是一个发达的农业社会 C:传统的逃避哲学思想深入文人阶层 D:古代士大夫对于技艺享乐的必然结果
  5. 中国的隐逸文化具有怎样的历史影响?

  6. A:激发了士大夫文人为官的政治热情 B:丰富了审美文化的内涵 C:培养人自身的独立性 D:为艺术样式的丰富和发展补充了养分
  7. 以下哪些称谓是隐士的别称或隐射出隐士的身份?

  8. A:匠人 B:征君 C:逸民 D:狂士
  9. 怎样的人才能够符合隐士的真正定义?

  10. A:有一技之长 B:有学问 C:不慕名利 D:有治国之才
  11. 以下意象哪些可以算作隐逸意象?

  12. A:秋菊 B:孤松 C:归鸟 D:白云
  13. 古代文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实现自我价值?

  14. A:浪迹 B:出仕 C:归隐 D:讲学
  15.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其中“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一句话渊源于?

  16. A:汉乐府民歌 B:白居易《种桃杏》 C:杜甫《月夜忆舍弟》 D:古诗十九首
  17. 当晏几道在现实中遭遇了不幸和逆境时,通常会通过哪种方式逃避这种境遇?

  18. A:耕种 B:寻梦 C:饮酒 D:执着
  19. 以下哪一句话体现出儒家的隐逸观念?

  20. A:不事君侯,高尚其事 B: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C:形莫若就,心莫若和 D:不为今身而修来世
  21. 欧阳修曾经在一次科举考试后看到一位考生的试卷后感叹:“此人一出,吾当避人一头地。”这位考生是?

  22. A:苏轼 B:苏辙 C:苏洵 D:曾巩
  23.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中国文人对秋季的感情历来都是悲伤的,这一传统是从谁开始的?

  24. A:刘禹锡 B:屈原 C:宋玉 D:欧阳修
  25. 宋代时期,作品集诗、文、词、书、画于一体而首屈一指,生活坎坷而为后世敬仰的文人是?

  26. A:苏轼 B:苏辙 C:黄庭坚 D:王安石
  27. “隐士”一词最早在中国出现于什么时期?

  28. A:魏晋南北朝 B:先秦 C:战国 D:五代十国
  29.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隐士留下了许多别称,例如:高士、处士、逸士、高人、逸民、征士、征君等,这些雅号各有春秋。史书记载中,战国时期的鲁仲连被称为“齐国之____”?

  30. A:处士 B:高人 C:逸民 D:高士
  31. 古代文人对于艺术的修养特别重视,他们基本对“琴棋书画”四艺有各自的掌握。这里的“棋”是指?

  32. A:围棋 B:五子棋 C:象棋 D:跳棋
  33. 以下哪一个地方是苏轼因遭贬而长住的居所?

  34. A:黄州 B:湖州 C:杭州 D:密州
  35. “新旧党争”是以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为导火线的重大政治事件,同时期的文人或政客多牵涉其中。其中在苏轼为官时期,其所支持的“旧党”领袖是?

  36. A:王安石 B:司马光 C:章惇 D:蔡京
  37. 以下哪一类诗歌题材受隐逸思想的影响最大?

  38. A:边塞诗 B:宫怨诗 C:山水田园诗 D:咏史怀古诗
  39. 隐逸是古代文人为了追求自我而选择与社会向隔绝的生活方式,正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下面哪个隐士因“大隐”而流芳千古?

  40. A:林逋 B:东方朔 C:王通 D:诸葛亮
  41.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这首《玉树后庭花》是谁创作的?

  42. A:李隆基 B:陈叔宝 C:李世民 D:李煜
  43. 中国古代曾经有一段特殊的“隐士时期”,这一时期士大夫为了躲避官场的险恶选择退避山林,并崇尚清谈,追逐玄虚。这一时期是?

  44. A:两汉之际 B:两宋之际 C:魏晋南北朝 D:明清之际
  45. 北宋初期,隐居于杭州西湖,婉拒为官并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隐士是?

  46. A:林逋 B:陈抟 C:陈翥 D:种放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4)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