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匠精神的内涵是( )

  2. 答案:执着专注###追求卓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3.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这些表明( )。

  4. 答案:做好劳动安全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以人为本是党执政的目标和追求###美好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5. 我们如何在实践中做到知行统一?( )

  6. 答案: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学习与实践要密切结合###要学会读无字之书###不要光埋头读书
  7. 政府对劳动者智力能力的重视与认可的举措有( )。

  8. 答案:“泰山学者”###“闽江学者”###“长江学者”###“紫江学者”
  9. 居里夫人在研究镭的过程中,尽管失败不断向她袭来,但她凭着执着与坚强,坦然面对一次次的失败,矢志不渝地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不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由于她在放射性研究方面成绩显著,1903年她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的故事告诉我们( )。

  10. 答案:伟大的科学成果,大都要通过艰辛的实践探索###居里夫人用自己的劳动诠释了生命存在的价值
  11.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这表明( )。

  12. 答案:劳动是创造幸福生活的重要手段###劳动对于个人具有非凡的意义###劳动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培养爱劳动的习惯和品质
  13. 科技创新对劳动对象的影响有( )。

  14. 答案:科技创新增加了劳动对象的环境友好性###科技创新催生了新型劳动对象的发明和合成###科技创新将过去无法被利用的自然资源纳入劳动对象的范围
  15. 树立科学的劳动观,我们要( )。

  16. 答案:坚持不懈的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实践过程中可以提高劳动技能###重视劳动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念###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劳动精神
  17. KTV娱乐场所不能开在学校附近,也不能开在居民小区;饭店不能开在居民楼上;进行化学实验,需要在化学实验室进行,等等。这体现了优化劳动环境时要坚持( )。

  18. 答案:择地原则
  19.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开发和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了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开垦了物产丰富的广袤粮田,治理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了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这段话最能体现的是( )。

  20. 答案:伟大奋斗精神
  21. 一般劳动技能和专门劳动技能的划分标准是( )。

  22. 答案:技能是否有专业水准要求
  23. 长久坚持下去、这种劳动品质是( )
  24. 每一起严重的事故背后,必然有29起较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相随。这是( )。
  2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著名论断的提出者是( )。
  26. 在安全工作中,有时以人为本的温暖管理带来的效果,会胜过严厉无情的批评教育。这是( )。
  27. 劳动观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人们的劳动态度是否正确。( )
  28. 社会分工就是让擅长的人做自己擅长的事,以致整个社会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
  29. 扰动起源事故理论中的扰动是指一种干扰活动。( )
  30.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或者说两种属性。( )
  31. 劳动品质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品质。( )
  32. 劳动教育不仅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能力、生存能力,还要培育学生拥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 )
  33. 马克思在实现哲学史上伟大变革的理论是唯物史观。( )
  34. “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眉毛胡子一把抓”,犯了专业化生产的大忌,没有真正明了产业分工与专业化对于一个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意义。( )
  35. 当今的“劳动”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意义上的体力上的付出,它不断地激发人们奋斗的热情和创新的潜能,是集智慧和勇气于一身的“创造”。( )
  36. 劳动者享有辞去现有工作的权利,但不能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
  37. 劳动既是人类创造并积累财富的过程,也是人类自身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过程。( )
  38. 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意识规范,也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的重要要求。( )
  39. 行字在甲骨文中的本意是走路。( )
  40. 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41. 造成大学生普遍的劳动意识不强,劳动教育缺失的困境的原因有( )。
  42. 邱海波是中央指导组专家,一天内要跑三四家医院,巡诊危重症病例,给出有针对性的诊疗建议。刚到武汉时,他发现重症病例每天快速增长,但重症病房却一床难求。邱海波和专家组成员建议,增加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迅速扩充重症病床,这个意见很快被中央指导组采纳。晚上研讨诊疗方案,这是邱海波这一个多月来的工作节奏。邱海波的劳动属于( )
  43. 劳动精神的内涵是( )
  44. 劳动教育的实践环节涉及的面比较广,它涵盖家庭、学校和社会,具体包括( )。
  45. 劳动革命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46. 有赖于组织劳动技能有力施展的案例有( )。
  47. 优化客观劳动条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48. 中国古代的劳动节是( )。
  49. ( )说:“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
  50.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时间是( )。
  51.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句诗描写的情景是( )。
  52.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
  53. “吃大锅饭”、“劣币驱逐良币”是因人的本性好逸恶劳所致。( )
  54. 契约精神不是单方面强加或胁迫的霸王条款,而是各方在自由平等基础上的守信精神。( )
  55. 劳动与实践都具有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客观实在性的特征。( )
  56. 学生在教室里听课也是劳动。( )
  57. 分工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技术上的联合方式,即劳动的联合方式。( )
  58. 劳动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这一命题是从人的本质存在的充分展示而应然呈现的样态。( )
  59. 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一种标准,不是唯一标准。( )
  60. 分工必然使得每个劳动者生产专业化,专业化分工可以( )。
  61. 事故因果连锁论带来的启示有( )。
  62. 《劳动修养》课程中所讲的劳动条件,是指满足劳动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要求而必须具备的各种要素,包括( )
  63. 获得认识的途径只有两条,即( )。
  64. 下列不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
  65. 概括为“坚守执着、精益求精、专业专注、追求极致、一丝不苟、自律自省”的是( )。
  66. 许振超,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固机高级经理。他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自学成才,苦练技术,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先后七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享誉全球。从以上材料最能看出许振超是( )的优秀代表
  67.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
  68. 由于男女的生理差别,所以男女存在的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是合理的。( )
  69. 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是实践基础上的成果。( )
  70. 社会主义条件下,摆脱资本盘剥的劳动在按劳分配的原则下尽管实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制度安排,但依然存在收入分配的差距。( )
  71. 马克思侧重于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考察分工,斯密更侧重于从生产制度演变的角度来考察分工。( )
  72. 目前在劳动领域正在发生的重大变革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劳动变革的第四次革命, 其标志是( )
  73. 劳动能够创造价值。( )
  74. 技术工人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 )
  75. 社会性是数字经济根本性特质所在。( )
  76. 要弘扬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 )
  77. 劳动技能的衡量标准主要看劳动过程中劳动技能是否能够对财富的创造起贡献作用,即成为财富形成的源泉。( )
  78. “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桥指的是南京长江大桥。( )
  79. 下面对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说法正确的有( )
  80. 稻、黍、稷、麦、菽均是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的农作物,其中的“菽”是指( )。
  81. 王夫之提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意指( )。
  82. 我们的劳动经验是辛苦得来的,不要轻易分享他人。( )
  83. 身体素质是生命质量的基础,但它不是劳动得以进行的首要物质条件。( )
  84. 在王阳明的“知”论中,“知”即是“良知”。( )
  85. 当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时,劳动者有拒绝执行的权利。( )
  86. 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疾病的发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因此,我们要( ),以保证劳动顺利实现。
  87. 无人化生产方式下,人类有意义的劳动就只有创造性劳动了。( )
  88. 女娲造人说、上帝造人说都是唯心主义观点。( )
  89. 有人觉得劳动苦,有人觉得劳动快乐。对劳动的感受实际上取决于人对劳动的态度。( )
  90. 李白笔下的“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描写的是炼铁工人的劳动场景。( )
  91. 建立劳动关系,无需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92. 在人自身没有构筑全面的社会关系体系和全面自由发展的能力体系之前,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
  93. 劳动可以树德,体现在( )。
  94.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由组长钟南山院士,成员高福、李兰娟、袁国勇、曾光、杜斌等组成,涉及到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学、流行病学、疾控中心、微生物学、重症等学科,这是涉及疫情防控最相关的专业,个个都是各个领域最权威的人士,有实战经验。他们在发挥各自特长的基础上,加强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光荣艰巨的任务,完成卫生健康委的职责和使命。高级别专家组的主要职责是去了解疫情是什么样的情况,做一个大致判断并指导疫病防治工作。 专家团队到达武汉后,查看了病历,听取了省、市疾控中心的疫情汇报,又去了武汉金银潭医院和疾控中心做调查研究,以获得尽可能真实系统的材料才能做出有依据的判断。这段材料说明了( )
  95. 下面对诚实劳动说法正确的有(   )。
  96. 劳模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国家的功臣。劳模精神可以概括为( )
  97. 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专业化,从事某项劳动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经验才能胜任。因此我们提升专业、科学认知要做到( )。
  98. 科学劳动观的具体表现有( )。
  99. 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基本规定包括( )。
  100. 齐白石通过不懈努力,最终使自己从一位普通的雕花木匠转变成名满天下的书画家。这告诉我们( )。
  101. 劳动工具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为( )。
  102. 高度分工导致的消极影响有( )。
  103. 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和互联网浪潮的趋势中,劳动与传统意义上的劳动,从内涵到方式已发生的变化有( )。
  104.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进一步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段话表明( )。
  105.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哲学含义是( )。
  106. 劳动不同于一般实践活动本质性特征在于( )
  107. 在人类的初年,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基础性的奠基作用的社会分工有( )。
  108. 人身上承载的标识人之为人的基本规定是( )。
  109. 科学发展史表明,有的理论虽然曾经被实践证明为是真理,但由于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新的实践又会证明曾经被过去的实践证明为真理的理论并不是或不完全是真理。这种现象表明( )。
  110. 体力能力表现为人的( )。
  111.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这都形象地说明( )。
  112. 劳动者借助计算机对各种劳动工具实现数字化控制在制造业已经变得十分普遍,数字化给制造业带来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13. 精选并善用劳动工具,要掌握三个原则,以下哪个不是( )。
  114. 从优化劳动条件的角度,“民以食为天”体现了( )劳动的重要性。
  115. ( )对“勤于动手”给出了四字方针:勤(Deligent)、谨(Discreet)、 和(Peaceful)、缓(Gradual)。
  116. 下列二十四节气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117. 斯密定理指出了分工的一个约束条件是( )。
  118. 既是中国传统节日,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是( )。
  119. 数字劳动下知识型工作者将取代传统意义上的体力工作者。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有( )
  120. ( )对主体的影响,涉及感情的生产、调节与控制,也可以表述为情感劳动,是一种生产或操控情感的活动,凸显了教育、态度、个性、亲和力等情感诉求。
  121.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提出者( )。
  122.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只要存在安全隐患,事故总会发生。差别只是早晚、大小、轻重而已。这是( )。
  123. 所有的认识都来源于实践。( )
  124. ”勞”这个字告诉我们,天上不会掉馅饼,人生没有免费的午餐。( )
  125. 当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成为社会解放的必要前提时,劳动则成了未来生活的第一需要。( )
  126. 劳动分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最突显的作用就是提高劳动效率。( )
  127. 劳动不仅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也是生活的第一需要。( )
  128. 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所掌握并能运用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多少,因此,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根本途径。( )
  129. 能量意外转移理论表明,只要有能量存在,能量的转移就不可避免,从而事故也很难避免,差别只是早晚的事。( )
  130. 运动,能够锻造你的身材、修炼你的容貌、改变你的大脑、重塑你的生活。( )
  131.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 )
  132. 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是生活的第一需要。( )
  133. 柏拉图认为,知属于理念世界,行属于现象世界,知与行也是合一的。( )
  134. 正反事实证明,无论劳动的具体形态、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怎样变化,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点没有改变。( )
  135. 劳动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但实践活动并不等于劳动。( )
  136. 轨迹交叉论是指,不同物体的轨迹意外交叉在一起,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
  137. 时间是空间的本质,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 )
  138. “劳动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这一诊断启迪着我们理解与把握劳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成其为人的生成意义,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始终“在途中”,激发每一个体经由劳动而提升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程度。( )
  139. 在资本主义时代,劳动通过和资本家支付的工资实现形式上的等价交换,其间隐藏了资本家截留的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则加剧了资本掌控下劳动的异化。( )
  140.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 )
  141. 劳动技能本质上是人的劳动能力。( )
  142. 计算机将代替人操作机器,人就彻底解放,不用劳动了。( )
  143. 1917年暑期,在一师读书的毛泽东邀了在楚怡小学教书的“学长”萧子升,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此次毛泽东他们没带分文,历时一个多月,走了九百多里路,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 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不少乡镇。途中,结交了农民、船工、财主、县长、老翰林、劝学所所长、寺庙方丈各色人等,写了许多笔记。从中我们可得知( )。
  144.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说:“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在我们看来又是什么呢?是劳动。”这里就明确提出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那就是劳动。
  145. 陆游的有句诗写得非常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其实也表明( )。
  146. 程颐提出:“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 所谓自明而诚也”,这是( )的观点。
  147. 最早提出知行合一观点的是( )。
  148. 一个智能机器人干活可以养活许多人。在这个意义上,智能机器人的大量运用更多地是人类解放的实现,是人类彻底摆脱奴役劳动的标志。( )
  149. 科技创新对劳动者的影响不包括( )
  150. 提供数字媒体技术、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的各种生产劳动是( )。
  151. 具有完美对称性的“纳米王子”富勒烯,它的三位发现者由于这个堪称人类科技史上划时代的重大发现获得了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然而,富勒烯的相关技术还没来得及转化成产品形成真正的使用价值,就迅速地被制造成本更低廉、性能更强大的石墨烯所取代,时隔仅仅14年有关石墨烯的研究再次站在诺贝尔的颁奖台。这表明( )。
  152. 劳动革命的特点有( )。
  153. “预防为主”是做好劳动安全的根本途径。( )
  154. 任何一个安全事故的损失,我们只是看到了冰山一角,可能更大的损失我们无法计算。这是( )。
  155. 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论包括如下因素( )。
  156. 全世界每年死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人数约为200万(据ILO报告),职业领域每天有5400多人死于工作;每分钟有4人因工伤导致死亡。而越来越多的统计表明,在诸多的劳动安全事故中,因为人的因素导致的要占70%以上。上述文字表明( )。
  157. 人的气质对安全行为有很大影响,因为不同的工作对人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要求迅速做出反应的工作任务由粘液质的人来完成就比较合适。( )
  158. 下面对奋斗的说法正确的有( )。
  159. “宁肯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劳模是( )。
  160. 中国女排“五连冠”,万人空巷看女排。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女排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女排队员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 )、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
  161. 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对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有( )。
  162. (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条重要准则,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法活动的重要原则。
  163. 劳动动机是劳动意识当中的始发、驱动因素,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意识和目标指向。( )
  164. 劳动动机的类型有( )。
  165. 培育劳动意识,可给予我们日常生活以基本的指引,体现在( )。
  166. 如果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水平比较高,他的劳动动机则更注重成就动机。( )
  167. 人在劳动过程中稳定的应对模式、行为方式和行为倾向指的是( )。
  168. 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观点,并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进国民财富的巨大作用的作品是( )。
  169. 劳动分工可以分为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这是按( )来划分的。
  170. 脑力劳动对客观世界的探索与认知,进一步提升了人类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拓展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
  171. 人的劳动能力包括( )。
  172. 对劳动分工的探索,在人类思想史上,是由亚当·斯密首先提出。( )
  173. 从劳动条件角度,“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等谚语表达了人际关系在劳动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174. 以下不属于科学劳动观的表现的是( )
  175. 劳动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 )
  176. 劳动条件的好坏关系着广大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
  177. “磨刀不误砍柴工”中的“刀”属于( )
  178. 家家户户都希望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如果用一个字来表示,最恰当的字是( )。
  179. 脑力劳动完全耗费人的脑力,体力劳动完全耗费人的体力。( )
  180.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这首诗反映的节气是( )。
  181.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倡导劳动光荣思想的人物有( )。
  182.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这句诗指出了劳动工具的改进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
  183. 学习《劳动修养》课,需要做到( )。
  184.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不劳动,不要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
  185. 马克思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
  186. 开设劳动教育课的目的在于( )。
  187.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 )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2)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