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测试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社会文明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问题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答案:B
2.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
A:精神文明的发展史
B: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D:国家政权的更替史
3.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
A:是否承认社会发展具有规律性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4.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
A: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B:产品的分配形式
C: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5.“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A:宿命论的历史观
B: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C:循环论的历史观
D: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6.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
A: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8.“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C: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D: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9.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
A: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地理环境
D:劳动
10.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 )。
A:生产方式的性质
B:生产工具的进步
C:社会财富的多寡
D:科学技术的进步
1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在( )。
A:社会意识可以超前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2.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物与物的关系
13.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
A: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B: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C: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D: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14.生产关系的本质是( )。
A: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
B:人们的阶级关系
C: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
15.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 )。
A: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B: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社会中现存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D: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工具的总和
16.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D: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运行形式
17.生产方式是指( )。
A:生产工具和劳动者的统一
B: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统一
C: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8.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是指( )。
A:劳动产品
B:劳动者
C:生产资料
D:自然环境
19.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
A: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
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
D: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
20.上层建筑是指( )。
A:建成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B:社会生产关系
C:科学技术
D:社会的经济制度

温馨提示支付 ¥4.99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48)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