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减少混和棉成分的波动,混合棉中最大混合比例一般为( )。
A:10%左右 B:35%左右 C:20%左右 D:25%左右
答案:25%左右
2.控制成纱棉结杂质粒数的最重要工序是( )
A:精梳 B:精梳前准备 C:开清棉 D:梳棉
答案:梳棉
3.棉纺精梳系统的工艺流程是中配棉→开清棉→()→粗纱→细纱→后加工所缺失的工序是( )。
A:梳棉→精梳→并条 B:梳棉→并条→精梳 C:梳棉→并条 D:梳棉→精梳前准备梳棉→精梳→并条
答案:梳棉###精梳
4.化学纤维长度L(mm)和线密度Tt(Dtex)的比值一般为( )左右。
A:13 B:43 C:23 D:33
答案:23
5.梳棉机输出的生条中以( )纤维居多。
A:无弯钩纤维 B:前弯钩纤维 C:两端弯钩纤维 D:后弯钩纤维
答案:后弯钩纤维
6.粗纱机纺纱过程中,( )。
A:锭翼恒速,筒管变速 B:锭翼变速,筒管变速 C:锭翼变速,筒管恒速 D:锭翼恒速,筒管恒速
答案:锭翼恒速,筒管变速
7.在纤维从刺辊向锡林转移过程中,影响转移质量的因素有( )
A:锡林与刺辊间的隔距 B:锡林与刺辊锯齿规格 C:锡林与刺辊的速比 D:喂入负荷
答案:AI参考:在纤维从刺辊向锡林转移过程中,影响转移质量的因素有:A、锡林与刺辊间的隔距;C、锡林与刺辊的速比。\n\n选项B和D虽然也与转移过程有关,但在题目中没有明确说明是针对纤维转移质量的因素,因此不是正确选项。锡林与刺辊的锯齿规格主要影响纤维与刺辊的摩擦和附着,而不直接涉及到纤维从刺辊向锡林的转移过程。喂入负荷则是一个更宏观的影响织机生产效率的因素,不是转移质量的直接影响因素。而锡林和刺辊的速比是影响梳理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整速比可以控制纤维的转移和分梳效果。'
8.锡林、盖板、道夫的梳理作用特点是( )。
A:反复梳理 B:自由梳理 C:握持梳理 D:储存梳理
答案:AI参考:正确选项是【B:自由梳理】。锡林、盖板、道夫的梳理作用特点是自由梳理,即锡林和盖板之间的梳理纤维可以自由移动,有利于纤维的伸展和恢复。而道夫的作用是输出梳理后的纤维束,并将其整齐地铺放在输出帘上,形成符合要求的锡林毛毯。'
9.在牵伸区中作用在一根纤维上的力是( )。
A:引导力 B:牵伸力 C:控制力 D:握持力
答案:AI参考:在牵伸区中作用在一根纤维上的力包括引导力、牵伸力、控制力和握持力,其中正确选项为ABCD。\n\n引导力:用于引导纤维沿着牵伸方向,保证纤维排列的准确性。\n\n牵伸力:通过牵伸辊或梳针等机构对纤维进行拉伸和定型,以提高纤维的弹性模量和弹性回复率。\n\n控制力:用于控制纤维在牵伸过程中的形态和位置,以保证纤维的均匀性和稳定性。\n\n握持力:用于保持纤维在牵伸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防止纤维断裂或滑脱。这些力共同作用,使纤维在牵伸区中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和塑形,以获得理想的纤维结构和性能。'
10.与精梳条干不匀的起因相关的内容正确的有( )。
A:牵伸工艺不合理 B:棉网成形不良 C:分离与接合阶段不良 D:牵伸装置不良
答案:AI参考:正确选项为:A:牵伸工艺不合理、B:棉网成形不良、C:分离与接合阶段不良。\n\n精梳条干不匀是纺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牵伸工艺不合理、棉网成形不良、分离与接合阶段不良都可能影响条干的均匀性。其中,牵伸工艺不合理主要是指牵伸辊、罗拉等部件的调整不当,导致纤维在牵伸过程中分布不均;棉网成形不良可能是由于棉花的成熟度、清洁度、梳理度等指标不佳,导致棉网无法充分成形;分离与接合阶段不良则可能是由于分梳元件的工作状态不佳,导致纤维无法得到充分分梳和接合。这些因素都可能对精梳条的干爽度和均匀性产生影响。因此,选项A、B、C都与精梳条干不匀的起因相关。选项D牵伸装置不良虽然也可能影响条干的均匀性,但并不是直接原因,因此不是正确选项。'
11.现代粗纱机上具体实施假捻效应的措施包括( )。
A:加装锭帽式假捻器 B:采用等导纱角纺纱 C:顶端刻槽或铣槽 D:缩小纺纱段纱条长度

12.关于选择钢丝圈的原则,正确的是( )
A:钢领直径越大,钢丝圈应越轻。 B:锭子速度越快,钢丝圈越轻。 C:导纱钩到锭子顶端距离越大,钢丝圈应加重。 D:纺纱线密度越小,钢丝圈愈轻。 13.在生产达到平衡之后,下列关于盖板式梳理机上纤维负荷说法正确的是( )
A:出机负荷与返回负荷在成份上完全一致 B:锡林针面的负荷小于盖板针面负荷,以便让锡林能更多地抓取纤维。 C:返回负荷的存在,使得梳棉机具有良好的混合均匀作用 D:喂入负荷是其他所有负荷产生的基础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卷曲小的分布在纱的外层,大的分布在纱的内层。 B:初始模量大的分布在内层,小的分布在纱的外层。 C:长细纤维易分布在纱的外层,初始模量大的分布在内层。 D:长细纤维易分布在纱的外层,短粗纤维易分布在纱的内层。 15.提高锡林-盖板间分梳效果的技术措施包括( )
A:加大锡林直径 B:加装固定盖板 C:采用反向活动盖板 D:减少活动盖板 16.在精梳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喂给系数K>0.5, 下列工艺参数的调整可以提高精梳落棉率和梳理质量( )。
A:增大分离隔距 B:增大喂棉长度 C:喂给方式采用后退给棉 D:喂给方式采用前进给棉 17.浮游纤维的不规则运动是造成纱条不匀的主要因素。( )
A:对 B:错 18.为顺利实现牵伸时,作用在须条上的( )。
A:牵伸力<握持力 B:牵伸力>握持力 C:牵伸力=握持力 D:牵伸力与握持力大小任意均可。 19.除杂与混合是基于( )实现的。
A:精梳 B:松解 C:开松 D:梳理 20.在精梳过程中,分离与结合作用有效提高棉网的结合牢度和质量的方式为( )。
A:加快精梳分离罗拉的速度 B:减少输入棉网的质量 C:增大有效输出长度 D:增大新、旧纤维搭接长度 21.走锭纺属于( )。
A:连续加捻 B:间歇加捻 C:层捻加捻 D:非自由端加捻 22.在牵伸区内布置附加摩擦力界的目的是( )。
A:控制须条在钳口下滑溜 B:实现准确的牵伸倍数 C:使引导力 > 控制力 D:有效控制纤维运动 23.罗拉握持距是牵伸工艺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其大小需要适应加工纤维的长度并兼顾纤维的整齐度。制定牵伸工艺时,罗拉握持距应主要依据( )来确定,并根据喂入纱条定量及结构综合考虑。
A:纤维品质长度 B:纤维整齐度 C:纤维短绒率 D:纤维平均长度 24.牵伸力最大的位置在( )。
A:牵伸倍数=1.15位置 B:临界牵伸倍数位置 C:牵伸倍数=1.3位置 D:张力牵伸位置 25.在精梳过程中,有关重复梳理次数增大的方式与效果正确的有( )。
A:喂棉长度减小 B:落棉率减小 C:梳理效果变差 D:分离隔距减小 26.细纱断头主要发生在( )。
A:气圈段 B:没有规律 C:卷绕段 D:纺纱段 27.若喂入粗纱不变,现将原定纺纱细度为13tex改为纺制18tex的细纱。则在棉纺细纱机上应按照 ( ) 的原则调整工艺参数。
A:减小牵伸倍数;增大钢丝圈重量 B:增大牵伸倍数;增大钢丝圈重量 C:增大牵伸倍数;减轻钢丝圈重量 D:减小牵伸倍数;减轻钢丝圈重量 28.抓棉机的除杂作用主要是通过( )来实现的。
A:撕扯分离除杂 B:杂质抖落 C:气流除杂 D:打击除杂 29.在并条工序,以下纺纱基本作用不能实现的是( )。
A:混合作用 B:加捻作用 C:牵伸作用 D:卷装作用 30.为保证粗纱顺利退绕,稳定退绕时的牵引张力,防止意外牵伸,细纱导纱杆一般安装在距粗纱卷装下端( ) 处为宜。
A:1/2 B:1/4 C:1/5 D:1/3 31.下列影响摩擦力界的因素为( )。
A:罗拉直径 B:罗拉压力 C:罗拉隔距 D:须条定量 32.棉纺系统可加工的纤维原料包括( )。
A:棉型化纤 B:长度与棉接近的毛、麻、绢丝等纤维 C:中长化纤 D:棉 33.粗纱工序的任务有( )
A:加捻 B:卷绕 C:成型 D:牵伸 34.下列关于粗纱捻系数设置原则,正确的书法有( )。
A:纤维整齐度好,捻系数可以小一些 B:纤维平均长度长,捻系数可以小一些 C:粗纱定量重,捻系数应减小。 D:环境湿度高,粗纱捻系数应高一些。 35.纤维条并合后可改善条子的( )。
A:粗细均匀 B:强力不匀 C:混合不匀 D:结构不匀 36.在罗拉牵伸区内,不同长度纤维变速规律正确的是( )。
A:短纤维变速分散且远离前钳口 B:长纤维变速集中且远离前钳口 C:短纤维变速分散且靠近前钳口 D:长纤维变速集中且靠近前钳口 37.在精梳过程中,纤维丛被哪个梳理部件梳理( )。
A:自由状态下被盖板和锡林反复梳理 B:头端被道夫自由梳理 C:头端被锡林主动梳理 D:尾端被顶梳被动梳理 38.原棉中所含杂质的去除,由开清棉和梳棉工序合理分担,开清棉工序主要去除( )。
A:细小杂质 B:与纤维粘附性强的杂质 C:金属等硬杂 D:体积较大的杂质 39.自调匀整按控制系统分可分为( )。
A:闭环系统 B:开环系统 C:混合环系统 D:交错环系统 40.细纱的质量指标有( )
A:一克纱内的棉结杂质粒数; B:单纱断裂强力及其变异系数; C:黑板条干或乌斯特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D:百米重量偏差及其变异系数; E:10万米纱疵。 41.牵伸对改善前弯钩纤维伸直度非常有效。随着牵伸倍数的增加,纤维的伸直系数越大。( )
A:对 B:错 42.与棉纤维相比,化学纤维蓬松性好,不含杂,因此,开清棉工序中可配置较少数量的开清点。( )
A:错 B:对 43.多种纤维混合后混料的断裂伸长率值,可以用各组分纤维相应指标的重量百分率加权平均计算( )。
A:错误 B:正确 44.多仓混棉机的混合作用原理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产生时间差而进行混合的,分为时差混和程差混和两种。( )
A:正确 B:错误 45.在细纱生产过程中,尽管纺纱段承受的张力最小,但由于纺纱段长度长,捻度小,因此易发生断头。( )
A:错误 B:正确 46.精梳前准备的偶数法则是指将梳理工序道夫下来的后弯钩,变成易于被锡林梳理的前弯钩( )
A:对 B:错 47.自动混棉机只有混和作用。( )
A:错误 B:正确 48.分梳度是指纤维单位长度上受到的平均作用齿数。( )
A:错误 B:正确 49.轴流式清棉机属于典型的握持打击开棉机。( )
A:错误 B:正确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8)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