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收入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 B: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C: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外区域的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外区域的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入; D: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
答案: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外区域的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外区域的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入;
2.区域规划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A:《马丘比丘宪章》 B:《首都柏林扩展规划》 C:《雅典宪章》 D:《大伦敦区域规划》
答案:《雅典宪章》
3.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是在( )年
A:2025年 B:2050年 C:2030年 D:2035年
答案:2035年
4.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是 ( )
A:补偿标准 B:补偿方式 C:补偿主体 D:补偿受体
答案:补偿标准
5.关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科技人员所占比重大,职工文化水平和科学技能要求高 B:所需劳动力较多,而原材料消耗一般较多 C:该产业多布局在科技中心 D:技术和设备先进且复杂,投资巨大
答案:所需劳动力较多,而原材料消耗一般较多
6.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是( )。
A:专业人才的规模和质量; B:市场需求。 C:经济结构演变; D:外部环境;
答案:专业人才的规模和质量;
7.以下对增长极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是同时并存的复合过程 B: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是极化作用的结果 C: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正效果是扩散作用的结果 D: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的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
答案: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的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
8.罗斯托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的六个阶优中的“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的主导部门是:( )
A:文教、卫生等服务业部门。 B:汽车等耐用消费品; C:食品、饮料、烟草、水泥; D:纺织等非耐用消费品和铁路运输;
答案:文教、卫生等服务业部门。
9.罗斯托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的六个阶优中的“成塾阶段”的主导部门是:( )
A:食品、饮料、烟草、水泥; B:纺织等非耐用消费品和铁路运输; C:重化工和制造业。 D:汽车等耐用消费品;
答案:汽车等耐用消费品;
10.运用点轴开发模式的工作步骤通常的顺序是( )
A:轴——等级体系——点。 B:轴——点——等级体系; C:点——轴——等级体系; D:点——等级体系——轴;
答案:轴——点——等级体系;
11.三次产业划分最先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 )
A:赤松; B:理查德 C:阿・费希尔; D:刘易斯;

12.区域规划中的建设目标包含的内容为 ( )
A:人口总量 B:人口构成 C:空间规模 D:经济总量 13.在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组织形式中,当前我国重点采用的组织形式是:( )
A:公司+合作组织+农户; B:政府+社区+公司; C:批发市场+农户 D:公司+农户; 14.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中,起动力作用的功能是( )
A:集聚功能; B:生产与管理功能; C:创新功能。 D:服务功能; 15.通常情况下,当城镇化水平达到( )时,人们才能真正重视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A:65% B:60% C:55% D:50% 16.提出核心——边缘理论的地理学家是:( )
A:萨伦巴; B:弗里德曼; C:布德维尔; D:李希霍芬 17.防止生态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治本之策是 ( )
A:国家干预、政策限制 ; B:法律强制; C:减轻环境压力,降低资源和环境使用的边际价值,缓解资源使用的稀缺性; D:普及环境教育和公众生态意识 18.城镇中服装一条街、饮食一条街产生的原因是
A:企业外部经济利益  B:共同利用自然资源                 C:产业关联积聚                     D:交通通达性改善 19.最先提出适度人口概念的经济学家是( )
A:索维; B:坎南; C:维克塞尔 D:桑德斯; 20.“生态文明”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是在( )
A:十六大 B:十八大 C:十七大 D:十九大 21.下列不属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主要内容的是( )
A:确定区域主体功能定位; B:开展国土空间综合评价; C:明确区域空间开发战略。 D:分析区域发展环境; 22.新旧动能转化重大工程通过“四新”促“四化”,其中的四新是指( )。
A: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B: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制度。 C:新产业、新材料、新业态、新模式; D: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模式; 23.创新活动的主要要素包括( )。
A:环境、人才、产业基础、政府; B:机会、环境、支持系统、创新者; C:技术、企业、环境、人才。 D:技术、人才、环境、机会; 24.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理论是( )
A:核心—边缘理论; B: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C:圈层结构理论; D:增长极理论 25.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产业了较大影响,这体现了旅游业下列特点的( )。
A:综合性 B:脆弱性 C:经济性 D:带动性 26.佩鲁提出的增长极概念中的“极”是指( )。
A:推动型产业; B:区域中新的生长点。 C:中心城镇; D:区域的节点; 27.比较成本说的创始人是( )
A:亚当·斯密; B:俄林 C:大卫·李嘉图; D:约翰·穆勒;; 28.下面对区域规划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从事区域规划工作的人员全部来自地理专业。 B:区域规划中提出的发展指标具有较强的强制性。 C:区域规划就是在多种方案的比较中确定适合该区域未来发展目标的总体蓝图。 D:区域规划的任务仅仅是对生产性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 29.下面关于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其他选项都是 B:垄断力量 C:竞争程度 D:企业规模 30.全国综合性开发计划是下列哪个国家的( )
A:中国 B:苏联 C:日本 D:德国 31.下面哪一个土地评价类型最侧重于经济方面的评价?( )
A:城镇土地定级估价 B:土地生态安全 评价 C:农用地分等定级评价 D: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32.著名美国硅谷属于下列哪种形式园区( )
A:高新技术装配园区 B:科学研究园区 C:新技术工业园区 D:高新技术园区 33.区域规划按体制环境划分可分为强调控模式、弱调控模式、多元调控模式三类,下列哪个国家属于多元调控模式( )
A:美国 B:法国、荷兰 C:英国、德国 D:日本、新加坡 34.农区和牧区、英语区和法语区等属于( )。
A:均质区域 B:城市经济区 C:结节区域 D:都不争取 35.关于库兹涅次法则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服务部门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B: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比重大体上呈上升趋势 C: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比重不断上升 D:服务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 36.以下不属于海洋灾害的是( )
A:海啸 B:风暴潮 C:赤潮 D:台风 37.木桶原理说明我们在区域发展中重点之一是( )
A: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B:竞争中的优势领域 C:基础部门和基础设施建设 D:高新技术产业 38.产业集群理论起源于传统的( )产业区理论。
A:陆大道 B:克拉克 C:马歇尔 D:钱纳里 39.以下不属于自然区区域规划的是( )
A:革命老区振兴规划 B:沿海地带规划 C:流域规划 D:山区规划 40.以下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贸易争端 C:环境污染 D:气候变暖 41.从运费最小化角度看,当原料指数=1的时候,企业的区位指向为( )
A:市场 B:端点布局 C:市场与原料地中心 D:原料地 42.倒U型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来的( )
A:配第克拉克 B:钱纳里 C:威廉姆森 D:库兹涅次 43.循环经济理论的为3R原则是指( )
A:资源化 B:全局性 C:减量化 D:再使用 44.以下属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一级类的是( )。
A:盐碱地 B:园地 C:林地 D:耕地 45.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下列哪些城市属于典型资源导向型战略( )
A:东营 B:广州 C:大同 D:大庆 46.系统法的特点是( )
A:分解协调性 B:联系性 C:整体性 D:动态性 47.区域发展定位的原则主要包括( )
A:全局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动态性原则 D:重点性原则 48.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包括( )
A:配第克拉克定理 B:库兹涅次法则 C:陆大道点轴发展模式 D:霍夫曼定理 49.以下属于区域规划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是( )。
A:大数据分析 B:现代数学方法 C:地理信息技术 D:遥感技术 50.在交通运输规划中,主要采用以下那些方法( )。
A:图上作业法 B:统计分析法 C:计量模型法。 D:实地调查法 51.影响加工制造业布局的因素不包括有( )
A:专业化协作 B:劳动力资源 C:资金情况 D:原料供应状况 52.区域规划的特点有( )
A:动态性 B:综合性 C:地域性 D:战略性 53.根据诺瑟姆曲线,如果一个区域的城镇率超过80%则处于城镇化成熟阶段。( )
A:对 B:错 54.根据产业结构分析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区域经济增长量可以分解为三部分: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 )
A:正确 B:错误 55.规划成果应按有关规定程序,报上级主管机构或政府权力部门审批之后,方具有实施的权威性。( )
A:对 B:错 56.经济增长是区域发展的最主要目的。( )
A:正确 B:错误 57.在区域产业规划布局中,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布局的条件和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因素。( )
A:正确 B:错误 58.区域规划重视的问题往往是长远的、宏观的、全局性的、地区与地区之间需要协调的关键性的问题。( )
A:正确 B:错误 59.经济活动点—轴渐进式扩散的结果,将形成点—轴线—集聚区的空间结构。( )
A:对 B:错 60.区域空间分区需要处理好以开发导向的实体空间和以生态保育为主的虚体空间两方面的关系。( )
A:正确 B:错误 61.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 ( )
A:正确 B:错误 62.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迁移及分布等都会对该区域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区域分析中必须将人口条件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加以分析。( )
A:正确 B:错误 63.一个县的三次产业结构为40:35:25,由于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大于第二、三产业所占比例,所以,这个县的产业结构是不合理的。 ( )
A:正确 B:错误 64.我国高新产业区的的类型大多属于科技工业园。 ( )
A:正确 B:错误 65.城镇体系是区域城镇群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存在着一个形成----发展----成熟的过程。( )
A:正确 B:错误 66.无论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再怎么提高,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
A:错误 B:正确 67.区域规划工作队伍上,需要由各个专业背景、多个部门等共同加入到区域规划中。( )
A:正确 B:错误 68.我国区域城镇体系空间分布都已经表现为由单一中心型转变为主次中心、多中心组群结构,由自给自足封闭式转换为有机联系开放式的变化趋势。( )
A:错误 B:正确 69.我们国家的土地利用所有权只有两种,即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 )
A:正确 B:错误 70.城市经济区属于功能经济区的范畴,它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城市社会地域分工为基础,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历史演变、交通状况、经济联系而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  )
A:错误 B:正确 71.人类的种族特性、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民族性格,与自然环境没有关系。( )
A:错误 B:正确 72.区域优势是存在于比较之中,没有比较,就没有优势可言。( )
A:正确 B:错误 73.区域规划评审专家应随机抽取,且需要专业比较单一。( )
A:正确 B:错误 74.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不需要听取公众的意见。( )
A:正确 B:错误 75.冷热国评价法的主要缺点有指标选择过于笼统,指标选择具有较大的主观性,评价结果可比性差,综合性和整体性差等。( )
A:错误 B:正确 76.与区域相近的词还有“地区”、“地域”等,其实质是一样的。只是区域是泛指,而地区则是特指,( )
A:错误 B:正确 77.对于已开发利用的资源,不需要研究数量对现状生产的保证程度。( )
A:错误 B:正确 78.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演变,可以划分为:低水平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扩散阶段----高水平均衡阶段。( )
A:正确 B:错误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1)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