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 能够形成水动力油气藏的构造部位有:          。

  2. A:地层产状发生明显变化的构造坡折带 B:储集层成岩程度变化带 C:地层产状发生轻度变化的构造鼻和挠曲带 D:单斜储集层岩性不均一和厚度变化带
    答案:地层产状发生轻度变化的构造鼻和挠曲带###单斜储集层岩性不均一和厚度变化带
  3. 前陆盆地缓坡带、凹陷带和陡坡带圈闭类型及油气运移特征存在差异。

  4. A:错 B:对
    答案:错
  5. 有机质热演化成烃过程中,粘土矿物的催化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6. A:降低有机质的成熟温度 B:提高产烃率 C:减缓有机质热演化进程 D:影响干酪根热解烃的化学组成
    答案:影响干酪根热解烃的化学组成###提高产烃率###降低有机质的成熟温度
  7. 一般情况下,颗粒的分选程度愈好,孔隙度和渗透率也愈大。

  8. A:对 B:错
    答案:对
  9. 影响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10. A:温度和时间 B:催化剂作用 C:细菌作用 D:压力
    答案:温度和时间
  11. 在初次运移研究中荧光分析技术主要应用于          。

  12. A:研究烃源岩含烃丰度 B:判断初次运移主要时期 C:确定主要运移通道 D:指示烃类运移的途径 
    答案:研究烃源岩含烃丰度###指示烃类运移的途径###确定主要运移通道
  13. 一般地,岩石对任何一种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不大于其绝对渗透率。

  14. A:对 B:错
    答案:对
  15. 与刺穿构造有关的圈闭和油气藏类型主要有          等。

  16. A:刺穿圈闭和油气藏 B:地层圈闭和油气藏 C:背斜圈闭和油气藏 D:断层圈闭和油气藏
    答案:断层圈闭和油气藏###背斜圈闭和油气藏###刺穿圈闭和油气藏
  17. 平行剖面布井系统主要应用于长轴背斜等圈闭的预探。

  18. A:错 B:对
    答案:对
  19. 在温度与时间的综合作用下,有利于油气生成并保存的盆地应该是年轻的热盆地(地温梯度高)和古老的冷盆地。

  20. A:对 B:错
  21. 油气初次运移的常见通道有          。

  22. A:微裂隙 B:干酪根网络 C:层理 D:连通大孔隙
  23. 由饱和烃→芳烃→非烃,δ13C 、δD逐渐减小。

  24. A:对 B:错
  25. 岩石润湿性对油气运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润湿性导致岩石孔渗性的改变,进而          。

  26. A:影响孔隙中流体的饱和度 B:影响流体有效渗透率 C:产生贾敏效应 D:影响油气水在孔隙中的分布状态
  27. 下列岩石中,可能成为烃源岩的是       。

  28. A:黑色玄武岩 B:黑色页岩 C:紫红色泥岩 D:灰黑色泥晶灰岩
  29. 可用于油气二次运移示踪的化合物有          。

  30. A:含硫化物 B:生物标记化合物 C:烃类化合物 D:含氮化合物  
  31. 从理论上讲,高压将阻碍或降低油气生成的进程。

  32. A:错 B:对
  33. 火山岩储集岩储集空间的的形成、分布等主要受       等影响。

  34. A:火山岩岩相类型 B:岩石次生变化 C:构造作用 D:风化作用
  35. 有机成因气包括                 等。

  36. A:煤型气 B:生物成因气 C:无机盐类分解气 D:油型气
  37. 温度升高或水中溶解CO2量增多,石油在水中溶解度增大。

  38. A:对 B:错
  39. 溶液中石油或沥青物质含量越高,荧光性越强。

  40. A:对 B:错
  41. 超压对油气成藏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42. A:阻止或促进油气的运聚,控制油气藏的分布 B:提高储层的孔渗性能,增强对烃类的封盖作用 C:对有机质成熟有抑制作用,有利于深部液态烃的保存 D:为烃类初次运移提供排驱动力
  43. 圈闭实际上储集层中被油气高势区或非渗透性遮挡(屏障)联合封闭的油气低势区。

  44. A:对 B:错
  45. 岩石中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叫做有效孔隙度。

  46. A:对 B:错
  47. 一般石油中存在卟啉,说明石油形成和经受的温度都不高于250℃。

  48. A:对 B:错
  49. 钒、镍含量低且V/Ni小于1者一般为陆相成因的石油。

  50. A:对 B:错
  51. 石油初次运移的主要时期是         。

  52. A:生油窗 B:烃源岩强烈压实作用期  C:烃源岩受到强烈构造挤压作用期 D:烃源岩裂缝大量发育期 
  53. 影响碎屑岩储集物性的主要沉积因素包括         等。

  54. A:杂基含量 B:碎屑颗粒的成分、分选、磨圆、排列情况 C:沉积构造
    D:压实与溶解作用
  55. 根据我国的油气资源分级,在圈闭预探阶段前期,对已发现的、有利含油气的圈闭或油气田的邻近区块(层系),根据石油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采用圈闭法估算的原地油气总量,称为             。

  56. A:潜在原地资源量 B:控制地质储量 C:预测地质储量 D:推测原地资源量
  57. 断层两侧储层对置,上倾地层的排替压力大,从而造成断层封闭,此属于         封闭机理。

  58. A:对置封闭 B:成岩封闭 C:颗粒碎裂封闭 D:泥岩涂抹封闭
  59. 目前用于评价烃源岩成熟度的常规地球化学方法主要有        。

  60. A:干酪根组成特征分析 B:岩石热解分析 C:可溶抽提物化学组成分析 D:色质谱分析
  61. 生烃中心控制着油气的分布,油气田具有围绕生油中心近环带状分布的特征,所有油气藏都分布于烃源岩的有效排烃范围以内。

  62. A:错 B:对
  63. 石英砂岩总是比长石砂岩的储油物性好。

  64. A:对 B:错
  65. 不整合于沉积盖层之下的基底基岩突起,被上覆不渗透地层所覆盖形成圈闭条件,油气聚集其中而形成的油气藏,称        。

  66. A:地层超覆油气藏 B:潜山油气藏 C:基底油气藏 D: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67. 断陷盆地缓坡带、凹陷带和陡坡带圈闭类型及油气运移特征存在差异。

  68. A:错 B:对
  69. 陆相石油的化学组成特征一般为             。

  70. A:低蜡高硫 B:高蜡低硫  C:低蜡低硫 D:高蜡高硫 
  71. 孔隙性的好坏控制了流体通过储层的渗流能力。

  72. A:错 B:对
  73. 影响束缚水的主要因素有        。

  74. A:构造运动 B:流体性质 C:泥质含量 D:储层孔隙结构
  75. 石油中的              含量越高,颜色就越深。

  76. A:烷烃 B:胶质-沥青质 C:芳香烃  D:环烷烃
  77. 油气在流体势作用下从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因此被高势区所封闭的低势区就是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指向区。

  78. A:对 B:错
  79. 下列各项中,可以导致烃源岩产生异常高压的因素主要有            。

  80. A:岩石胶结 B:烃类生成 C:地层剥蚀 D:流体热增压
  81. 石油动力粘度的大小取决于石油的          。

  82. A:化学成分 B:温压条件 C:溶解气量 D:石油的成因
  83. 渗漏型(逸出型)油气差异聚集最终形成“气心油环”模式:在盆地中心低处的构造圈闭中充满着天然气,而在高处的构造圈闭中却充满着石油。

  84. A:错 B:对
  85. 如果经预探后未发现工业油气藏,可做出“暂缓勘探”或“停止勘探”的否定评价。

  86. A:对 B:错
  87. 地层条件下,由于水动力和构造运动力必然作用于孔隙流体,进而造成孔隙流体压力的增大。孔隙流体压力越大,运移动力越大,因此油气二次运移方向总是从高压区向低压区运移。

  88. A:错 B:对
  89. 层析作用占主导的油气运移中,沿着运移方向,原油的相对密度、粘度、含蜡量及凝固点逐渐变小。

  90. A:错 B:对
  91. 以下各项中,属于生物化学生气阶段特点的有             。

  92. A:生成少量液态石油 B:环烷烃及芳香烃中以低环和低碳原子数分子占优势为特征 C:以生物化学作用和纯化学作用为主 D:正构烷烃有明显的奇数碳优势
  93. 地球深部的无机合成说的代表性分支学说包括        等。

  94. A:高温生成说 B:岩浆说 C:蛇纹石化生油说 D:费-托地质合成说
  95. 盖层封闭性的影响因素有__     __以及流体性质等。

  96. A:构造运动
    B:盖层厚度 C:盖层岩性与韧性 D:沉积环境及连续性
  97. 世界上最常见的三种类型的石油包括                   。

  98. A:环烷型 B:芳香-中间型 C:石蜡型 D:石蜡-环烷型
  99. 无效圈闭出现的主要原因:           。

  100. A:圈闭不在油气主要运移路径上,或为运移路径中的其它构造所屏蔽 B:较强的水动力作用将原来已在圈闭中聚集的油气被水流冲走 C:构造圈闭的形成时间晚于油气运移结束时间 D:圈闭远离油源中心,缺乏足够的油气源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1)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