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单元测试
  1. 社会代价理论是第一个关于残疾现象为什么会发生的理论。( )

  2. A:错 B:对
    答案:对
  3. 这种主张对残疾人社会辅导最好的办法就是兴建大型社会服务机构将他们养起来,以表达家庭成员和社会大众对他们的爱和责任的做法,属于以下( )

  4. A:社会责任理论 B:供养理论 C:社会代价理论 D:标签理论
  5. 起源于对贫困问题和社会不平等研究的理论是( )

  6. A:正常化理论 B:标签理论 C:社会排斥理论 D:社会代价理论
  7. “代价”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消耗的物质或精力,或所作出的某种舍弃、付出、投入和消耗,如用最小的代价办更多的事情。( )

  8. A:对 B:错
  9. 增能理论认为服务对象是有能力、有价值的,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在于通过共同的活动帮助服务对象去除环境的压制和他们的无力感,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是一种( )。

  10. A:合作性的伙伴关系 B:朋友式的关系 C:合作性的服务关系 D:家人般的亲密关系
  11. 以下关于标签理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12. A:贴标签不会使那些并不属偏差的行为成为 “偏差行为”。 B:这一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尔提出 C:标签理论是解释某些偏差行为何以产生的理论,也是反对 那些不正确地制造偏差行为的理论。 D:由于贴标签的人拥有权势,经过宣传或某些社会程序,这些加在弱势群体头上的“偏差”“不正常”的标签逐渐被广大社会所接受。
  13. 批评以往给弱势群体贴标签的做法,反对将残疾视为社会的另类,更反对用所谓主流社会中的“正常”的方法去治疗他们,认为这都是有失偏颇的理论是( )。

  14. A:标签理论 B:社区照顾理论 C:回归理论 D:正常化理论
  15. 以下关于社会排斥理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16. A:社会排斥起源于对残疾人问题的研究。 B:社会排斥是社会结构变迁的结果。 C:社会排斥原先是针对大民族完全或部分排斥少数民族的种族歧视和偏见的。 D:社会排斥既是一种既定的社会机制,又是一个排斥与被排斥的动态过程。
  17. 对将弱势群体封闭在“院舍”中进行供养和照顾进行反思,形成的理论是( )。

  18. A:标签理论 B:回归社会理论 C:正常化理论 D:增权理论
  19. 供养理论与当前的主流价值观不一致,因此不再发挥作用。( )

  20. A:错 B:对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4)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