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
  1. 课程标准中“认识”“说明”“阐述”“掌握”等行为动词属于体验性要求的目标动词。( )

  2. A:对 B:错
    答案:错
  3. 教材的整体分析既可以是对一个学段或一个年级或一个学期的教材进行分析,也可以是对一套教材或者其中一个系列或者一个模块进行分析。( )

  4. A:对 B:错
    答案:A:对
  5. STSE是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

  6. A:对 B:错
    答案:对
  7. 分析教材内容体系和章节安排,一般可根据教材内容的具体情况将其内容从不同方面进行梳理,从宏观把握其知识结构及特点。( )

  8. A:对 B:错
    答案:对
  9. 教科书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为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服务。( )

  10. A:对 B:错
    答案:对
  11. 物理课程标准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

  12. A:错 B:对
    答案:对
  13.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

  14. A:错 B:对
    答案:对
  15. 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社会责任等要素。( )

  16. A:错 B:对
    答案:B:对
  17. 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过程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进行育人( )

  18. A:对 B:错
    答案:错
  19. 物理教材分析是指教师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物理学等多方面知识,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物理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对教材知识的系统结构、教学重点及难点以及教材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因素等进行挖掘和剖析的过程。( )

  20. A:对 B:错
  21. 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钻研物理课程标准,但如果不分主次、不分难易、不讲方法,对教学内容不加选择,不分轻重的沿用传统教法并不违背物理课程标准。( )

  22. A:对 B:错
  23.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主张自主探究,注重物理学习过程的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渗透。( )

  24. A:错 B:对
  25. 整体分析教材,更多的关注教材的宏观方面,如从教材的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教材内容体系及章节安排、教材的风格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

  26. A:错 B:对
  27. “物质”主题的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及科技发展前沿密切相关。( )

  28. A:错 B:对
  29. 整体分析教材要注意分析教材的编写思想,内容选取和体系安排。( )

  30. A:对 B:错
  31. 物理观念的要素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 )

  32. A:错 B:对
  33. 教材分析要结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特征、教师特征等进行。( )

  34. A:错 B:对
  35. 教师充分研读、分析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最基本的需要分析的要素是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 )

  36. A:对 B:错
  37. 教材的内容及要求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材的编写理念和指导思想。( )

  38. A:对 B:错
  39. 教科书和其它参考书并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

  40. A:对 B:错
  41. 按照教材分析的范围大小,教材分析可以分为( )

  42. A:教材节分析 B:教材体系分析 C:教材章分析 D:教材整体分析
  43. 新课标的主要特点是( )、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改革评价体系。

  44. A:突破学科本位思想,注重学生的发展 B:关注学生终身发展 C:贴近学生的生活 D: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45. 下列说法不属于“能量”主题中“内能”内容要求的是( )

  46. A:了解热机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B:定性说明荡秋千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C:讨论人在滑梯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 D: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描述不同形式的能量和生产生活的联系。
  47.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包括四部分,分别是力和运动、( )

  48. A:电磁场 B:近代物理、振动和波 C:新能源与材料 D:动量和能量
  49. 下面不是新课程理念的是( )

  50. A: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B:以学科为主的教育 C:进行双基教育 D: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51. 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内涵,可以从( )、物理学知识体系、物理学中的数学应用、物理学方法论的角度分析物理教材。

  52. A:物理概念 B:物理学史 C:物理规律 D:物理实验
  53. 教师充分研读、分析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最基本的需要分析的要素是教学对象、教学目标、( )、和教学评价。

  54. A:教学策略 B:资源选择 C:教学设计 D:教学过程
  55. 三级主题是( )

  56. A:具体的内容要求 B:具体的目标要求 C:具体的教法学法 D:具体的课程要求
  57. 下列活动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的是( )

  58. A: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 B: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 C: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D: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59. 分析物理教材的主要依据有( )

  60. A:教师主观意识 B:网上搜索参考 C:物理课程标准 D:学生认知结构
  61. 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成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的二级主题是( )

  62. A:场 B:电和磁 C:质点 D:机械能
  63. 义务教学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 )

  64. A:知识储备 B:基本能力和基本知识 C:科学素养 D:综合素质
  65. 对物理教材进行教学方法分析,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在于发展学生( ),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66. A:操作与实践能力 B: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C: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想象和创造能力
  67. 下面不属于实验探究的学业要求的是( )

  68. A:能初步体会物理研究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的创造性工作。 B:在实验中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C:为我国古代科技发明感到自豪,能体会物理学对人类生活、工程实践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D:能通过物理实验建构物理概念
  69. 中学物理教材内容呈现的特点有:教材内容编排恰当;版面图文并茂;内容体现( );编排探究实验体现新的教学要求;注重学科知识渗透、关注热点问题;教材内容渗透科学方法教育;注重科学文化渗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70. A:经验理念 B:新课程理念 C:教学理念 D:科学探究理念
  71. 物理教材中不同的物理量往往有不同的性质,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将物理量分为( )、性质量和作用量、微观量和宏观量、矢量和标量、相对量和绝对量等。

  72. A:过程量 B:状态量和过程量 C:状态量 D:结果量
  73. 课程目标的确定是依据核心素养以及( )

  74. A:学生行为特点 B:学生的学习情况 C: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D:学生的认知特点
  75. 对科学思维的理解错误的是( )

  76. A:科学思维在逻辑上要求严密的逻辑性,达到归纳和演绎的统一 B:科学思维是从想象到实验验证的过程 C:科学思维是高中物理课标中关于核心素养的关键一项 D: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
  77.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 )为主要维度

  78. A: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B:学生认知特点 C:物理课程标准 D:核心素养
  79. 不是评价应注意的问题是( )

  80. A: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B:实现有效的评价反馈 C:注意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 D: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81. 不属于物理学科的特点是( )

  82. A:是一门精密的定量科学 B:是一门基础科学 C: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 D: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
  8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应遵循的原则( )

  84. A:注重导向性 B:注重实际性 C:注重科学性 D:注重规范性
  85. 教材的(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材的编写理念和指导思想。

  86. A:教材编排顺序 B:课外内容拓展 C:教材的内容及其要求 D:风格特点
  87. 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 )观念等

  88. A:能量 B:时空 C:守恒 D:规律
  89. “物质”这部分内容的设计的目的不包括( )

  90. A:发展学生的理论推理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B:引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认识物质世界, C:了解身边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D:了解物质的属性、结构与物质世界的尺度,初步形成物质观念
  91. 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认知性目标的是( )

  92. A:说明 B:独立操作 C:认识 D:理解
  93.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以( )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

  94. A:理论推导 B:物理规律 C:实验 D:猜想
  95. 过程性评价的评价原则包括( )

  96. A:注重知识的传授 B: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C:坚持素养立意 D:强调评价任务的完成度
  97. 初中物理“运动和相互作用”包含“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 )“电和磁”四个主题。

  98. A:声和光 B:能量守恒 C:物质的属性 D:惯性定律
  99. 高中人教版教材的特点( )

  100. A:加强物理知识的应用 B:加强利用实验分析物理概念 C:加强定性和半定量分析问题 D:加强抽象知识的学习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3)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