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的自由就是获得绝对自由。( )

  2. 答案:错
  3. 关于人类解放,说法正确的是( )

  4. 答案:人类解放是一个历史过程。###实现人类解放,关键是要实现无产阶级解放。###人类解放就是要使整个人类实现真正的平等、自由,使每个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要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必须变革资本主义旧制度。
  5.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 )的全面发展。

  6. 答案: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7. 素质的提高主要体现为( )

  8. 答案: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能力的发展
  9. 社会发展必须突出人的发展,并最终体现于人的发展。 ( )

  10. 答案: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人的发展的总体状况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进步状况。###人的发展的快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快慢。
  11. 下列关于社会发展的内涵,说法正确的是 ( )

  12. 答案:社会发展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运动、变化,也不是自然界发展在社会领域的简单延伸,而是具有价值内涵的前进、上升运动。###社会发展是人的自我创造活动。###最后,社会发展是包含着价值理想的历史运动。###社会发展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行、上升性运动。
  13. 人的发展,就其内涵而言,主要是指人的()的全面提高。( )

  14. 答案:素质
  15. 社会发展最终体现为( )

  16. 答案:人的发展
  17. 价值观的内容包括( )

  18. 答案:价值原则###价值规范###价值理想
  19. 人的评价往往直接受到( )等因素的影响。

  20. 答案:理想###偏好###规范
  21. 关于评价与价值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2. 答案:评价和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但评价和价值是不同的。###评价揭示价值,但不直接创造价值。###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评价是关于客观价值的主观判断。###评价可能符合客观价值,也可能不符合客观价值。
  23. 依据主体的需要,价值可以区分为( )
  24. 价值关系形成的依据是( )
  25. 在农耕文明时期,马的价值很大,在今天,马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已经大大下降了。这说明( )
  26. 价值的本质决定了( )是最根本的评价标准。
  27. 下列既可以作为价值主体,又可以作为价值客体的是( )
  28. 一副名画、一首诗、一首优美的旋律对人具有( )价值。
  29. 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 )关系。
  30. 真理的具体性和全面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在真理性认识的形成和发展中的表现。( )
  31. 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
  32. 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
  33. 逻辑证明的重要作用体现在( )。
  3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 )。
  35. 以下正确说明真理和谬误的区别的是( )。
  36.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
  37. 认为“有用即真理”、“真理即效用”是以下哪种代表性观点( )。
  38.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包含差别的统一。( )
  39. 分析与综合是比归纳和演绎更深刻地揭示事物本质的方法。( )
  40.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表现在( )。
  4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
  42. “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调查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获得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是( )。
  4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44.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45. “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句话体现的是实践基本特征中的( )。
  46. 人创造文化,文化又塑造人。人是一种文化存在物。( )
  47. 民族精神对民族历史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
  48. 文化的民族性与文化的世界性之间是 ( )
  49.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是( )
  50. 文化对人的教化作用主要是通过如下方式得以具体实现( )
  51. 意识形态包括( )
  52. 社会心理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特殊层次。在社会结构中( )
  53. 文化的基本特征的是( )
  54. 文化的根本作用就是( )
  55. 文化就其性质来说,有( )之分。
  56. 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受制于一定的条件,但他们在这样的条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
  57. 在任何历史条件下,剥削阶级及其成员,永远都不会属于人民范畴。( )
  58. 在当代中国,下列属于人民群众范畴的是( )。
  59. 参与历史活动的个人,由于他们所处社会历史条件和地位的不同以及个人主观条件的不同,因而其作用的范围、影响的程度和性质也不尽相同。据此,可以把个人区分为( )。
  60. 历史活动的不断深入,人类创造活动的不断向前推进,主要表现为( )。
  61.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
  62. 鲁迅先生说:“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士兵。”与鲁迅先生观点相一致的有 ( )。
  63. 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
  64. 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
  65.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全部都带来巨大作用,对人们生活的改善都带来巨大帮助。( )
  66.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各个领域的具体规律性知识的理论体系,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 )
  67. 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先进生产力,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
  68. 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合理调整生产关系( )。
  69. 先进生产力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 )。
  70. 科学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的根本性变革,是()和()的有机统一。( )
  71. 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72. 关于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
  73. 生产力跨越发展的前提条件是( )。
  74. 人作为生产劳动的主体,始终是生产过程中能动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因而是( )。
  75.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
  76. 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决定作用。( )
  77. 以下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 )。
  78. 以下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有( )。
  79. 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 )。
  80.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
  81.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方面是( )。
  82. 历史合力论说明个人的意志和行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 )
  83. 现实的人既是历史的前提,也是历史的结果。( )
  84. 历史规律的实现过程和作用方式表现为( )的辩证统一。
  85. 制约人的历史活动的社会条件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等诸多方面,其中起支配作用的是( )
  86. 物质利益对于历史发展的推动主要表现在( )
  87. 要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说明历史与人的活动之间的基本关系,揭示社会历史运动的客观规律,就必须( )
  88. 历史规律的决定性是通过历史主体的( )来实现的。
  89. 在人的活动的历史条件中,居于支配地位,从根本上制约着人的历史活动的性质和方向的是 ( )
  90. 推动人们从事各种历史活动的客观根源,也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因的是( )
  91. 历史的本质是( )
  9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灵魂。( )
  93.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 )
  94. 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是指( )
  95. 矛盾斗争的绝对性是指( )
  96.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的发展( )
  97. 割裂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
  98.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
  99. 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 )。
  100. 在我国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
  101. 矛盾的含义是( )
  102. 联系与发展的规律性在事物运动过程中表现为决定性特征。( )
  103. 现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
  104. 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 )
  105. 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者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生活时,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 )
  106. 现象与本质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
  107. 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从属地位,它( )
  108. 判断新事物的标志是( )
  109. “金要足赤,人要完人”。这是一种( )
  110. 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 )
  111.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 )
  112.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是( )。
  113. 事物的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 ) 。
  114. 真象与假象的区别在于( )。
  115. 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先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属于 ( )
  116. 社会政治实践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它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
  117. 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必须首先满足吃、穿、住、行等基本的物质需要( )
  118. 实践的过程包括( )
  119. 客体具有( )
  120. 在实践基础上生成和发展着的现实世界包括( )
  121. 下列活动哪些属于社会实践基本形式的具体表现?( )
  122. 人化自然是指( )
  123. 主体是指( )
  124. 下列现象属于实践范畴的是( )
  125.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实践是指( )
  126. 世界上有些物质是运动的,有些物质是不运动的。( )
  127. 意识就是物质本身,意识等同于物质。( )
  128. 社会意识包含( )
  129. 关于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130. 关于意识的产生和本质,表述正确的是( )
  131.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
  132. 近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存在严重缺陷。主要在于( )
  133. 使人与其他物种区分开来,同时又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
  134.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告诉我们( )
  135.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136.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 )
  137. 把物质实体的本质归结为只具有数量特征的广延性。同时基于经验论原则,物质又被理解为“一切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的是( )
  138.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适应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 )
  139.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
  140. 在《哲学笔记》中,列宁提出( )
  141.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科学前提。( )
  142. 历史发展到了19世纪中叶,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主要标志是(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143. 马克思主义之使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第一次统一起来,原因是( )
  144.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问世的是( )
  145. 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史上实现了一次彻底的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式创立的是( )
  14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是( )
  147. 对世界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把所有的哲学流派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
  148.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具有直观性与猜测性的特点。( )
  149.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作为方法论,具体表现在( )
  150. 人生观与世界观( )
  151. 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世界观,包括( )
  15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153.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哲学是( )
  154.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指( )
  155. 哲学是( )的世界观( )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7)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