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艺术:从三国、两晋到南北朝,这短短的40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难描述的时代,“五胡乱华”的少数民族的进入与不断的征战,使黄河流域的传统文化被摧残殆尽,另一方面随之而来的民族融合又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这个时期充满着苦难、争战与荒诞,但却创造了令史学家着迷的耀眼璀璨的艺术。本章主要讲五节: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艺术的社会文化背景;第二节 绘画及书法艺术;第三节 佛教的兴起及佛教艺术的发展;第四节、魏晋南北朝的乐舞艺术;第五节、艺术理论的新发展。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吧!5.1魏晋南北朝艺术的社会、文化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起和佛教道教的传播,传统儒学受到挑战,而宗教文化开始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社会上蔓延的厌世情绪和放荡的生活方式,除了消极的一面外,还存在着经常被忽略的另外一面,正是由于厌倦今生和向往来世,人们才会怀着极大的热情和毅力,摒弃急功近利的行为,在艺术上去创造如云刚龙门那些在今生不可能看到结果的伟大作品。
5.2魏晋南北朝的绘画与书法艺术:魏晋南北朝画史记载的著名画家如蜀国诸葛亮、张飞,吴国曹不兴,魏国杨修等都是有高度文化修养的文人,有的甚至是帝王。西晋画家卫协、张墨有“画圣”之称。南朝绘画比较发达,水平也比较高。 南朝画家兼画论家宗炳,也是多才多艺,在书画和音乐都很有造诣。佛像画家曹仲达来自中亚,深受印度文化和中亚文化影响。美术史把他的风格称为“曹家样”,在古代艺术作品中,尤其在雕塑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曹家样的影响。顾凯之是生活在东晋时期的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士人画家兼美术理论家,也是至今仍有可信画迹传世且有美术理论专门著述传世的最早的文人,后世将他与他的弟子陆探微,北朝时候画家张僧繇,唐代画家吴道子,并称为中国的“画家四祖”。
5.3佛教的兴起及佛教艺术的发展: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这三百多年时间,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分裂的时代。佛教认为苦难的根源存在于自我意识的欲望中,而不在客观世界。因此,只有抑制自己的生存欲望,自我净化,清心寡欲,才能摆脱苦难。佛教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填补了人的精神空白,给人以战胜恐惧,逃避苦难的精神力量。佛教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有石窟艺术(包括:建筑、壁画、和雕塑)和寺庙与寺塔。佛教艺术是外来艺术,但传人中国后,就很快中国化了,变成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艺术,但佛像的庄严和慈祥却保持下来,其神态既像人,又比人更伟大,从而激发信徒的崇敬之情。
5.4魏晋南北朝的乐舞艺术:纵览中国古代音乐史,汉魏至南北朝一“歌”一“乐”占有重要地位,“歌”即流行于北方的相和歌,“乐”即流行于南方的清商乐。这个动乱的年代,汉民族乐工为避战乱逃到西北地区,一些中原乐舞得到保存并且向西域流传,促进了那里艺术的发展。从魏晋直至隋唐,西域及西凉地区(以敦煌、酒泉、武威为中心)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窗口和大熔炉。南方也不排斥北方音乐,北方音乐流行后很快就能传到南方。这些音乐歌曲是各民族音乐艺术的融合,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音乐的发展。
5.5魏晋南北朝艺术理论的新发展:魏晋南北朝文学、艺术、美学思想非常活跃,在时代的呼唤下,首先出现的是一批文艺理论文章。《典论》、《文赋》、《文心雕龙》等为代表的文艺批评卓然而立,体现了不同角度的文艺思想。刘勰在《神思》篇中首先为“神思”下了一个定义,即“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他强调,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保持“虚静”的心态相当重要,因为只有心静,才能调动以往所思所学所闻所见,形成艺术共享,最后才付出具体的创作阶段。嵇康名著《琴赋》中也表达“声无哀乐”的观点。他是第一个指出音乐的本质不在与人的关系之中,而仅存在于它的自身。
[单选题]魏晋时期阮籍的一部重要的音乐论著是( )?
《声无哀乐论》
《乐记》
《乐论》
《宋书·乐志》
答案:《乐论》
[单选题]魏晋南北朝的文艺理论著作代表不包括( )?
《二十四诗品》
《文赋》
《文心雕龙》
《典论》[单选题]( )是第一个指出音乐的本质不在与人的关系之中,而仅存在于它的自身。
顾恺之
钟嵘
嵇康
谢赫[多选题]谢赫对绘画的各要素进行研究,总结出中国绘画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 )。
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传移模写
经营位置[单选题]顾恺之绘画理论主要提出了()?
六法论
传神论
随类赋彩
声无哀乐

温馨提示支付 ¥1.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0)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