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是为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体现了文化的( )特征
A:功能性 B:变异性 C:继承性 D:系统性
答案:功能性
2.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 )
A:文化传统 B:文化现象 C:文化思潮 D:文化观念
答案:文化观念
3.()年代以来,文化人类学家对狩猎——采集民族的研究形成热点。
A:20世纪50 B:20世纪30 C:20世纪60 D:20世纪70
答案:20世纪60
4.( )在进入玛雅地区时摧毁了玛雅文化:
A:西班牙人 B:葡萄牙人 C:普鲁士人 D:爱尔兰人
答案:西班牙人
5.文化适应的结果有三种可能:一是( )、二是文化融合、三是文化萎缩或者文化丧失。
A:文化变迁 B:文化采借 C:文化吸收 D:文化同化
答案:文化同化
6.以下那部悲剧是埃斯库罗斯所著:
A:美狄亚 B:鸟 C:俄狄浦斯王 D: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答案: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7.印度史诗的诗体称为( ):
A:辞 B:颂 C:句 D:行
答案:颂
8.从人类还未从动物界分化出来时起,就是以()为单位,生活在特定的地理区间之中。
A:群体 B:社会 C:国家 D:个人
答案:群体
9.“空中花园”是尼布甲尼撒国王为了谁修建的:
A:亡父 B:妻子 C:生母 D:先祖
答案:妻子
10.中国文化的创始和奠基,指的是从远古到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 )
A:文化结果 B:文化经历 C:文化内涵 D:文化外延
答案:文化经历
11.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 )
A:夏代 B:三皇时代 C:商代 D:五帝时代

12.历史特殊主义以美国人类学家( )为代表。
A:博厄斯 B:比尔斯 C:赫斯科维茨 D:拉德克利夫-布朗 13.“他者”观察法强调了( )观念
A: 推己及人,以他者的眼光观察世界 B:自我中心主义 C:知行合一 D:封闭自我 14.( )处于文化系统的表层,是人与自然交互作用产生的,既是整个文化的基础,也是其中最活跃、变化最快的因素。
A:精神文化 B:制度文化 C:信息文化 D:物质文化 15.制度文化是文化系统的( )
A:中层 B:表层 C:贯穿其表里 D:里层 16.( )产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人们对驯养动物生理特征的了解。
A:农耕文化 B:游牧文化 C:狩猎文化 D:采集文化 17.人是具有()互动互补的产物
A:植物性和生物性 B:生物性和文化性 C:文明性和生物性 D:生物性和技术性 18.下列关于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的独特之处,表述不准确的是
A:文学善于表现人物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 B:文学是现实生活的折射 C:文学具有超越时空的表现力。 D:文学是作者情感宣泄的工具 19.造纸术的发明者是东汉时期的( )
A:毕昇 B:张衡 C:祖冲之 D:蔡伦 20.先秦时期,儒学最强劲的反对派是
A:名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21.本课中新概念“文化化”,其核心观点是文化是先于()存在的。
A:个人 B:组织 C:社会 D:集体 22.《汉书·艺文志》写道“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不可观者为
A:小说家 B:农家 C:阴阳家 D:名家 2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 )
A:中庸之道 B:阴阳五行 C:平衡之道 D:中和之美 24.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佛家思想 D:杂家思想 25.中国古代是一个以佛教为主的多宗教国家。古代宗教建筑主要是佛教建筑,依次是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建筑。佛教三大建筑不包括( )。
A:宫观 B:寺庙 C:石窑 D:塔 26.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有( )
A:鲁迅 B:胡适 C:梁启超 D:朱执信 27.道教发展过程中曾产生的教派有
A:五斗米道 B:天师道 C:全真道 D:太平道 28.1918年下半年,李大钊先后发表了( )等文章,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歌颂俄国十月革命。
A:《庶民的胜利》 B:《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新纪元》 29.孔子的三大核心思想是
A:因材施教 B:礼 C:仁 D:中庸 30.从传播过程上看,可以划分为( )阶段。
A:选择阶段 B:开始阶段 C:接触与显现阶段 D:采纳融合阶段 31.下列选项,哪几个是大众传媒时代媒介的代表
A:书籍 B:报纸 C:杂志 D:电脑 32.每个民族成员的( )等都受到文化传统的支配和影响。
A:行为习俗 B:价值取向 C:思维习惯 D:审美情趣 33.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
A:独立自主 B:群众路线 C:与时俱进 D:实事求是 34.人类主要的交通设施包括( )。
A:桥梁 B:水路 C:索道 D:陆路 35.世界烹饪三大风味体系包括( )
A:土耳其烹饪 B:中国烹饪 C:泰国烹饪 D:法国烹饪 36.“工农武装割据” 的内容包括( )
A:土地革命 B:根据地建设 C: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 D:斗地主 37.英国的里弗斯把文化的变迁看成是不同群体之间文化因素的( )的结果。
A:融合 B:接触 C:转移 D:吸收 38.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作为基本口号,当时提倡的科学( )
A:是指科学态度 B:是指运用科学技术、科学知识的科学方法 C: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D:是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 39.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具有封建性、对外依赖性 B:在1840年鸦片战争时兴起 C: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目标是自强、求富 40.进化有“一般进化”和“特殊进化”之分。
A:对 B:错 41.大众传媒最基本的功能是获取与传递信息。
A:对 B:错 42.文化传统是一成不变的。
A:对 B:错 43.春秋晚期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聚徒讲学之风大盛。
A:对 B:错 44.8、任何先进的文化都没有穿透力和流变力,以实现人类文明的升华。
A:错 B:对 45.在德国的文化圈理论中,文化变迁是指各种文化现象的转移。
A:错 B:对 46.21、当代传播媒介日新月异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也为文化传播提供更为多元化的渠道。
A:对 B:错 47.3、网络媒体应当以主流的声音、权威的言论及时的帮助人们把对舆论客体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
A:错 B:对 48.《文明的冲突》的作者是亨廷顿。
A:错 B:对 49.12、汉民族的形成发展壮大,仅仅依靠自己的发展而壮大。
A:对 B:错 50.“民族一词”在我国汉语中早已有之。
A:错 B:对 51.25、电子媒介使声音和图像的传播成为了可能。
A:对 B:错 52.7、拥有强大外化能力的中国文化具有顽强生命力,其庞大的文化体系是一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受容体。
A:错 B:对 53.通常而言,创新包含三种形式:一是发现,二是发明,三是革新。
A:对 B:错 54.功能学派更重视社会文化的功能和结构,讲文化现象的变化时往往注意讲文化功能的变化、消失与替代。
A:对 B:错 55.16、没有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融合,就不可能有今天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A:对 B:错 56.工业革命的影响是双面的,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A:错 B:对 57.在文化的发展演进中,各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转化模式是相同的。
A:对 B:错 58.语言表达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文字因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传承,国家、民族文化也因文字的传承而延续、发展,所以汉字是民族灵魂的纽带。
A:对 B:错 59.18、内地风俗习惯对西域产生影响,是汉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结果。
A:错 B:对 60.物质生产文化主要包括( )。
A:农耕文化 B:采集文化 C:游牧文化 D:工业文化 E:狩猎文化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8)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