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属于邓县画像砖所绘内容的是( )。

  2. 答案:飞天供养和禽兽瑞兽###车骑出行###神话传说和孝子故事
  3. 汉代丝织的花纹,有以下几种( )。

  4. 答案:花卉纹###几何纹###云气纹###文字###动物纹
  5. 下列属于宜兴陶瓷的“金花”的是( )。

  6. 答案:精陶###陶塑###紫砂###钧陶###青瓷
  7. 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的专门著作是( )。

  8. 答案:考工记
  9. ( )周墓里出土大量的原始瓷器,有瓷碗、瓷盂、瓷豆等多达70多件,以瓷豆为多。

  10. 答案:安徽屯溪
  11. 在陶器工艺中,( )砖的质地坚硬有“铅砖”之称。

  12. 答案:秦
  13. 下列几种雕刻工艺不属于商代的是( )

  14. 答案:木雕
  15. 绞釉和绞胎多发现于( )一带,常见有碗、盘、碟等小件器皿。

  16. 答案:河南、陕西
  17. 元代贵族统治者十分重视加强思想方面的统治,利用宗教麻痹各族人民的意识,这些反应在工艺美术的制作上,其中最盛行的是( )。

  18. 答案:喇嘛教
  19. 宋《清秘藏》所记:宋人雕红漆器,宫中用者多以金银为胎,妙在雕法圆熟,藏锋不露,用朱极鲜,漆坚厚而无敲裂痕。下列选项中描述的是哪种漆器?( )

  20. 答案:雕漆
  21. ( )时期的养蚕、缫丝、织帛、种麻、采葛、织绸、染色等织染工艺,已有专门的分工。

  22. 答案:西周
  23. 唐镜的图案组织,大体有( )种。
  24. ( )的铜器已向生活日用器皿方面发展。
  25. 下列不属于浙江地区的瓷窑的是( )。
  26. 汉代铜灯的燃料是( )。
  27. ( )型彩陶,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部分地区。
  28. 青铜器的食器中以( )最多。
  29. 唐三彩的制作地点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其中在长安的称( )。
  30. 下列不属于战国铜镜特点的是( )。
  31. 五代陶瓷器皿的恰当的比例和尺度,使人感到减一分则短,增一分则长,达到了十分完美的地步。( )
  32. 典型龙山文化,是以山东为中心,北迄辽东半岛,南达江苏北部。( )
  33. 元代工艺美术缺乏粗狂、豪放、刚劲的艺术风格。( )
  34. 画像砖艺术性较高,有空心砖和方砖两种。( )
  35. 青铜在熔铸时由于铜液的膨胀性加大可以减少气孔,得到清晰的花纹。( )
  36. 犀皮漆器是金代的一种新创造。( )
  37. 战国铜镜的花纹有(1)四叶纹、(2)山字纹、(3)双菱纹、(4)夔凤纹、(5)动物纹。( )
  38. 清代中期以后,由于中外工艺文化的交流,使一些工艺美术品在装饰上明显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
  39. 清代上海是印染的著名地区,有刮花、刷印花等印染方法。刺绣已渐形成地区性的品种。( )
  40. 在商代,当时称为布的纺织品,实际上是麻织品。( )
  41. 景德镇窑指的是景德镇地区的官窑,不包括民窑。( )
  42. 在原始社会的石器的制作中,对称的形式,是力量的均衡的体现。( )
  43.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工艺,是原始手工业的重要部门,是具有出色成就的一种工艺美术。其品种有灰陶、彩陶、黑陶、几何印文陶等多种。( )
  44. 清代著名的石雕有端砚、歙砚、青田石雕、寿山石雕、菊花石雕等。( )
  45. 温酒炉侧壁和上部有镂空,以散出热气,有柄可持。( )
  46. 明代的丝织的4大产区为江浙、四川、山西、闽广。( )
  47. 汉代史游《急就篇》,具体描写了染织的图案花纹。( )
  48. 现今刺绣工艺中的一些主要针法,在元代就已使用。( )
  49. 三国两晋南北朝青瓷器皿的种类已经日益丰富,主要品种有( )。
  50. 丝织品的大量输出,以至于国外的许多地区,例如( )。
  51. 根据器物的不同品种,唐三彩采用( )等制作方法。
  52. 汉代的丝织品很丰富,有( )等。
  53. 唐代的印染方法很多,著名的有( )。
  54. 下列哪个地方的玉器具的炉、瓶、熏具有特色的是( )。
  55. 所谓“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 )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56. 在半坡型彩陶的纹饰中,人面型花纹具有特色,共发现( )例。
  57. 铜炉在汉代是一个具有特色的品种,其中烧香料的是( )。
  58. 用( )作为镶嵌,是周代漆器工艺的一种非常流行的装饰手法。
  59. 马厂型彩陶的装饰纹样,常见的有折线纹、回纹,而以( )纹最有特色。
  60. 红山文化的玉器很有特色,其中大龙玉最为精彩,呈( )型。
  61. 距今约( )万年前,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就居住着我们的祖先“北京人”,或称“中国猿人”。
  62. 下列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的是( )。
  63. 半坡型彩陶的( )型花纹,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
  64. 彩绘陶的装饰纹样,常见以( )数量较多。
  65. 商代的动物纹中一类是自然界的动物,如( )的牛、羊、兔等。
  66. 唐代的工艺美术在( )年间,几乎达到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最高点。
  67. 下列不属于清代丝织的种类的是( )。
  68. 下列不是解放区的陶瓷生产产地的是( )。
  69. 半坡村在( )东郊浐河旁。
  70. 下列哪项不是德清窑的黑瓷制品( )。
  71. 经考古发掘证明:辽代陶瓷主要是仿( )系的。
  72. 周代天子礼天用的是( )。
  73. 祖国各地的远古工艺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例如北方( )的彩陶很发达。
  74. 明宣德年间,工部为适应宫廷( )需要,利用从南阳所得风磨铜铸造一批小型铜器,称为宣德炉。
  75. 景泰蓝的制作较为复杂,大体分为7个过程( )。①烧焊 ②掐丝 ③制胎 ④烧蓝 ⑤磨光 ⑥镀金 ⑦点蓝
  76. 烧制陶器时严密封窑,使陶胚中的( )元素还原,从而制成了硬度较高的灰陶。
  77. 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表明,彩陶除了表示其不同的时代性,也表示了其地域性,其中以( )最为发达。
  78. 康熙时期的陶瓷工艺,从釉色说,以( )为最著。
  79. 元代著名的棉纺织工艺家( ),对我国棉织工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80. 原始装饰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是:( )
  81. 成化瓷器多小件作品,尤以( )著名。
  82. 五代时期一种称为柴窑的瓷器,传说创于后周,窑址在( )。
  83. 对于清瓷的评价,确切地说在艺术创造方面,特别是在( )以后,它开始走向衰退,出现了繁琐、堆砌等做风。
  84. 动物纹是殷代青铜器的主要纹样,而且多饰在器物的显要部位。( )
  85. 在商代的各个遗址中,灰陶的出土数量占全部出土陶器的60%以上。( )
  86. 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时期,陶瓷、染织、漆器、雕刻等都有所发展。( )
  87. 商代早期的青铜器,不论是饮食器或酒器,大都直接仿自陶器。( )
  88. 周代青铜器的器体较薄,最有特色的,是出现长篇的铭文。( )
  89. 周代的养蚕、缫丝、织帛、种麻、采葛、织绸、染色等染织工艺,已有专门的分工。( )
  90. 明代以来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
  91. 雕漆是指在漆器上进行雕刻,再填以金彩。( )
  92. 唐三彩的制品,可分为器皿、花鸟、人物三类。( )
  93. 最早的瓷器是青花瓷。( )
  94. 纱是平织的丝织品,经纬线的密度大致相等。( )
  95. 商代陶瓷工艺分灰陶、白陶、釉陶和原始瓷器等多种。( )
  96. 马厂型彩陶保持半山型的制作特色,并有新的发展,但总得来说是渐趋衰落的。( )
  97. 周代的玉器,主要作为礼器使用,体现周代的等级名分制度。( )
  98. 婺窑系统的制品含铜量较高,故胎色泛红。( )
  99. 釉陶,是指涂有黄绿色低温铅釉的一种陶器,因而又称铅釉陶。( )
  100. 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 )
  10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工艺美术进入了瓷器时代。( )
  102. 划纹是用工具在陶器表面剔划出简单花纹。( )
  103. 清代工艺美术的特点是繁缛、精巧。( )
  104. 顾绣脱离生活实用,成为一种独立的欣赏工艺。这里可以看出,明代刺绣明显地向实用和欣赏两个方面发展。( )
  105. 《髹饰录》是我国古代一部漆艺专著,是安徽新安著名漆艺家黄大成所著。( )
  106. 秦代的陶塑十分发达,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
  107. 春秋战国时期木雕工艺也很发达,特别是南方的楚国,应用更为广泛,制作精美。( )
  108. 半坡型彩陶的鱼型花纹,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 )
  109. 家具修复范围面很广,不仅仅是修复家具,还可以修复大理石、皮具、木器、陶瓷、古董以及奢饰品修护、地砖养护、皮木保养、皮木翻新改色等。( )
  110. 裂缝填充的方法有胶水填充、卫生纸填充、补伤膏填充、木粉填共4种方法。( )
  111. 瓷器坑洞修复的过程为:打磨---调色---纹路制作----喷涂微晶宝。( )
  112. 整个家具修复市场来说,从业人员少,市场空间大。投资少,利润回报大。( )
  113. 家具修复从诞生到现在差不多20年的时间。( )
  114. “古彩”即釉上五彩,承明代传统而得名,“康熙以古彩见长”。吸取绘画技艺,“铁线”勾描笔力刚劲,平涂色彩略分深浅,格调明朗又称“硬彩”。成为主流。典型有康熙“古彩举鼎大盘”,清秀透彻技艺出新。( )
  115. 自清以来,对陶瓷的评鉴和研究较为重视,曾出现许多陶瓷的专门书籍,如( )。
  116. 粉彩和古彩的主要区别是( )
  117. 据朱启钤,《存素堂丝绣录》记载( )是“铺针细于毫芒,下笔不忘规矩”
  118. 康熙时期是清代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空前发展,就瓷器而言,无论是胎质、制作工艺和画工等诸多方面都十分讲究,所以康熙时期的瓷器被公认为是整个清代瓷器之首,也历来被收藏者视为珍品。( )
  119. 清代玉器的制作地有苏州、扬州、杭州等地( )。
  120. 自( )以后,在清末已开始发展机印花布,有的仿蓝印花布,有的已可达到双面同色的效果。
  121. 雍正时期的瓷器以精细著称于世,历史虽短,但烧制的数量和规模甚为可观,其突出的特点是“瓷质莹漯,工艺精细;器型嶲秀,典雅优美;品类繁多。所仿宋代五大名窑及新创的釉色品种,取得空前的成就,墓古水平极高。( )
  122. 乾隆朝是清代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亦是清代制瓷业盛极转衰的转折点。乾隆中期唐英病逝,御窑管理混乱,官窑瓷器质量日渐下降。乾隆五十一年后,“督陶官”做法的终结,官窑制瓷业逐渐滑坡。乾隆时期的外销瓷数量很大,广州珠江南岸的“广彩”就是典例,至今在西方各国仍有多见。整体上看,器物造型端庄规整,但雄浑不及康熙、秀美不如雍正。造型更加丰富,转心瓶、镂空套瓶、鹿头尊等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
  123. 清代玉器工艺在乾隆时达到了极盛时期。乾隆时期玉器的特色是以和田为多,质地好精美精致。艺术类较多,新颖创意结合。( )
  124. 色泽橙黄、明亮,木纹自然优美的黄花梨家具,深受明代文人墨客的青眯和推崇,黄花梨赋予了家具质朴纯正、简洁明快的艺术禀性和优美形式,使家具蕴涵淳厚的文人气息。 ( )
  125. 紫砂壶在明代即著名。正德年间,出现的一位卓越的匠师是龚春。( )
  126. 成化瓷器多小件作品,尤以鸡缸杯著名。( )
  127. 明式家具制作选用的都是优质的木材,在制作过程中不过多地进行人工的修饰,而是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纹理和色泽,将木材本身所带的自然的美感在家具中表现出来,达到淳朴真实,回归自然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明式家具设计的材质之美的特征。( )
  128. 紫檀木色调深沉,色性偏冷,由于适宜精雕细琢的装饰工艺,所以较能迎合一些讲派场,崇尚豪华,追求富丽的达官贵人们的宠爱 。( )
  129. 福建德化县的德化窑,明代以生产白瓷最为有名。( )
  130. 从明式家具中,能感受到一种天然的优雅和简朴的设计理念,在构造上,它采用榫卯结构,根据不同的部位设计不同的榫卯,不用钉和胶。 ( )
  131. 明代的陶瓷工艺,在装饰上主要有青花、五彩两大类。( )
  132. 明式家具品种、门类丰富,与人们生活起居相适应,选材精细,以线形优美流畅、结构简单为特征,以科学的榫卯结构相连接,既实用又富装饰性。其丰富的内涵美,是人类共同的审美观念的升华,所以既受古人喜爱,也给予现代人美感享受。( )
  133. 明代社会稳定,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工匠获得更多的自由,尤其是明中后期,商品丰富,流通渠道广泛,外贸开放,从而使大城市、城镇经济迅速兴起,尤以江南与南海地区最为显著。( )
  134. 元代漆器中最为突出的品种是( )
  135. 元代陶瓷的装饰花纹可以分为( )①花卉 ②鱼藻 ③松竹梅 ④鸳鸯荷花 ⑤ 荷花 ⑥ 山石、海涛 ⑦龙凤麒麟 ⑧云纹 ⑨ 几何纹 ⑩人物
  136. 元代陶瓷的造型,胎质厚重,多有杂质斑点。常见的品种有( )
  137. 元代陶瓷装饰的主流是( )
  138. 严格意义上的青花是在( )烧制成功的
  139. 元代瓷器的装饰纹饰,分主纹和辅纹二类。在元代青花瓷的多种装饰纹样中,通常而言,主体纹样与辅助纹样具有非常充实的主题,包括植物、动物或者人物等。( )
  140. 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俗称“青花加紫”,是在青花间用釉里红加绘纹饰的一种瓷器装饰手法。( )
  141. 元代漆器中成就最高的是雕漆,特点是堆漆肥厚,用藏锋的刀法刻出丰硕圆润的花纹,大貌淳朴浑成,而细部又极精致。( )
  142. 元代陶瓷有成就的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 )
  143. 从元代开始,景德镇已渐形成全国制瓷中心。( )
  144. 诗人用“夕阳紫翠忽成岚”来形容,十分形象地描写了( )的艺术特色
  145. 钧瓷原属青瓷系统,它的色釉呈乳浊现象,有磷酸和还原铁结合的成分。( )
  146. 开片是指:开片又称冰裂纹, 按颜色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 )
  147. 据《坦斋笔衡》记载:“中兴渡江,……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说的是( )
  148. 宋代的工艺美术、具有典雅、平易的艺术风格。不论陶瓷、漆器、金工、家具等,都以质朴的造型取胜,很少有繁缛的装饰,使人感到一种清淡的美( )
  149. 宋代五大名窑指的是哪些:( )。
  150. 吉州窑无论从瓷种或装饰等方面看,和宋代其他任何瓷窑比,都应是首屈一指的。( )
  151. 窑变是指:窑变,主要是指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其表面釉色发生的不确定性自然变化。。( )
  152. 宋代喝发酵的茶,茶有白沫,用黑釉茶盏,斗茶时容易检验,故以( )茶具最为珍贵。
  153. ( )胎质坚细,作乳白色,器物多碗、盘、杯、盒等,瓶、壶较少。
  154. 下列属于越窑的烧制地点的是( )。
  155. 唐三彩的种类主要有器皿、人物、动物三类。( )
  156. 以窑论瓷成为唐代陶瓷的一个特色,以后成为中国陶瓷界的—个传统。( )
  157. 丝织生产的中心,在( )以后由北方的定州开始向江南转移。
  158. 唐代的( ),封建统治者为了提供宫廷用品,曾设官督造。这也就是后来历代所设的御器厂或官窑的前身。
  159. 宝相花又称宝仙花、宝莲花,传统吉祥纹样之一,是吉祥三宝之一,盛行于中国隋唐时期。。( )
  160. 邢窑所产的白瓷,土质细润,器壁坚而薄,器型稳厚、线条流畅。( )
  161. 隋唐时期的金属工艺以金银器和铜镜最为发达。( )
  162. 李商隐《隋宫》诗:“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锦帆百幅风力满,连天展尽金芙蓉”说的是( )。
  163.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 )。
  164. 我国古代装饰中最早见到的植物纹样是:几何纹样、莲花纹。( )
  165. 《诸葛亮文集》有”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的记载,说的是( )
  166. 铺首纹,出现在( ),可以看出这是汉代装饰传统的继承。
  167. 忍冬纹也是较重要的传统装饰纹样,南北朝时多为瘦形,一般以二方连续的形式出现,多呈三个叶片或一个叶片相对排列。发展到唐代则成为繁杂的卷草纹,后人称为香草。( )
  168. 青瓷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作为一种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 )
  169. “锦有大登高、小登高、大明光、小明光、大博山、小博山、大茱萸、小茱萸、大交龙、小交龙、蒲桃文锦、斑文锦、凤凰朱雀锦、韬文锦、核桃文锦,或青绨、或白绨、或黄绨、或绿绨、或紫绨、或蜀绨、工巧百数,不可尽名”出自( )。
  170. ( )鼓腹,细颈,口呈盘形,因此得名。
  171. 莲花纹样是在我国古代装饰中最早见到的植物纹样。( )
  172. 六朝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它上承汉代瓷器创造的成就,下为隋唐青釉瓷器鼎盛期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
  173. 三国两晋南北朝( )器皿的种类已经日益丰富,造型多种多样。
  174. 铜鼓的装饰花纹,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
  175. 下列不是汉代漆器的胎的是( )
  176. 陶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秦汉的地位十分重要,反映于陶瓷的进步,更体现在瓷器的诞生上。( )
  177. 汉代的石雕,按表现方法可分类为( )
  178. 金银器,汉朝的金银器制作明显比以前繁盛,如西汉元帝时代的蜀郡、广汉郡,每年打造的金银器便耗费为五百万钱,至于尚方,在制作的盛期,大枣的进引起的支出元要多与此。( )
  179. 下列属于汉代手工业工人的是( )
  180. 汉代和西域相通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输入了国外名贵的香料,燃之香烟弥漫,用来熏住室及衣物,所以熏炉的制作甚为流行。( )
  181. 玉器,两汉发展这战国玉器的成就,并将他推向辉煌。( )
  182. 汉时的会稽郡((浙江江山)、江夏郡(湖北安陆)、广汉郡(四川广汉)、蜀郡(四川成都)等铸镜中心,为官府铸镜的重要地区。( )
  183. 规矩镜主要流行于( )
  184. 春秋战国时期铜式铸镶法、嵌错法、鎏金、刻镂、锻打、铆接等多种工艺的到来空前的发展。( )
  185.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的最大特征时候出现了新的制作工艺,尤其是春秋中晚期失蜡法的出现,使青铜艺术迈向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
  186.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向生活日用器物方面发展,增加了许多以实用为主的用品。( )
  187. 战国时期漆器的优点是( )
  188.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装饰纹样中,最主要的是( )
  189. 下列不是春秋战国时期漆器装饰纹样的是( )
  190.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工艺分为( )
  191. 春秋时期南方的铜镜制作较朴素简略,多为素面,数量不多。( )
  192. 双菱纹又称方连纹,即一个大的菱形两旁附以小的菱形。( )
  193. 连弧纹是弧线相连的一种纹样,有( )不等。
  194. 夔纹是一种近似( )的怪兽纹,常见于商代铜器纹饰中。
  195. 簋(gui):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
  196. ( )青铜艺术的艺术风格为庄重、严谨。
  197. 蟠虺(panhui)纹:传统寓意纹样,青铜器纹饰之一。又称"蛇纹"。以蟠屈的小蛇(虺)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 )
  198. 下列装饰纹样周代青铜器的主要装饰纹样?( )
  199. 司母戊鼎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也是世界少见的珍品。( )
  200. 窃曲纹:周代的一种重要装饰纹样。又称窃曲纹、穷则曲。是一种适应装饰部位要求而变形的动物纹样,是动物的简化和抽象化。( )
  201. 以下属于青铜在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上的优点是( )。
  202. 云雷纹:殷 周 青铜器上的纹饰之一。大都是连续的回旋状线条。一般称圆形的为云纹,方形的为雷纹。多用作地纹,以衬托主题纹饰。( )
  203. 商代的玉器,除一部分仿制兵器和工具外还有( )。
  204. 《舞蹈纹彩陶盆》是 ( )彩陶的杰出作品。
  205. 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以( )为主
  206. 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中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是( )。
  207. 玉琮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 )
  208.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 ,曾经称甘肃仰韶文化。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了一千多年的发展。马家窑文化是齐家文化的源头之一。( )
  209. 琮(Cóng)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 )
  210. 几何印纹陶的制作,有手制、模制和轮制几种。( )
  211. 良渚文化: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 因1936年最先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阵而得名。距今约四、五千年左右。主要分布( )等地区。
  212. 黑陶工艺具有黑、薄、光、纽4个特点。( )
  213. 红山文化,发源于东北地区西南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是华夏文明最早的遗迹之一。( )
  214. 学习传统艺术与工艺的目的,就是为了艺术与工艺的创新,即”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
  215. 学习传统艺术与工艺,可以增强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操。( )
  216. 传统艺术与工艺反映着时代的思想,又体现当时社会的生活方式。( )
  217. 传统艺术与工艺就是研究人们生活用品的审美演变和生产发展的历史。( )
  218. 我国的传统工艺是历代人民、匠师、艺人的伟大创造和智慧结晶。( )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4)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