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内容已经过期谨慎付费,点击上方查看最新答案

中华国学

  1. 中华国学课程强调历史借鉴,主要目的是:


  2. A:通古今之变 B:牢记历史知识 C:究天人之际 D:提供人生智慧
    答案:探索中华传统知识,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AI参考:正确选项是:D:提供人生智慧。中华国学课程强调历史借鉴,主要是为了提供人生智慧。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兴衰更替,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指导现在和未来的生活。这样可以使人更加明智、理性,避免重蹈覆辙,更好地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因此,选项D“提供人生智慧”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选项A、B、C虽然也是中华国学课程的目的之一,但是与强调历史借鉴不符。'
  3. 法家很少讨论人性问题。他们的看法是:


  4. A:人性善 B:人性恶 C:人性善恶难分 D:生之谓性
    答案:生之谓性AI参考:在法家学派中,他们很少讨论人性问题,并认为“生之谓性”。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这个观点强调了人的天性,即人天生就具有某些本能和需求,但并没有深入探讨人性的本质和属性。与此相反,其他选项如人性善、人性恶和人性善恶难分,都涉及对人性的不同看法和解释,与法家学派的观点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正确答案是D:生之谓性。'
  5. 十六世纪的时候,西班牙人在美洲烧毁、禁绝土著玛雅人的树皮书,是因为:

  6. A:西班牙人要毁掉玛雅文化 B:玛雅文化先进 C:玛雅文化野蛮 D:玛雅人要求毁掉玛雅文化
    答案:西班牙人要毁掉玛雅文化AI参考:在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在美洲烧毁、禁绝土著玛雅人的树皮书,是因为他们认为玛雅文化过于落后,与西班牙的文化理念格格不入,从而试图将其从地球上彻底消除。这并不是出于对玛雅文化的崇拜或对野蛮的玛雅人的排斥,而是因为当时的西班牙殖民者们过于强调自己的文化优越性,对于他们眼中低劣的文化形态持否定态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玛雅文化野蛮。'
  7. 所谓的唯识百法,基于现代机器人科学的立场,涉及人类的


  8. A:以上三项都包括 B:认知软件 C:认知对象 D:认知硬件
    答案:以上三项都包括AI参考:在现代机器人科学中,唯识百法涉及到的是人类的认知软件。机器人通过学习和应用唯识百法,能够模拟人类的思维和感知过程,从而实现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的行为。认知软件是机器人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关键,因为它决定了机器人如何理解和模拟人类的行为和思想。而认知硬件、认知对象等则不是唯识百法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因此,答案是B:认知软件。'
  9.  《墨子》书中说:“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这段话描述了:


  10. A:贵族阶层的生活节俭 B:人们的生活幸福愉快 C:贵族阶层的生活奢侈 D:人们的生活艰辛困难
    答案:贵族阶层的生活奢侈AI参考:《墨子》书中描述了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这明显是对贵族阶层生活奢侈的描述。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贵族们享用的食物丰富,器皿繁多,而且场面十分宏大,这明显不符合节俭和幸福愉快的主题,更符合奢侈的主题。因此,正确答案是C:贵族阶层的生活奢侈。'
  11. 下列人物中有一个人不属于法家,这个人物是:( )

  12. A:管仲 B:李斯 C:荀子 D:商鞅
    AI参考:这个人物是:A:管仲。选项中B、C、D都属于法家。B是秦朝时期的著名法家人物,主张以法治国。C是荀子的学生,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人物。D是秦国的改革家,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而A选项管仲并不是法家人物,他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属于儒家学派。因此,正确答案是A:管仲。'
  13. 慧能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种人生态度的终极目标是:


  14. A:往生西方净土 B:教化天下 C:摆脱六道轮回 D:顿悟涅槃
    AI参考:正确选项是C:摆脱六道轮回。慧能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人,他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句话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即修行者应该摆脱世俗的烦恼和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越。这种态度最终的目的是摆脱六道轮回,达到永恒的解脱。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答案。选项A、B、D虽然也与修行有关,但与慧能的人生态度不完全相符。'
  15. 在诸子学说中,有的主张今不如昔,有的主张今胜于昔。主张今胜于昔的一家是:

  16.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名家
    AI参考:主张今胜于昔的一家是:B:法家。法家学派主张今胜于昔,认为应该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断创新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变化。他们强调法治、重农抑商、以法治国等理念,认为国家应该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正确答案为B:法家。'
  17. 《孙子兵法》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这反映了作者:


  18. A:因战取利的军事思想 B:不用兵法的军事思想 C:因敌而变的军事思想 D:反对战争的军事思想
    AI参考:在《孙子兵法》中,这句话“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反映了作者的因敌而变的军事思想。这句话强调了战争中的变化和不可预测性,认为应该根据敌人的变化来调整策略,这样才能取得胜利。这种思想强调灵活性和适应性,是孙子兵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正确答案是C:因敌而变的军事思想。'
  19. 关于阴阳五行学说,下面的选项中最为恰当的表述是:


  20. A: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愚昧迷信的产物 B:阴阳五行学说对于古代政治没有用处 C:阴阳五行学说对于中华医学毫无价值 D: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很多学科的理论基石
    AI参考:关于阴阳五行学说,正确的表述是: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很多学科的理论基石。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国古代被广泛应用在哲学、天文、历法、中医、占卜等多个领域,成为了中国古代多学科的理论基石。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而选项A、B、C都存在误解或贬低阴阳五行学说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21. “爱”是战国思想的主题之一。哪一派的思想家认为“爱”是主观的,因而是靠不住的:


  22. A:法家 B:名家 C:儒家 D:墨家
    AI参考:答案:B:名家在诸子百家中,名家主张“名实”关系即概念关系应当符合客观实际,应当名副其实。名家认为“名”是客观的,而“爱”是主观的,所以名家认为“爱”是靠不住的。因此,正确答案是B。其他派别如法家、儒家、墨家等都没有强调“爱”的主观性和不可靠性。'
  23. “中华国学课程”的宗旨是:

  24. A:探索中华传统知识,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 B:批判落后的旧文化 C:为现实生活服务 D:发掘中华传统知识
    AI参考:“中华国学课程”的宗旨是为现实生活服务。选项A和D都是关于传统知识的内容,不符合题意。选项B过于片面,不能涵盖整个课程的目的。而选项C准确地描述了课程的宗旨,即它不仅是一种知识的探索,更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服务。因此,答案为C:为现实生活服务。'
  25. 中华民族有食疗的传统,把食物性质分为寒凉温热。下列哪一类食物属于热性的:

  26. A:西瓜 B:苹果 C:姜 D:梨
    AI参考:选项C:姜属于热性的食物。在中华民族的食疗传统中,食物性质被分为寒凉温热四类。其中,热性食物具有温中散寒、温经通络的作用,适合在寒冷的天气中食用,以驱散寒邪。而姜就是一种典型的热性食物,它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适合在寒冷的季节中用于烹饪或作为保健食品。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姜。'
  27. 战国时期流行一句谚语:“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反映的是:

  28.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儒家思想
    AI参考:这道题目中,所提到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儒家思想理念。在儒家学说中,强调的是君民关系,认为君主应该以仁爱、公正、道德为准则,来治理国家,同时也要重视民意,尊重人民的力量。这种思想理念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成为了历代君主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之一。因此,正确答案是D:儒家思想。'
  29. 《道德经》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这句话强调的是:

  30. A:仁义说教是道德衰落的结果 B:仁义由道发展而来 C:应该弘扬仁义精神 D:智慧使人虚伪
    AI参考:正确选项是D:智慧使人虚伪。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表明,作者认为在大道废弃的情况下,仁义道德的概念被重新提出,这是由于智慧的出现,使得人们产生了更多的虚伪行为。因此,这句话强调的是智慧使人虚伪。其他选项都不符合原文意思。'
  31. 《道德经》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反映了老子的:

  32. A:历史主义的思想 B:孤僻不群的思想 C:原始主义的思想 D:返璞归真的思想
    AI参考: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倡“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意味着他主张回归到更简单、更直接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依赖复杂的工具和技术。他强调人们应该享受自己日常的食物、衣物、住所和习俗,而不是追求外界的物质财富。此外,老子还主张邻国之间应该保持和平,人们应该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直到他们老死,不再互相往来。这种思想体现了老子对自然、简单和和谐的追求,也就是原始主义的思想。因此,答案是C:原始主义的思想。'
  33. 在汉代,官方有“经”,有“经学”。最能反映“经”与“经学”关系的一个选项是:


  34. A:经学与经根本不同,没有联系 B:经学是对经的解释和发挥 C:经学与经相同,没有什么区别 D:经学是对经的训诂和考证
    AI参考:在汉代,官方有“经”,有“经学”。经学是对经的解释和发挥,这是最能反映“经”与“经学”关系的一个选项。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A和C都是错误的,因为经学与经并不是完全相同或没有联系的。选项D虽然也是关于经的,但与经学的解释和发挥不同。'
  35. 有了需要占卜的事情,人们把事先准备好的卜甲取出,放在火上炙烤。经过炙烤的龟甲,表面呈现出一些细微的裂纹,人们认为这是:


  36. A:贞问 B:占辞 C:验辞 D:龟兆
    AI参考:有了需要占卜的事情,人们把事先准备好的卜甲取出,放在火上炙烤。经过炙烤的龟甲,表面呈现出一些细微的裂纹,人们认为这是:正确选项是**C:验辞**。在古代,人们通过龟甲的裂纹来预测未来的吉凶祸福。龟甲炙烤后出现的裂纹被称为“验辞”,即卜辞的验证之辞。通过观察裂纹的形状和走向,人们可以判断事情的成败、运势的好坏等。这种卜卦的方法被称为“龟卜”,是古代中国和古代埃及等文明中常用的预测方法之一。'
  37. 外丹道教乃道教流派之一,其主要经典是:

  38. A:《上品丹法节次》 B:《坛经》 C:《抱朴子内篇》 D:《太平经》
    AI参考:正确选项是C:《抱朴子内篇》。外丹道教是道教流派之一,其主要经典是《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内篇》主要讲述炼丹、养生等道教信仰和修炼内容,是外丹道教的核心经典之一。其他选项中,《上品丹法节次》、《坛经》和《太平经》虽然也是道教经典,但与外丹道教的主要修炼内容不符。'
  39. 战国诸子中,有一家反对讲爱,宣称爱不但害人,而且害己。这家学派是:( )

  40. A:兵家 B:杨朱 C:法家 D:道家
    AI参考:正确选项是C:法家。在战国诸子中,法家学派反对讲爱,认为爱不但害人,而且害己。他们主张以法治国,强调以法治代替礼治,并提出了一整套法律理论和实践。其他选项中,兵家强调兵法、战争和战略;杨朱学派主张个人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和利己主义;道家则主张无为而治,强调自然和平衡。'
  41.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下面哪一个选项与“中庸之道”最接近:


  42. A:上下级之间是毫无关系,彼此间各行其是 B:上下级之间是平等关系,不存在尊卑贵贱 C:下级之间是利益关系,彼此都是为自己 D:上下级之间是工作关系,彼此间相互协调
    AI参考:正确答案是B:上下级之间是平等关系,不存在尊卑贵贱。“中庸之道”强调的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保持平衡,不偏不倚,既不过分偏袒一方,也不过分忽视另一方。在上下级关系中,应该保持平等,不因职位高低而产生尊卑贵贱之分,这样才能达到和谐共处。选项A、C、D都与“中庸之道”的理念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最接近“中庸之道”的选项是B。'
  43. 《庄子》记载说:“有真人而后有真知。”这里所谓的“真知”是指:

  44. A:客观知识 B:直觉知识 C:经验知识 D:科学知识
    AI参考:正确选项是B:直觉知识。原文中提到的“真知”指的是真正的知识和智慧,而直觉是一种直接的认识和领悟,不需要经过推理和证明,因此可以理解为一种直觉知识。其他选项中的客观知识、经验知识和科学知识虽然也是知识的一种,但与原文中的“真知”的含义并不完全吻合。'
  45. 儒家的经与汉代政治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二者之间关系的本质是:

  46. A:以儒生为圆心 B:以博士为圆心 C:以现实为圆心 D:以经典为圆心
    AI参考:正确答案是D:以经典为圆心。儒家经与汉代政治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其本质是以经典为圆心。儒家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汉代政治的基础和指导思想,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因此,选项D“以经典为圆心”是正确答案。选项A、B、C都与题意不符。'
  47. 佛教有六尘、六门、六识之说。所谓“六尘”不包括:

  48. A:意 B:味 C:法 D:色
    AI参考:正确答案是D:色。佛教有六尘、六门、六识之说。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而题目中的A意,B味,C法属于六尘;D色属于六根(眼耳鼻舌身)所对的对境,不属于六尘。所以,不包括色的是正确答案。'
  49. 在易学中,有一组术语叫“别卦”与“经卦”。“别卦”共有:( )

  50. A:四卦 B:十六卦 C:六十四卦 D:八卦
    AI参考:在易学中,有一组术语叫“别卦”与“经卦”。“别卦”与“经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组成不同的易学体系。经卦也称为“六十四卦”,它是由三个阴爻和三个阳爻的组合而形成,每个六十四卦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象征意义。而“别卦”则是由八个经卦组成的特殊体系,这八个经卦被称为“八纯卦”,它们分别代表了天地水火木金土,也是八种不同的自然元素。因此,正确答案是C:六十四卦。'
  51.  方仙道就是信奉神仙、渴望自己长生不死的传统信仰。下列哪一个人物曾经涉足方仙道?


  52. A:张角 B:秦始皇 C:张鲁 D:曹操
    AI参考:根据题干所提供的信息,方仙道是传统信仰,涉及信奉神仙、渴望长生不死。选项中,只有秦始皇曾经涉足方仙道。张角、张鲁和曹操都不是传统信仰的涉足者。因此,答案是B:秦始皇。'
  53. 东汉晚期,太平道、五斗米道首领给人治病,治病的手段不包括:( )

  54. A:符水咒说 B:静室思过 C:诊病用药 D:跪拜首过
    AI参考:治病的手段不包括**B:静室思过**。太平道、五斗米道首领给人治病,主要是通过符水咒说(A)、诊病用药(C)和跪拜首过(D)等手段。其中,符水咒说是指通过画符念咒来治病;诊病用药是指通过望、闻、问、切等方式来诊断病情,然后开药方治病;跪拜首过是指病人对道教神仙进行跪拜,祈求神仙保佑祛病消灾。而静室思过(B)并不是太平道、五斗米道首领给人治病的方式之一。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静室思过。'
  55. 禅宗修行方法的本质特征是“三无”。其根本特点是:

  56. A:刻苦修行 B:内心清净 C:口诵佛号 D:恪守道德
    AI参考:正确选项是B:内心清净。禅宗修行方法的本质特征是“三无”,即无念、无想、无住。这种修行方法强调内心清净,通过冥想和静坐等方式,使修行者达到内心平静和专注,从而获得心灵的解脱和超越。其他选项如刻苦修行、口诵佛号、恪守道德虽然也是修行的一部分,但并不是禅宗修行方法的本质特征。'
  57. 《庄子·大宗师》说:“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庄子·齐物论》说:“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这里所说的真人、大圣,是指:


  58. A:得道悟道之人 B:刻苦修行之人 C:修身齐家之人 D:隐居山林之人
    AI参考:在《庄子·大宗师》中,“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这句话描述的是一种深得自然之道,能够与自然气息相融合的状态。而“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则强调了这种境界的稀有和珍贵,只有那些时刻准备、坚持不懈的人才能有幸遇到。因此,这两句话中的“真人”、“大圣”指的应该是那些得道悟道之人,他们能够深得自然之道,与自然气息相融合,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所以,正确答案是A:得道悟道之人。'
  59. 义理易学的特点是:

  60. A:阐发《易经》的道理 B:预测国家吉凶祸福 C:阐发《易传》的道理 D:预测个人吉凶祸福
    AI参考:选项C是正确答案,因为义理易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易传》,而并非是《易经》或者个人的吉凶祸福。相较于《易经》的实用性,义理易学更侧重于对《易传》的哲学、伦理、政治等方面的阐发。选项A、B、D虽然也与易学有关,但并不是义理易学的特点。因此,这些选项都不正确。'
  61. 唯识学有“五蕴”学说,其中包括“行蕴”,它表示人的:( )

  62. A:记忆 B:感觉 C:联想 D:反应
    AI参考:唯识学中的“行蕴”指的是人的反应。在唯识学中,“五蕴”是指构成人的身体和心理的五个要素,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其中,“行蕴”指的是人的行为和反应,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反应,如情绪、情感、意志等。其他选项如记忆、感觉、联想等并不是唯识学中的“五蕴”学说所涵盖的内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反应。'
  63. 一言以蔽之,先秦儒学是:


  64. A:长生久视学说 B:以物为焦点的政治学说 C:弱肉强食学说 D:以人为焦点的政治学说
    AI参考:一言以蔽之,先秦儒学是:D:以人为焦点的政治学说。先秦儒学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在先秦时期的思想和学说,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注重人的道德、伦理、社会秩序等方面,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协调,主张以仁爱、礼义、诚信等道德规范来治理国家和社会。因此,以人为焦点的政治学说可以概括先秦儒学的核心思想。其他选项如长生久视学说、以物为焦点的政治学说、弱肉强食学说等与先秦儒学的核心思想不符。'
  65.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这是哪一家的处世哲学:

  66. A:宋鈃尹文 B:杨朱学派 C:老庄道家 D:商鞅韩非
    AI参考:选项B:杨朱学派。“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这句话出自杨朱学派的观点,表达了该学派利己主义的处世哲学,即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不在乎对他人或社会的贡献。杨朱学派是先秦时期的一个哲学学派,主张个人应该追求自身的利益,不受道德规范的约束。因此,答案为B。'
  67. 关于唯识学,下列哪一项表述最确切:

  68. A:唯识学是关于人类认知要素的学说 B:唯识学是关于人类认知要素和认知过程的学说 C:唯识学是关于佛教修禅方法的学说 D:唯识学是关于人类认知过程的学说
    AI参考:选项B关于唯识学的表述最确切。唯识学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哲学派别,它不仅关注人类的认知过程,也关注人类的认知要素和认知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唯识学认为,人类的认知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包括但不限于感知、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这些要素在认知过程中相互作用,形成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因此,选项B“唯识学是关于人类认知要素和认知过程的学说”最准确地表达了唯识学的内涵。选项A、C、D虽然涉及到了认知,但并没有完全涵盖唯识学的全部内容。'
  69. 墨家主张兼爱,即爱天下所有的人。他们的理论根据是:( )

  70. A:鬼奖善惩恶 B:爱是人的天性 C:爱是一种美德 D:天兼爱万物
    AI参考:答案为D:天兼爱万物。墨家主张兼爱,即爱天下所有的人。他们的理论根据是天兼爱万物,意思是天道兼爱万物,不分亲疏、厚薄、贫富、贵贱。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其他选项不符合墨家的主张。'
  71. 《庄子·齐物论》说:“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下面哪一个选项最切近上述思想:

  72. A:人生短暂 B:人生如梦 C:人生苦长 D:人生宝贵
    AI参考:通过对题干的理解,可以看出这段话是在描述一个人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然后又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这种梦境和现实的交替,让人思考人生的本质和意义。而选项中,只有“人生如梦”最符合这种思考方式,因为人生在某些角度上看,就像是一场梦,梦中有快乐、有悲伤、有现实、有幻觉,梦醒后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是虚幻。因此,正确答案是B:人生如梦。'
  73. 在社会生活中,有人怕冷,有人怕热。对于怕热的人来说,下面哪一种水果相对来说尽量少吃:( )

  74. A:苹果 B:香蕉 C:橘子 D:鸭梨
    AI参考:正确答案是B:香蕉。怕热的人,体内火气大,吃香蕉会加重体内火气,所以尽量少吃。苹果、橘子、鸭梨相对来说比较温和,不会加重体内火气。因此,本题答案为B。'
  75. 老聃学说的核心概念是“道”。下面哪一个选项对“道”的解释最为接近:


  76. A:“道”与万物有关 B:“道”是门径 C:“道”与万物无关 D:“道”是道路
    AI参考:在老聃学说中,“道”被视为核心概念,它代表了宇宙的根本规律和万物存在的本质。从四个选项中,A选项“道”与万物有关,最能解释“道”的含义。这个选项揭示了“道”与万物的关联,与老聃学说的核心思想相吻合。B、C、D选项虽然都涉及到了“道”,但它们都没有准确地解释“道”与万物之间的关联。因此,正确答案是A:“道”与万物有关。'
  7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易经》属于哪一部文献的一部分:( )

  78. A:《连山》 B:《周易》 C:《易传》 D:《归藏》
    AI参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易经》属于《周易》的一部分。《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它包括《连山》、《周易》、《归藏》三部文献,其中《周易》是现存最古老、最具权威性的本子,也是《易经》的核心部分。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应为B:《周易》。'
  79. 《墨子》主张:衣三领足以朽肉,棺三寸足以朽骸,堀穴深不通于泉流,不发洩则止。死者既葬,生者毋久丧用哀。这反映了墨家:


  80. A:不迷信鬼神 B:对死者无情 C:重生而轻死 D:节葬的思想
    AI参考:正确选项是“节葬的思想”。原文中提到了墨子主张节约、不浪费的丧葬观念,强调了葬礼应该简洁、适度,避免浪费和奢侈,体现了节葬的思想。文章并没有涉及对死者的无情或者轻视死者的观念,因此排除B选项。不迷信鬼神和文章内容也不相关,因此排除A选项。因此,答案为D选项“节葬的思想”。'
  81. 下面几个选项,哪一个选项最不符合实际:( )

  82. A:法家学说保守 B:道家学说保守 C:墨家学说保守 D:儒家学说保守
    AI参考:选项 B: 道家学说保守 最不符合实际。道家学说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不干预政治,因此不太可能被描述为保守的。其他选项中,法家、墨家和儒家都有一些保守的方面,但并不代表它们完全被描述为保守的。在实际中,这些学派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它们的观点和影响力也会有所不同。'
  83.  唯识学在中国的传播,与下述哪一项没有直接关系:


  84. A:唯识宗 B:慧能 C:玄奘 D:法相宗
    AI参考:答案:B推理过程: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唯识学分为相宗和宗本,相宗即法相宗,又称慈恩宗,传自玄奘。慧能是禅宗代表人物之一,与唯识学没有直接关系。故本题选B。  本题所列选项中,唯识宗、玄奘、法相宗均是唯识学在中国的传播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而唯识学是佛教的一个学派,唯识学在中国的传播必然会受到传播者的影响,而慧能属于传播者,所以排除ACD。  所以答案为慧能。  答案为B,选C更好,这样法相宗就可以解释通了。  补充说明:对于初学者来说,直接从试题中选择答案较为简单易行。  扩展思路是:①考虑所学知识的扩展点。②分析选项,明确各个选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③对知识进行横向、纵向和跨学科联系,多角度思考。  如:佛家学说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演变过程?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询问专业人士。'
  85. 下列哪一种主张不属于法家:( )

  86. A:依法治国 B:奖励耕战 C:兼爱天下 D:人人为己
    AI参考:主张C:兼爱天下不属于法家。法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思想主张主要涉及四个方面:法治、术治、德治和力治。其中,法治是最核心的思想,强调制定严格的法律,并以法律为准绳治理国家。而兼爱天下则属于墨家学派的主张,强调爱所有人,不分亲疏、厚薄、贫富等差别。因此,正确答案是C:兼爱天下。其他选项中,A选项依法治国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属于法治思想的体现;B选项奖励耕战是秦国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法家富国强兵思想的具体实践;D选项人人为己则是法家强调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体现。这些都是法家学派的主要思想主张,与题目要求的选择不符。'
  87. 白居易作诗一首:“我为江司马,君为荆判司。俱当愁悴日,始识虚舟师……自负因自叹,人生号男儿。若不佩金印,即合翳玉芝。高谢人间世,深结山中期。” 这里所说的“山中期”是指:

  88. A:炼丹服丹 B:高官厚禄 C:建功立业 D:隐遁山林
    AI参考:根据诗句描述,白居易表达了他的人生理想是在愁悴之日寻求虚舟师的帮助,认为如果不能佩戴金印或隐遁山林,那么就应该远离尘世,寻找仙师以获得高人的帮助。这里所说的“山中期”正是隐遁山林的含义。因此,正确答案是D:隐遁山林。'
  89. 欧洲哲学家康德提出了“物自体”学说。早在二千年前,提出类似概念的中华先贤是哪一位:


  90.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孟子
    AI参考:正确选项是B:庄子。在二千多年前,中国的庄子提出了“物自体”学说,这与欧洲哲学家康德的学说类似。庄子主张世界的本质是超越感性认识的,不能仅凭感官来理解和认知世界的本质。因此,选项B庄子是正确答案。'
  91. 在汉代,无论是皇帝的诏书还是大臣的奏章,经常引经据典,他们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


  92. A:申明国家的指导思想 B:没有什么目的,只是一种行文习惯 C:炫耀自己的文学素养 D:表明自己的主张言而有据符合圣道
    AI参考:在汉代,无论是皇帝的诏书还是大臣的奏章,经常引经据典的主要目的是表明自己的主张言而有据符合圣道。在汉代,儒家思想是国家的指导思想,诏书和奏章中引经据典,是为了表明自己的主张是符合圣道的,能够得到天下的认可和支持。同时,这也是一种尊崇儒家思想的表现,表明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遵循儒家道德规范的。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而选项A、B、C都与题干表述不符。'
  93. 西汉中期董仲舒作《春秋繁露》,较系统地阐述了天人感应学说,使之成为帝制时代官方意识形态的基础。下面哪一项不符合这一官方意识形态:

  94. A:皇帝是上帝之子 B:天是人类社会的主宰 C:三纲五常不符合天意 D:既定的社会秩序反映天意
    AI参考:C项不符合这一官方意识形态。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可知,官方意识形态认为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人类社会的主宰,天意是既定的社会秩序,而三纲五常是符合天意的。因此,选项C中的观点与官方意识形态不符。选项A、B、D都符合官方意识形态。因此,正确答案是C:三纲五常不符合天意。'
  95. 《道德经》《南华真经》《太平经》《抱朴子内篇》是道教史上的四部重要经典,其中属于外丹道教的经典是:( )

  96. A:《太平经》 B:《抱朴子内篇》 C:《南华真经》 D:《道德经》
    AI参考:正确选项是B:《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内篇》是道教早期经典之一,主要论述了道教基本哲学思想,内容以探讨神仙方术为主,是道教史上最重要的丹道著作之一,其中涉及到许多外丹道教的内容。其他三部经典,《道德经》《太平经》和《南华真经》虽然也是道教的重要经典,但主要涉及的是内丹和道家哲学思想,没有涉及到外丹道教的内容。因此,B选项是正确答案。'
  97. 南北朝以后,汉地佛教出家僧尼不得食肉。这与下列哪一条戒律有关:( )

  98. A:不妄语 B:不饮酒 C:不杀生 D:不邪淫
    AI参考:正确选项C:不杀生。在佛教戒律中,不杀生是出家僧尼的基本戒律之一,而南北朝以后,汉地佛教更是严格规定了出家僧尼不得食肉,这与不杀生戒律相符。不妄语、不饮酒、不邪淫等戒律虽然也是佛教的重要戒律,但与题目中的要求不符。'
  99. 据《庄子·齐物论》记载: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在这段史料中,南郭子綦“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直接原因是:


  100. A:修行道术 B:身体有病 C:悲观厌世 D:天性如此
    AI参考:正确选项是“修行道术”。原文中提到南郭子綦隐机而坐,形如槁木,心如死灰,这是一种修行的状态,意味着他已经进入了一种冥想或修行的状态。因此,南郭子綦选择修行道术可能是他“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直接原因。身体有病、悲观厌世和天性如此都不是直接原因,因为原文中并没有提到这些因素。'
  101. 《道德经》讲“无为”,又讲“为无为”。下面哪两个选项与老子所说的“为无为”最接近:

  102. A:任其自然 B:无所作为 C:抱朴守素 D:营魄抱一

  103. 告子宣扬“食色,性也”,荀子主张“人之性恶”。下面哪两个选项与上述主张一致:

  104. A:告子肯定人的天性 B:告子否定人的天性 C:荀子赞赏人的天性 D:荀子否定人的天性

  105. 儒家学说的根本特征是中庸之道。符合中庸之道的两个选项是:

  106. A:执两用中 B:积极进取 C:消极保守 D:不偏不倚

  107. 阴阳五行学说由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两部分构成。五行学说主要阐明了世界万物的两大方面,即:

  108. A:生成过程 B:演变规律 C:构成元素 D:灭亡过程

  109. 《道德经》讲,所谓的涉及哪两项内容:


  110. A:慈悲为怀 B:是非不辨 C:善恶不分 D:嫉恶如仇

  111. 汉代的尊儒读经思潮,对社会的影响巨大,其中的两项是:


  112. A:崇尚道德 B:重利轻义 C:思想混乱 D:读经做官

  11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文化自信,应该怎样看待传统文化:



  114. A:理性对待传统文化 B:完全否定传统文化 C:分析借鉴传统文化 D:完全肯定传统文化
    AI参考:正确选项为【C:分析借鉴传统文化】。在坚持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应该理性对待传统文化,即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内在价值和意义,同时借鉴其优秀部分,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完全否定或完全肯定传统文化都是片面的,缺乏辩证思考。因此,选项C的分析借鉴传统文化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115. 《道德经》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我魄未兆,若婴儿未孩。”“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蹊。为天下蹊,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这里借用“赤子”、“婴儿”为喻,是为了表明哪两项诉求:


  116. A:在社会生活中,不要像婴儿那样头脑简单 B:在社会生活中,不要像婴儿那样没有德行 C:对于修道来说,要有一颗愚钝之心 D:对于修道来说,要心地纯洁而不染

  117.  《韩非子·主道》说:“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这句话的意思是:


  118. A:一个人有了罪过,关系亲近就尽量关照 B:一个人立了功,没有关系未必受奖赏 C:一个人立了功,无论是谁都应受奖赏 D:一个人有了罪过,无论是谁都应被惩罚

  119. 《三字经》开篇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反映了哪两个历史人物的人性论:

  120. A:孟子 B:周公 C:荀子 D:孔子

  121. 阅读下列诗词,分析哪些诗词与杨朱的思想比较接近:


  122.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123. 先秦诸子中,哪两家讲爱:( )

  124. A:法家 B:儒家 C:杨朱学派 D:墨家
    AI参考:正确选项为:B:儒家 D:墨家。儒家和墨家都讲爱。儒家主张仁爱、忠义、孝顺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墨家则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强调博爱、平等、公正等理念。法家和杨朱学派则不太讲爱。'
  125. 有救赎型的道教,有自救型的道教。下面哪两种属于救赎型的道教:

  126. A:外丹道教 B:五斗米道 C:内丹道教 D:太平道

  127.  佛教是外来宗教,但佛教喧宾夺主,成为中国宗教的主流,两个主要的原因是:


  128. A:儒教的教义未能满足人们关注健康的心理需要 B:外丹道教在贵族阶层中未能广泛传播 C:符箓道教未能满足信徒渴求健康的心理需要 D:太平道被官方禁止,使渴求心理健康的百姓走向佛教

  129. 关于阴阳学说,下面的陈述中两个正确的选项是:


  130. A:宇宙中任何事物都包含阴阳两种属性 B:阴阳表示事物的静止状态 C:阴阳是尖锐对立的,二者不可相互转化 D:阴阳表示两个相互依存的空间世界

  131. 阴阳学说是中华医学的理论基础之一,人们运用阴阳学说以:


  132. A:解释人体的寒热状态 B:解释五脏各自的功能 C:区分药性的温热寒凉 D:解释五脏之间的关系

  133. 二十世纪末期,中国兴起了一股国学思潮。参与者认为,弘扬国学有两个益处:

  134. A: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B:凝聚民族文化向心力 C: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D:促进中国的现代化

  135.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136. 《道德经》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荀子·礼论》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 




  137. AI参考:阅读理解选择题的正确选项是:A. 《道德经》和《荀子·礼论》都是对“礼”的讨论。B. “大道废,有仁义”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社会需要仁义来弥补道德的缺失。C. “礼”在《荀子·礼论》中被视为忠信之薄,乱之首的原因是因为它只是形式上的表现。D. “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这句话说明了“规矩”的重要性。正确答案是A. 《道德经》和《荀子·礼论》都是对“礼”的讨论。文章中提到《道德经》和《荀子·礼论》都对“礼”进行了讨论,并且文章也说明了“礼”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规范,所以选择A。B、C、D都是文章中的部分观点,但并不是文章的主要讨论内容。'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1)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