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
  1. 接待一次体现了鲜明的( )场景。

  2. A:接洽 B:主客 C:招待 D:利益获取
    答案:主客
  3. 2019年我国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87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31%,其属于( )。

  4. A:文化溢出 B:政治溢出 C:经济溢出 D:生态溢出
    答案:经济溢出
  5. 辛弃疾在《贺新郎》中写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意味着( )。

  6. A:旅游体验是一个天马行空的过程 B:旅游体验是一个主客互动的过程 C:旅游体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D:旅游体验是一个迎接挑战的过程
    答案:旅游体验是一个主客互动的过程
  7. 现代旅游发展,以( )为总体特征。

  8. A:个体旅行 B:消遣旅游 C:生存迁徙 D:大众旅游
    答案:大众旅游
  9. 旅游客流支撑力来自( )。

  10. A:旅游地环境 B:旅游接待业 C:旅游目的地 D:旅游消费者
    答案:旅游接待业
  11. 出游率指一定时期内某一国家或地区外出旅游消费者人数与( )的比率。

  12. A:本地居民数 B:常住人口数 C:总人口数 D:接待旅游消费者人数
    答案:总人口数
  13. 瑞士阿尔卑斯山属于( )目的地。

  14. A:山地度假 B:乡村度假 C:温泉度假 D:海滨度假
    答案:山地度假
  15. 在旅游目的地开发的中期阶段,旅游对居民感知的影响是可能产生( )现象。

  16. A:旅游漠然 B:徘徊观望 C:旅游认同 D:旅游冲突
    答案:D: 旅游冲突
  17. 史前旅游渊源,以( )为总体特征。

  18. A:生存迁徙 B:大众旅游 C:个体旅行 D:消遣旅游
    答案:生存迁徙
  19. 以下最能体现接待情景的英文单词是( )。

  20. A:greeting B:hospitality C:reception D:welcome
  21. 从旅游发展模式看,意大利属于( )。

  22. A:旅游发达国家模式 B:海岛模式 C:经济发达国家模式 D:发展中国家模式
  23. 1872年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 )创立于美国。

  24. A:黄石国家公园 B:冰川国家公园 C:拱门国家公园 D:锡安国家公园
  25. 从空间层次看旅游目的地可划分为( )。

  26. A:旅游通道 B:旅游节点 C:旅游区域 D:其余选项都是
  27. 旅游者在旅游地容易表现出不同于惯常居住地的消费行为,这可用( )来解释。

  28. A:季节波动规律 B:距离衰减规律 C:超常消费规律 D:择优游览规律
  29. 马西森和沃尔认为旅游社会影响是作用于( )的影响

  30. A:接待地与客源地 B:接待地社区居民 C:接待地社区 D:旅游主客双方
  31. 从本质上来说,人们旅游动机的形成旨在满足( )的需要。

  32. A:精神层面 B:生理层面 C:物质层面 D:安全层面
  33. 旅游接待业的( )特征是旅游新业态产生和发展的最佳解释

  34. A:连接性 B:服务性 C:融合性 D:综合性
  35. 当代旅游发展呈现旅游消费体验化、旅游供给在地化、( )三大趋势。

  36. A:旅游开发生态化 B:旅游需求个性化 C:旅游服务人性化 D:旅游管理全球化
  3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务院共出台过( )旅游行政管理机构的“三定方案”。

  38. A:2次 B:1次 C:4次 D:3次
  39. 旅游对民生的影响在中间层体现为( )。

  40. A:扩大交往 B:享受生活 C:参与生产 D:追求幸福
  41. 文化类遗址公园开发的主要难题在于( )。

  42. A:文化活化 B:文化创意化 C:文化内涵保护 D:文化载体保护
  43. 以下游记成书时间最早的是( )。

  44. A:伊本·白图泰游记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 波罗游记 D:苏莱曼游记
  45. 文化传承通常包括物质文化传承和( )。

  46. A:节庆文化传承 B:非物质文化传承 C:服饰文化传承 D:建筑文化传承
  47. 近代旅游兴起的主要标志不包括( )。

  48. A:旅行社业 B:饭店业 C:交通运输业 D:自驾旅游
  49. 旅游系统的支撑要素主要包括政策法规、( )、人力资源。

  50. A:基础设施 B:旅游资源 C:旅游动机 D:旅游需求
  51. 按照出行目的与出游规模划分,旅游发展简史划分为( )个阶段。

  52. A:四个阶段 B:三个阶段 C:一个阶段 D:两个阶段
  53. 根据地域特征旅游者可划分为( )。

  54. A:团队旅游者和散客旅游者 B:国际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 C:一日游旅游者和过夜旅游者 D:观光旅游者和度假旅游者
  55. 旅游系统韧性具有稳健性特性,是指( )。

  56. A:旅游系统认识和驾驭市场的特性。 B:旅游系统从内外部冲击中吸取经验教训并转化为创新行为的特性。 C:旅游系统抵御和应对内外部冲击保持自身功能的特性。 D:旅游系统根据环境变化能动地调整自身形态、结构、功能,达到与环境相适应的特性。
  57. 库珀(Cooper,1998)认为( )旅游目的地构成的基本要素。

  58. A:辅助性服务 B:进入通道 C:吸引物 D:接待设施
  59. 旅游创汇的比较优势没有体现在( )。

  60. A:换汇率高 B:结算周期短 C:自主程度大 D:关税壁垒低
  61. 世界旅游业最发达,旅游客源输出、旅游接待均排世界第一的地区是( )。

  62. A:西欧—地中海旅游热区 B:北美—加勒比海旅游热区 C:亚澳—陆间海旅游热区 D:其他地区
  63. ( )指将旅游消费者吸引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手段和策略,包括政策招徕、形象招徕和渠道招徕。

  64. A:服务功能 B:溢出功能 C:接待功能 D:招徕功能
  65. 2014年泰国发生“封锁曼谷”行动重创该国旅游业,这说明( )。

  66. A:旅游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稳定的政治局势。 B:旅游系统的形成与发展需要良好的经济环境作保障。 C:社会道德环境对旅游系统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D: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依赖于交通技术的进步。
  67. 旅游设施最基本的要求是( )。

  68. A:安全性 B:科技性 C:便捷性 D:舒适性
  69. 以旅游业态形成原因为依据可将旅游业态划分为( )。

  70. A:需求拉动型业态、政策引导型业态、技术驱动型业态 B:传统旅游业态、旅游新业态 C:集聚型旅游业态、专业型旅游业态、在线型旅游业态、复合型旅游业态、衍生型旅游业态 D:区域旅游业态、旅游发展模式业态、旅游管理体制业态、旅游表现形式业态
  71. 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旅游体验进行了划分,以下哪一种划分办法是派恩和吉尔摩提出的( )。

  72. A: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逃避现实体验、审美体验 B:休闲体验、排遣体验、获取经验体验、试验体验、存在体验 C: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关联体验 D:旅游审美体验、旅游世俗体验
  73. 2000年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现实迫切需要( )。

  74. A:建立综合协调机制 B:完善旅游民生职能 C:其余都是 D:注重旅游文明引导
  75.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主体可能不包括( )。

  76. A:社会大众 B:旅游行业协会 C:旅游企业 D:旅游行政部门
  77. 旅游区域创新的方法不包括( )。

  78. A:区域合作 B:品质取胜 C:场景革命 D:满足长尾
  79. 旅游对国家认同的影响包括( )。

  80. A:其余都是 B:族群认同 C:制度认同 D:历史认同
  81. 旅游消费者体验方式有( )。

  82. A:其余都是 B:旅游消费 C:旅游交往 D:旅游观赏
  83. 从管理体制看,我国文化和旅游部属于( )。

  84. A:半官方旅游机构 B:全国旅游决策机构 C:国家旅游行政管理机构 D:旅游企业行使职能
  85. 旅游景观的核心特征是( )。

  86. A:异质性 B:多样性 C:观赏性 D:地域性
  87. 我国在改革开发初期施行的旅游产业政策是( )。

  88. A:国内旅游优先政策 B:国际国内均衡政策 C:旅游可持续政策 D:入境旅游优先政策
  89. 下列对于旅游集散中心认识不正确的是( )。

  90. A:是专门为散客旅游市场提供服务的场所 B:是旅游活动的中间节点 C:兼具公益性和盈利性 D:具有票务、购物、投诉、救援等功能
  91. 旅游对文化的影响在制度层面会( )。

  92. A:不会变迁 B:内在变迁 C:部分变迁 D:显著变迁
  93. 旅游社区孤岛会产生四种隔离,其中( )极易引发社区与景区之间的冲突。

  94. A:生态景观破碎化 B:社会交往被隔离 C:经济联系相割裂 D:文化交流受阻隔
  95. ( )模式可使旅游管理智慧化、旅游服务便利化、旅游业态多元化。

  96. A:品质取胜 B:科技赋能 C:生态营造 D:文化创意
  97. 以下属于接待业的是( )。

  98. A:旅游规划与开发 B:餐饮业 C:住宿业 D:休闲业
  99. 旅游系统运行的三大特征是指( )。

  100. A:共生机制 B:竞合机制 C:寡头机制 D:协调机制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1)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