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学院
  1.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

  2. A:对 B:错
    答案:错
  3. 每个时代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都是一样的。( )

  4. A:对 B:错
    答案:错
  5.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成果是剩余价值论。( )

  6. A:对 B:错
    答案:错
  7. 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就要反对形式虚无主义,只要内容,不要形式。( )

  8. A:错 B:对
    答案:错
  9. 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并不取决于其形式的新旧与出现时间的先后。( )

  10. A:对 B:错
    答案:对
  11. 世界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 )

  12. A:对 B:错
    答案:错
  13. 有人脑就会产生意识。( )

  14. A:对 B:错
    答案:错
  15. 自然界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统一于实践。( )

  16. A:对 B:错
    答案:A
  17. 哲学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而形成的关于世界总体的思想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

  18. A:对 B:错
    答案:对
  19.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同义语。( )

  20. A:错 B:对
  21. 时势造英雄。( )

  22. A:错 B:对
  23. 世界观从总体上规范和指导人的全部活动,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

  24. A:对 B:错
  25. 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

  26. A:对 B:错
  27.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

  28. A:错 B:对
  29. 马克思主义时空观包括时间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时间和空间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

  30. A:对 B:错
  31. 下列命题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32. A: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B:理在气先 C: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原 D:万物皆备于我
  33. “形而上学”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含义包括( )

  34. A:研究超感觉的、经验之外对象的哲学 B: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 C:揭露矛盾并通过克服这些矛盾以求得真理的方法 D:用联系的、发展的、运动的观点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
  35. 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

  36. A: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37. 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 )

  38. A:人们一次性的认识往往是错误的认识 B:人们的认识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 C:人们的认识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人们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
  39. 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及水资源和发展的关系时,以传统名吃“羊肉泡馍”作形象比喻,强调要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有多少汤泡多少馍”,让水资源用在该用的地方。“有多少汤泡多少馍”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40. A: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D:尊重规律,把握适度原则
  41. 文化具有( )

  42. A:主观性 B:历史性 C:群体性 D:人为性
  43. 共产主义的含义包括( )

  44. A: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B:共产主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去实现 C: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45.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有( )

  46.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去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 B: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C: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 D: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过程
  47. 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辩证法思想的有( )

  48.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49. 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原理,要求我们做到( )

  50. A:不承认各部分有分明的界限 B:研究部分不能忘记同整体的关系 C:局部服从整体 D:用整体性观点分析事物
  51.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运动和静止关系的有( )

  52. 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运动是无条件的,静止是有条件的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53.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54. A: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D:运动是无条件的,静止是有条件的
  55. 辩证的否定观认为( )

  56. A: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B:否定是扬弃 C: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D: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57.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

  58.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世界上的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D: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59. 以下属于哲学的有( )

  60. A:古希腊哲学求索万物本原 B:探寻“宇宙万物之道” C:追究“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 D:中国传统哲 学究天人之际
  61. “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

  62. A:抽象到具体 B:归纳与演绎 C:分析与综合 D:实践到认识
  63. 经过二十世纪50、60年代的社会制度改造,贵州、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由农奴制社会迈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制度的变迁,体现了( )

  64. A: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B: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 C: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D: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统一
  65.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

  66. A: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B:生产关系和生资料两个方面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67.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 )

  68. A: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B:通过对人民群众的理论宣传实现的 C:从资本主义和平过渡 D:国内改革
  69.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70.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D: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71. 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是( )

  72.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生产力内部人与物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尖锐化 D: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
  73. “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一种( )

  74. A: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B: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观点 C: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75.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规律是( )

  76. A:脱离于人的精神活动而客观存在的 B:通过人的活动而实现 C: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 D: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77. 哲学基本问题中的本体论问题和认识论问题是( )

  78. A:认识论问题包含了本体论问题 B:独立的问题 C:回答了一个另一个就有答案了 D:密不可分的
  79. 7 、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表明( )窗体顶端

  80. A: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C: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D: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81. 以下论断属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82. A:“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 B:“天下物皆可理照” C:“事物就是感觉的结合” D:“理在事先”
  83.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84.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C: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D: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85. 把物质世界说成是“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属于( )

  86.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客观价值论的观点 D:唯物主义的观点
  87. 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

  88. A: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B:事物发展的顺序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89.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 )

  90. A:观察实验方法 B:矛盾分析法 C:归纳演绎方法 D:逻辑推理方法
  91. 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92. A:产品的分配方式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商品的交换方式 D:劳动者的分工形式
  93.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

  94. A: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B: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95. 实践的客体是( )

  96.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客观物质世界
  97. 文明是( )

  98. A:人类文化活动的积极成果 B:风俗习惯 C:人类创造成果的总和 D:社会发展规律
  99. 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准是( )

  100. A:经济关系 B:社会地位 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D:人们的政治态度和立场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3)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