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测试
1.

中国文化是一种(   )以含蓄为美,增加了神秘感。




A:冲突文化 B:明喻文化 C:隐喻文化 D:科学性文化
答案:C
2.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   )三个部分组成




A:屋顶、屋身和横梁 B:屋顶、屋身和台基 C:立柱、横梁、房屋 D:屋顶、屋身和立柱 3.

十九世纪中叶的海派,对传统中国画色彩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主要的创新是(   )。





A:墨色分为五色 B:注重墨色的节奏的处理 C:注重色彩的意境表达 D:将墨色和浓丽的色泽相呼应 4.

《千里江山图》呈现高度(   )技巧,制造出(   )的效果 




A:写意,平远 B:写实,深远 C:写实,平远 D:写意高远 5.

中国传统绘画的思维方式主要是(   )。




A:分析型思维和客体性的思维 B:本体的思维模式和综合性的思维 C:综合性思维和逻辑实证性思维 D:主体性思维和综合性思维 6.

《清明上河图》(  )的杰作,是中国绘画(  )的典范。



A:散点透视,综合性思维 B:焦点透视,综合性思维 C:焦点透视,分析性思维 D:散点透视,分析性思维 7.

中国古代透视的“三远法”是指:(     )




A:高远、深远、平远 B:高远、中远、低远 C:仰远、平远、俯远 8.

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画面结合了(  )与东方的平面性、多视点构图法则。




A:高视位平行透视关系构图 B:一般视高平行透视关系 C:低视位成角透视关系 9.

米勒的《拾穗者》,画面采用(   )透视关系构图。




A:低视位成角透视关系 B:高视位平行透视关系构图 C:一般视高平行透视关系 10.

(   )第一次在绘画中创造性的将绘画中的颜色去除,只用线条来塑造形象,我们称之为“白描”画法。




A:阎立本 B:吴道子 C:谢赫 D:顾恺之 11.

中国绘画注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借用物像传达人的心情, 达到“人与自然融合”的“物我和一”境界。在用线造型上中国画家偏重于(   ),运用游离感极强的线条表现出实实在在的形式。




A:客观感受 B:科学分析 C:主观感受 D:理性思维 12.

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采取(   )的线描方法。




A:铁线描 B:蚕丝描 C:莼菜描 D:游丝描 13.

西方绘画用线造型从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着重研究与表现形体结构开始,发展到印象派的“探索线再进而发展到现代绘画诸流派注重表达“个人情感”的线条。(   )



A:错 B:对 14.

中国传统艺术是写意的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   )




A:对 B:错 15.

李成是北宋时的画家,被美国评为“对人类最有影响的百位人物”,代表作品是《溪山行旅图》。(   )


A:错 B:对 16.

中西绘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绘画以散点透视为主,西方绘画以焦点透视为主 B:中国绘画尚意,西方绘画尚形 C:中国画的审美意趣在真善美 D:中国画以线条为造型手段,西方画以光和色为主要手段 17.

中国传统艺术注重(    )。


A:重写意,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 B:重写实、以块面塑造形体、强调焦点透视。 C:重“以形写神”,“气韵生动”。 D:重写实,注重对自然的重现,反映自然的真实与客观。 18.

海派绘画对传统中国画的改革创新,主要的创新是(      )。


A:色彩的墨与艳的创新 B:意境表达的创新 C:注重墨色的节奏的处理 D:内容的创新 19.

中国绘画注重绘画的(       )


A:色彩的节奏 B:色彩的意象 C:色彩的意境 D:色彩的空间 20.

《清明上河图》通过(   )观念,(   )透视方法,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A:分析(观念);散点透视 B: 焦点透视;全局(观念) C:散点透视;分析(观念) D:全局(观念);散点透视 21.

从表现手法上看,雕塑一般可分为——(   )


A:石雕 B:圆雕 C:浮雕 D:透雕 22.

中国绘画的线具有(   )功能。


A:可表意 B:可造型 C:可独立的形式 D:可界线 23.

 中国传统绘画中色彩的表达注重(     )


A:色彩的空间表达 B:色彩的节奏表达 C:色彩的意象表达 D:色彩的色相对比 24.

 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题材(     )。


A:兰 B:菊 C:竹 D:梅 25.

 中西方艺术的共性(   )。


A:重气韵 B:意在笔先 C:重技巧 D:重写实

温馨提示支付 ¥4.99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30)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