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异物同化”是把已经知道的变成不知道的,就是指对日常习惯的事物换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 )

  2. 答案:错
  3. 广告创意表现的生活方式模式,是试图定位一种产品使其与消费者独有的生活方式意愿相联系,这也是当代广告表现的主流。( )

  4. 答案:对
  5. 发散性思维指的是从不同的方向入手审视问题,从而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跳出思维框架来看待问题”。( )

  6. 答案:对
  7. 广告虽然能够反映社会现象但是却不能形成社会现象。( )

  8. 答案:错
  9. M&M巧克力豆脍炙人口的USP为只溶于口,不溶于手。( )

  10. 答案:对
  11. 佐藤可士和的设计灵感来源就是繁复。如果说原研哉奠定了无印良品的设计哲学的话,那佐藤可士和就创造了优衣库的视觉精神。( )

  12. 答案:错
  13. 病毒广告的传播特点以及内容特征使其具备一定的暴力性和侵入性。( )

  14. 答案:对
  15. 品牌在想方设法追求销售利润的过程中,无所不用其极展示着符合消费者期待、与社会普遍价值追求相符的生活哲学理念。( )

  16. 答案:对
  17. 百事可乐商标的演变历经百年,每次转变都控制在消费者的感觉阈限之下,这种变化是为了让消费者容易察觉。( )

  18. 答案:错
  19. 创意应是简单的,但不是简陋、粗略、单一,而是意味着核心和精炼。( )

  20. 答案:对
  21. 视觉艺术形象的创造是起于情感并通过形式而终于情感的,它的作用方式是{唤起}而非说教。( )

  22. 答案:对
  23. 沟通应该是基于信息对称的动机,从创意者出发,将产品的好处和品牌的优势公之于众,使消费者对某一价值判断具有共同的认知。( )
  24. 说到能增强可信性的权威,我们通常会想到两类人。第一类是专家。第二类则是名人或各个领域的红人。( )
  25. 麦当劳的全球化过程表现出的文化形式和符号,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与其有关的不同体验和接受方式,体现出一种后现代的逻辑。( )
  26. 美国辉煌的经济成就,基本上可以归因于美国人对普遍主义与分析的极端重视。( )
  27. 奥格威认为,每一则广告都应该对塑造品牌整体形象有所贡献,同时它也是建立品牌声誉所做的长期投资。( )
  28.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的“博报堂”广告公司就将经营理念的中心转移到“从生活者角度出发”。“生活者”的观点,就是在所有层面重视“整体诱导”。分析某种商品的购买行为,不仅要考虑同类竞争产品,还必须把握它与完全不同领域的产品的关系。( )
  29. “调教”是女性世界对于男性的一种带预设目的的塑造。( )
  30. 斯图亚特·霍尔在《编码,解码》中认为,编码者在信息编码的过程中要对解码者的解码心理机制有所了解,从受众可能产生的解码想象出发,尽量让信息传播多重含义的可能性实现在可控范围内,避免出现{信息误读}和信息歧义。( )
  31. 故事的力量具有两个层面:故事提供了模拟(有关如何行动的知识),故事还提供了启发(行动的动机)。( )
  32. 产品观念下,企业的营销重心由产品的量转化为{质}。( )
  33. 心理学家将“基模”定义为某种概念或类别的一般属性集合,“基模”由我们记忆中预先储存的海量信息组成。( )
  34. 智能技术的普及可能会使受众承载更沉重的技术负担。( )
  35. 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的内涵是( )。
  36. 开发一个USP(独特销售主张)有以下几条指导原则,分别是( )。
  37. 文化产生的几种根本性转向是( )。
  38. 菲利浦•科特勒提出企业进行营销活动的五个阶段及相对应的五种营销观念包括( )。
  39. 个体创意面临的外部障碍包括( )。
  40. 按照产品生命周期规律的阶段划分,品牌广告可根据产品所处于的市场状况不同阶段而分为( )这几种互动信息的类型。
  41. 个体创意面临的内部障碍包括( )。
  42. 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中指出,参与美国总统选举的选民在进行投票选择时,对政治竞选广告信息的吸收过程,可归纳为( )这几个步骤阶段。
  43. 围绕对实体产品或者信息产品的消费主义全面改造的持续性考察,可以发现,消费主义的方法论具有( )的特征。
  44. 发散思维的三条指导方针包括( )。
  45. 如果一个故事具有黏性,那么它通常具备哪些特点( )。
  46. 在消费行为学层面,个体角色是由( )共同构成的。
  47. 创意过程的准备阶段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包括调查研究、事实发掘以及寻找问题之间的( )。
  48. USP理论是在何时提出的( )。
  49. ( )是思维的高级形态,因此既有一般思维的基本性质,又有其自身特征。
  50. 以“定位”理论闻名广告界的营销大师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多次强调,市场营销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 )。
  51. 商品物化的最后阶段是形象,商品拜物教的最后形态是将“物”转化为“物的形象”。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消费心理也从商品消费转向( )。
  52. 品牌形象应该是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或服务产生的( )认知。
  53. 中兴百货广告“善男子,善女人,欲海无边如恒河沙数,唯中兴百货周年庆折扣是岸”中的“恒河沙数”的说法出自( )。
  54. 在《大量流出》中提到“相对于启蒙主义人文传统对思想及意义的强调,这个年代的焦点与其说是资讯,不如说是嗅觉”的台湾广告人是( )。
  55. 鲍德里亚指出,在消费社会中唯一成为最美丽、最珍贵、最光彩夺目的物品,唯一具有最深不可测的意涵的物品就是( )。
  56. 要想创作并传递出令人难以平静的品牌形象广告内容,使人产生“一见难忘”的记忆效果,就要将色彩、文字、声音、图案和音像等因素进行( ),采用反转,再反转,屡次反转的信息加工形式,在有限的时空内延展出无限的时空想象的可能。
  57. 莫兰说,广告叙事的第一阶段是( )。
  58. 达拉斯·斯麦兹强调在资本主义社会,技术的发展路线与( )是密不可分的。
  59. 产品或服务即便是已经进入退市阶段,仍然可以从向消费者们告别和引导后续新产品上市的意义角度,进行品牌广告互动的创意与布局,从而输出品牌的( )情怀观念。
  60.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写于1985年的《菊与刀》一面崇尚诸如菊花般的美好事物,一面却将象征野蛮工具的刀作为他们的灵魂,这便是日本民族文化的双重性。( )
  61. 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人们消费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仅仅是其所代表的符号和形象。( )
  62. 从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产品日趋同质化,广告表现逐渐离开了商品本身,扩大诉求范围,于是转入以“品牌形象”为中心的时代。( )
  63. “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的研究主题是生活,认为研究对象不应该是“消费者”,而应该是“生活者”。( )
  64. 所谓“炫耀性消费”,指的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际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性消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 )
  65. 罗瑟•瑞夫斯首创“独特的销售主张”(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简称USP)理论,认为每种产品都要有自己独特的销售建议,必要时反复述说,将这一信息传达给受众。( )
  66. 布尔迪厄认为文化资本在某些条件下能转换成经济资本,它是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的。( )
  67. 受到经常性的追求新感觉、新体验、新时尚、新风格的现代市场动力的鼓舞,将现实以审美的形式呈现出来,是人们重视风尚重要性的前提。( )
  68. 在通常情况下,仪式包括如下特征( )。
  69. 以“定位”理论闻名广告界的营销大师是( )。
  70. 将流行文化融入广告创意而被更多受众所注意和记忆的方法包括( )。
  71. 广为流传的都市传说具有的相似特性包括( )。
  72. 从社会传播系统中的信息传播来认识消费文化观念,可将其解构为( )等等。
  73. 90年代中期以后,广告沟通开始注重人们的( )。
  74. 在当代,审美化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生活形式。鲍德里亚把这一现象称为( )。
  75. 除却整体性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消费文化形态的影响,人们从购买行为中被满足的,还包括对某一圈层生活方式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在群体动力的驱动下产生的,是个人对某一特定生活方式追求向往的实现,具体通过( )来获得集体感和成就感。
  76. 缺点逆用思维法是( )辐射的一种具体应用,它将通常被认为事物优、缺点的一些特征加以逆向利用,在设计中挖掘产品的优缺点特征,利用逆向思维将这种特征优点当缺点用、缺点当优点用,让人们在诙谐和幽默中体会产品的优缺点,以促进视觉意义的传达。
  77. 广告人能够精准把握女性受众对于男性明星代言女性美妆品牌所产生的一系列消费心理机制,促使女性受众在心理作用驱使下进行购买,此时,美妆产品( )的重要性已经变得微乎其微了。
  78. 从对马克思主义继承的视角来说,达拉斯·斯麦兹认为技术从来都不是独立自主的存在,从研发到运用,技术从被挖掘及至被使用,是一个不断( )的过程。
  79. 在前现代社会中,美学与象征体系相连,美学服从于政治、伦理和社会秩序;在现代社会中,美学与生产相连,美学中最突出的是生产、创作、制造和艺术家的地位;在后现代社会中,美学与( )相连,消费社会的主因决定了美学的面貌。
  80. 在《有闲阶级论》中提出“炫耀性消费”的学者是( )。
  81. 品牌广告互动能够起到呈现社会整体消费文化形态和制造群体驱动下生活方式区隔的作用,但在形成创意的过程中还是要从消费者真实客观的消费需求出发,传递的信息也要符合消费者对消费心理和圈层归属感的基本追求,而不是凭空想象出消费者对于购买行为的极端向往。( )
  82. 所谓“同物异化”则是把已经知道的变成不知道的,就是指对日常习惯的事物换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 )
  83. 阴性文化更加重视非物质文化的生产,体现为一种交往式的、{情境式}的、后现代的“消费性文化”。 ( )
  84. 形象思维的分解是指对视觉表象结构和视觉元素的分解,是对情感形式的整体结构的拆分。( )
  85. 大卫·奥格威在“品牌形象”概念的基础上,融合了“唯理派”与“唯情派”两派的长处,产生了独特的既吸引人又促进销售的奥美广告风格。( )
  86. 物化的现象迫使女人必须把自己一分为二:既是观察者,也是被观察者。( )
  87. 消费者从产品附加值客观的外在包装信息中获得了品牌形象以外具有延展性的时空想象,使得客观真实与主观非真实融为一体。( )
  88. 詹姆士•韦伯•扬指出,优秀的广告人应该具备以下两种人格特质( )。
  89. 病毒广告利用( )推动品牌广告信息内容像病毒一样扩散和传播,使广告信息呈现无限复制迅速传递的态势。
  90. 与聚合思维相反,发散思维的思维行进方向是由单一点到多元点,是从思维活动的指向上进行( )的思维过程。
  91. 2019年,面对碳酸饮料产品销售额进入瓶颈期,饮料行业愈发多元化、细分化的市场情况,可口可乐 CEO詹姆斯•昆西(James Quincey)强调:( )。
  92. 将符号融于品牌形象,驱使品牌以遵循个人意愿、实现相关目标或者具体利益为出发点的呈现形式进行( )。
  93. 布尔迪厄的贡献在于,他确定了“文化再生产”和( )之间的关联。
  94. 隐喻框定我们的思维方式。隐喻的作用就是这样:它们聚焦某些特征,同时又遮蔽其他特征。( )
  95. 波德莱尔在《1846年的沙龙》中提到了“万物交感”理论。( )
  96. 在作为使用价值的物品面前人人平等,但在作为符号和差异的那些深刻等级化了的物品面前没有丝毫平等可言。( )
  97. 风格具有审美性,这种{审美性}应该是个人的,属于艺术家独特而鲜明的审美表达方式。( )
  98. 感觉世界充分被物化——审美、形象、印象都反映出物的逻辑,视觉本身变成了孤立的行为,这就相应地使视觉对象抽象化。( )
  99. 广告上所谓的“特殊专属资料”是指与产品及主要消费群相关的资讯,如果我们观察得够深、够远,则我们几乎可在每个产品及其消费间发现到“独特关联性”,而这就是产生创意的途径。( )
  100. 台湾著名女广告人李欣频的专著有( )。
  101. 媒介在社会传播系统中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是将社会规范与规约进行呈现与传播,即媒介能够制造( )。
  102. 对鲍德里亚而言,广告在使物品转化为符号的程序中,具有强大的地位。同时,广告本身,也是作为符号而被消费的对象。在这方面,鲍德里亚受到( )的重要影响。
  103. 形象思维的加工是通过对( )的感知,通过分解和组合的加工方式,依靠艺术感觉、掺杂着个人的情感,重新塑造全新艺术形象的过程。
  104. 里茨尔定义的“麦当劳化”是指:在技术代替劳动力后出现的日益增长的效率、监控、量化程度和可预测性,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工具理性的量化增长。( )
  105. 形象思维所创造的具有典型特征的艺术形象不是对客观事物外在形象的真实再现,而是融入了设计者认知的过程和情感判断。( )
  106. 病毒广告能够通过强介入性和强记忆性的广告互动特征,说服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注意力聚焦和了解接触的兴趣。( )
  107. 4P理论包含四个重要因素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通路Place、促销Promotion。( )
  108. 在创意领域,最让人头痛不已的障碍,我们通常情况下称之为“思维障碍”。( )
  109. 大卫·奥格威提出的“品牌形象”理论认为,为了短期的营销目标,可以暂时不考虑品牌形象的长期发展。( )
  110. 丹尼尔•贝尔说:“广告就在我们的文明的门面上打上‘烙印’”。( )
  111. 直觉思维是混合了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人类本能感应的一种潜意识思维。( )
  112. 重视普遍主义使美国人创造全球通用的产品品牌,强调分析则导致他们所生产的产品可以分解至最简化的制程单元。( )
  113. 根据受众商品论,( )是品牌形象传播逻辑体系中真正的商品。
  114. 胡兰成在《女人论》里强调阴性气质的特性就是感,它是开放主体的各种官觉以直接对应客体世界,而摒除了理性的知识体系的中介。因此,感性、物质、被动、矫饰等特质均可被归为阴性气质的一类。( )
  115. 罗兰•巴特在1973年为《大百科全书》撰写的“文本理论”这一词条中,重提了克里斯蒂娃关于文本的定义,即“我们将文本定义为一种语言跨越的手段,它重新分配了语言次序,从而把直接交流信息的言语和其他已有或现有的表述联系起来”。( )
  116. 1960年开始,伯恩巴克以及他的DDB公司就开始运用坦诚法则为大众甲壳虫汽车打起了一场引人瞩目的广告战。( )
  117. 在广告的科学性问题上,广告创意内容无需体现社会伦理原则。( )
  118. 率先将“品牌形象”的概念用于广告实践的是( )。
  119. 政治人物形象与竞选资本驱使下的商业广告融为一体,使美国总统个人及其宣示性的互动活动成为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传播文化。( )
  120. 无论品牌对咖啡门店进行怎样的革新从而带动销售利润,星巴克始终坚持塑造更好的文化氛围,以及更有人情味的消费体验。( )
  121. 品牌形象能够留下社会坐标,为当下的消费者创造生活的范例。( )
  122. “广告应该领导产品,而不只是面镜子。广告可以是只罗盘,将指针指向消费者满意的新标准”出自乔治·路易斯。( )
  123. 同为西方发达国家,美国文化追求高品质的精致生活,而法国文化中体现了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 )
  124. 直觉思维是建立在{创意思维}的逻辑与视觉思维之上的思维操作方式,结合大量的创意设计实践,直觉思维的形成机制就是创意思维形成的阶段。( )
  125. 新概念要想快速让人记住,需要借助早已在人们头脑中固存的老概念,新信息只有和原有信息快速产生链接,才能让人记忆深刻。( )
  126. 万宝路香烟是美国菲利普•莫里斯烟草公司的产品,在1924年上市时,它采用白色的外包装,上面印有“温和的有如五月清风”的广告语,目标消费对象是男性。( )
  127. 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没什么神秘可言,商品的神秘是从商品的形式而来,是来源于其“交换价值”。( )
  128. 广告巨大的贡献就在于它使人们沉浸于一个无止境的新产品潮流中,促成大众行为与欲望——形成了消费经济中的生力军。( )
  129. 思维定式描述的现象是人们在思考过程中会在不知不觉间陷入固定的模式,这也就导致了人们在处理创意问题的时候总是会采取循规蹈矩的方法。( )
  130. 在消费社会的形成过程中,“购物”常常会被视为一种纯粹的“性别”活动,这种“性别”活动又普遍被认为是与女性角色密切相关的。( )
  131. 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要求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必须把有助于产品销售放在首位。( )
  132. 心理模拟的功效使具体故事比抽象文本更有力量,因为故事提供了文本所缺少的语境。( )
  133. 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的市场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通货膨胀、失业增加、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盛行等,因此,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已为多数人所接受。( )
  134. USP理论强调所提出的主张必须是强而有力的,必须在多个点上同时出击,感动和吸引消费者来购买相应的产品。( )
  135. 在瞄准某一类个体角色进行塑造的过程中,品牌广告应当植入一种理性而克制的人性化悲悯情怀,并要关注时代的更迭变换,对个体角色的一系列变化有着敏锐的识别与追踪。( )
  136. 社会营销观念主张企业在确定市场营销策略时,要把自身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社会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
  137. 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已不是人们的需求(needs),而是“欲求”(wants)。( )
  138. 在品牌形象广告互动的跨界结合下,能够促进消费者产生心理驱动,并激发购买热情的时空符号结构模式就成为广告信息输出的第一生产力。( )
  139. 注意是从心理层面对特定对象产生了指向和集中,是人们从主观意识出发明显地对某事物产生了一种警觉性的态度倾向。( )
  140. 生动的细节能增强信息的可信度。( )
  141. 所谓“异物同化”就是把不知道的变成知道的,就是熟悉未知的和没有看惯的事物。( )
  142. 盛田昭夫曾经以砖匠比拟美国工厂,以石匠比拟日本工厂。美国人事先架好结构,然后再根据结构需求准备砖块,就好比工人们拥有不同的标准化技能,所以可以根据工作需求来聘用不同的工人。相反地,日本人所准备的是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因此石匠和管理者必须不断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建造建筑物。( )
  143. 视觉隐喻和恋物癖共同创造了消费文化中的欲望和幻想形象。( )
  144. 抽象思维是以一般的属性表现着个别的事物,而形象思维则要通过独具个性的特殊形象来表现事物的本质。( )
  145. 所谓拜物,就是指外界的事物之所以会有其意义,原因在于它是整套意义体系之下的一环,但如果将这样的意义看成是事物本身具备的,那就是拜物。( )
  146. 广告创意的文化本质是一种“肤浅美学”,这一方面归因于传媒美学的特性,另一方面则要归因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
  147. 所谓流行,是指在社会群体成员中,一系列新的生活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渐普及并形成集合效应的群体性现象。流行现象通过媒介化的大众覆盖,成为具有时代性特征的标记符号。( )
  148. 崇尚简约而自然之美,是日本人的生活哲学。( )
  149. 美国人擅长大量产销的经营方式和习惯于把任何事物分解至最小单元的做法,并没有让美国人丧失欣赏整体、和谐、设计、美感,以及进行高层次连结的能力。( )
  150. 在企业营销理论的发展中,随着经济的跃升,消费市场的成熟,4C营销理论已经逐渐过时, 4P营销理论已经将其取代。( )
  151. “消费者视角”导致了营销策略的转变:广告必须考虑受众对语言和画面的感知才会有效果。( )
  152. 第一个在中国打广告的外国品牌是雷达表。( )
  153. 经济发展是广告发展的原动力。( )
  154. 马歇尔•麦克卢汉在1964年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说过:“总有一天,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将要发现,我们时代的广告是日常生活最丰富、最忠实的反映,它们对一切活动领域的反映超过了过去的一切时代。”( )
  155. 形象思维就其表现性来讲,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细节性、概括性、直观性和可感性。( )
  156. 西方文化主要以商业文明为主,其性主动,更加讲究对外界领域的开拓,因而在西方文化当中,更加倾向于个人英雄主义的拓荒精神。( )
  157. 以男性的视角欣赏女性,迎合了男权的欲望凝视,也兼顾了性别光谱上的多元性。( )
  158. 对于广告创意来说,广告人言必称“旧元素,新组合”,这永远是旧和新的纠结,是模仿和创新的辩证。这个观点的意思是广告人可以抄袭他人创意。( )
  159. 将品牌符号赋予美好风格的过程,就是在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输出中融入统一的( )等等。
  160. 广告创意策略中的“3B”原则包括( )。
  161. 从探索反转叙事模式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对品牌形象广告互动进行装置冲突的加工,分别是( )。
  162. 在社会传播系统中,品牌形象互动的核心要旨是( )。
  163. 布尔迪厄认为资本可以表现为三种基本的形态,分别是( )。
  164. 与常规思维相比,创意思维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 )。
  165. 广告文化意义的构成,取决于两类因素,分别是( )。
  166. 图形发散是指以( )为出发点,寻找相似图形的发散加工方法
  167. 直觉思维是混合了( )的一种潜意识思维。
  168. 直觉思维具有的特点包括( )。
  169. 迈克•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尝试在三种意义上谈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分别是( )。
  170. 直觉思维是建立在( )的基础上,根据人类的直觉用猜测、跳跃和压缩的思维过程进行的快速思维。
  171. 现代主义者的“表层思维方式”,即强调人与物的外观、多样性、( )等等。
  172. 詹姆士•韦伯•扬在《产生创意的方法》一书中,总结了创意练心过程的步骤是( )。
  173. 意识形态品牌广告创意集中呈现的是( )。
  174. 回顾20世纪西方广告创意表现的潮流,其发展大体可概括为如下几个阶段( )。
  175. 从逆向思维着眼的广告具有的特点包括( )。
  176. 注意的发生主要基于( )要素。
  177. ( )等修辞手法就是转换型思维法的具体应用。
  178. 作为全球生产方式的代表,麦当劳体现的是( )。
  179. 《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一书的作者是( )。
  180. ( )通常被用来指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本间发生的引用、暗示、参考、仿作、戏拟、剽窃、各式各样的照搬照用等关系之间的关联。
  181. 概念发散是指从事物的( )相似为出发点,通过寻找具有相同概念的事物形象进行思维发散的加工方法。
  182. 在《鲜氧》杂志2006年创刊号中说:“我并不特别喜欢真相,我觉得假相更加有趣“的广告人是( )。
  183. 从艺术性的审美角度出发,对广告信息进行艺术加工与包装,从而吸引人们对美的关注和向往。具体来说,就是要将( )的叙事方式融入广告文本的呈现之中。
  184. 罗兰•巴特把“原来属于文化范畴的东西转变成为物品的自然属性”的过程称为( )。
  185. 苏珊•朗格认为人类情感符号形式最充分的体现就是( )。
  186. “一旦同美学联姻,甚至无人问津的商品也能销售出去”是( )在《重构美学》一书中提出的。
  187. 形象思维是指以具体的( )为思维内容的思维形态。
  188.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的作者是( )。
  189. 功能发散是指以事物的( )相似为出发点,通过寻找具有相同功能的事物形象进行思维发散的加工方法。
  190. 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 )都是视觉创意首先采用的思维形式。
  191. 广告创意或文本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 )。
  192. 提出“独特的销售主张”的广告大师是( )。
  193. 从社会传播的整体信息流动来看,品牌广告与文化表征是彼此紧密相联系的( )。
  194. 转换型思维法会给人一种( )感,但细想又能找到其合理性,所以能给人留下至深印象。
  195. 按照家庭生命周期规律的阶段划分,以结婚为转折点,个体之间组成两口之家,这一阶段为( )。
  196. 凡勃伦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一书中,提出( )。
  197. 所谓( ),是指创意与观点能让人听懂,能被人记住,并形成持久的影响,换言之,它们能够改变受众的思想或行为。
  198. 1993年,铁达时手表在香港推出“天长地久”电视广告的广告语是( )。
  199. 虽然规避风险可以降低我们失败的几率,但是同时也会降低我们在创意过程中找到突破口的可能性。我们可能会和一些难能可贵的机会擦肩而过,无法实现创意思维上的飞跃。( )
  200. 所谓“黏性”,是指你的创意与观点能让人听懂,能被人记住,并形成持久的影响,换言之,它们能够( )。
  201. 发散思维的几种方法包括( )。
  202. 思维构思过程就是产生创意思想的过程。( )
  203. 形象思维的加工方式主要包括分解、组合两个部分。( )
  204. 品牌形象广告虽然以追求利润作为文本表意的目的,但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要卷入对( )的合理化描述。
  205. 广告应当符合( )的各阶段标准,从而实现其科学性。
  206. 在品牌形象范畴所涉及的“风格”概念,注重的是作为{时代产物}的风格,也是商业社会信息传播的脉动与调性,它应当是彼时或当下一种流行的态度。( )
  207. 促使人们进行购买的方法和策略必须是消费主义的,必须是物质崇拜式的。广告在闪耀而神秘的面具外表下,默默地向消费者发放购物圣经,这些信仰的符码不仅具有消费主义结构特征,也只有通过消费主义的解读方式才能被释放出来。( )
  208. 在物质主义的客观性与消费心理的主观性的交错中,起到关键性联结作用的是品牌形象的广告互动信息,及其相关的编码与解码活动。( )
  209. 从某种程度来说,麦当劳成了一种神圣的制度,一种“美国标志的终级偶像”。从全球范围来说,麦当劳已经成为( )的典型模式。
  210. 推销观念是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明显增加、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下产生的。这一时期的广告活动开始注重市场调查,研究消费心理,广告开始针对消费者进行劝诱和说服。据此,百事可乐商标广告的演变利用了感觉阈限的原理。( )
  211. 从1960年开始,伯恩巴克以及他的DDB公司就开始运用“坦诚法则”为大众甲壳虫汽车打起了一场引人瞩目的广告战。它的许多广告都是采用了明贬实褒的方法,具体的广告内容包括( )。
  212. 台湾“小辣妹”泡面广告《脑袋篇》中,当秃头的老板大发脾气,责骂小辣妹:“猪头,笨,小辣妹,你妈生你这个脑袋是做什么用的?”小辣妹居然回答:“长头发用的!”这体现了广告人( )的创意策略。
  213. 盛田昭夫曾经以砖匠比拟美国工厂,以石匠比拟日本工厂。美国人事先架好结构,然后再根据结构需求准备砖块,就好比工人们拥有不同的标准化技能,所以可以根据工作需求来聘用不同的工人。相反地,日本人所准备的是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因此石匠和管理者必须不断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建造建筑物。石块并无定型,但是它们仍然有形成各种形状的能力。也就是说,美国人比较重视的是扩大差异,而日本人却倾向于减少差异。( )
  214. 柯林·坎贝尔认为,与男性相关的购物态度聚焦于“需要”的修辞,而女性购物态度则在于( )的修辞,这在阐明“后现代”消费社会的理论方面具有意义。
  215. 乔治·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到了资本主义文化的非人化本质:首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获得了物的性质,这种关系是由商品和物的关系所决定的。其次:这种物的关系反过来影响了人的时空观念,时间破碎为一个个片断,向空间转化。最后,商品形式是无所不在的,物化关系必将渗透生活各个领域。( )
  216. 女性及其性别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紧密的。很多国内外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倾向。具体的研究态度倾向可分为( )。
  217. 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一书中对女性如何成为“被注视的对象”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女人呈现在男人眼里的形象,决定她将受到何种对待。为了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一些控制权,女性必须加以掌握,并使它成为一种内在的过程。也就是说,一个女子必须要学会清楚地观察自己的形象和行为举止,她要把自己一分为二,既是观察者,也是被观察者。( )
  218. 由物简单堆砌出的完美身躯,使身体等同于消费品,过于浮躁而缺乏深度。以瘦为美裁剪出的身体过于病态而丧失性感和灵魂。男性视角的审视和消费文化的调教,使女性形象借助各种标签进行区分。( )
  219. 所有的文化其实都离不开隐喻式的思考和想象,只要有语言,隐喻便无处不在。( )
  220. 在詹姆士·韦伯·扬看来,旺盛的心灵活动惯于引导我们去寻找事物间的( ),这也是产生创意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而这种习惯是绝对可以被培养的。
  221. 波德莱尔在《1846年的沙龙》中提到了“万物交感”理论,即( )一直都能因为人们的想象力而有互动关系,并且可以互相转换,产生交感的共鸣,而其基础就是“普遍对应”。
  222. 西西具有“跨媒介”的创作视野。不同于张爱玲、白先勇小说的神髓得自《红楼梦》,西西小说的根芽源自于她对外在和内在优势的把握:内在的优势是女性的独特意识;外在的优势是她利用当代媒体科学技术的发展,顺应被影视图像、报纸新闻、性别和身体政治等催生得脱胎换骨的时代精神,敏锐地吸纳影视、绘画、音乐等现代艺术的优质元素,从而使得小说叙述暗藏玄机。( )
  223. 在罗兰·巴特看来,文本是复数。也就是说,任何文本都不是始源性的,都不是前所未有的。一个文本的构成实际上是各种先在的、已有的文本的种种回声、引文、参照,它是各种文本在此的一个临时性舞台,一个临时性组装物,文本和其他文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纠缠、纷争,它是文本波涛中的一个浪花。( )
  224. 广告话语的最大特征是它的双重性——既肯定又超越既定文化秩序——这决定了它在与消费者发生关系时,必须既把消费者看成是无名的“大众”,又同时把消费者视为单数的个体。( )
  225. 仿效英美烟草的营销方式,南洋烟草和华成烟草公司等民族企业也开始积极利用印刷媒体展开广告战,其中最为成功的本土烟草品牌是( )。
  226. 在广告的叙事时间中,过去被理想化,未来则转变成鼓舞人心的理想。“当下”变成了前往较不平庸的时间之十字路口,并且与日常存在令人不满意的事实分离。( )
  227. 科普托夫说商品化的扩展采取了两种方法:第一,对于每一物品而言,是使它可以和越来越多的其他物品进行交换;第二,就整个系统而言,是使越来越多的不同物品可以更广泛地交换。( )
  228. 凡勃伦指出,( )是区分上层社会和平民的重要标志,聚敛财富不是最关键的,关键在于对待财富的方式。
  229. 在后现代主义的框架中,( )都可以在审美谱系中占位。界限消解了,边缘即是中心。
  230. 用流行的观点来看,恋物癖经常涉及一种心理关系或是一种自我经验,但是在创意上,恋物癖可能更多地是被看做一种( )。
  231. “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的研究主题是生活,认为研究对象不应该是“消费者”,而应该是( )。
  232. 广告让生活( ),原本千姿百态的多样性生活被采摘成经典标本,影响并制约购买的族群。
  233. 在法兰克福学派等的批判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检查能力是:人不可以物化,而女性消费的“自我取悦”往往被视为“虚假需要”的极致。( )
  234. 在布勒东看来,超现实主义所要做的,就是通过破坏存在的平庸面貌,让精神超出自己习以为常的视野,使其在意外面前感到错愕,这样,它就能使精神隐约瞥见另外一个现实,即超现实。( )
  235. 弗洛伊德将梦中的合成构成物简化为( )。
  236. 杰姆逊指出,后现代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 )取代语言成为文化转型的典型标志。
  237. 广告的大量出现至少有两个条件,即( )。
  238. 现代的广告,特点是影像传播模式跃居主导地位,而广告重点从商品转移到形象正是( )的本质所在。
  239. 按照罗兰·巴特的“神话学”理论,所有的工业品都具有神奇的人文品质,广告属于“现代神话”的范畴。( )
  240. 王尔德说,在每一个世纪,服装都是极为重要的有关风度、风俗以及( )的符号。
  241. 詹姆斯·特威切尔教授认为,广告文化的精神实质是“广告崇拜”,广告就是进行中的( )。
  242. “消费意识形态”必须改头换面为深入浅出的人类学,以“神话”的形式定义和传播。( )
  243. 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认为,广告主要不是作用于幻想而是作用于现实。( )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5)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