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 只有法律论证的主体和受众之间有共同的出发点,两者存在一定的共识,那么,法律论证才有可能开展并有效进行。( )

  2. A:对 B:错
    答案:A:对
  3. 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它的作用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

  4. A:错 B:对
    答案:A:错
  5. 我国法理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理学。( )

  6. A:错 B:对
    答案:B:对
  7. 按照法律概念涉及的内容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涉人概念、涉物概念和涉事概念。( )

  8. A:错 B:对
    答案:对
  9. “司法中心主义”的法律渊源学说主张,法的形式和效力本身不构成法的渊源,只有当法官进行司法裁判时,将其建构为法律推理的“大前提”或“规范性前提”,它们才成为法的渊源;“法的渊源”不是一个静态的法律概念,而是一个描述司法裁判的动态法律概念,又可称其为法官法源。( )

  10. A:对 B:错
    答案:对
  11. 消极行为可以引起法律关系的变动。( )

  12. A:对 B:错
    答案:A:对
  13. 自然人出生之前和死亡之后,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

  14. A:对 B:错
    答案:A:对
  15. 目的论限缩的理由是不同类的事件应作不同地处理。( )

  16. A:对 B:错
    答案:对
  17. 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 )

  18. A:错 B:对
    答案:对
  19. 法的价值的内涵不会发生变化。( )

  20. A:错 B:对
  21. 法律只能通过程序性要求来维护正义。( )

  22. A:错 B:对
  23. 任何法律在设立时都有一定的目的,因此,解释法律应当对法律的目的予以充分考虑和贯彻。( )

  24. A:对 B:错
  25. 法的价值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 )

  26. A:对 B:错
  27.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的条件必须是同一主体制定的法,效力上处于同一位阶。( )

  28. A:对 B:错
  29. 我国法治建设在总体上没有吸收借鉴外国法治经验。( )

  30. A:对 B:错
  31. 国家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

  32. A:错 B:对
  33. 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行为和事件是否予以适用的问题。( )

  34. A:错 B:对
  35. 法律具有预测作用。有指引便有预测。法律的预测作用是指人们根据法律规定可以预先知晓、估量相互间怎样行为以及行为后果,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 )

  36. A:错 B:对
  37. 法律在文化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文化事务建设。( )

  38. A:错 B:对
  39. 运用体系解释方法首先要考虑法律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考虑整个法律体系中的条文之间在事理上的一致性。( )

  40. A:错 B:对
  41. 下列属于法的基本价值的是( )。

  42. A:秩序
    B:自由
    C:正义
    D:平等
  43. 以下属于执行行为的特征的是( )

  44. A:效力具有优先性
    B:主体具有法定性
    C:行为具有单方性
    D:启动具有被动性
  45. 以下属于事实行为的是( )。

  46. A:登记婚姻
    B:拾得遗失物
    C:先占
    D:无因管理
  47. 下列关于下列有关我国法的渊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48. A:在任何情況下,国家政策都不可以作为法官判案的依据
    B:我国的基本法律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
    C:我国法的渊源以制定法为主,判例法对法官判案没有任何作用
    D:国际惯例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作为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49. 以下对法律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有哪些?( )

  50. A:法律方法是一直大众化的方法。
    B:法律方法是从司法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套精致的法律技艺。
    C:法学能够成为一门科学,原因之一就在于法律传统中形成的严谨、科学的法律方法。
    D:法律方法是一门需要专业化训练才能掌握的法律职业方法。
  51. 义务性规则可以分为哪几种?( )

  52. A:职权性规则
    B:授权性规则
    C:禁止性规则
    D:命令性规则
  53. 以下表述与法的内在价值相关的是( )。

  54. A:“法律应当能被人所理解”
    B:“法律应当与正义保持一致”
    C:“法者,定分止争也”
    D:“公平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55. 根据法的渊源的分类,下列不属手“法律”这一法的洲源的有( )

  56.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化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决定》
    B:《国务院关于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C:《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D:《宪法修正案》
  57. 法理学是法学的( )

  58. A:方法论
    B:一般理论
    C:意识形态
    D:主要理论
  59. 下列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是( )

  60. A: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法是阶级社会特有的产物
    C:法是调节行为的社会规范
    D:法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
  6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2. A:法是唯一的社会规范
    B:法的调整对象是人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C:法是一种社会规范,具有规范性
    D:法通过调整人的行动,间接调整社会关系
  6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

  64. A: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65. 下面关于法律漏洞的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

  66. A:法官可以因为存在法律漏洞而拒绝审判。
    B:法律漏洞可以分为开放型漏洞和隐藏型漏洞。
    C:针对隐藏型漏洞,则主要采取类推适用的方法。
    D:针对开放型漏洞,主要采取目的论限缩的方法。
  67. 下列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学说错误的是( )

  68. A:历史上所有的法律仅仅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一国的法在整体上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
    C: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统治阶级内部各党派、集团及每个成员意志的相加
    D:法的本质根源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69. 以下体现司法平等原则的是( )

  70. A:保障诉讼双方当事人都一样享有提出异议、申请回避等诉讼权利
    B:法院将审理案件的全过程向社会公众直播
    C:对于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无论民族、性别、宗教信仰等差别,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D:某地法院顶住社会舆论的不当影响,依法对案件作出判决
  71. 以下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72. A:纵向法律关系中,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具有强制性
    B:根据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
    C: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作为法律关系主体
    D: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形成的
  73. 判例法作为正式意义的法的渊源存在于( )

  74. A:大陆法系
    B:中华法系
    C:印度法系
    D:英美法系
  75. 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国内法学内容?( )

  76. A:行政法学
    B:欧盟法学
    C:宪法学
    D:民法学
  77. 以下哪些概念不属于确定性概念?( )

  78. A:公序良俗
    B:保险合同
    C:共有
    D:投保人
  79. 根据法律的内容和功能差异,可以将其分为( )

  80. A: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B:实体法与程序法
    C:根本法与普通法
    D:一般法与特别法
  81.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最高人民法院于2008年发布的《公报》中指出,“事故伤害发生之日”应当按照通常理解,是指伤害结果发生之日,而不是指事故发生之日。请问,此处使用了何种法律解释?( )

  82. A:文义解释
    B:目的解释
    C:历史解释
    D:体系解释
  83. 以下那个法律只有局部效力?( )

  84. A:全国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B: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C: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D:省级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8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6. A:道德规范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能作为司法裁判的理由
    B: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可以调整所有社会关系
    C:一般而言,道德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
    D:法官审案应区分法与道德问题,但可进行价值判断
  87. 《刑法》第38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在司法实践中,普遍的理解是只要满足“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承诺、实施和实现这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都构成受贿罪。这是因为无论是受贿的哪一个环节,都没有改变这些行为是“权钱交易”的本质,至于有无实际为其谋取利益或是否谋取到利益,不影响受贿的性质。请问,此处使用了何种法律解释?( )

  88. A:目的解释
    B:历史解释
    C:文义解释
    D:体系解释
  89.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 )。

  90. A:基本民族制度
    B:基本政治制度
    C:根本民族制度
    D:根本政治制度
  91. 对自由滥用的抑制,其实是对自由进行( )。

  92. A:扩张
    B:限制
    C:保护
    D:发展
  93. 以下有关法律概念与日常概念之间关系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94. A:一些法律上的概念的外延小于日常生活中的概念。
    B:当日常生活的概念变成法律概念后,就具有了法律上明确的定义和范围。
    C:日常生活中概念的采用构成法律概念的主要来源之一。
    D:法律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概念没有关系。
  95.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7条第1款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7条、第11条、第18条进行体系解释,可以认定经营者对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保障仅限于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本身。请问,此处使用了何种法律解释?( )

  96. A:历史解释
    B:目的解释
    C:文义解释
    D:体系解释
  97. 以下哪些概念属于涉事概念?( )

  98. A:诉讼时效期间。
    B:自然人。
    C:违约。
    D:保险合同。
  99. 法律关系形成与变动的依据是( )。

  100. A:法律规范
    B:法律主体
    C:法律概念
    D:法律事实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2)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