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师范学院
  1. 比较文学发展至今,已经有了一个为大家都公认的定义。( )

  2. A:对 B:错
    答案:B:错
  3. 最早使用“比较文学”一词的是法国人。( )

  4. A:错 B:对
    答案:对
  5. 中国的话语传统中一般只重视“术语的共鸣”要素,不甚注意定义的精确。( )

  6. A:错 B:对
    答案:对
  7. 从时间分段去看,西方文论进入中国,在五四前后是第二个高潮。( )

  8. A:对 B:错
    答案:错
  9. 最近三十多年来,比较诗学研究逐渐成为比较文学学科中最有意义、最具有挑战性,同时也是最激动人心的研究方向之一。( )

  10. A:对 B:错
    答案:A:对
  11. 与法国学派、美国学派不同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从一开始接触比较文学研究,就不是单纯的文学研究。( )

  12. A:错 B:对
    答案:对
  13. 文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对文学的体裁、文体进行比较研究。( )

  14. A:对 B:错
    答案:A:对
  15. 形象兼具“自我”与“主体”的双重蕴含。( )

  16. A:错 B:对
    答案:错
  17. 《马可波罗游记》 激起了欧洲人对中国文明与财富的倾慕,最终引发了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 )

  18. A:错 B:对
    答案:对
  19. “自我”的确立始终是与“他者”相伴。( )

  20. A:错 B:对
  21. 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早在比较文学成为一门学科之后产生的。( )

  22. A:对 B:错
  23. 变异学是中国比较文学学者针对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学科理论的不足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点。( )

  24. A:对 B:错
  25. 与西方相比,我国文类研究偏重对文体或风格的研究。( )

  26. A:错 B:对
  27. 聚合流传形态。是指传播者是个体作家,作为接受者则是群体作家。( )

  28. A:对 B:错
  29. 渊源学正好与流传学相反,是从终点到起点的研究。( )

  30. A:对 B:错
  31. 国际文学影响关系研究的三大分支学科分别是( )。( )

  32. A:流传学 B:媒介学 C:哲学 D:渊源学
  33. 文艺复兴之后的新古典主义时代,理论家布瓦洛的《诗的艺术》则是古典主义戏剧的圣经,他发挥了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等人的理论,其核心进一步强调了( )等。( )

  34. A:理性原则 B:模仿自然 C:感性原则 D:“三一律”
  35. 平行研究倡导跨学科研究,注重文学与其他( )甚至( )之间类同的关系。( )

  36. A:作家 B:作品 C:自然学科 D:人文学科
  37. 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著作是( )、( )在1984年出版的《比较文学导论》。( )

  38. A:基亚 B:卢康华 C:雷马克 D:孙景尧
  39. 文学流传的五种形态为:( )流传形态,( )流传形态,多波次流传形态,( )流传形态,( )流传形态。( )

  40. A:聚合 B:单向 C:交叉 D:多向
  41. 重点表现了自己无法左右自己的人生所产生的痛苦的作品有:( )。

  42. A:《美狄亚》 B:《源氏物语》 C:《浮士德》 D:《红楼梦》
  43. 三四十年代,又如朱光潜在他的( ),钱钟书在他的( )中,已经自觉地运用了比较诗学的方法。( )

  44. A:《论诗艺》 B:《诗论》 C:《谈艺录》 D:《理想国》
  45. 在文学传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是以下四种类型的媒介:( )、( )、( )、( )。( )

  46. A:对话 B:译本 C:评论 D:改编
  47. 文学的媒介是语言,在这一点上与( )、( )、( )等人文社会学科相近。( )

  48. A:化学 B:历史 C:哲学 D:社会学
  49. 中国学派在前辈学者的基础上,对比较文学定义有所创新,即认为:比较文学是()之间的跨越性文学比较研究。( )

  50. A:不同国家 B:不同学科 C:不同文明 D:不同观念
  51.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指在( )、( )和( )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寻求同与异的学理依据。( )

  52. A:跨国家 B:跨文明 C:跨洲际 D:跨学科
  53.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在主编的《比较文学》一书中指出:“把比较文学看作( )研究,更符合比较文学的实质,更能反映现阶段人们对于比较文学的认识。”( )

  54. A:跨学科 B:跨民族 C:跨文化 D:跨语言
  55. 近代以来,在经历了20世纪所谓“语言学转向”以后,对于文学研究中语言问题的重视,被提升到了文学的( )和( )的高度,并由此去关注语言与文学之间的意义关系的重要地位。( )

  56. A:意义发生学研究 B:语言性存在 C:娱乐性 D:阐释
  57. 在中国和西方文论之间,由于历史性的生成传统、思维惯性和文化、语言诸方面的不同,它们之间在()诸方面的差异都是有目共睹的。( )

  58. A:理解语境 B:言说和书写传统 C:思维模式 D:推理习性
  59. 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主要是研究世界文学发展中的产生于( )、( )背景下的文学现象,对其间往往存在着或显或隐的共通处的文学现象进行联类比照。( )

  60. A:不同国家 B:不同思想 C:不同文明 D:不同观点
  61. 研究者首先要寻找到与流传相关的事实材料,无论是作为接受者的作家自述,还是批评家所发表的相关论述,还是对国外文学文本的翻译,对于文学传播历史事实的了解是从事流传学研究的基础,因此,流传学研究首先是一种( )的分析与探索。

  62. A:流动性 B:实证性 C:根源性 D:历史性
  63. 中西方悲剧的差异体现的是文类的( )研究。

  64. A:共时 B:影响 C:缺类 D:历时
  65. 中国学者( )在1986年出版的《比较文学简编》中分出了 “狭义”与“广义”的比较文学概念。

  66. A:陈挺 B:雷马克 C:基亚 D:卡雷
  67. 西方学者所谈论的所谓“世界文学”,实际上多数指的就是( ),即自希腊、罗马时代以来的欧洲文学,近200年来又加上了以美国为主的北美地域。

  68. A:现代文学 B:古典文学 C:西方文学 D:拉丁美洲文学
  69. 某个民族长时间反复使用、用来概括他国或他国人形象的约定俗成的词语叫做( )。

  70. A:共识 B:俗话 C:套话 D:俗语
  71. ( )创造的是一种经过高度浓缩与抽象以后形成的程式化、类型化的社会环境。

  72. A:意象母题 B:性格母题 C:情境母题 D:人物母题
  73. (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度崛起,其中也包括它从俄苏和日本左翼文艺运动视域中融入的机械僵化和偏激的成分。

  74. A:西方文论 B:古代文论 C:革命文论 D:古典文论
  75. 变异学弥补了( )学派平行类同研究方法的缺憾。这主要体现在平行类同研究中异质文学、异质文论话语之间的阐发和对话之中。

  76. A:中国 B:亚洲 C:美国 D:法国
  77. 异质性是指不同文明之间在文化机制、知识体系、学术规则和话语方式等层面表现出的从根本质态上彼此( )的特性,当涉及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学比较,异质性就成为一个最为鲜明的特征,也是ー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78. A:相同 B:平行 C:相异 D:影响
  79. ( )学派的定义明确指出,比较文学是研究各国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它的正确定义应该是“国际文学关系史”。过去的文学研究局限于国别的范围,比较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因而也就从文学史研究中分离出来,赢得了独立的地位。

  80. A:美国 B:中国 C:法国 D:俄罗斯
  81. “文类学”一词是由梵 ·第根在( )一书中提出的。

  82. A:《比较文学》 B:《比较文学论》 C:《比较文学导论》 D:《比较文学研究》
  83. 美国学派的定义指出: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 是( )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84. A:文学批评 B:科学 C:文学研究 D:文学
  85. 1949年至( )年代末革命文论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并且有过结合中国特色的种种努力尝试。

  86. A:70 B:80 C:60 D:90
  87. 影响关系研究方法是由( )学派提出的。

  88. A:美国 B:中国 C:法国 D:德国
  89. 变异研究方法是由( )学派提出的。

  90. A:日本 B:美国 C:中国 D:法国
  91. 与主题学相比,文类学侧重于文学( )的研究。

  92. A:文本 B:艺术 C:理论 D:手法
  93. “洋鬼子”属于( )的研究范畴。

  94. A:形象学 B:文化形象 C:主题学 D:文类学
  95. ( )正好与流传学相反,是从终点到起点的研究。

  96. A:社会学 B: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C:媒介学 D:渊源学
  97. 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从诞生之初就与纯粹的书斋或象牙塔式的研究不同,并且一直以来都是以( )研究作为自身学术实践的方向。随着比较文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跨中西文明背景下的中西文学比较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中心问题。

  98. A:跨学科 B:跨国家 C:跨文明 D:跨语言
  99. 变异学弥补了( )学派影响研究方法的缺憾,提出了不同国家文学关系与流传影响中的变异研究方法。

  100. A:中国 B:法国 C:美国 D:亚洲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3)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