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测试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
A: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B:任何国家都必然经历的起始阶段 C: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D: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答案:A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B:中国人口多、底子薄 C: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 D:中国人均资源水平低的现实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
A:我国最大的实际 B: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C: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 D: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一是明确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一是规范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二者关系在于( )
A:正视而不超越发展阶段是保证,是防止急于求成或落后于形势发展的认识基础 B:不能正确分析当前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就可能超越或落后于形势的发展,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C:不了解社会性质或判断错误,就会离开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和根本方向 D:坚持而不离开社会主义是根本原则,是前提 5.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
A:对 B:错 6.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A:错 B:对 7.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是( )
A:坚决打击恐怖主义,避免战争 B:加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战略合作 C: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D:努力发展世界经济,消除贫困 8.1987年( )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二大 9.( )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A: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B:党的建设 C:建设社会主义 D:改革开放 10.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11.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根据邓小平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初步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总体布局。
A:齐头并进 B:一体两面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三位一体 12.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
A:阶级斗争 B:政治运动 C:改革 D:革命 13.改革的目的是( )。
A:实现共同富裕 B: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14.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的是( )。
A:邓小平 B:周恩来 C:江泽民 D:胡锦涛 15.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 )。
A: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 B: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C: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有效途径 D: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上处于劣势的主要原因 16.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我们要坚持把_________作为兴国之要、把_________作为立国之本、把_________作为强国之路,不能有丝毫动摇。( )
A:改革开放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科学发展 D:四项基本原则 17.( ),只能是死路一条。
A:不改革开放 B:不改善人民生活 C:不发展经济 D:不坚持社会主义 18.和平问题是南北问题。( )
A:对 B:错 19.时代主题为制定对外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
A:对 B:错 20.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就好。( )
A:错 B:对 21.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 )
A:对 B:错 22.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
A:错 B:对 23.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不足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
A:对 B:错 24.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决定性因素是阶级斗争( )
A:对 B:错 2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经济建设( )
A:对 B:错 26.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 )国际新秩序。
A:稳定 B:公平 C:合理 D:和平 27.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了“阶级斗争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
A:错 B:对 28.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________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 )
A:什么叫社会主义 B:什么叫马克思主义 C:什么叫改革开放 D:什么叫经济建设 29.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判断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利于( )。
A: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3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是( )。
A:二者都为了解放生产力 B:二者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C:二者对立统一并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D: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31.党的( )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A:十四大 B:十三大 C:十五大 D:十二大 32.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 )作为基本国策。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经济特区 C:对外开放 D:改革 33.判断改革和各方面是非得失,归根到底,主要看( )。
A: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B:是否有利于实现四个现代化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34.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A:错 B:对 35.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
A:对 B:错 36.邓小平提出的“两个飞跃”的思想所包含的内容有( )
A:科技使管理日益现代化 B:适应科学重点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C:科技已广泛渗透到经济领域 D: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37.邓小平强调,我们确定的基本路线,是( )的发展路线。
A:备战、备荒、为人民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8.邓小平提出的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包括是否有利于( )
A: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B: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C:社会分配的公平 D: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6)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