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测试
1.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首次确立了中国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地位。( )
A:错 B:对
答案:A
2.环境规划受到地域和经济发展条件的影响非常大,必须充分考虑目标区的环境经济社会特征,制定的规划才能符合实际,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达到规划的目标。( )
A:错 B:对 3.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在于遵循生态规律和环境科学原理,避免工业革命后石油农业产生的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因此采用农耕文明时期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是最优途径。( )
A:对 B:错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污染影响因素分析不包括( )
A:分析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 B: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开展生产运行过程的风险影响预测 C:明确项目原辅材料、燃料、水资源等的构成和数量 D:工艺过程的主要产污节点 5.需要组织编写并向审批部门递交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是( )
A: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有关规划 B: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编制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C: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编制的区域建设规划 D: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编制的流域开发利用规划 6.根据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充分体现经济发展服从环境保护的需要,经济发展目标是建立在环境基础上的环境规划属于( )。
A:环境制约型 B:经济制约型 C:环境经济协调型 D:经济优先型 7.清洁生产的全过程控制不包括( )。
A:物料转化生产的全过程控制 B:从原材料的采集、运输、加工、包装到产品的销售、消费以及报废后处理等的全过程控制 C:组织工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 D:环境污染物消减的全过程控制 8.在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之前,应先进行( )工作,作为开展评价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A:了解环境质量现状,筛选重点评价项目 B: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进行对照 C:进行初步工程分析,识别主要环境影响 D:分析判定建设项目选址与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的符合性 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污染源源强核算包括( )
A:污染因子及其排放方式、浓度和数量 B:新建项目实施后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的变化情况 C:非正常工况下无组织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 D:正常工况下有组织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 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包括( )
A:环保措施的改进建议 B:建设项目的影响源及污染源状况 C: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价结果 D:环境中现已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1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包括( )
A:统筹衔接、分类指导 B:早期介入、过程互动 C:内容具体、细致入微 D:客观评价、结论科学 12.在制定环境规划的时候,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B: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原则 C: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原则 D: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13.目前我国已经探索出不少成熟的生态农业模式,包括( )。
A:种养沼加复合生态工程模式 B:物质能量多层分级利用型 C:基塘式水陆结合型 D:生物立体共生型 14. 某城市拟在郊区新建一化工厂,需对该项目进行( )。
A: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B:环境影响评价 C: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D: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15.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居民住宅小区应划为( )声环境功能区。
A:4类 B:3类 C:2类 D:1类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177)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