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命状态与人际交往:介绍印度社会人的不同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以及人与人交往的规则。3.1种姓:与生俱来的身份:印度种姓制度及其对人的种种规定
3.2人与非人的界限:种姓制度下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藩篱
3.3贫富的两端:印度社会极端的贫富两极分化,以及贫富之间的相处方式
3.4乞讨:无关乎尊严:印度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乞丐现象,以及“施舍”的宗教意义
3.5交友与待客之道:印度人的“自来熟”及朋友在中印两国文化传统中的价值
3.6女性的命运:印度女性问题的梳理与分析
3.7印度精英的神话:“阿三”与“精英”的悖论,及精英自我养成的奥秘
3.8对谈:《摩奴法论》——律法与心法:中国文化在印度的传播及其在印度的影响力
[判断题]印度教徒中,高种姓者和低种姓者不能同桌共食。( )


答案:对
[判断题]高种姓的女子下嫁给低种姓男子的婚姻叫作逆婚。( )

[判断题]伊斯兰教传入印度以后,对种姓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弱化了种姓制度。( )

[判断题]阶序的观念使印度人对自我所处的位置具有相当的敏感性,这是其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 )

[单选题]在“种姓制度”观念之下( )
不同种姓成员之间可以通婚
所有人生而平等
种姓职业是世袭的
低种姓者可以通过努力成为高级种姓[单选题]四大瓦尔纳中,本土土著的达罗毗荼人被划分为( )
首陀罗
吠舍
婆罗门
刹帝利[单选题]穆斯林妇女遵从一种( )习俗,使妇女与社会的接触处于一种隔绝的状态。
走婚制
一夫多妻制
深闺制
童婚制[多选题]不可接触者没有权利进入印度教的寺庙,不能够进入高种姓人家的院落,甚至还不能够进入公共场所。这是因为( )
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最受歧视
不可接触者被认为是不洁净的,这样会玷污其他种姓成员
高级种姓成员不允许他们这样做
种姓制度中有明确的交往限制,不可接触者被隔离和排斥[多选题]印度社会的贫富分化程度很高,印度贫民对此的普遍心态是( )
黯然度日,惶恐不安
不患寡而患不均
生命既有的状态由业决定,不应怨天尤人,更应安守本分
安于现状,不仇富[多选题]在印度社会,乞讨的行为( )
能够成就施舍者的善业
与施舍相伴相生,大都是一种带有精神性诉求的行为
代表了乞讨者对施舍者的单方面依赖
大都为贱民所从事

温馨提示支付 ¥1.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0)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