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因而就更具普遍性。”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2. 答案:在文学活动中典型的创作原则
  3.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句话强调的是(  )

  4. 答案: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
  5. 对毛泽东第二句话概括正确的是(   )

  6. 答案:从艺术活动领域阐释艺术创作的反映是不仅源于生活,且要高于生活的创作
  7. 对毛泽东第一句话概括正确的是(   )

  8. 答案: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艺术反映论的继承和发展
  9. 毛泽东这两段话出自(  )

  10. 答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1. 李贽的文学价值观和儒家“代圣贤立言”的文学价值观是一致的。( )

  12. 答案:错
  13.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意境创造上属于景中藏情式。( )

  14. 答案:错
  15. 文艺的阶级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没有所谓“超阶级的”文学。但是,山水田园诗没有倾向性。( )

  16. 答案:错
  17. 文学的跨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文学发展。

  18. 答案:对
  19. 文学创作正是通过情感评价,在展现真理的同时呈示着意义,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审美价值体系。( )

  20. 答案:对
  21. 依照文本结构,我们可以认为,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体现出多种指向的认识功能,并指向不同世界。其中最表层、最基本的世界是生命意识世界。( )

  22. 答案:错
  23. 在文学接受活动中,审美体验与审美评价是相互交织的。
  24. 文学媒介是文学生产与传播能力的延伸。
  25. “手中之竹”是一种构思,也是物化阶段,逐渐把构思成果从“心”移到纸上,成为可以被他人观照和消费的物态化产品。( )
  26. “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郑板桥这句话说的是( )
  27. 艺术概括将生活素材上升为艺术形象的方法有( )
  28. 作品一般具有意义( )
  29. 对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不平衡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30. 读者的接受素养主要包括( )
  31. 文学接受的动机可以分为( )
  32. “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我们的农民起义的弱点和缺陷的一面镜子,是宗法式农村的软弱和‘善于经营的农夫’迟钝胆小的反应。”这段托尔斯泰评价的提出者是( )
  33. 明清白话小说的兴盛,与( )的作用密不可分。
  34. “‘诗意的裁判’就是美与善的同一,是对情感评价的价值品格内容的规定。” 这一观点是恩格斯评价( )
  35.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学语言的特点(   )
  36. 关于“真、善、美”关系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
  37. ( )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具有相近或相同的文学观念、创作倾向、艺术追求和美学风格的作家群体。
  38. “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
  39. ( )是伴随着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大众文学样式。
  40.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强调“陶钧文思,贵在( )”意思是说酝酿文思,最重要的是虚静,不受外物的干扰。
  41. ( )是读者对作品阅读、理解、欣赏的活动,是文学活动的最后一环。
  42. ( )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流行的文学观念与文学创作潮流。
  43. 人的活动是一种生产活动,不仅具有动物的生命活动,人的活动中都含有“审美”的因素,“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
  44. 下列诗歌,属于哲理诗的有( )
  45. 能被看作柏拉图的文艺价值论的总纲的是( )
  46. 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使文学理论产生了历史性变革的是( )
  47. 通过绰号直接显示人物性格的代表性作品是( )
  48. 下列文艺形式中,柏拉图最重视( )
  49. 读者反应批评方法在德国被称为( )
  50.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观文者指的是( )
  51. “隔”与“不隔”理论的提出者是( )
  52. 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比历史( )
  53. “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这句话说的是(  )
  54. 对“胸中之竹”表述正确的是(   )
  55. 对“眼中之竹”表述正确的是(  )
  56. 对郑板桥论述顺序表述正确的是(  )
  57. 郑板桥的这段文字阐述的是(  )
  58. 下面运用“虚实结合”创作手法的是( )
  59. “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这句话的含义丰富,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60. 对“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概括正确的是(   )
  61.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梅尧臣这首诗的不尽之意是( )
  62. 这三段话论述的理论是(  )
  63. 《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形象塑造的丑就是一种艺术概括。( )
  64. 中国传统语境中的“文学”一词,最初是指关于文字典籍的学问。( )
  65. “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的观点是艺术概括中的艺术变形。()
  66. 语言的本色化,其实就是一种选择、锤炼和运用语言,让它能表现人的本来面目的过程。( )
  67. 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中“相看两不厌”就是审美活动
  68. 鲁迅说:“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表明艺术表现的情感不仅具有普遍意义,并且还会因其体验之独特深刻而产生巨大的艺术效应。( )
  69. 象征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 )
  70. 根据“四分法”,可以把文学分为小说、诗歌、剧本和散文。( )
  71. 口语媒介具有不易保存的特点。
  72. 恩格斯说:“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因此,我们在象征里应该分出两种因素,第一是意义,其次是这意义的表现。”( )
  73. 文学接受的主体是作者。
  74. “自由”,就是指人的活动的不受约束性。( )
  75. 审美是无功利性和功利性的统一。( )
  76.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总有那么一瞬,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个族类,全人类的声音一起在我们心中回响。”
  77. “哲学意味”也就是通过文学形象传达出来的“启示性真理”。文学所蕴含的启示性真理,是难以考证、实证甚至是难以论证的无穷意味,即所谓的“象外之象”,“味外之味”,“韵外之旨”或“言外之意”。( )
  78. 古德语“一双孤雁,掠地高飞;两个鸳鸯,池边独立”是指悲剧情境中的天长海阔而唯独自己无路可行的悲剧情境。( )
  79. 当代作家汪曾祺说过:“语言像树,枝干树叶,汁液流转,一枝动,百枝摇;它是‘活’的。”关于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
  80.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81. 下面对创作冲动表述正确的是( )
  82.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人类掌握世界的思维方式有( )
  83. 构成文学接受的两大要素是( )
  84.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认为以情感愉悦为本质的审美判断可以从( )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85. 对王国维提出的“隔”与“不隔”理论表述正确的是( )
  86. 依照文本结构,我们可以认为,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体现出多种指向的认识功能,并指向不同世界。它们包括( )
  87. 下面属于文学活动四要素是( )
  88. 下列属于狄德罗文艺思想的是( )
  89. 下列属于文学思潮的是( )
  90. 下面属于文艺学分支的是( )
  91. 孟郊落魄长安街头时发出的哀叹“我马亦回蹄,出门似无地”(《长安旅情》可以概括为( )的悲剧情境。
  92.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提出这一论断的人是( )
  93. 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     )
  94. 文学活动在很长时间里,是人们自由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结果,就像春蚕吐丝一样,与商品、市场无关。但随着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这种情况改变了,于是文学进入现代资本运行的轨道,成为一种( )
  95. 最早提出“审美无利害性”概念的是( )
  96.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
  97. 认为文本的客观性是一种幻想的文论家是( )
  98. “有意味的形式”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
  99. ( )是语言媒介的另一种重要形态,是指以书面符号系统承担人际传播任务的语言媒介。
  100. 大禹治水和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充分说明了( )
  101. 在如何继承人类的文化遗产问题上,提出“两种民族文化”观点的是( )
  102. 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提出的“八体”,即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指的是八种( )
  103. 标志着对文学审美性质的认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文学理论家不包括( )
  104. 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 )
  105. 作家在创作动机的指引和驱使下,运用艺术概括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形成完整艺术世界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
  106. 运用( )的最早的文学类型是神话、传说和原始民歌,以及通过口头传唱流传下来的民族史诗。
  107. 提倡在具体创作中,现实主义“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是( )
  108. 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的“距离说”属于文学理论研究分支中的( )
  109. 提出“陌生化”的艺术分析方法的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是( )
  110. “韵味说”是意境的审美魅力所在,提出“有韵则生,无韵则死”的是( )
  111. 文学的功能主要是由( )来实现的。
  112. 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是( )
  113. 下列不属于文学接受过程的是(     )
  114. 20世纪60年代,西方产生了一个以读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论流派,这就是( )。
  115. 明代提出“童心说”的是( )
  116.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这话是说( )
  117. 宋代吴可《藏海诗话》中评价( )的诗歌“少而锐,壮而肆,老而严。”
  118. ( )是文学传播的物质载体。
  119. ( )对文学的创作欣赏、生产消费有着重要的塑造与规范作用。
  120. 列宁认为,“凡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这段话内深刻地阐明了( )
  121. 新时期提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即“二为”方向的是( )
  122. ( )是现代主义的代表性作家。
  123. 提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一观点的人是( )
  124. 风格的( )是文学价值的最重要尺度之一。
  125. 马克思主义认为( )是文艺发生的根本动因。
  126. 白居易“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创作主张是创作动机的( )
  127. “教训孩子的是老师,教训成人的是诗人。”这句名言来自( )
  128.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可以概括为( )的悲剧情境。
  129. 20世纪文学研究中的语言学转向最早开始于( )
  130. 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中题材、体裁、形象,语言、结构、风格和手法等都是作品构成中的重要方面,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是( )
  131. 文学发展中起支配作用的是( )。
  132. 宋代严羽《沧浪诗话》中概括的“优游不迫”与“沉著痛快”指不同的诗歌风格。(  )
  133. 人类学家弗雷泽在(  )一书中,提出了各原始部落的风俗、神话、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巫术的观点。
  134. 原始艺术是思维活动与精神创造的直接产物,人类早期的精神活动是文学艺术起源的直接原因。(  )
  135. 文学流派都是作家自主创立的结果。(  )
  136.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有崇尚想象、(  )和倡导象征与神话的特点。
  137. 文学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关系表现之一是文学的高度发展有时不是出现在经济繁荣时期,而是出现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时期。(  )
  138. 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以《小说月报》为主要阵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  )。
  139. 比较系统地讨论艺术源于摹仿的是( )
  140. 在文学史上,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时有发生。(  )
  141. 提出“陌生化”的艺术分析方法的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是什克洛夫斯基。
  142. “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造成“内、外不一”的原因是(  )
  143. 艺术构思的过程是由创作动机到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过程。(  )
  144. 白居易“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创作主张就是社会化因素对创作动机的引导与指向。(  )
  145. 文化批评方法仅仅是指(   )流行于西方的注重文学的文化特性的批评方法,它包括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大众文化批评等理论内容及方法。
  146. 文化研究批评方法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147. 读者反应批评方法,是指一种以读者接受为重心的批评方式,强调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揭示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接受或反应及其在文学活动中的主动作用。
  148. “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的观点是艺术概括中的(  )
  149. 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   )
  150. 作家对社会生活经验进行审美加工从而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指的是文学创作。
  151. 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
  152. 由语言符号的字面意义所构成的形象,即在文学文本中呈现的虚拟的客观世界本身是指(  )
  153. 文学作品分类是绝对的,抒情与叙事分明。
  154.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是(  )
  155. 文学的功能主要是由审美功能来实现的。
  156. 文学作品的形式是内容的状态描绘。
  157. 关于文学价值观表述错误的是(  )
  158. 在弗洛伊德看来,文学是作家的(   )
  159.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学的认识性的表现?(   )
  160. 意识形态概念诞生于19世纪初,由思想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造,是指观念形态或观念学说。
  161. 艺术生产是特指在资本主义时期,作家艺术家“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艺术生产为资本创造价值,艺术品具有商品的属性。这种意思是马克思《资本论》的(  )中常常提到的。
  162. 马克思从生存实践哲学的高度提出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认为人的本质力量是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对象化”是指人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
  163. 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形式,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因而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不可能出现不平衡的现象。(  )
  164. 属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石有(   )
  165. 新时期邓小平文艺“二为”方向指的是(  )
  166.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
  167.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使文学理论产生了历史性变革。(  )
  168. 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活动四要素是(   )
  169. 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能够说明人类生命活动的特性,因而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完全一致。(  )
  170. 科学的文学理论必须要在(   )的指导下实现各种形态的互补,形成一种综合协调的系统。
  171.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
  172. 中国文学理论的指导思想是(  )
  173.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孟子这一观点属于文学理论研究分支中的(  )
  174. 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中题材、体裁、形象,语言、结构、风格和手法等都是作品构成中的重要方面,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文学创作论。
  175. 文学活动的两个流动系统是( )
  176. 瑞士心理学家布洛用雾海航行的例子旨在说明文学心理学的“虚静说”。
  177. 下列属于文学理论五论的是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
  178.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 )
  179. 文学活动四要素是(   )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7)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