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测试
1.文学风格,作为文学中体现作家创作个性的东西,其特征不包括( )。
A:独创性
B:稳定性
C:包容性
D:多样性

答案:C
2.刘勰《文心雕龙•体现》篇提出“八体”,实际上是指八种( )。
A:分类
B:思想
C:分派
D:风格
3.在文学史上,( )通常是以特定的风格、流派和思潮的方式存在的。
A:文学作品
B:文学风格
C:文学流派
D:文学思潮
4.文学风格的确立,关键在于作家自觉地去寻找一种与其( )相匹配的言语基调。
A:审美风格
B:创作风格
C:个人气质
D:创作个性
5.在文学流派的形成中,以相近的艺术风格和相应的文体形成的流派是( )。
A:海派
B:婉约派
C:九僧诗派
D:意象派
6.18世纪末出现于西欧的浪漫主义,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
A:注重创造典型,使文学形象富于魅力
B:以新型写作模式显现出先锋性
C:崇尚想象,表现鲜明的主体意识
D:追求形式和文体的创新
7.初唐,形成对宫体诗派的承沿;至盛唐,出现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中唐,带有讽喻倾向的新乐府派风格明显。这些说明了( )。
A:文学思潮的变化
B:文学流派的多样性
C:文学思潮的多样性
D:文学流派的形成
8.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苏轼官翰林学士,曾问幕下士:“我词何如柳七?”幕下士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 大江东去’。”这位幕下士的语言形象说明了当时两种词派间的关系是( )。
A:相互对立
B:相互联系
C:既区别又联系
D:没有关系
9.下列关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代表作家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四”文学潮:陈独秀、郭沫若、胡适
B:新时期文学潮:卢新华、周立波、蒋子龙
C:“小说革命”潮:李宝嘉、吴趼人、曾朴
D:左翼文学潮:丁玲、矛盾、赵树理
10.下列对文学思潮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思潮是独立稳定的,不易受影响
B:以文学理论批评思想为指导
C:以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相近的文学作品来具体体现
D:以社会思潮、哲学思潮为基础
1.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认为,任何叙事型作品必然包含三个要素,即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这也就是说,小说故事讲得好不好,关键取决于三个因素,它们是:( )
A:讲故事的人用什么话语讲故事?
B:讲故事的人站在什么位置、用什么样的表情或动作讲故事?
C:故事内容安排怎么样?
D:小说是讲一个什么人的故事?
2.最小的故事叙述单位是( )。
A:情节
B:事件
C:人物
D:故事
3.关于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的叙事三要素的观点,哪些是正确的?( )
A:它的叙述内容就是穷酸文人孔乙己一生的悲惨遭遇。
B:它的叙述动作是,小伙计“我”站在冷眼旁观的角度回忆孔乙己的故事。
C:它的叙述动作是,鲁迅先生用“我”的口吻深情回忆自己小说对孔乙己的所见所闻。
D:它采用的叙述话语是咸亨酒店的小伙计用相当简洁而冷漠的语言来讲故事,这与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形成强烈对比。
4.在叙事学中,我们把按照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的故事原型称为( )。
A:原型
B:事件
C:故事
D:情节
5.英国小说家福斯特曾对“故事”与“情节”做过这样的比较:“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以下对福斯特这句话的理解中,正确的观点有( )。
A: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它体现着作者对事件的构思。
B:情节是把偶然地沿着时间先后顺序出现的事件用因果关系加以解释和重组。
C:“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这段话包含着讲故事的人对两个事件的因果关系做了补充,让这两个事件之间增添了许多信息量,它才是情节。
D:“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这两个事件之间并无逻辑关系,只不过是纯粹客观事件按照时间发生的先后排列而已。
1.抒情性作品的主要体裁是抒情诗。( )
A:对 B:错 2.哀歌是由祭祀时对神灵恩泽和祖先功德的歌唱发展而来,如《诗经》中的周、鲁、商三颂。( )
A:错 B:对 3.抒情性作品有两个基本要素:抒情内容和抒情话语。抒情话语指的是文本所表现的特定的情感及其意义,抒情内容是文本中表现抒情内容的形式化的话语组织。( )
A:错 B:对 4.抒情性作品主要由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构成。( )
A:对 B:错 5.( )在《声无哀乐论》中说“夫哀乐自以事会,先遘于心”,认为人的情感是由于社会人事的变化所引起的。( )
A:范仲淹 B:荀子 C:《乐记》 D:嵇康 6.( )说“画者,天地无声之诗;诗者,天地无色之画。”( )
A:苏轼 B:叶燮 C:布封 D:扬雄 7.在古典诗词中,“黄昏”意象往往意味着( )之意。( )
A:闲暇时分 B:当归时分 C:迷茫时分 D:日衰时分 8.用典是指用故事来表达情感,这里的“典”经常是指( )。
A:神话典故 B:四书五经 C:文学典故 D:历史典故 9.在古典诗词中,“梧桐”意象具有祥瑞、爱情或思乡等之意。( )
A:错 B:对 10.象征是借它物来表现此物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可以把抽象化为形象,这样它就成为了化虚为实的重要抒情手段。( )
A:对 B:错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182)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