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厚德载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提到生态伦理,如果向前推几年,也许并不热门,甚至没什么人能够说出它的含义。但就在这几年,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被不断破坏,环境恶化、物种锐减、资源开采殆尽等等生态问题不断凸显,生态被人们逐渐所重视,生态理论也因为生态问题而显得格外重要。要分析生态伦理中的复杂而又盘根错节的关系,要抓住其中的三个重要概念:生态、科技、人。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张力,要想理清并解决问题,绝不是解决其中一个概念就能完成的,这需要我们分别站在这三者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因为人和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的,既是相互依赖又是相互制约的,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要害。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和生活总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重理论,倡导道德至上,强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中孝道是最基本的。老子也认为,自然无为便是德,“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中国人相信价值之源内在与己心,所以强调“自省”、“自反”,也就是所谓的“修身养性”。这是中国思想的重大特色之一。在中国思想史上,个人修养才一直占据着主流的地位。修养的理论也不只限于儒家一家,道家佛家也无不如此。总之中国人具有一种内在的力量,督促自我不断向上奋斗。这种“依己不依他”的人生态度在向上的方向上最富有现代意义。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独到的生态文明视角和意蕴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生态道德观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生命共同体”是一种互相依存的结合,也是整体和个体辩证关系的浓缩,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打造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是以短视而功利的方式,以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去换得短期的发展,还是力求于生态环境的打造,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保障,决定了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式的选择。2.1“厚德载物”的基本含义:“厚德载物”的基本含义
2.2中庸和顺的道德追求:中庸和顺的道德追求
2.3仁爱贵生的道德规范:仁爱贵生的道德规范
2.4反身而成的道德约束:反身而成的道德约束
2.5应该形成“生命共同体”的伦理观:应该形成“生命共同体”的伦理观
2.6现代生态伦理学应该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现代生态伦理学应该超越人类中心主义
2.7传统生态道德为道德意志养成与道德行为践行提供指引:传统生态道德为道德意志养成与道德行为践行提供指引
[判断题]《易经》又称《易》,成书于西周初至晚周,距今约3000年前。


答案:对
[判断题]古人认为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应增厚美德,以厚德对待他人。


答案:对
[判断题]中国古人认为天地最大,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什么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所以可以用“坤”来比喻君子的美德。


答案:对
[单选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我国哪位思想家的理论?(  )
孟子
孔子
老子
荀子
答案:孟子
[单选题]“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出自(  )。
《大学》
《中庸》
《道德经》
《论语》
答案:《论语》
[判断题]老子的《道德经》中,“道德”一词与今天我们所说的“道德”完全相同。


答案:错
[单选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  )。
《论语》
《易经》
《中庸》
《道德经》
答案:《道德经》

点赞(0)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