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式家具用材考究,黄花梨和紫檀木是明式家具用材的典型代表。( )

  2. 答案:对
  3. 霸王枨是明清家具中桌案类器具常用的一种榫卯结构,其上端托着桌面的穿带,一般用插接榫或木销钉固定在穿带开口上;其下端做钩挂垫榫在腿足上部位置与开口结合,用木楔固定。( )

  4. 答案:对
  5. 春秋战国时期,案是一种承具,面上可陈放用具。( )

  6. 答案:对
  7. 元代的家具风格具有豪放无羁,雄宏庄重,丰满起伏的北方家具特点,又带有佛教风味,圆曲优美伸缩有致的气势。( )

  8. 答案:对
  9. 清代太师椅的造型较为单一,没有太多形制上的变化。( )

  10. 答案:错
  11. 元代凳有束腰无托泥、三弯腿和有鼓钉的做法。( )

  12. 答案:对
  13. 宋代的方凳多沿用四面平结构形式。( )

  14. 答案:对
  15. 明式家具中的“垛边”,是指沿着边抹的边缘加一条木材,使人看上去仿佛边抹是用厚材做成的。( )

  16. 答案:对
  17. 明清家具中座面框由“大边”和“抹头”构成,两根长、出榫头的叫“大边”,两根短、出榫眼的叫“抹头”。( )

  18. 答案:对
  19. 五代时期的床榻主要分为案形结体与台形结体两种形式。( )

  20. 答案:对
  21. 唐代开始出现四足立柱结构形式的桌子。( )

  22. 答案:对
  23. 明式家具和明代家具是同一个概念。( )
  24. 从结构形式看,元代的床榻基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沿用传统的箱体壶门台座形式,另一种则采用无壶门无托泥的框架结构。( )
  25. 从康熙末至嘉庆,清代社会政治的稳定期,社会经济的发达期,促成了清式家具风格的形成。( )
  26. 清式家具三大作中,与京作和广作家具相比,苏作家具用料相对节省。( )
  27. 宋代的榻多为高榻,矮榻较少。( )
  28. 春秋战国时期,“梓匠”是指木工。( )
  29. 元代家具出现的新结构包括罗锅枨、一腿三牙和霸王枨。( )
  30.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风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况。( )
  31. 茵席也是席的一种。( )
  32. 夏商周时期,按照家具的功能系统分析,俎属于承载类,为( )的早期雏形。
  33. 夏商周时期青铜器家具常用的装饰纹样包括( )。
  34. 下列对宋代家具风格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35. 关于宋代家具风格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36. 长凳也是唐代常见形式,由榻发展而来,主要有( )两种形式。
  37. 关于明式家具的定义表述正确的是( )。
  38. 关于明式家具造型风格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39. 春秋战国时期,木结构的榫卯技术发展,除了银锭榫外,还有( ),为后世榫卯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40. 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新型家具的是( )。
  41. 关于“一腿三牙”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
  42. 在秦汉画像砖或壁画上所发现的榻的形制不包括( )。
  43. 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形式不包括( )。
  44. 下列不属于支承类家具的是( )。
  45. 《髹饰录》是由( )撰写的。
  46. 商朝早期木工对木器的制作为兼做,后来手工业分工有了( )门类,又更加保证了木器制作的向前发展。
  47. 汉代,古代尺寸较大的盒子称为( )。
  48. 《长物志》是由( )撰写的。
  49. 下列对辽、金、西夏时期家具风格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50. 霸王枨是明清( )家具中常用的一种榫卯结构。
  51. 下列座椅中没有扶手的是( )
  52. 关于胡床的记载,最早源于( )。
  53. 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具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54. 关于明式靠背椅表述不正确的是( )。
  55. 关于清式家具的装饰表述正确的是( )。
  56. 《鲁班经》是由( )编辑而成的。
  57.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的巅峰时期是( )。
  58. 玫瑰椅又称为( )。
  59. 从南北朝至五代流行一种名叫荃蹄的坐具,在敦煌壁画中表现较多。多以( )编制而成。
  60. 西番莲纹样是来自西方的一种装饰纹样,最初常出现在( )家具中。
  61. 汉代出现了( )这种新形式的家具。
  62. 清代家具的发展可分为( )个阶段。
  63. 以下关于清代家具风格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64. 清代家具三大制作流派通常指( )。
  65. 清代椅类家具出现一种新的形式,是( )。
  66. 清代家具风格特征从清朝建立之初就已经完全形成。( )
  67. 明代家具中常用于连接弧形弯材的榫卯结构是( )。
  68. 明式的二人凳即依条桌式与条案式来分类。所谓条桌式指不带“吊头”,凳足位于凳面四角;条案式指带“吊头”,凳足缩进,并不位于凳面的四角。( )
  69. 明代床榻类家具可分为( )三类。
  70. 明代凳类家具中若不用牙子,通常在枨子上安装( )以增加结构的牢固性。
  71. 明代罗汉床的床围子常用卍字纹围子,常用( )工艺将短材拼接组成。
  72. 元代家具中常用的装饰纹样是( )。
  73. 元代凳的形式有多种,包括( )。
  74. 元代的高桌形制基本沿用宋制( )
  75. 元代新出现的家具形式是( )。
  76. 元代家具出现的新结构包括( )
  77. 辽墓出土的食案,案面为长方形,多为( )结构。
  78. 下列对辽、金、西夏时期家具风格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79. 辽代的床最突出的特征是( )。
  80. 由于南北文化的交融,辽、金时期的家具装饰也受到了两宋的影响,出现了( )装饰构件。
  81. 辽、金、西夏时期,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在政治、经济上效法宋制,所以家具在形式、装饰与结构上也仿效宋制家具的特点。( )
  82.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 )的城市风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况。
  83. 到了宋代,垂足坐已经完全取代了席地坐,完成了中国历史上起居生活方式的变革。( )
  84. 宋代的交椅形制可分为( )两大类。
  85. 下列对宋代家具风格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86. 宋代的方凳多采用( )结构形式。
  87.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高型坐具的出现,椅子靠背的功能完全代替了凭几的作用,因此凭几不再像南北朝那样盛行。( )
  88. 五代时期的屏风可分为( )两类。
  89. 以下对五代十国时期家具的风格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90. 《韩熙载夜宴图》呈现了五代时期人们以( )为中心的生活起居方式。
  91. 五代时期的床榻类家具结构形式主要包括( )。
  92. ( )是唐代家具的一种新形式。
  93. 唐代家具中几专指凭几。( )
  94. 唐代家具的风格特征可归纳为( )。
  95. 日本正仓院所藏的赤漆欟木胡床,是一种( )。
  96. 唐代的“挟轼”又可称为( )。
  97. 魏晋延续秦汉时期以( )为起居中心的生活方式。
  98. 从南北朝至五代时期流行一种家具叫荃蹄,是一种( )。
  9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凭几只有两足凭几一种形制。( )
  100.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隐囊是一种( )。
  101.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高型家具的萌芽期,几乎没有实物流传下来,仅能从( )的一些记载中获得资料。
  102. 汉代食案的特征包括( )
  103. 汉代几类家具的主要装饰方法包括( )。
  104. 东汉时期,丝绸之路开通以及西域佛教文化的传入,使得人们的生活起居方式开始发生改变,由席地而坐开始向以床榻为中心的生活方式转变。( )
  105. ( )进入中原给中国传统起居方式带来了第一次冲击,在少数人中间,出现了垂足坐的新习俗
  106. 汉代儒家礼仪盛行,( )成了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107. 春秋战国时期家具在制作水平和使用要求上都达到空前的高度,原因主要包括( )。
  108. 春秋战国时期,木结构的榫卯技术发展,当时已有( ),为后世榫卯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109.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生产开始衰落,大部分生活用具被( )所代替。
  110. 春秋战国时期,禁是承置酒器的案具。( )
  111. 春秋战国时的“梓匠”是( )的代称。
  112. 夏商周时期,上古明堂祭祀主要的陈牲用家具是( )
  113. 扆是( )类家具的雏形。
  114. 夏商周时期的礼器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器物,可以视为早期的家具。( )
  115. 夏商周时期,天子用玉几,诸侯、孤、卿大夫以下分别用( )。
  116. 禁是一种承置酒器的案具和礼器,是( )类家具的雏形。
  117. 史前家具中木质家具已经成为主流。( )
  118. 在旧石器时期晚期,( )可供人们坐卧铺垫,是中国最古老的家具。
  119. 西安半坡遗址中的( )是床的雏形。
  120. 西安半坡遗址中划分前后空间的栏护围坎墙,这种半隔断的做法,起了后世( )的作用。
  121. 史前时代,已被用作坐具的有( )。
  122. 清式家具的风格特征包括( )
  123. 在中国造物体系中,建筑和家具一直是以( )为核心的工匠体系。
  124.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经历了( )个阶段。
  125. 中国传统家具则经历了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漫长过程。( )
  126. 明式家具的风格特征主要有( )。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4)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