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熹认为人欲来自以下哪个方面?


A:耳目鼻口之欲 B:气禀 C:包括其他三个选项 D:在于人我也
答案:AI参考:朱熹认为人欲来自“气禀”。\n\n正确选项是B:气禀。朱熹是南宋理学家,他认为人欲是人的天性中的气禀所导致的欲望。气禀是人的生理需求,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和控制,就会导致人欲的产生。因此,选项B“气禀”是正确的答案。选项A“耳目鼻口之欲”只是具体的一种欲望,不能概括所有的人欲;选项C“包括其他三个选项”没有具体内容,不正确;选项D“在于人我也”过于主观,不能作为正确答案。'
2.关于利欲关系,下列不是朱熹所说的是
A: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心私且邪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 D: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
答案: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心私且邪
3.关于天理与人欲的关系,以下属于朱熹的观点是
A:天理人欲的关系是绝对对立的 B:天理人欲互为消长分数 C:人有个天理人欲,无中立不进退之理 D:两者关系表现形式包括一方克服一方 
答案:天理人欲的关系是绝对对立的
4.朱熹对于人欲的解读,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A:人欲表现为物欲所昏,受欲所昏之心 B:人心即人欲 C:人欲还表现为心之疾疢 D:人为物欲所昏蔽便是恶底心
答案:人心即人欲
5.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   )
A:不作为 B:不妄为 C:不多为 D:有所不为
答案:不多为###不妄为###有所不为
6.下面那些学者的观点,认为“知”与“行”的关系是对立的
A:王阳明 B:程颐 C:王廷相 D:朱熹
答案:朱熹###王廷相###程颐
7.以下成语出自《庄子》的有
A:庖丁解牛 B:断鹤续凫 C:邯郸学步 D:仰之弥高
答案:庖丁解牛###断鹤续凫###邯郸学步
8.《史记》中哪些部分记载了孔子向老子问道的事
A:孔子世家 B:老子世家 C:楚世家 D:老子韩非列传
答案:孔子世家###老子韩非列传
9.庄子与挚友惠施,曾展开多次针锋相对的辩论,这些辩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哪些方面:
A:“大而无用”的争论 B:濠梁“鱼之乐”的争论 C:“人故无情”的争论 D:栎树“无用之用”的争论
答案:“大而无用”的争论; “人故无情”的争论; 濠梁“鱼之乐”的争论
10.下列哪些《道德经》中的语句体现了“反者道之动”
A: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B: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C:知其雄,守其雌 D: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答案: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知其雄,守其雌
11.《中庸》的修养方法告诉我们要
A:前后一贯 B:言行相顾 C:身心一体 D:内外一致 12.王阳明的“良知”指的是( )。 ①良知就是不虑而知 ②人皆有之 不待学而有 ③即所谓是非之心 ④即所谓天理也 ⑤万物的生灵
A: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④ 1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语出自哪一事件?
A:楚狂接舆歌而过 B:季氏将伐颛臾 C:子见南子 D:阳货欲见孔子 14.《墨经》把人的知识按来源分为( )类。
A:6 B:3 C:4 D:5 15.下列属于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是( )。
A:亲至越,而后知越之故 B:知了方行得 C:欲食之心即是意,意即是行之始矣 D:知之非艰 行之惟艰 16.下列不属于王阳明致良知说的任务是( )。
A:探求天理的标准 B:天理从何而来 C:如何去人欲,从天理 D:解决知行对立问题 17.对王阳明所说的:汝不见此花时,此花便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花,此花颜色便一时明白起来,可见此花不在你心外。理解错误的是( )。
A:有了意,主体和客体才合而为一 B:正是有了意,我们才照亮了对象,才赋予对象以意义 C:你不见此花时,花根本就不存在 D:花之所以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就是因为人有意 18.王阳明提出( )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A:不见可欲,使人心不乱 B:去除掉人内心的私意 C:去除掉人的所有欲望 D:惩忿窒欲 19.关于“良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圣人有良知 B:任何人都知道良知 C:良知是会泯灭的 20.下列关于“涅槃”说法错误的是( )。
A:涅槃就是摆脱轮回的境界 B:涅槃有常乐我净四个特征 C:在涅槃境界仍然有苦 D:只有达到涅槃才能灭苦 21.与水的“动善时”无关的阐释是( )。
A:时行时止 利人利物 B:冬季来临 水化作雪覆盖在大地上 C: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D:水 至清 尽美 从一勺至千里 22.下列属于王阳明道德观的说法是( )。
A:好恶之情在后 B:知识就是美德 C:是非判断之心在先 D:只好恶就尽了是非 23.诚的涵义是指( )。
A:真实无妄 B:态度诚恳 C:道德 D:物质 24.佛教中的四圣谛是指( )
A:爱恨嗔痴 B:戒定慧悟 C:苦集灭道 D:生老病死 25.道不同,不相为谋” 一语出自《论语》的哪一部分?
A:为政篇 B:卫灵公篇 C:述而篇 D:雍也篇 26.最早给《墨经》作注的人是
A:鲁胜 B:鲁班 C:鲁达 D:鲁迅 27.孔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王阳明通过“龙场悟道”,突然认识到,道和理在
A:万物 B:人心 C:历史 D:天地 28.“夫兵者,国之大事”出自下面哪一篇( )。
A:用间篇 B:始计篇 C:虚实篇 D:作战篇 29.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 )。
A:《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 B:《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 C:《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 D:《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 30.《用间篇》在《孙子兵法》中属于第几篇?
A:第十二篇 B:第十四篇 C:第十三篇 D:第一篇 31.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哲学家,第一位地理学家,第一位数学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伏羲 32.隋唐时期最流行的佛教宗派有几个( )。
A:6个 B:8个 C:11个 D:9个 33.泰卦六五爻辞说,“帝乙归妹”,体现的思想是( )。
A:礼贤下士 B:兄妹情深 C:靓女先嫁 D:婚姻包办 34.下列与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论证内容及特征不相符的是( )。
A:这是一种先验意向论高度的论证 B:工夫次第必先有差别 C:一念发动处便是行 D:意即行之始 35.下列成语不是出自《道德经》的是
A:上善若水 B:怨天尤人 C:大器晚成 D:和光同尘 36.柏拉图《对话录》不包括哪一部分?
A:吕西斯 B:申辩 C:拉齐斯 D:尼各马可伦理学 37.《论语》记载的是( )的对话录?
A:孔门师徒言语 B:孔子行事 C:孔子言语 D:孔门师徒言语行事 38.就儒家的诚论看,君子要
A:成为道德圣人 B:成就天地万物 C:求名求利 D:修养自己的品性 39.《中庸》的核心精神是
A:和谐 B:仁义 C:厚黑 D:中和 40.下列不属于“政善治”的观点是( )。
A:好的政府应该公平 B:好的政府应该清廉 C:做人要多才多艺 D:政善治就是政清如水 41.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A:吸收佛道的思辩哲学阐释儒学 B: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 C:道教思想融入儒学 D:佛教思想融入儒学 42.以下不属于隋唐时期“三教论争”的是( )。
A:道 B:佛 C:儒 D:法 43.《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近道”思想的内涵是( )。
A:就近入道 B:就近学道 C:道是逐步接近的 D:虽不即是道,但可以入于道之谓 44.孔子见过老子后,形容老子像哪种动物
A:龙 B:虎 C:凤 D:鱼 45.以下哪部著作中对墨家的“爱”的思想提出了批评( )。
A:《左传》 B:《孟子》 C:《论语》 D:《韩非子》 46.下列不属于三学内容的是( )。
A:净 B:慧 C:定 D:戒 47.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
A:善利万物而不争 B:推己及人 C:居善地 D:心善渊 48.以下关于《大学》“八条目”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A:致知不一定格物 B:格物不一定致知 C:先致知后格物 D:格物一定致知 49.《道德经》中,“大国者下流”一文中,“下流”的含义是( )
A:处在水的下游 B:比喻众恶所归的地方 C:指地位微贱的人 D:卑鄙龌龊之意 50.下列观点属于朱熹的是( )。
A:宇宙便是吾心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先有理而后有气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51.从双方的兵力多寡来看,孙子主张“五则围之”。
A:对 B:错 52.《墨经》认为,我们要去活动,才能获得知识。
A:错 B:对 53.《墨经》共6篇。
A:对 B:错 54.“天理良心”“诚心诚意”“人欲横流”“涵养功夫”等等,这些口头禅流行时间不会早于北宋
A:错 B:对 55.墨经》成书于春秋末期。
A:错 B:对 56.“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深刻道出了治军的特殊要求和自身规律。
A:对 B:错 57.“不能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这句话合于孙子谋攻之法。
A:对 B:错 58.朱熹的“理”仅仅指理性,是一种对于事物认识的方法。
A:对 B:错 59.易经中的泰卦阐述了平等对话的思想。
A:对 B:错 60.孙子将“避实而击虚”看作唯一不变的战争规律。
A:对 B:错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7)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