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卫气昼夜阴阳转换的关键部位是(     )。

  2. 答案:肾经###跷脉###眼目
  3. 下列属于特定穴的有(      )。

  4. 答案:“合治内府”之“合穴”###“二十七气所行”之“五输穴”###“五脏之腧出于背者”之“背俞穴”###“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之“原穴”
  5. 卫气日行于阳,夜行于阴,阴阳转换的关键部位在( )

  6. 答案:目###足少阴
  7. “节之交”指的是( )

  8. 答案:腧穴###人体精神气血输注之处,内外沟通之所.###络脉渗灌之处
  9. “深刺”适用于( )

  10. 答案:寒证###痛证
  11. 根据《素问·宝命全形论》,针灸治病的基本原则包括( )

  12. 答案:药物###治神###养生###针具
  13.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针刺时“上工”( )

  14. 答案:守神###守机
  15. 根据“实则泻其子”,对于肝病的实证,可以取穴( )

  16. 答案:少府###行间
  17. 察见皮部有血络应该采用怎样的刺法( )

  18. 答案:缪刺###左取右,右取左
  19. 《灵枢 · 四时气》中,治疗“邪在大肠”的病症可选(      )。

  20. 答案:三里###巨虚上廉###肓之原
  21. 根据《素问·咳论》,治咳取穴原则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22. 答案:分经论治.###治府者治其合###治藏者治其俞###浮肿者治其经
  23. 根据《灵枢·经水》,有于针刺留针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4. 根据《素问•八正神明论》,下列属于“泻必用方”的是( )
  25. 下列哪些是《灵枢•官能》中“泻必用员”的内容( )
  26. 《内经》、《难经》中,五输穴各有主病,荥穴主病为( )
  27.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瘀血留滞“血脉”( )
  28. “下工”选择的针刺时机( )
  29. “徐入徐出”手法的作用是( )
  30. 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 )
  31. 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精明之府”为( )
  32. 《素问•刺禁论》中“无刺大怒”的原因是( )
  33.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三棱针古代名称是( )
  34. “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的脉象是( )
  35. 根据《素问•刺禁论》,肝的位置在( )
  36. 膀胱热证可以取( )
  37. 患者体态不良,肌肉松弛,行动无力,患寒痹。据三变刺理论,应采用
  38. 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合于小肠的是( )
  39. 根据《灵枢•终始》,“邪气来”时针下感觉是( )
  40. 关于六经皮部的名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41. 荥输穴以治( )为主
  42. “秋冬必致一阳”是指
  43. “臂厥”是哪条经脉发生变动所产生的病症( )
  44. 根据《灵枢·根结》,对于关折则“仓廪无所输,膈洞”的治疗应取( )
  45. 针刺中气穴,会出现(    )的反应。
  46. 患者大便洞泄,脾胃功能失常,根据关阖枢理论,应视有余不足,取(     )治疗。
  47. 邪气中于阴经一般始于臂胻( )
  48. 《灵枢 · 九针十二原》中称肾为“阴中之太阴”
  49. 三焦的合穴是委中( )
  50. 诸筋者,皆属于节( )
  51. 缪刺主要治疗经病
  52. 根据《灵枢•小针解》,“上守机”指上工“治守气”( )
  53. “病口苦,善太息”是足少阳胆经的病症( )
  54. “大谷”指上肢肘、腕关节,下肢膝、踝关节( )
  55. “如以手探汤”是指浅刺疾刺, 适用于寒清之证( )
  56. “逆而夺之,恶得无虚”指迎着经气来的方向针刺,是泻法( )
  57. 脉缓者多热,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 )
  58. 《素问•咳论》中“治肿者治其经”( )
  59. 春夏必致一阳,秋冬必致一阴( )
  60. 漏泄的发生与卫气不循常道有关
  61. “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是任脉的病症表现( )
  62. 原气是三焦的别使( )
  63. “血行而不得反其空”中的“反”意思是相反( )
  64. “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中的“治神”,既包括治患者之神,也包括治医者之神
  65. 《难经 · 八十难》中“有见如入,有见如出”,强调了守气的重要性
  66. 根据《灵枢 · 寿夭刚柔》,针刺治疗“寒痹”的方法是内热
  67. 太阳关枢的意义(    )
  68. 邪气入客于经(    )
  69. 皮部特点(       )
  70. 阳明之阳,名曰(      )
  71. 皮部浮络“青色主痹”(     )
  72. 《灵枢•经筋》针对足阳明经筋、足少阳经筋、足厥阴经筋的治疗方法包括 (           )
  73. 根据《灵枢•经筋》,经筋病的取穴特点是“以痛为输”。
  74. 根据《灵枢•经筋》,针对经筋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 (           )
  75. 根据《灵枢•经脉》《灵枢•经筋》,“面瘫”的病位可能与哪些经脉或(和)经筋有关(           )
  76. 根据《灵枢•经筋》,经筋的分布具有顺逆流注的特点。
  77. 腧穴激活态
  78. 腧穴的含义
  79. 敏化是腧穴的固有属性,敏性是腧穴的功能表现。
  80. 腧穴静息态
  81. 所言節者,(     )所遊行出入也
  82. 属于徐疾补泻中补法操作的是(    )。
  83. 下列有关十二原穴名称描述正确的有( )
  84. 五脏的功能特点( )
  85. 根据《素问·离合真论》所述呼吸补泻法,补法应采取( )
  86. 根据《灵枢•终始》,疼痛,用手按压痛感不能减轻的病症( )
  87.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指的是( )
  88. 《素问 · 宝命全形论》提出,治病的基本原则包括(      )。
  89. “漏泄”的病因病机是( )
  90. 下列属于三阴三阳功能失常的有( )
  91. 根据《灵枢·经筋》,对于经筋病的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92. 《内经》中谈到腧穴所使用的名称有( )
  93. 根据《灵枢•终始》,关于“久病”的针刺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4. 少阴根于涌泉,结于
  95. 根据《灵枢·经脉》,能“主液所生病”的是( )
  96. 在特定穴中,能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的是( )
  97. 愁忧恐惧则伤( )
  98. 根据《灵枢•官能》,“寒入于中”可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
  99. “知机之道,不可挂以发”是指
  100. 患者属于实性病症,可采用《难经》“从荣置气”的治疗原则,其中“置”的含义是
  101. “知机之道,不可挂已发”是指( )
  102. 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合于胃的是( )
  103.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二十七气”行于( )
  104. “三刺至谷气”中,“再刺”的目的是
  105. 根据《素问•皮部论》,“青色”其主病多( )
  106. 根据《灵枢·经脉》,“肩似拔,臑似折”是哪条经脉的病症表现( )
  107. 《黄帝内经》是最早论及孔穴的书籍
  108. “不知所苦,兩蹻之下”,指的是疼痛说不清部位的疾病可以取申脉、太溪( )
  109. 《内经》说:“五脏有疾也,应出于十二井。”
  110.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强调了脉诊在针刺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111. 《灵枢•官能》篇中,“泻必用员”是指泻法采用圆活的针刺手法,“补必用方”是指补法应在适当时机施针( )
  112. 病先起于阴者,应该深刺,先治其阳后治阴( )
  113. “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的脉象是”脉迟”
  114. 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 )
  115. 根据《素问•八正神明论》,“月满”时不可用针刺补法( )
  116.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原因是血汗同源( )
  117. 通过人迎气口判断,若脉软者病日进( )
  118. “持针之道”要求正指直刺,坚者为宝,勿针左右
  119. 五脏六腑的气血皆上注于目( )
  120.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气至”是针刺获效的表现,“气至”即可出针( )
  121. 《难经·六十六难》小肠之原,出于腕骨( )
  122. “寒过于膝,下陵三里”中“三里”指手三里( )
  123. 患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数唾,病在足少阳本末,若有寒热者,治疗时应选
  124. 根据《灵枢 · 邪气藏府病形》可知,邪气中人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邪气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颊则下
  125. 根据《灵枢 · 四时气》可知,气口候阳,人迎候阴
  126. 根据《素问 · 咳论》可知,五脏六腑的病变均有可能导致咳嗽的发生
  127. 按照“关、阖、枢”的理论,下列说法中,(     )是正确的
  128. 《难经 · 第二十二难》是从气病和血病的角度分别来阐述“是动”与“所生病”的
  129. 《灵枢 · 脉度》提出“盛而血者疾诛之”,这是针对(    )疾病提出的治则与方法
  130. 出现“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病症的,属于(     )的经脉病症
  131. 根结《内经》有关经络的阐述可治,皮部,标本根结,关阖枢等,都属于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
  132. 根据《灵枢 · 九针十二原》,针刺时“上工”要
  133. 根据《灵枢 · 禁服》,“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中的“经治”法,包括针法、灸法及饮药的方法进行治疗
  134. 根据《素问•刺禁论》,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刺禁的范围( )
  135. 对于“不足者补之奈何”,针刺时宜用(       )。
  136. 根据《灵枢 · 禁服》,“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中的“经治”可采用(      )。
  137. 关于“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 )
  138. 气街是气血运行的大通道,包括(     )。
  139. 根据《灵枢•禁服》,“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中的“经治”可采用( )
  140. 综合《素问·调经论》及《素问·缪刺论》中关于“缪刺”和“巨刺”的阐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41. 下列哪些是《灵枢•官能》中“补必用方”的内容( )
  142. 根据《灵枢·营卫生会》,有关营卫之气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43. 治疗奇邪为病常用( )法
  144. (     )等情况不能采用针刺疗法。
  145. 根据《灵枢•终始》,阳受气于( )
  146. “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是( )的病候
  147.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针陷脉”则( )
  148. 关于审视血脉,以下说法中,(    )是不正确的
  149. 厥阴“根”和“结”的名称分别是( )
  150. 《难经 · 七十三难》提出“刺井以泻荥”,是因为(      )
  151. 奇经八脉不具备下列哪项功能特点( )
  152. 《难经•八十难》中“有见如入,有见如出”,强调了( )的重要性
  153. 膻中为“臣使之官”( )
  154. “三刺至谷气”中,“一刺”的目的是出阳邪
  155. “卧针而刺之”是刺阴的方法( )
  156. 根据《素问•调经论》,“百病乃变化而生”的原因是血气不和( )
  157. 内因外因都可以导致痿证( )
  158. “中气穴则针游于巷”是指针刺后出现的经脉感传现象( )
  159. 奇经八脉没有脏腑属络关系( )
  160. 《素问•五藏生成》中“诸血者,皆属于心”( )
  161. 根据《素问·气穴论》,肉之小会为“谷”( )
  162. 临床上的沿皮横刺,属《难经 · 七十一难》的”从卫取气”原则
  163. 治疗痿证的治疗,应重视阳明,“补其荥而通其俞”( )
  164. 应该深刺的不应浅刺( )
  165. 《难经·六十六难》胆之原,出于丘墟( )
  166. 以下情况中,需要采用深刺法的有( )?
  167. 根据《灵枢•终始》“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68. 根据《灵枢•背俞》对灸法补泻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69. 《难经》认为,《内经》的“迎随”即“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随其逆顺而取之”。在此基础上,后世以( )来解释迎随补泻。
  170. 对于“十一脏取决于胆”,下面理解正确的有( )。
  171. “七节之傍,中有小心”,这里“小心”指的是( )
  172. 根据《素问·离合真邪论》所述的呼吸补泻法,补法应采取( )。
  173. “实则泻其子”的原因是 ( )。
  174. 根据《灵枢·经脉》,对经脉功能的阐述,下列哪项不恰当( )。
  175. 下列不属“随”的范围是( )。
  176. 根据《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主( )所生病。
  177. 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精明之府”为( )。
  178. 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愁忧恐惧主要损伤的脏腑是( )。
  179. 《难经•七十三难》提出“刺井以泻荥”,是因为(    )。
  180. 根据《灵枢•终始》,“邪气来”时的针下感觉是( )。
  181. 患者大便洞泄,脾胃功能失常,根据关阖枢理论,应视有余不足,取( )治疗。
  182. 根据《难经·六十七难》,五脏的募穴皆在阴,而背俞穴皆在阳( )。
  183. 脉缓者多热,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 )。
  184.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补法即是“迎”,泻法即是“随”( )。
  185. “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是任脉的病症表现( )。
  186. 根据《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邪气“中于颊则下少阳”( )。
  187. 三焦的合穴是委中( )。
  188. 胆的合穴是阳陵泉( )。
  189. 根据《素问·气穴论》,肉之小会为“谷”( )。
  190. 治疗环境安静可使医患集中精神,体察针刺反应,引导针刺感应( )。
  191. 根据《灵枢•经筋》,与“面瘫”发病关系最密切的经筋是(    )。
  192. 根据《灵枢•经筋》,针对经筋病的治疗方法可包括
  193. 根据《灵枢•经筋》,对于“热则筋纵不收”的经筋病,临床不能用“燔针”治疗
  194. 针对经筋病的治疗,《灵枢•经筋》提出“治在燔针劫刺”,此处的“燔针”指(     )。
  195. 根据《素问·痿论》可知,经筋的主要功能是“主束骨而利机关”
  196. 需要针刺“深内而久留针”的脉象是
  197. 针刺治疗实证后,若患者(  ),则疾病向愈,可停止治疗。
  198. 《伤寒论》中辅助发汗的腧穴是(  )
  199. 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对(  ),应“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
  200. 关于经脉、络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
  201. 针灸治神的操作环节
  202. 神乎神,客在门。“门“是指
  203. 神是一个综合广泛的概念,在古代主要有:
  204. 呼吸补泻法是调气治神法
  205. 腧穴有静息态和激活态,因为
  206. 察见皮部有血络应采取的刺法有( )。
  207. 根据《灵枢•小针解》《素问•针解篇》对徐疾补泻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208. 根据经典理论对脉诊与针灸关系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209. 属于徐疾补泻中补法操作的是( )。
  210. 根据《灵枢•官能》,“泻必用员”的内容包括( )。
  211. 根据《难经•六十六难》,大陵是( )。
  212. 太阳根于( ),络于命门。
  213. 根据《灵枢·五乱》,针对“五乱”应采取的主要治法是( )。
  214. 根据《灵枢·经脉》,“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哪条经脉的病症表现( )。
  215. 根据《灵枢•本输》,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 )。
  216. “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强调了押手的重要作用( )。
  217. “不知所苦,兩蹻之下”,指的是疼痛说不清部位的疾病可以取申脉、太溪( )。
  218. “血行而不得反其空”中的“反”意思是相反( )。
  219. 病先起于阴者,应该深刺,要先治其阳后治其阴( )。
  220. 根据《难经·六十六难》,小肠之原,出于腕骨( )。
  221. 根据《难经·六十六难》,胆之原,出于丘墟( )。
  222. 根据《灵枢·营卫生会》,“下焦如沤”( )。
  223. “七节之傍,中有小心”,这里“小心”指的是( )
  224. 根据《灵枢•本藏》,“志意”的功能有( )
  225. 太阳结于( )
  226. 五输穴“所入”为( )
  227. 根据《灵枢·经脉》,“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哪条经脉的病症表现( )
  228. “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是( )的病候
  229. “面热,两跗之上脉坚若陷”者的病候属于( )
  230. 根据《灵枢·四时气》,下列有关疾病即将好转的描述正确的是( )。
  231. 根据《灵枢•官能》,“阴阳皆虚”可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
  23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持针之道”的要求( )
  233. 夏气在( )
  234. 根据《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邪气“中于颊则下少阳”( )
  235. 太阴皮部是手足太阴皮部所属的体表部位,名曰害肩( )
  236. 外邪入侵的一般途径是皮毛→孙脉→络脉→经脉→内府( )
  237. 根据《灵枢·营卫生会》,“下焦如沤”( )
  238. 如临深渊,手如握虎,“虎”是指针( )
  239. “陷下则灸之”指脉陷下者多寒多阳虚,可采用灸法( )
  240.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补法即是“迎”,泻法即是“随”( )
  241. “宛陈则除之”的具体方法是刺络放血( )。
  242. 肝经触诊常用要穴为水泉、育俞、京门、中极。
  243. 经络辨证包括哪些内容:
  244. 经络检查常用手法:
  245. 心包经触诊常用要穴:
  246. 经络辨证规则有:
  247. “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临证主要通过(    )实现
  248. 调气治神的临床应用(   )1、局部取穴分析主应之气2、远部取穴运用呼吸之气3、整体配合掌握浅深之气
  249. 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下列错误的是(   )
  250. 腧穴的特性:(   )
  251. 谷气是指(  )
  252. 根据《素问·咳论》,治咳取穴原则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253. 根据《灵枢•终始》,针对疼痛,用手按压痛感不能减轻的病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54. 根据《素问•刺禁论》,属于刺禁范围的包括( )。
  255. 根据《灵枢·经脉》,下列哪条经脉发生变动可产生“臂厥”( )。
  256. 凡诊络脉,赤则有( )。
  257. 根据《灵枢•官能》,针对“不知所苦”的病症,可选取的治法是( )。
  258. 根据《《灵枢·五邪》,针对邪在肺出现的“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等病症,可选取( )治疗。
  259. “知机之道,不可挂以发”是指( )。
  260. 根据《灵枢·根结》,脉虚者当( )。
  261. 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 )”。
  262. 针刺“中气穴”,会出现( )的反应。
  263. 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形寒寒饮”所伤及的脏是( )。
  264. 《内经》虽然是一部全面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的综合性著作,但其内容主要是从( )方面立论的,尤其是《灵枢》部分。
  265.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气至”即可出针( )。
  266. “上工”能见微知著,“救其萌芽”( )。
  267. 《素问·宝命全形论》提出,治病的基本原则包括( )。
  268. 关于“手少阴心脉独无腧”,以下说法中,( )是不正确的。
  269. 五输穴“所入”为( )。
  270. 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面热,两跗之上脉坚若陷”者的病候属于( )。
  271. 根据《灵枢·五十营》,一昼夜气行于身( )营。
  272. 临床上的沿皮横刺,属《难经·七十一难》的(   )原则。
  273. 根据《灵枢·营卫生会》,清浊与营卫之间的关系是( )。
  274.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肓之原出于( )。
  275. 根据《难经·七十三难》,泻井穴的时候可以用荥穴泻之( )。
  276.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心为阳中之太阴( )。
  277. 根据《素问•八正神明论》,下列属于针刺法则的有( )
  278. 《灵枢·四时气》中,治疗“邪在大肠”的病症可选( )
  279. 关于“三刺至谷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280. 根据《灵枢•寿夭刚柔》,针刺治疗“寒痹”的方法是( )
  281. 根据《灵枢•终始》,“和气之方”,必须通晓( )
  282.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膏之原出于( )
  283. 根据《难经•六十六难》,大陵是( )
  284. 下列不属“随”的范围是( )
  285. 根据《灵枢•本输》,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 )
  286. 肝气所通的窍是( )
  287. “实则泻其子”的原因是 ( )
  288. 肺是( )之官
  289. 肾为阴中之“至阴”( )
  290. 心为阳中之太阴( )
  291. 根据《灵枢 · 邪气脏腑病形》,“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
  292. “各以其时为齐”中的“齐”,同“剂”( )
  293. “原独不应五时,以俞合之”
  294. 原穴是脏腑之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295. 艾灸做补法时要“疾吹其火”( )
  296. “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强调了针手的重要作用( )
  297. 根据《素问·气穴论》,“溪谷”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           )?
  298. 根据《素问•调经论》对“神气血肉志”等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299.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具有疏通经脉,调节气血,调和阴阳作用的主要治疗手段是 (           )?
  300.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对“节”的阐释可知,穴位是属于皮肉筋骨等形态学范畴的概念。
  301. 《灵枢•经脉》对于“盛”与“虚”的判断主要是通过比较人迎脉与寸口脉的搏动为依据。
  302. 十二经别是经脉的外部分支,十五络脉是经脉的深部分支
  303. 络病的特点
  304. 络脉的特点
  305. 络脉的名称
  306. 手太阴之别
  307. 根据经典理论对脉诊与针灸关系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308. 根据《灵枢•终始》“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309. 根据《灵枢·终始》:“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的治疗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10.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的阐释可知,针刺治病的主要原理在于疏通经脉,调节血气。
  311. 根据《内经》经典理论阐释可知,针灸治病的主要原则可概括为 调气治神 。
  312. 《难经》的十五络脉包括( )。
  313.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下列对“气至”理论描述正确的有( )。
  314.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二十七气”行于( )。
  315. 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合于小肠的是( )。
  316. 根据《素问•皮部论》,“青色”其主病多( )。
  317. 根据《灵枢•官能》,“寒入于中”可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
  318. 肺是( )之官。
  319. 根据《灵枢·根结》,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 )。
  320. “寒过于膝,下陵三里”中“三里”指手三里( )。
  321. 对于“十一脏取决于胆”,下面理解正确的有( )
  322. 对“男阴女阳,良工所禁”中“男”的理解正确的是( )
  323. 根据《素问•皮部论》,“黑色”其主病多( )
  324. 治疗环境安静可以使医患集中精神,体察针刺反应,引导针刺感应( )
  325. “宛陈则除之”中,宛陈指的是瘀血( )
  326. 气口候阳,人迎候阴( )
  327. “泻者不可以为补”( )
  328. 膀胱的合穴是委阳( )
  329. 邪气中于阳经的一般规律有( )
  330. 泻井穴的时候可以用荥穴泻之( )
  331. “上工”能见微知著,“救其萌芽”( )
  332. 根据《灵枢•本藏》,“卫气”的功能有( )
  333. “从荣置气”的“置”字,其含义是( )
  334. 《素问•五藏生成》中“诸脉者,皆属于目”( )
  335. 根据《素问•刺志论》,“入实”的方法是( )
  336. 脉象是针刺治疗前后虚实判断的主要依据( )
  337. 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肾之府”为( )
  338. “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属于( )腰痛?
  339. “五藏募皆在阴,而俞在阳”( )
  340. “五脏已定,九候已备”中的“九候”指的是脉象( )
  341. 肝为“中正之官”
  342. “一源三歧”所包含的经脉有( )
  343. 根据《灵枢 · 九针十二原》,针刺时“上工”要(      )。
  344. “左右交叉刺”是巨刺和缪刺的共同点
  345. 根据《灵枢•本输》, 手阳明经的曲池是( )
  346. 根据《灵枢•本藏》,“卫气”的功能有( )。
  347. “一源三歧”所包含的经脉有( )。
  348. 根据《素问·缪刺论》,针对“奇邪为病”常用的治法有( )。
  349. 根据《灵枢•本藏》,“志意”的功能有( )。
  350. 卫气日行于阳,夜行于阴,阴阳转换的关键部位在( )。
  351. 根据《灵枢•禁服》,“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中的“经治”可采用( )。
  352. 《内经》《难经》中,五输穴各有主病,其中荥穴的主病为( )。
  353. 下列属于特定穴的有( )。
  354. 根据《灵枢·四时气》,治疗“邪在大肠”的病症可选( )。
  355. 根据《灵枢·经水》,关于针刺的留针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56. 关于“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357. “秋冬必致一阳”是指(    )。
  358. 根据《灵枢·经脉》,“主筋所生病”是是( )。
  359. 针刺“中肉节”,会出现( )的反应。
  360. 根据《灵枢·终始》,针对“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的“躁厥”证,当采取( )。
  361. 根据《灵枢·官针》,针对“脉之所居深不见者”的刺法是( )。
  362. 五脏病会出现不同的病脉,其中滑脉和缓脉应采用( )的针刺方法以去其热。
  363. 根据《素问•咳论》,治脏者,治其( )。
  364. 根据《灵枢·逆顺》,下列不属于刺法勿刺的是( )。
  365.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现代临床上的三棱针,其古代名称是( )。
  366. 《灵枢·寒热病》中的“三结交”指( )。
  367. 根据《灵枢·营卫生会》“漏泄”的发生与( )不循常道有关。
  368. 根据《素问•皮部论》,“黑色”其主病多( )。
  369. 荥输穴以治(   )为主。
  370. “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的脉象是( )。
  371. 患者体态不良,肌肉松弛,行动无力,患寒痹。据“三变刺”理论,应采用( )。
  372. “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是( )的病候。
  373. 根据《难经·六十六难》,原气是三焦的“别使”( ) 。
  374. “病有浮沉,刺有浅深”,提示应该深刺的不应浅刺( )。
  375. 根据《难经》,春夏应“必致一阳”,秋冬应“必致一阴”( )。
  376. 膻中为“臣使之官”( )。
  377. 根据《素问•调经论》,“百病乃变化而生”的原因是血气不和( )。
  378. “五脏已定,九候已备”中的“九候”指的是脉象( )。
  379. 根据《素问·五藏生成论》,诸筋者,皆属于节( )。
  380. 根据《灵枢•小针解》,“上守机”指上工“知守气”( )。
  381. 根据《素问•咳论》,“治肿者治其经”( )。
  382. 根据《灵枢·经水》,对经脉之大小,血之多少,肤之厚薄等的度量,通常是取其中度。
  383. “中气穴则针游于巷”是指针刺之后出现的经脉感传现象( )。
  384. “大谷”指上肢肘、腕关节,下肢膝、踝关节( )。
  385. 根据《素问·缪刺论》,外邪入侵的一般途径是皮毛→孙脉→络脉→经脉→内府( )。
  386. 根据《内经》,脉象是针刺治疗前后虚实判断的主要依据( )。
  387. “如以手探汤”是指浅刺疾刺, 适用于寒清之证( )。
  388. 根据《素问•八正神明论》,“月满”时不可用针刺补法( )。
  389. 根据《灵枢·逆顺》,“上工”选择的针刺时机包括( )。
  390.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指的是( )。
  391. 下面哪些情况不宜采用针刺治疗( )。
  392. 根据《素问•八正神明论》,针刺法则包括( )。
  393. 下列属于三阴三阳功能失常的有( )。
  394. 根据《灵枢·营卫生会》,“漏泄”的病因病机是( )。
  395. 《内经》中对穴位的代指有( )。
  396. 根据《灵枢•终始》,关于“久病”的针刺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97. 气街是气血运行的大通道,包括( )。
  398. 根据《素问·咳论》,对“咳”的发病及辨证取穴原则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399. 根据“实则泻其子”,对于肝病的实证,可以取穴( )。
  400. 根据《灵枢•终始》《灵枢•官针》对“三刺至谷气”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是( )。
  401. 根据《灵枢•卫气篇》所述的气街理论,“止于背腧”的包括( )。
  402. 五脏的功能特点包括( )。
  403. 对于“不足者补之奈何”,针刺时宜用( )。
  404. 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邪气中于阳经的一般规律有( )。
  405.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对脏腑阴阳属性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406.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针刺时“上工”要( )。
  407. “下工”选择的针刺时机( )。
  408. 根据《灵枢·营卫生会》,有关营卫之气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09. 根据《灵枢•官能》,“阴阳皆虚”可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
  410. 根据《灵枢·小针解》,“虚则实之”指的是( )。
  411. 患者属于实性病症,可采用《难经》“从荣置气”的治疗原则,其中“置”的含义是( )。
  412. 根据《灵枢•终始》,“三刺至谷气”的判断依据是( )。
  413. 根据《灵枢·五邪》,对于邪在脾胃引起的“有寒有热”,治疗当取( )。
  414. 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肾之府”为( )。
  415. 根据《灵枢·根结》,刺诸痛者,其脉( )。
  416. 根据《灵枢·寿夭刚柔》,刺卫者当( )。
  417. 根据《素问•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属于( )腰痛?
  418. 根据《素问•刺禁论》,肝的位置在( )。
  419. 根据《灵枢·四时气》,灸刺之道,得( )为定。
  420. 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善太息,口苦,呕素汁,心下淡淡”,其病在( )。
  421.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针陷脉”则( )。
  422. 根据《灵枢•终始》,阳受气于( )。
  423. 根据《灵枢•本输》, 手阳明经的曲池属( )穴。
  424. 根据《灵枢·四时气》,对于转筋的治疗,当采用( )。
  425. 针对病之“六变”,刺急者当采用的刺法是( )。
  426. 《内经》说:“五脏有疾也,应出于( )。”
  427. 《难经•八十难》中“有见如入,有见如出”,强调了( )的重要性。
  428. 十二经五输穴的完整记载首见于( )。
  429. 月生之时,脏腑气血开始旺盛,可以使用泻法( )。
  430.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原因是血汗同源( )。
  431. 内因外因都可以导致痿证( )。
  432. “卧针而刺之”是刺阴的方法( )。
  433. 气口候阳,人迎候阴( )。
  434. 根据《灵枢·背俞》,艾灸做补法时要“疾吹其火”( )。
  435. “宛陈则除之”中,“宛陈”指的是瘀血( )。
  436. 根据《素问•五藏生成》,“诸血者,皆属于心”( )。
  437. 《灵枢•官能》篇中,“泻必用员”是指泻法采用圆活流利的针刺手法,“补必用方”是指补法应在适当的时机施针( )。
  438. 肝为“中正之官”( )。
  439. “各以其时为齐”中的“齐”,同“剂”( )。
  440. “陷下则灸之”指脉陷下者多寒多阳虚,可采用灸法( )。
  441. 根据《难经·七十八难》,得气后“推而内之”是补法( )。
  442. “如临深渊,手如握虎”,这里的“虎”是指“针”( )。
  443. 五脏六腑的气血皆上注于目( )。
  444. 根据《素问·痿论》,针对痿证的治疗,应重视阳明,“补其荥而通其俞”( )。
  445. 通过比较人迎脉与气口脉,若脉软,则提示病日进( )。
  446. “病口苦,善太息”是足少阳胆经的病症( )。
  447. “逆而夺之,恶得无虚”指迎着经气来的方向针刺,是泻法( )。
  448. 奇经八脉没有脏腑属络关系( )。
  449. 邪气中于阳经的一般规律有:
  450. 愁忧恐惧则伤:
  451. 治咳取穴原则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452. “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的脉象是:
  453. 脉缓者多热.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
  454. 《内经》中谈到腧穴所使用的名称有:
  455. 十二经筋病候即经筋本身的病变,表现为运动系统疾病,以疼痛和运动障碍为主.
  456. 节之交指的是:
  457. 泻井穴的时候可以用荥穴泻之.
  458. 六经皮部:
  459. 治疗环境安静可以使医患集中精神,体察针刺反应,引导针刺感应.
  460. “男陰女陽,良工所禁”中“男”理解正确的是:
  461. 艾灸做补法时要“疾吹其火,消散寒邪”.
  462. 针刺后需要候气,使实由实转虚.
  463. 月生之时,脏腑气血开始旺盛,可以使用泻法.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7)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