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内容已经过期谨慎付费,点击上方查看最新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

  1. 组织和维持良好的教学纪律的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学生在课堂上的思想和行为。

  2. A:对 B:错
    答案:错
  3. 班级授课制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4. A:对 B:错
    答案:对
  5. 直线式组织就是把一门学科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

  6. A:错 B:对
    答案:对
  7.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的活动方式。

  8. A:对 B:错
    答案:对AI参考:正确答案是A,对。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的活动方式,这是对教学方法的普遍理解。'
  9. 对学生在学校课程中所取得学业成就的测量和评价叫做教师绩效评价。

  10. A:对 B:错
    答案:错
  11. 概念重建课程范式,抛弃了“技术理性”的观点,把课程编制看作是更加开放和自由的过程,并受政治等意识形态的制约。

  12. A:对 B:错

  13. 教学目标陈述的主体应为学生,力求明确、具体、可观察,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予以陈述。

  14. A:对 B:错

  15. 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联系。

  16. A:对 B:错

  17. 个别教学是我国当前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18. A:错 B:对

  19. 对话教学体现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以人的生命建构为着眼点,关注“我-你”师生关系的建构,让师生在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中体验全新的生存方式.

  20. A:对 B:错

  21.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22. A:对 B:错

  23. 就目前来看,班级授课制依然是占主导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

  24. A:对 B:错

  25. 对学习本质的认识,直接决定着教学设计对教学目标、内容的确定,也直接决定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

  26. A:对 B:错

  27. 为了凸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始终把教学的基本顺序确定为讲授式教学的“先讲后学”。

  28. A:错 B:对

  29. 教学观是指对“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期望的综合观念。

  30. A:错 B:对

  31. 把教学过程视为既是一种认识过程,又是一种实践过程,这是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 )。

  32. A:认识实践说 B:特殊交往说 C:活动课程 D:理论课程
    AI参考:正确选项是【认识实践说 】。这个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既是一种认识过程,又是一种实践过程。这意味着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参与实践、体验和反思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3. 以课时为时间单位,对教学目标、内容、活动方式、教学环节等作出整体规划设计而形成的活动方案叫做( )。

  34. A:教案 B:学案 C:课程标准 D:课程计划
    AI参考:正确答案是B:学案。以课时为时间单位,对教学目标、内容、活动方式、教学环节等作出整体规划设计而形成的活动方案叫做学案。教案是教师对一节课教学所使用的教学方式、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等的设计,不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案。课程标准是对课程的目标、内容、要求、实施建议等的规定,不是具体的活动方案。课程计划是对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等的规定,不是针对某一节课的具体活动方案。因此,选项B“学案”是正确答案。'
  35.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获得学科素养,以类似专业探究的方式而开展的学习活动,叫做( )。

  36. A:自主学习 B:发现学习 C:探究学习 D:合作学习
    AI参考:正确答案是C: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获得学科素养,以类似专业探究的方式而开展的学习活动,叫做探究学习。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
  37.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提出这一主张的教育学家是( )。

  38. A:赫尔巴特 B:斯宾塞 C:布鲁纳 D:杜威
    AI参考:正确答案是D: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这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长”的观点,他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生活的过程。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39. 要求脱离预定目标,以课程设计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展示这些结果,这种评价叫做( )。

  40. A:目标本位评价 B:教师本位评价 C:学生本位评价 D:目标游离评价
    AI参考:正确答案是D:目标游离评价。要求脱离预定目标,以课程设计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展示这些结果,这种评价叫做目标游离评价。这意味着评价不是围绕预先设定的目标进行的,而是以实际结果为主要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展示结果。这与选项D的描述相符。'
  41. 《大教学论》一书的问世标志着教学论的诞生,该书提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学论体系,使教学论初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此书的作者是( )。

  42.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AI参考:正确答案是B: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作品,这本书的问世标志着教学论的诞生,提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学论体系,使教学论初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43. 对课程与教学计划本身的评价,而不涉及可能有的效果,是一种关注于过程的评价,这是(      )。


  44. A:学生本位评价 B:教师本位评价 C:效果评价 D:内在评价
    AI参考:正确选项是【D】内在评价。题目中提到的是对课程与教学计划本身的评价,而不涉及可能有的效果,这种评价关注的是过程。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断出这是一种内在评价,即对课程与教学计划本身的评价,而不是对结果的评价。因此,选项D“内在评价”是正确答案。其他选项A、B、C都与题目描述不符。'
  45. 评价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立足于现实的需要和可能, 既要符合实际,又要简易可行,这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 )原则。

  46. A:公平性 B:科学性 C:可行性 D:方向性
    AI参考:答案:C推理过程:根据题目,结合课本知识,可知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可行性原则就是评价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立足于现实的需要和可能,既要符合实际又要简易可行。因此选择C选项。注:此答案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的专业书籍或者询问专业人士,以得到最准确的信息。'
  47. 课程实施者严格按照课程方案或课程计划的要求进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落实课程设计者的意图,以使自己的实践最大程度地接近课程方案的要求,这是课程实施的( )。

  48. A:艺术取向 B:相互调适取向 C:创生取向 D:忠实取向
    AI参考:正确答案是D:忠实取向。课程实施者严格按照课程方案或课程计划的要求进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落实课程设计者的意图,以使自己的实践最大程度地接近课程方案的要求,这是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忠实取向强调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方案的忠实程度,即课程实施者是否严格按照课程方案或课程计划的要求进行,不追求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创新和变革。因此,选项D“忠实取向”是正确答案。'
  49. 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过程完全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这一原则叫做( )。

  50. A:循序渐进原则 B:教师主导原则 C:学生主体原则 D:师生协同原则
    AI参考:答案:D:师生协同原则。教学活动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教师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过程完全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因此,答案为D,师生协同原则。'
  51. 校长或教育行政管理者等在实施变革的过程中往往会利用自己的制度优势,通过法律或行政命令迫使无权势的一方顺从,这一看法属于课程实施的( )。

  52. A:文化观 B:政治观 C:艺术观 D:技术观
    AI参考:正确答案是B:政治观。校长或教育行政管理者等在实施变革的过程中往往会利用自己的制度优势,通过法律或行政命令迫使无权势的一方顺从,这体现的是政治观。在课程实施中,政治观是指政治力量和政治系统如何通过学校对课程和教学的影响来实施自己的政策,这一看法认为学校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领域,课程和教学是学校中的政治工具。校长或教育行政管理者利用自己的制度优势和行政命令,可以看作是一种权力干预和控制教学的方式,这种行为体现出了课程实施的政治观。因此,答案为B,即政治观。'
  53. 校长与中层领导共享行政领导权与课程领导权,相互协作与配合,共同完成对学校课程的领导。这一模式是(  )。


  54. A:校长的课程领导模式 B:创生取向 C:艺术取向 D:校长与中层领导同步共治模式

  55. 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叫做( )。

  56. A:教学技术手段 B:教学组织形式 C:教学结构 D:课程结构

  57. 评价必须尊重客观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客观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性状和特征,准确作出价值判断,这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 )原则。

  58. A:可行性 B:公平性 C:科学性 D:方向性

  59. 学校通过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这叫( )。

  60. A:活动课程 B:潜在课程 C:选修课程 D:学科课程

  61.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处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判断,进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这是( )。

  62. A:课程评价 B: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C:教学评价 D:系统性 E: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63. 学生通过各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而获得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叫做( )。

  64.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理论课程

  65. 教师通过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叫做( )。

  66. A:讲授法 B:发现法 C:个别教学 D:现场教学

  67. 评价不仅要令被评价者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更重要的是在了解自身优缺点的基础上,寻找自身其后的发展方向,这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 )原则。

  68. A:激励性 B:指导性 C:客观性 D:科学性

  69. 以课程品质及学生学习成效持续提升为目的,以学校行政领导为前提,引导组织成员集中更多精力关注课程和教学事务,共同创建学校课程愿景,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上下一心进行课程实践的活动过程,叫做( )。

  70. A:教学领导 B:教务管理 C:课程领导 D:教育管理

  71. 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叫做( )。

  72. A:问题课程 B:关联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D:融合课程

  73. 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收集与结果有关的各种描述与判断,把它们与目标以及背景、输入和过程方面的信息联系起来,并对它们的价值和优点作出解释,这一做法属于( )。

  74. A: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B:CIPP评价模式 C:混合评价模式 D:目标评价模式

  75. 评价要坚持正确的导向,通过评价活动,促进学校把各项工作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这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 )原则。

  76. A:学习评价 B:方向性 C:综合评价 D:科学性

  77. 按照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这是课程内容的( )。

  78. A:横向组织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纵向组织

  79. 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相关的生产现场、生活情景或事件发生的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叫做(     )。


  80. A:特殊认识说 B:现场教学 C:教学审美说 D:班级授课制

  81. 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是( )。

  82. A:班级授课制 B:分组教学 C:个别教学 D:文纳特卡制

  83. 在课程设计时主要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身心特点,强调以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促进学生成长发展作为课程组织的线索,这是( )。

  84. A:学习者中心设计 B:社会(问题)中心设计 C:技术中心设计 D:学科中心设计
    AI参考:正确答案是D:学科中心设计。在课程设计时主要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身心特点,强调以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促进学生成长发展作为课程组织的线索,这是学科中心设计。学科中心设计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来设计课程,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者中心设计和社会(问题)中心设计更强调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经验,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与题干描述不符。技术中心设计则更注重技术的运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题干描述也不符。'
  85. 在复杂的学校课程领导过程中,采取“从内到外”的领导方式,通过建立相应的学校课程组织来实现学校课程的功能,在团队领导中向个体分权,共同决策、实施与评价学校课程,这属于()模式。


  86. A:校长的课程领导模式 B:校长与中层领导同步共治模式 C:能动分享式领导模式 D:被动分享式领导模式

  87. 主张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强调人与知识的关系是视域融合的关系,认为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交往和对话关系,这些内容属于( )。

  88. A:理解教学 B:探究教学 C:反思教学 D:对话教学

  89. 要求课程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但要逐渐扩大范围并加深程度,这是课程内容的( )。

  90. A:横向组织 B:螺旋式组织 C:圆周组织 D:纵向组织

  91.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


  92. A:课程的开设顺序 B:课程设置 C:评课标准 D:课时分配及科目间的比例关系 E: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AI参考:正确选项为:A:课程的开设顺序、B:课程设置、D:课时分配及科目间的比例关系。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课程设置、开设顺序、课时分配及科目间的比例关系等。具体来说,课程设置通常是指对各类课程的开设顺序、课程性质、课程类型、课程学时分配等方面的安排;开设顺序是指各个课程的开设时间,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的;课时分配则是指各门课程的学时分配和各个学期内的总学时分配;科目间的比例关系是指不同学科之间应该有的学时比例关系。这些内容构成了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它们在保证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评课标准、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并不是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因此选项C和E也是不正确的。'
  93. 教师可运用以下策略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94. A:换位思考 B:体罚 C:批评的艺术 D:兴趣融合 E:教师中心

  95.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关注的是学科知识本身,重点探讨学校教育应选择什么知识、如何组织知识等问题,其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        )。


  96. A: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B:永恒主义课程理论 C: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D: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E: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97. 新课程教学视野中的教师角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98. A:学生未来的规划者 B: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C:交流的对话者 D:发展的促进者 E: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99. (       )是构成教学概念的四个要素。


  100. A:教学内容 B:教学目标 C:教学经验 D:教学主体 E:教学活动
    AI参考:正确选项为:A:教学内容 C:教学经验构成教学概念的四个要素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主体。其中,教学内容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态度等;教学目标是教师期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和学生。而教学经验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累的实践知识和技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选项A和C是构成教学概念的正确选项。'
  101.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

  102. A:量力性原则 B:多样性原则 C:合目的性原则 D:结构性原则 E:适切性原则

  103. 课程领导对学校课程事务的推进实际上是通过影响教职员工来实现的,以下包括以下影响方式(      )。


  104. A:人力资源开发 B:团体建设 C:沟通和协调 D:专业引领 E:决策引领

  105. 广义的课程评价,即对课程系统的评价,包括( )。

  106. A:教师教学评价 B:课程实施评价 C:课程设计评价 D:学生成绩评价 E:办学资质评价
    AI参考:正确答案是:C:课程设计评价、B:课程实施评价。广义的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系统的评价,包括课程设计评价和课程实施评价。因此,答案为C和B。A、D、E选项虽然也与课程有关,但不是广义的课程评价的内容。'
  107. 社会本位的课程与教学理论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主张( )。

  108. A: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组织 B:动态性 C:潜在性 D:气候因素 E:改造社会的课程终极目的

  109. 自主学习的特征是(       )。


  110. A:相对独立性 B:开放性 C:模仿性 D:有效性 E:能动性
    AI参考:正确选项为:A、B、E。自主学习的特征包括相对独立性、开放性、能动性等。其中,相对独立性是指学习者能够自主地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安排学习时间等,不需要过多依赖他人;开放性则是指自主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能动性则是指学习者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模仿性和有效性则不是自主学习的特征,它们更多地适用于传统的学习方式。'
  111. 课程内容包括三个维度的构成要素,分别是( )。

  112. A:学习活动 B:社会生活经验 C:学生心理 D:科学知识 E:学习态度

  113. 探究学习的基本策略包括(       )。


  114. A:灵活应用探究学习模式 B:模仿专业的探究的基本程序 C:把握学科前沿 D:体现专业探究的基本精神 E:产生创造性成果
    AI参考:正确选项为:A、B、D。探究学习的基本策略包括灵活应用探究学习模式、模仿专业的探究的基本程序、体现专业探究的基本精神。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进行探究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其中,A选项提到的灵活应用探究学习模式是最为关键的策略之一,它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探究模式,以保证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B选项中的模仿专业的探究的基本程序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者可以通过模仿专业人士的探究过程和方法,逐步掌握探究的技巧和策略。D选项提到的体现专业探究的基本精神,意味着学习者在进行探究学习时,需要秉持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等基本精神,以更好地实现探究学习的目标。C选项提到的把握学科前沿并不是探究学习的基本策略,而是对学习者提出的一种要求或期望。E选项虽然强调了创造性成果,但并不是探究学习的直接策略,而是探究学习的一种可能结果或目标。'
  115. 课程管理制度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16. A:实现课程设计的精致化 B:促进课程评价的一致化 C:实现课程行为的规范化 D:为课程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持 E:促进课程实践的常态化

  117.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完成的,师生双方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教师应树立的正确观念有( )。

  118. A:教学观 B:交往观 C:效果观 D:学生观 E:教育观

  119. 课程定义的特点有:


  120. A:综合性 B:统整性 C:目的性 D:系统性 E:经验性
    AI参考:正确选项为:综合性、统整性、目的性、系统性。课程定义的特点包括综合性、统整性、目的性、系统性等,这些特点在课程定义中是常见的。其中,综合性指的是课程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广泛性和全面性;统整性指的是课程注重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和整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的性指的是课程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设计的,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性;系统性指的是课程是一个整体,具有严谨的结构和体系,能够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经验性不是课程定义的特点,它更多地涉及到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温馨提示支付 ¥2.1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1)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