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大学
  1. 试述普遍联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2. 答案:普遍联系原理: 1. 普遍联系原理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它指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2. 这种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客观性指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普遍性指任何事物都处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之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多样性指联系的形式、内容、条件多种多样,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因果联系、偶然联系与必然联系等。 3. 联系还具有系统性,即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有机的整体,即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并受到其影响。 4. 联系的发展性表现为事物的联系在时间上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事物运动、发展而变化的。 普遍联系原理的现实意义: 1. 科学认识和改造世界:普遍联系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既要看到事物的局部,更要把握事物的整体;既要考虑当前,也要预见未来;既要分析事物的内部关系,又要考察事物的外部条件,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科学地指导实践。 2. 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普遍联系原理强调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城乡、区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等各种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 推进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相互依存加深,普遍联系原理提示我们应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疾病防控、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4. 创新驱动与科技进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普遍联系原理指导我们注重学科交叉、技术融合,探索不同领域知识和技术之间的内在关联,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之间的紧密衔接,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5. 个人成长与人生规划:对于个体而言,普遍联系原理提醒我们在职业选择、能力培养、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应充分考虑自身兴趣、特长、社会需求、时代背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制定符合个人特点且适应社会发展的人生规划。 总之,普遍联系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妥善处理各种复杂关系、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3. 简述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4. 答案: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供预见性:认识通过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把握,能够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为实践活动提供科学预判,避免盲目行动,提高实践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2. 制定实践目标:认识活动形成的理论、观念、方案等,可以为实践活动设定明确的目标,引导实践活动的方向,确保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 指导实践方法:认识成果能揭示实践活动的有效方式、手段和策略,帮助人们选择最佳的实践路径,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4. 评价和调整实践:认识通过反馈机制,对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检验其是否符合预期目标,据此对实践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保证实践的正确性和适应性。 5. 推动实践创新:新的认识成果往往蕴含着新的理念、技术和模式,可以激发创新思维,推动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总之,认识以其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知和主观能动性,对实践起着导向、规划、优化、调控和激励等重要作用,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5. 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类意识?请说明你的理由。


  6. 答案:不能
  7. 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8. 答案:https://img.5kda.com/h/h/ddd531489833182be0c4ac22bb8ae5f4.html
  9.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试述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0. 答案:(1)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次要方面,否则就会陷入片面的“一点论”错误.(3)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时,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主次不分,不抓重点,在实际中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导致“均衡论”.(4)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5)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之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略支流,这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体现.考点: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11.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12. A:实践本身是不断发展的,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是一个过程 B:对实践标准的理解不同,不同的人、不同的任务、不同的阶级的标准不一样 C:有些真理需要通过逻辑证明才能验证 D: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总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
    答案: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总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实践本身是不断发展的,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是一个过程
  13. 下列观点体现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的有( )

  14. A:实现价值就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价值追求引导人们去探索真理 B:遵循真理尺度就是要按科学规则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就要满足人的需要 C:价值的形成与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真理又必然就是具有价值的 D: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答案: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价值追求引导人们去探索真理###遵循真理尺度就要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就要满足人的需要###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15. 商品的价值量( )。

  16. A: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B: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C: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D: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答案:C、D
  17.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包括的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下列属于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范畴的有( )。

  18. A: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工人阶级 D:广大农民 E: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答案:A/B/C/D/E
  19.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20. A: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无条件和有条件的关系 C: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E: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21. 经济基础在社会关系中属于( )。

  22. A:经济关系 B:物质关系 C:政治关系 D:生产关系
  23. 对于人工智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24. A: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一种特殊表现 B:人工智能表明人的意识活动能够部分地从人脑中分离出来 C: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的物化 D:人工智能是对人脑的模仿 E:人工智能可以扩展人脑的某些活动
  25. 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理解错误的有:( )

  26. A:静止是衡量运动的尺度 B: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C: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D:运动是有条件的,静止是无条件的
  27.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生产方式( )

  28. A: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B: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C:状况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性质 D:制约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29. 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

  30. A:逻辑学 B:艺术 C:宗教 D:哲学 E:物理学
  31. “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句话体现的是实践基本特征中的( )

  32. A:物质性 B:社会历史性 C:客观性 D:自觉能动性
  33. 关于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说法错误的是( )

  34. A: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 B: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C:简单劳动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就能从事的劳动 D:简单劳动构成复杂劳动的基础
  35.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36. A: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C: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37. 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38. A:劳动者的经验技能 B:劳动对象的质量 C:生产工具的水平 D:运输设备的状况
  39.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 )

  40. 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B: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C:社会关系的形成 D:吃喝穿住
  41. 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

  42. A:直接现实性 B:普遍有效性 C:客观规律性 D:主体能动性
  43.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44.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45.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 )

  46. A: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7.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论断说明了( )

  48. A: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9. “过犹不及”的关键在于( )

  50. A:确定事物的质 B:认识事物的量 C:把握事物的度 D: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5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

  52. A:发展的观点 B:辩证否定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53.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标准

  54.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一元论和二元论
  55.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

  56.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57. 认识的客体是指( )

  58. A: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一切客观事物 C: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D: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59. 下列属于质变的是:( )

  60. A:法国大革命 B:地里的麦苗长高了 C:茶壶里的水温升高了 D: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
  61. 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 )

  62. A: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B:前进和倒退相互交替的过程 C: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D:进步与落后相混杂的过程
  63. 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

  64. A:纯粹必然的 B:纯粹偶然的 C: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D: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65.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66.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C: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 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67. 下列哪一原理可以解释“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这一社会现象 ( )

  68. A: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D: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69. 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 )

  70. 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 D:实践的观点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3)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