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就一个词而言,一般没有独立表情达意的能力,任何一个词,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产生非常好的语言表达效果。而判断是否“得当”就需要非常强烈的语境意识。( )

  2. 答案:对
  3. 反复朗读是最朴素也是最主要的语文教学方法,很多文本的理解通过“口而诵”就能抵达“心而惟”。这一点在语感派阅读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

  4. 答案:对
  5. 意象是构成诗歌的基本元素,“意”即主观情思,“象”即客观物象,意象是两者的结合与交融,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 )

  6. 答案:对
  7. 审美鉴赏与创造性语文作业设计有利于学生形成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

  8. 答案:对
  9. 1980年克拉申(Krashen)等提出了专题阅读概念,认为“‘专题阅读’是从较窄或较集中的主题范围的阅读材料中获得大量的语言输入,阅读材料之间必须具有相似性或关联性。其中知识的关联性可以促进理解的深入”。( )

  10. 答案:对
  11. 整体感知注重理清文章内部的逻辑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掌握文章的精髓。( )

  12. 答案:对
  13. 朗读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手法,在文言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教学知识的含混无序。但是分层朗读教学经过改造之后,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弊端。( )

  14. 答案:对
  15. 思维发展与提升型语文作业设计的两种重要类型是仿写和辩论。( )

  16. 答案:对
  17. 作文教学中有的写作知识、方法、原理等可以借由同伴的具体写作经验做示范,这样做会更有效地支持学生理解。( )

  18. 答案:对
  19.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在阅读中实现的,都要借助语言达成对内容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学习主体往往“得意忘言”。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在于不仅要关注“意”,还要关注“言”。( )

  20. 答案:对
  21. 整体感知课文包括( )

  22. 答案: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理清文章内部的逻辑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掌握文章的精髓
  23. 语言鉴赏是诗歌鉴赏的最基本方法,鉴赏对象包括( )
  24. 主题阅读的教学设计要把握如下几个特点( )
  25. “导读派”阅读教学的代表人物有( )
  26. 群文阅读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
  27. 传统小说的关键要素有( )
  28. 语感派主要的教学方法有( )
  29. 语文学习型专题阅读的主要特点有( )
  30. 诗歌诵读教学的常见方法有( )
  31. 思维派课堂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
  32. 学习《登幽州台歌》时,教师带领学生整理其他登高诗,下列适合的是( )。
  33. 教研组讨论“语文学习任务群”,老师们表达了各种看法,下列正确的是( )。
  34. 一般来讲,( )在空间上占据黑板或课件页面的中央位置,分配到大部分的空间。
  3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总目标的第七条: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这一条与与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 )相对应。
  36. 教学《中国的拱桥》教师围绕“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这一主题,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
  37. 学习《爱莲说》,学生对虚词“之”进行整理,下列语句中的“之”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
  3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下列教学行为体现了该要求的是( )。
  39. “( )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40. 教学苏轼《承天寺夜游》教师尝试引导学生把握本科学习重点,不恰当的是( )
  41. 学习“活动·探究”教学单元,教师根据本单元特点和学情设计活动,下列选项不适合的是( )。
  42. 教学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表现怀古之情的诗词,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
  43. 学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师讲解“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一句的修辞手法,需要补充该修辞手法的其他例句,下列适合的是( )。
  44. “( )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45. 教师准备结合例子为学生讲解“选择复句”的特点,下列适合选用的是( )
  46. 知人论世的观点最早出自( )
  47. 学生国绕“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开展专题阅读活动,下列作品适合选用的是( )
  48. ( )的价值取向是“为了完成交际任务”,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事务;采用的教学设计方法是“交际教学法”。
  49. 思维派主要是指( )基于“创造性思维”理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等理论进行系列教学实践改革而形成的语文教学流派。
  50. 洪镇涛老师对语文学习提出了全新的看法,认为语文学习是一种能力建构,要遵循( )的途径。
  51. 教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教师安排学生整理“送别”主题的作品,下列作品不合适的是( )。
  52. 教研组针对作业和考试开展研讨,老师们发表了一些看法,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53. 一位教师在板书《老王》一课的标题时,有意把“老王”,写成“王老”。学生立即发现了,并指出这个问题。老师顺势问:“老王”能不能用“王老”来称呼呢?为什么?能不能从生活中、从文章中找到依据。这是采用了( )的方式导入新课。
  54. 教学《紫藤萝瀑布》时,教师讲到“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主题,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 。
  55. 于漪老师在执教《春》的第一段时,提了这样几个问题:1.作者是以什么心情来迎接春天的?(盼望着)2.作者为什么叠用“盼望着”?(加强语气,表达急切的心情)3.哪一个字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近)4.作者用了四个词尾,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柔和的感觉。哪四个词尾?(两个“着”和两个“了”)。这体现了( )阅读教学的典型特征。
  56. ( )说,“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可见把握意象是领会诗意的重要方法。
  57. 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理解、内容抽象的知识或原理,可以通过板书进行形象、直观的展示;而对于一些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条目性知识,则需要通过多媒体课件予以强化。( )
  58. 处理多媒体运用和板书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意( )
  59. ( )是根据情节发展、感情变化、时间变换、地点变化或人物活动等不同线索,利用直线和箭头等符号设计的板书。
  60. 语文学习活动中设定规则的意义是( )。
  6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的变革首先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做出变革。( )
  62. 教育学意义上的“学习活动”具有丰富的学理基础,以下属于第一、第二代活动理论家的有( )。
  6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连接老师和学生的载体不再只是教材,还包括:( )
  64. 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要领包括( )。
  65.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是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巩固、消化和吸收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了解学情、改进课堂教学策略的重要手段。( )
  66. 下列辩论题目中,利用古诗文学习和古今观念的变化,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布置作业的有( )
  67.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 )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68. 通常来看,语文作业有如下几种类型:( )
  69. “( )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70. ( )作文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是“为了写出好文章”;采用的教学设计方法是“技能训练法”;教学侧重点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71. “文章本位”作文教学的理论代表有:( )
  72. 常见的作文教学支架类型包括:( )
  73. 下列属于“认知本位”理论研究成果的有:( )
  74. ( )的作文教学价值取向是“为了摹写真实生活”,旨在真实再现发生过的一切客观真实和主观真实,即特别关注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
  75. 文言文分层朗读教学的操作要领是( )
  76. 文言文串讲的核心在于( )
  77. 打通古文本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古文经典走进现代生活的几种常见做法有( )。
  78. 串讲是以“文本本身”为线索来贯穿、联结所有要教学的内容,包括( )等。
  79. ( )执教《陋室铭》课例的“四读任务”,曾被称为“文言文教学的范例”,很好地体现了分层朗读教学的操作要领。
  80. 所谓( ),是指教师根据诗歌内容,通过设置悬念、渲染氛围、介绍背景、创设情境等方式,令学生在诵读前受到诗歌情绪的感染,帮助学生做好诵读的情感铺垫和认知准备。
  81. 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方法有( )
  82. 导入的基本作用在于( )
  83. 散文教学进行语言品析的方法有( )
  84. ( )认为:“‘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能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者学生整体参与的角度,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评、探究、创编、欣赏过程中重要的提问和问题。”
  85. 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
  86. ( )以任务群的形式展开,常常围绕一个问题展开各类任务,各类任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均指向一个共同的问题。
  87.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设计样式有( )
  88. “专题重构式”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显著特点在于( )
  89. “活动导入式”将阅读整本书要达成的学习目标潜隐在具有情境的言语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切身实践中( )
  90. “多文本阅读”,指的是师生基于一组来源不同、信息不同但主题相关的文本,进行纵向和模向的整体阅读,展开理解和整合,积级建构新认知的过程。( )
  91. 美国学者莫提默·J.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其中( )是最高层次的阅读。
  92. 研究型专题阅读的主要特点有( )
  93. "1+X"阅读课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种思路来设计教学( )
  94. “1+X”阅读中的“1”可以是( )
  95. ( )是指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凭借直觉体悟和感性体验来理解文本内涵。
  96. “情感派”阅读教学设计的特点有( )
  97. 情感派课堂阅读教学具有鲜明的艺术化特质,但是也容易产生一些问题,比如过分琐细的品析和体悟,容易导致教学内容的含混,表面上看起来很美但教学目标却含混不清。( )
  98. ( )又称为感染派,主要是指老师擅长声情并茂、绘声绘色讲授,能够将喜怒哀乐带入角色,使学生深受感染的阅读教学流派。
  99. 根据单位阅读教学时间内教学文本的组合形式,阅读教学可分为如下几种主要形态。( )
  1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总目标,紧紧围绕语文课程( )制定,是对核心素养的具体化、类别化。
  101. 工具性与(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02.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运用关键是如何做好“统一":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在进行工具性教学的过程中,人文性的教学自然落实。( )
  103. 课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一方面承载着语言的运用,另一方面也承载着思想内容。( )
  1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总目标的第二条: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这一条与与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 )相对应。
  105. 下列属于中学语文教学法研究对象的有( )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9)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