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单元测试
  1.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 A: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B: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C:大王来何操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答案: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3.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4. A:课文后半部分主要记叙廉、蔺之间的矛盾从激化到解决的过程。 B:舍人的“相与谏”既表现出蔺相如对廉颇忍让的不易,也正好引出了蔺相如对避让的解释,突出了人物形象,推动情节的发展。 C:廉、蔺地位的变化是产生矛盾的客观原因。 D:廉颇的“负荆请罪”表现了他真诚坦率、知错必改的品质。一个有勇无谋而又豪迈可爱的武将形象跃然纸上。
  5. 下列对课文原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6. A: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译文: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让他回到赵国去。 B: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译文:我认为百姓之间的交往还互不欺骗,何况大国呢? 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文:找一个可派去报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D: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译文:您不如解衣露体伏在斧质上去向国君请罪,也许侥幸能够免罪。
  7.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8. A:今君与廉颇同列 B:召有司案图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莫春者,春服既成。
  9. 下列对孔子及其弟子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10. A:孔子对学生循循善诱、和蔼可亲,体现了一个教育家的风范。 B:冉有谦虚敦厚,谨小慎微;公西华除谦虚外,还善于辞令。两人性格同中有异。 C:曾皙傲慢无礼,放浪形骸,没有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D:子路胸怀大志,性情豪爽,但是有些鲁莽轻率。
  11.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12. A: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B:“说”是一种古代文体,属于记叙文范畴,一般用来陈述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如《马说》《爱莲说》《师说》等。 C:《论语》是记录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D:《红楼梦》又叫《石头记》,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
  13. 《拿来主义》一开始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目的是( )

  14. A:文章立足于“破”,先破后立。 B:文笔拓开,使文章产生波澜。 C:使人们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所以先从历史的发展谈起。 D:对两种主义的否定,就是从反面来论证拿来主义的正确,是对比烘托的手法。
  15.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从下面两段文字可以看出黛玉关于自己读书的事前后说法矛盾,下列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乙)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16. A:反映了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状态。 B:听了贾母的话,黛玉自觉失言,因而小心更正。 C:对贾母之言出自亲情,对宝玉之言出自谦虚。 D:反映了黛玉的机警、聪明和细心。
  17. 下列划线词语的释义有错的一项( )

  18. A: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体态,容貌)。 B: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风韵)。 C: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方便)。 D: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妻子)。
  19. 贾府人物众多,通过林黛玉的眼睛不可能—一介绍,必须有详有略,有虚有实,有集体介绍,有单独介绍。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0. A:贾母、王熙凤、宝玉是贾府中的重要人物,因此通过林黛玉的眼睛详细介绍。 B:作者对主要人物宝玉、黛玉、凤姐作单独介绍,其余在这个场会尚不需要突出的,只作集体介绍。 C:作者详写的人物有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略写的人物有贾母、王夫人、邢夫人、李纨、贾氏三姐妹。 D:实写的人物有黛玉、宝玉、凤姐等,贾赦、贾政等贾府主要人物暂未出现,虚写交待。
  21.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22. A:即席发言要体现发言者的个性特点,不要人云亦云,讲俗话、套话,而是要努力显示出自己的特色。 B:即席发言的特点就是就事而发,缘情而发,因人而发,借机而发。 C:招领启事要写上拾到物品的具体数量和特征等。 D:征文启事要写清征文的目的、意义、内容、形式、交稿时间、注意事项等。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2)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