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癸卯学制包括各级各类学堂章程,并分为了三段七级。
A:错 B:对
答案:对
2.提出“化性起伪”的思想家是荀子。
A:对 B:错
答案:对
3.《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和荀子重视教师问题的传统,认为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师。
A:对 B:错
答案:对
4.我国古代理学家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是彻头彻尾的禁欲主义,完全属于封建糟粕,应该彻底去除。
A:错 B:对
答案:错
5.原始社会同时还注重生产技术的教育
A:对 B:错
答案:对
6.古文经学学术上倾向于研究《六经》的本意,有灾异谶纬之说。
A:对 B:错
答案:错
7.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坚持贯彻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A:对 B:错
答案:对
8.清代为了加强思想文化控制,会在国子监原有的职官体系之上,委派满族王公大臣分管国子监的事务。
A:对 B:错
答案:对
9.原始社会的教育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A:错 B:对
答案:对
10.黄炎培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无业”。
A:对 B:错
答案:错
11.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兴办太学和地方官学后,私学发展受到抑制,暂时中断。
A:错 B:对

12.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式是民主化与科学化。
A:对 B:错 13.自汉文帝以后,文教政策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错 B:对 14.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强调生活与教育之间的本质联系,主张取消正规的学校教育。
A:错 B:对 15.《中国教育史》课程学习要注意古今结合、史论结合、中外结合。
A:错 B:对 16.提出知道“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的道理“然后可以为人师也”的论著是《学记》。
A:错 B:对 17.宋朝统治者已经开始通过选派山长、赐书、赐田等手段来控制书院,以达到“变塾而为痒”的官学化目的。
A:错 B:对 18.从中国教育史上看,由于荀子的传经,使先秦儒家经典得以保存,这就使后世中国封建社会教育有了经典教科书,为文化、思想的定于一尊提供了依据。
A:错 B:对 19.在原始社会,教育还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教育还不可能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活动,也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人员来进行教育。
A:错 B:对 20.传授基本的生活经验是原始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
A:错 B:对 21.在原始社会的教育中,还有军事训练教育。
A:对 B:错 22.从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来看,这一时期的教育内容还是比较全面的,虽然还十分简陋、初步,但它适应着当时社会的需要。
A:错 B:对 23.六艺教育既重传统文化,又重实用技能。
A:对 B:错 24.荀子的教学内容方面有三方面的特点:其一,偏重社会人事,宗教成分较少;其二,偏重文事,轻视武事;其三,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A:对 B:错 25.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A:错 B:对 26.范仲淹主持熙宁、元丰年间官学改革,王安石主持庆历年间官学改革。
A:错 B:对 27.六艺教育既重礼仪规范,又重内心情感修养。
A:对 B:错 28.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包括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思想与学术独立、教育独立于宗教。
A:对 B:错 29.在原始人群时期,教育刚刚产生,仅仅是不成熟的雏形;氏族公社时期,教育较前一阶段有了很大发展,内容更为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氏族公社末期,教育出现了阶级差别,逐渐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
A:错 B:对 30.规定士须在学校习业300日以上,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是熙宁、元丰兴学。
A:错 B:对 31.民国初期,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主持领导了系列教育改革,奠定了民国教育的制度基础。
A:错 B:对 32.清代官学创立“六等黜陟法”,学政对辖区内的各类学校学生定期进行考试,成绩分为六等。
A:错 B:对 33.经义斋培养文职官员,治事斋培养各机构和部门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
A:错 B:对 34.洋务教育是洋务教育期间为培养洋务人才而进行的近代教育实践,主要内容是创办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
A:对 B:错 35.原始社会的宗教活动主要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这些活动都不同程度地蕴涵教育的因素。
A:对 B:错 36.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差异较大,直到东汉末年才被基本统一。
A:对 B:错 37.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学生论述观点可参考朱熹的《四书集注》并自由发挥。
A:错 B:对 38.品第士人的材料由小中正报大中正,大中正呈吏部待用。
A:错 B:对 39.元代教育行政机构是国子学,但同时也设有国子监,国子监掌管教学。
A:错 B:对 40.《中国教育史》课程不具备人文性价值。
A:错 B:对 41.太学管理者主官称仆射,副职称祭酒。
A:对 B:错 42.明清时期学校毕业者才拥有科举考试资格。
A:对 B:错 43.“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A:对 B:错 44.孔子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以“礼”和“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
A:错 B:对 45.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认为应将教放在首位,学、做都应以教为中心。
A:对 B:错 46.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计了一个理想化的学制体系,还专门论述了男女两性平等和教育平权问题。
A:错 B:对 47.清代官学设俄罗斯文馆的最初目的是培养俄语翻译人才。
A:错 B:对 48.原始社会重视原始民俗活动教育。
A:对 B:错 49.六艺中“书”指文字教育,“数”指算法教育。
A:错 B:对 50.汉代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
A:对 B:错 51.壬戌学制根据儿童年龄分期来划分教育阶段,这是承认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基本特点的重要表现。
A:对 B:错 52.九品中正制兴起于曹魏时期,南北朝时期走向顶峰。
A:对 B:错 53.科举制的考试结果完全不受考生出身门第、声望的影响。
A:对 B:错 54.私学的出现,预示着中国教育重心的一次大转移,是官学教育向私学教育的新发展,开创了中国古代教育的新模式、新阶段。
A:对 B:错 55.独尊儒术将儒学提高到独尊的地位,不允许其他学说作为教育内容。
A:对 B:错 56.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成功经验包括优先发展正规学校教育。
A:对 B:错 57.孟子认为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
A:错 B:对 58.在教育目的方面,孔子明确提出了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A:对 B:错 59.在教育手段方面,原始社会时期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行为模仿为主要手段。
A:对 B:错 60.贞观元年国子监独立是我国教育史上设立专门的教育行政部门的开始。
A:对 B:错 61.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学的办学主体只限于儒家士人,教学内容仅限于五经。
A:对 B:错 62.在原始社会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A:对 B:错 63.书院的经费只来源于官府赏赐。
A:错 B:对 64.原始社会进入氏族公社末期之后,由于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学校萌芽的趋势。
A:对 B:错 65.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指导。
A:对 B:错 66.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A:错 B:对 67.书院最早见于宋代,但那时候只是作为藏书的场所。
A:对 B:错 68.教会教育本身也具有宗教性、保守性、神秘主义等局限性。
A:错 B:对 69.东汉的哲学家王充提出了“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论。
A:对 B:错 70.提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思想家是荀子。
A:错 B:对 71.科举制相较于察举制,科目分得更细。
A:错 B:对 72.宋代科举别试指主考官的亲戚应考,考同样的题目,但由他人监考、阅卷。
A:对 B:错 73.民国初期,蔡元培提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A:对 B:错 74.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A:错 B:对 75.察举制在曹魏时期逐步推出历史舞台。
A:错 B:对 76.维新运动是指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在教育领域的维新实践活动。
A:对 B:错 77.察举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A:对 B:错 78.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心贱师而轻傅”的思想家是孔子。
A:错 B:对 79.壬戌学制是双轨制。
A:错 B:对 80.原始社会的教育都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实施的,传授生产经验、技能、社会生活的知识以及行为规范,完全是自然状态下的教育。
A:对 B:错 81.晏阳初认为乡村教育的宗旨是“农民化”和“化农民”。
A:错 B:对 82.原始社会重视社会常识的教育。在原始社会,社会常识方面的教育主要是婚姻和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A:错 B:对 83.元朝的中央官学主要有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
A:错 B:对 84.癸卯学制虽然依旧贯彻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具有极浓的封建味,但是在培养人才方面却能够抛弃性别歧视,做到男女平等招入。
A:错 B:对 85.稷下学宫显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
A:错 B:对 86.墨家私学所以有着严密的组织、严肃的纪律和严格的教育与训练。
A:错 B:对 87.元朝在总体上对书院采取保护、提倡和加强控制的政策,使元朝的书院在数量增加的同时,官学化的倾向也越来越强。
A:错 B:对 88.我国古代教育家王充认为,“文人”是指“通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而以教授为人师者。”
A:对 B:错 89.“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的教育改革主张包括彻底废除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校。
A:错 B:对 90.原始社会的教育从其发展来看,经历了原始人群阶段、氏族公社阶段和氏族公社末期三个阶段。
A:错 B:对 91.我国古代提出“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家是:( )
A:董仲舒 B:黄宗羲 C:朱熹 D:张载 92.我国古代教育家( )编成《四书章句集注》,经学史上的“四书”从此出现。
A:王阳明 B:朱熹 C:韩愈 D:董仲舒 93.王阳明提出,教育学生要“量其资”,要“随人分限所及”。这体现了教育中的( )思想。
A:循循善诱 B:量力施教 C:循序渐进 D:启发诱导 94.我国古代提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教育家是:( )
A:柳宗元 B:张载 C:苏轼 D:韩愈 95.我国古代教育家( )提出:“凡读书,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书,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A:颜之推 B:朱熹 C:韩愈 D:程颢 96.我国古代教育家( )提出:“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
A:张载 B:张之洞 C:孔子 D:朱熹 97.我国古代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教育哲学家是:( )
A:朱熹 B:王阳明 C:孔子 D:陶行知 98.我国古代教育家王充认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能够“兴立说”,具有理论原创能力,“世之金玉也,奇而又奇矣”,这样的人是:( )
A:文人 B:儒生 C:鸿儒 D:通人 99.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向( )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建议。
A:光武帝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武帝 100.我国古代教育家( )强调读书穷理,他自己一生又酷爱读书,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A:程颢 B:曾国藩 C:朱熹 D:程颐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6)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