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单元测试
  1. 对《登高》诗句的诵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百年/多病/独登/台 B:风急/天高/猿/啸哀 C:无边/落木/萧萧/下 D:潦倒/新停/浊酒/杯
    答案:百年/多病/独登/台
  3. 对《苏幕遮·碧云天》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4. A: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B: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的天空廖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C:“黯乡魂,追旅思”是说诗人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D:“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5. 下列对《苏幕遮·碧云天》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6. A:下片直抒离愁:望家乡,渺不可见;怀故旧,黯然神伤;羁旅愁思,追逐而来,离乡愈久,乡思愈深。 B:这首词的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确乎有所不同。 C:词人明从天、地、江、山层层铺写,暗为思乡怀旧步步铺垫,直到把“芳草无情”推向极顶高峰,形成情感聚焦之点。 D:上片秋景之黯淡衰飒,与忧思的寥落悲怆完全合拍;秋景之寥廓苍茫,则与忧思的怅惆无际非常契合;而秋景之绵延不绝,又与忧思之悠悠无穷息息相通。
  7. 《苏幕遮·燎沉香》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8. A:“鸟雀”二句是说作者在天刚亮的时候窥见小鸟在檐头呼唤晴天。 B:“久作长安旅”是指词人长久羁旅汴京,词中用“长安”借代汴京。 C:“燎沉香”就是烧沉香,“消溽暑”是指潮湿闷热的暑气得到消解。 D:“叶上初阳干宿雨”是说荷叶上昨夜留下的雨水在旭日下蒸发了。
  9. 《苏幕遮·燎沉香》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0. A:这首词上阕描绘雨后风荷的神态,下阕写小楫轻舟梦归,清新淡雅,别具一格。 B:这首词上阕语言形象,层次分明。例如:消溽暑一呼晴一干宿雨一风荷举。 C:这首词想像神奇,手法巧妙,最后借发问把渔郎引入梦境,抒发思乡之情。 D:这首词即景抒情,而“荷”是全词关键,“荷”贯穿上下阕,情由“荷”生,“荷”是情所奇。
  11. 对《登高》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12. A: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B: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C: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13.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4. A: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 B:尾联的“繁霜鬓”对“浊酒杯”,能使读者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C:全诗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但落笔的角度相同,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 D:本诗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尾联两句的对偶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饬对称的美感,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15. 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16. A: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B: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C: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 D: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1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8.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救救不能入睡,苦不堪言。 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遍油然而生。 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19. 碧云,黄叶,绿波,翠烟,在作者的笔下入木三分,淋漓尽致,构成了一幅肃飒悲凉的黄昏秋色图,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

  20. A:错 B:对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4)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