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顺序查找算法适用于( )结构。
答案:线性表
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R[30]上进行顺序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对长度为10的顺序表进行查找,若查找前面5个元素的概率相同,均为1/8,查找后面5个元素的概率相同,均为3/40,则查找到表中任一元素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如果有5个关键字{a,b,c,d,e}放在顺序表中,它们的查找概率分别为{0.35,0.25,0.20,0.15,0.05},按照( )顺序存放可使平均查找长度达到最小。对长度为n的有序单链表,若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相等,则顺序查找表中任一元素的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对线性表进行折半查找时,要求线性表必须( )。采用折半查找方式查找一个长度为n的有序顺序表时,其平均查找长度为( )。采用折半查找法查找长度为n的有序顺序表,查找每个元素的数据比较次数( )对应二叉判定树的高度(设高度≥2)。折半查找和二叉排序树的时间性能( )。在常用的描述二叉排序树的存储结构中,关键字值最大的结点( )。m阶B-树是一棵( )。下列关于m阶B-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下面关于B-树和B+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散列法存储的基本思想是根据( )来决定元素的存储地址。设一个散列表中有n个元素,用散列法进行查找,理想情况下的平均查找长度是( )。使用散列函数将元素的关键字值映射为散列地址时,常会产生冲突。此时的冲突是指( )。以下关于散列函数选择原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计算出的地址分布最均匀的散列函数是( )。除留余数法的基本思路是:设散列表的地址空间为0~m-1,元素的关键字值为k,用p去除k,将余数作为元素的散列地址,即h(k)=k%p,为了减少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一般取p为( )。解决散列法中出现的冲突问题常采用的方法是( )。在用开放定址法构造出的散列表中,散列到同一个地址而引起的“二次聚集”问题是由于( )引起的。散列表的平均查找长度( )。在由n个元素组成的有序表上进行折半查找时,对任一个元素进行查找的长度都不会大于对于两棵具有相同关键码集合而形状不同的二叉查找树,按中序遍历它们得到的序列的各元素的顺序是一样的。在一棵AVL树中删除一个结点后,失去平衡的结点多于一个。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0)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