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单元测试
  1. 瓦尔拉莫夫的长篇小说《沉没的方舟》属于( )风格。

  2. A:后现代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新现代主义
    答案:现实主义
  3. 《沉没的方舟》中的主要时空是( )。

  4. A:苏联解体前的列宁格勒 B:古老神秘的布哈拉村 C:其他选项都是 D:苏联解体后的彼得堡
  5. 《沉没的方舟》中玛莎的神奇事迹不包括( )

  6. A:拯救死去的女药剂师 B:遭雷劈却幸存下来 C:出生后被扔进猪圈却完好无恙 D:被妈妈多次堕胎未遂后生下
  7. 《沉没的方舟》中的玛莎形象( )。

  8. A:是一个历史学家形象 B:是延续俄罗斯民族精神文化的圣女形象 C:是正义和真理的捍卫者 D:是知识改变命运的体现
  9. 邦达列夫的《诱惑》、马卡宁的《老人与白宫》、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新鲁滨逊一家》的共同点是( )。

  10. A:都书写了道德主题 B:都以知识分子为主人公 C:都描写的是城市人的生活 D:都是现实主义风格
  11. 《诱惑》中( )的对立与冲突,与《智慧的痛苦》中恰茨基与法穆索夫的对立相似。

  12. A:科津与塔鲁津 B:德罗兹多夫与塔鲁津 C:科津与德罗兹多夫 D:科津与切尔内绍夫
  13. 《诱惑》中的( )信奉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的人生哲学。

  14. A:德罗兹多夫 B:切尔内绍夫 C:格里戈里耶夫院士 D:塔鲁津
  15. 马卡宁的《老人与白宫》中涉及的现实事件是( )。

  16. A:1991年苏联解体 B: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 C:1991年八一九事件 D:1993年十月事件
  17. 《老人与白宫》书写的主要问题是( )。

  18. A:青年人的信仰问题 B:道德问题 C:老年人的信仰问题 D:青年犯罪问题
  19.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新鲁滨逊一家》反映的道德问题是( )。

  20. A:俄罗斯农村的道德下滑 B:当代知识分子的道德下滑 C:当代青年的道德下滑 D:俄罗斯城市的道德下滑
  21. 《沉没的方舟》的写作主题是( )。

  22. A:城市的乱象 B:当代俄罗斯的宗派主义 C:末世论 D:农村的愚昧迷信
  23. 关于《沉没的方舟》中的布哈拉村的正确说法是( )。

  24. A:布哈拉村是承载着人类救赎的诺亚方舟 B:这个村子是坚守旧礼教信仰的人群代表 C:由18世纪反对尼康宗教改革的人组建而成 D:布哈拉村保留有愚昧无知和封建迷信思想
  25. 《沉没的方舟》中20世纪末俄罗斯城市的信仰危机体现在( )

  26. A:雕塑家因狂热的信仰而人财两空 B:院士的儿子由于精神封闭症而加入邪教组织 C:玛莎加入邪教组织 D:邪教组织对城市人进行精神控制
  27. 《沉没的方舟》中布哈拉村最终消失在自焚的火海中这一结果( )。

  28. A:说明逃离现实社会、建造世外桃源是根本不可能的 B:使小说具有悲剧色彩 C:隐喻俄罗斯民族在20世纪末社会转型期的精神危机悲剧 D:证明末世论预言的实现
  29. 邦达列夫的《诱惑》的人物体系特点是( )。

  30. A:塑造的是俄罗斯高级知识分子群体像 B:以官衔为标准分为上级和下级 C:以年龄为标准分为老一辈和小一辈 D:以道德为标准分成两大类
  31. 《诱惑》中的德罗兹多夫( )。

  32. A:与塔鲁京的性格不同,但道德取向相同 B:与塔鲁京的性格相同,但道德取向不同 C:与切尔内绍夫的学术经历不同,但道德取向相同 D:与切尔内绍夫的学术经历相同,但道德取向不同
  33. 《诱惑》中塔鲁京主要批判的是( )。


  34. A:科学界知识分子不再是民族的良心和精神的骑士 B:苏维埃体制 C:科学技术治国论 D:改革前后俄罗斯社会的假民主和西化趋势
  35. 马卡宁在《老人与白宫》中采用的叙事手法包括( )。

  36. A:象征和隐喻 B:蒙太奇和意识流手法 C:语体杂糅 D:戏谑、游戏和荒诞
  37. 《新鲁滨逊一家》采用的叙事手法包括( )。

  38. A:夸张 B:隐喻 C:反乌托邦 D:幻想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4)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