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地利用调整的次序应优先安排农业用地。( )

  2. 答案:对
  3.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对土地利用对象的各种属性进行判定,以评估其价值,并为合理利用土地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 )

  4. 答案:对
  5.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目标可通过耕地指标、建设用地指标、土地开发整理指标和生态环境改善4个指标来体现。( )

  6. 答案:对
  7. 水利工程用地包括防洪工程、灌溉工程、治涝工程、水电工程和输水工程五类。( )

  8. 答案:对
  9. 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社会发展阶段,宏观上是指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分配制度的改善 ,微观上是指居民生活条件、生活质量和生活效果的综合提高。( )

  10. 答案:对
  11. 土地利用结构研究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 。( )

  12. 答案:对
  13. 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报国务院审批。( )

  14. 答案:对
  15. 城市规模指一定区域内城市的大小,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 )

  16. 答案:对
  17. 土地质量评价是指在特定目的的前提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社会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和划分等级的过程。( )

  18. 答案:对
  19. 作物总产量=作物内部需要量/ (1-作物的商品率)。( )

  20. 答案:对
  21. 水库库容估算方法有地形图法、断面法、系数法。( )

  22. 答案:对
  23. 土地开发利用率是一定区域内已开发利用的土地数量占区域土地总面积中比重。( )
  24. 地租和地价理论是土地资源配置中如何获得土地利用最大经济效益的依据。( )
  25. 居民点规划占地面积=规划人口数×人均用地定额指标。( )
  26. 土地用地分布是指已经形成的土地利用空间形式,是已经实现的现象,被称为土地利用现状。( )
  27. 土地整理中“八位一体” 模式实行田、水、路、渠、宅、塘、坟、高效农业八位一体综合治理。( )
  28. 我国纳入人工栽培的经济作物种类繁多,包括纤维作物 (如棉、麻等)、油料作物 (如芝麻、花生等)、糖料作物 (如甘蔗、甜菜等)、三料 (饮料、香料、调料) 作物、药用作物、染料作物、观赏作物、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等。( )
  29. 基本农田规划的原则有( )
  30.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常用的经验模型有( )
  31. 土地利用用地分区有哪些方法( )
  32. 土地利用地域分区应遵循哪些原则( )
  33. 土地用途管制的特点有( )
  34. 基本农田保护的特点有( )
  35. 我国城镇化的特点有( )
  36. 农地整理的特点有( )
  37. 耕地供给增加可来源于( )
  38. 按物质形态分类,地租可划分为( )
  39.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内容包括( )
  40. 目前国外比较适用的城镇布局理论有( )
  41. 一般来说,土地的供需矛盾集中体现在建设占用土地与农业稳定发展、保护耕地的关系上。( )
  42. 土地整理中“六位一体”模式是在一个小流域内,对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实施综合整理。( )
  43. 粮食耕地年单产=粮食总产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复种指数)。( )
  44. 土地需求量预测是通过对人口预测、未来农业用地需求量、建设用地需求量的预测来发现未来土地利用的要求和趋势。( )
  45. 土地整理中“三位一体”模式是将基本农田保护区、城镇建设和土地整理规划一起抓,达到田、路、村、渠、相配套,农田、村庄、工矿、城镇相协调。( )
  46.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由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和不同时序的土地利用规划所组成的相互交错相互联系的系统。( )
  47. 广义的土地开发是指对未利用地的开垦,是把土地自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 )
  48. 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 )
  49. 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法中,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规划法的核心。( )
  50. 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寻求符合区域特点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要求的土地利用优化体系。( )
  51. 土地利用要坚决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与“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的方针。( )
  52. 土地整理中“三个集中”模式指在规划和实施规划中,逐步做到农民住宅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 )
  53. 综合整理模式即把整理区域内的全部土地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一步到位、见效快,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区。( )
  54. 土地资源综合分析是对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三大系统的组分结构分析。( )
  55.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础。( )
  56. 土地表面积是指在大地水准面上水平投影面积。( )
  57. 土地用地布局指土地利用的再分配,是规划中的设想。( )
  5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龙头”。( )
  59. 具有景观功能的土地价值在于舒适性和美学价值。( )
  60. 粮食作物是对谷类作物(小麦,水稻,玉米)、薯类作物 (包括甘薯、马铃薯等) 及豆类作物 (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等) 的总称。( )
  61. 土地区位理论是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其选址的依据。( )
  62. 我国的土地生态环境建设战略是贯彻环境优先理念,加强土地用途管制,使生态环境保护用地得到重点保护。( )
  63. 气候生产潜力是大田生产条件下的现实生产力。( )
  64. 土地区别于其他物品在于土地不是前人的劳动成果,而是自然产物。( )
  65. 编制土地开发规划是土地开发经营管理的直接依据。( )
  66. 土地开发规划的基本原则有( )
  67. 居民点用地选址要求包括( )
  68. 居民点用地需求量预测的方法有( )
  69. 影响土地需求程度的因素有( )
  70. 区位理论包括( )
  71. 土地需求量预测常用的定量预测方法有( )
  72. 水库库容估算方法有( )
  73. 土地利用用地分区应遵循哪些原则( )
  74. 土地的功能有( )。
  75. 城镇化体系的基本特征有( )
  76. 我国的居民点的布局形式有( )
  77. 人口预测的方法有( )
  78. 土地利用结构系统的特征有( )
  79. 居民点布局方案优化的方法有( )
  8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包括( )
  81.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中,理论模型有( )
  82. 居民点用地规模的预测方法有( )
  83. 编制土地利用计划的常用方法有( )
  84. 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定类型有( )
  85. 居民点规模包括( )
  86. 土地利用规划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用途管制是落实土地利用规划的手段和措施。( )
  87. 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是( )
  88. 土地利用规划图的整饰内容包括( )
  89. 土地利用规划成果资料的内容有( )
  90. 土地利用规划说明书需简要说明规划土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
  91. 在数据库领域中,常用的数据库模型有( )
  92. GIS中空间数据处理的内容包括( )
  93.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
  94. 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功能有( )
  9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 )以上。
  96.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特点有( )
  97. 依据目的划分,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内容包括( )
  98.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区周边的耕地,应当优先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
  99. 城镇体系规划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妥善处理各城镇之间,单个或数个城镇与城镇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地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佳的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规划。( )
  100. 居民点用地的特点有( )
  101. 城镇化的内涵包括( )
  102. 居民点辐射规模是指居民点的影响范围或吸引范围。( )
  103. 在建设用地管制分区中,通过划定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扩展边界和禁止建设边界(三界),形成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四类空间管制区(四区)。( )
  104. 农业用地区的管制主要包括哪两个内容( )
  105. 土地利用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的集合。( )
  106. 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的编制需遵循哪些原则( )
  107. 土地需求量预测就是指对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各类用地规模及其动态变化所作的测算。( )
  108. 城市空间资源包括( )
  109. 土地利用潜力测算的内容包括( )
  110. 增加土地经济供给的方法有( )
  111. 通常使用人口自然增长法预测人口数据。( )
  112. 消费水平预测有两种预测方法:食品数量和热量、蛋白质、脂肪预测。( )
  113. 作物产量数据预测的常用方法有( )
  114. 城市化进程预测常用的方法有( )
  115. 规划基础数据预测的3大类方法是( )
  116. 土地适宜性评价应遵循哪些原则( )
  117. 气候生产潜力是作物产量的上限,是理想的潜力水平。( )
  118. 土地质量评价类型按属性可划分为土地自然质量和经济质量评价。( )
  119. 按评价目的划分,土地质量评价类型包括( )
  120. 土地质量是土地相对某种特定用途表现出的优良程度。( )
  121.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具有哪些特点( )
  122. 确定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需考虑区域土地及其相关资源状况。( )
  123. 土地利用战略是对规划区域内土地利用全局性问题的谋略和策划,是编制规划的指导。( )
  124. 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类型划分为( )
  125. 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是对一定区域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安排,土地利用规划应根据这种计划来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的方针、目标,土地资源的开发整治,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调整等,以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并与土地的供给协调一致。( )
  126.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包括( )
  127. 土地垦殖率=已利用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x 100%。( )
  128. 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构成方式的集合。( )
  129.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 )
  130. 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 )
  13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政府调节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
  13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在一定的规划区域内,根据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和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
  133. 在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起“龙头”作用的规划是( )
  134. 影响绝对地租量的因素不包括( )
  135. 按物质形态划分,地租可分为( )
  136. 人地协调理论是土地利用中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依据。( )
  137. 生态经济理论是实现土地利用系统最佳功能的重要依据。( )
  138. 系统工程理论是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科学编制规划的重要思想。( )
  139. 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三大程序包括( )
  140. 土地是由自然要素与经济要素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是一个三维立体的系统。( )
  141. 土地具有多种特性,如资源特性、资产特性、生态特性、工程特性等。( )
  142. 规划是对事务和现象未来的发展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 )
  143. 土地利用系统由多系统复合而成,其中不包括哪个子系统( )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4) dxwkbang
返回
顶部